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23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3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主,这是真实智慧,真实功夫。也就是说你有智慧,有善巧方便,能影响人,能影响环境,而不为别人、不为环境所影响,你成功了;至少我们肯定的说,你功夫得力了。如果你还是被外面环境所影响,被外面环境所干扰,那你不能不选择修学的道场,这很重要。
  但是,还要看我自己有没有福报;没有福报,我想选,哪有那么简单?老师、道场、同参伴侣,能随我选择的吗?要大福报。我自己有没有这个大福报?有没有这个缘分?都要想到,面面都要考虑到,你才晓得缘分不容易。所以古人常讲要珍惜缘分,缘分遇到不容易,多生多劫修成的。这里头有道理,有事实真相;但是世间人,包括在家出家修行人,往往把这个事情疏忽了,造成终身的遗憾,那是真的遗憾。该帮助的人、有道心的人疏忽了,没有帮助他;不应该帮助的人,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到后头一败涂地。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很多,不是少数。
  一般人讲这是「不知人之过」,可以这个说法。不认识人,不知道人,自己为什么不知人?为什么不认识人?要回过头来回光返照。自己缺少智慧,自己缺少真正的修行,还缺少诸佛菩萨的加持。不是真修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佛门当中常讲「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不是真修,你得不到。由此可知,真正的原因就是真修。不要去想环境,我过去生中没有结这个好缘,我哪里会遇到好环境?
  因此,我们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要走上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是好环境不好的环境、善人恶人,统统都是我自己的增上缘,这是华严境界。虽然没有得到,能够入一、两分,受用就不可思议。这个例子、榜样善财五十三参,学到他这个本事,那环境就不重要了。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缘也好,恶缘也好,统统都是增上缘,都是好因缘。这是什么?这是佛在经论上常讲的心转境界。你要有能力转境界,你不会被境界所转,那境界对你就没有妨碍了。真的像清凉大师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到这个时候菩提道上才可以说一帆风顺。
  这个话容易,事可不容易,你要没有坚定的毅力,克服种种的障难,还得要有二、三十年的功力,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去锻炼,很不容易成就。锻炼的时间是愈长愈好,然后你是坚毅不拔,你会走向成功的道路。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一七卷)  2002/5/1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17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起具因缘。清凉大师在末后所说的十种无碍,看最后的一种,第十「时处无碍」。「谓或於一刹现三世劫,或於一念现无量刹」,这一句是讲的时间跟空间。处是讲的空间,刹就是处所,这一个佛刹。这一个佛刹里面现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劫是时间的单位,在此地我们就不多说了。空间里面现时间,时间里面现空间。这第二句讲一念,一念是时间里面最短的,劫是时间里面长的。一念是很短暂的时间,能够现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实际上,这个现象都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这一念刹那的时间很短,我们现在用照相机,高级的照相机,它的镜头好,照出来的微粒非常细微。快门速度快的能够照到千分之一秒,或者能照二千分之一秒,这个速度非常快了。我们用高度数的感光软片,夜晚照星星,如果再把照相机接在望远镜的镜头上,我们照空中的星系,很远很远地方的银河系,能够把整个银河系照出来。这一按钮速度非常快,千分之一秒,五百分之一秒。大概晚上照星空一般都是用六十分之一秒,或者三十分之一秒,速度放慢,感光的时间比较长,照出来的影像非常清晰。这是一刹那,一刹那里面现无量刹。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很短的时间,你能够看到无量无边的刹土。这个不难懂,比前面这一句好懂。前面这一句讲一刹现三世劫,这个难懂。
  这个我们要从比喻来说,好像我们看电影的底片,我们知道电影它的原理,它的技术,这些常识我们多少能理解一点。在过去电视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电影是大众所喜爱的。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有小型的电影,八厘米的小型的电影,自己可以拍摄,我们从这个地方得到的常识。电影银幕上的动像,画面是动的,它为什么会动?是速度太快了。我们的心太粗了,其实它是不动的,我们看起来以为它是动的,这是错觉。
  放映机一秒钟开关二十四次,镜头打开有一张画面放出来,立刻关住,再打开第二张画面接著,它是个连续相,我们讲的相续,一张一张连续的,张张都是不动的。但是它连续的速度太快了,移动太快了,我们就看到好像它真的有动作了,是错觉产生的幻相,不动以为它在动。所以佛经里面讲「动静不二」,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得出来,动静确实是一不是二。你要没有这样微密观照,你怎么了解事实真相?果然了解了,你才晓得整个宇宙动不动?不动。谁看到?八地菩萨不动地。
  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就像个大电影一样,银幕一样,八地菩萨看到放影机里面的底片原来是不动的。我们一般人看的是银幕,没有看到幕后,确实是不动,误以为它在那里动,而且动的速度还很大。错了。这个道理要很细心、很冷静的去观察,才知道事实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看到这个真相,你才晓得佛经上讲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你完全明白了。
  「时处无碍」里头,一刹现三世劫,就像我们看电影的底片,把这个底片一展开拉开来,前一张,后一张,现在现的这一张,这就是三世,都在你面前,这个三世你同时看到。这个比喻容易懂。
  可是事实上,我们如何打开宇宙的底片?电影底片很容易,动画的底片很容易,我们一看就明了了。甚至於我们读历史,我们读唐朝的历史,那是唐朝当代,唐朝以前的魏晋南北朝,再以前的春秋、战国、秦汉,这是前面的,后面的宋、元、明、清。你站在唐朝这个当代,前后历史你都看到了。从这些地方去体会。
  如何看到宇宙的过去与未来?这要禅定,要智慧。禅定能够突破时空的维次,能突破空间,也能突破时间。智慧能照见,照见过去、未来,十方三世如对目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时候眼见的德能恢复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能看到此界,能看到他方,这是「时处无碍」。
  清凉大师也引用经文一首偈,「三世所有诸庄严,摩尼果中皆显现」,这个三世就是讲的有过去、有未来,这是时间!「诸庄严」是诸佛刹土,种种庄严,这是处所!在什么地方建的?摩尼果中,这里头显现。这个话是佛经上说的。
  我们在现前这个世界确确实实有许多巫术,大多数用水晶球,他的精神意志专注在这个水晶球上,水晶球会现相,也能够现过去、未来。对过去正是历史的镜头重演,未来还没有到,你已经看见了,就变成了预言。这个预言准不准确?准确,非常准确。
  可是过了若干年之后,那个预言不准确了。为什么不准确了?当中有变化。因为相随心转,人心的变化有加减乘除。所以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刚才讲了你有定慧,他在水晶球看到,譬如说看到十年以后的情形,二十年以后的情形,你有能力突破时空维次,你现在看的一定跟他水晶球现的相一样。那是什么?现在的。过几年以后,相就变了,因为人心在变。十年、二十年的相为什么我们现前看不到?前面讲「隐显自在」。我们在今天显的这个相,明天的相今天看不见,明天就现前了。
  但是所有一切的现相都不是固定的,都在那个地方转变。什么原因转变?转变由心。因为众生的心、念头会变,所以这个相就会变。这里头都有道理,你要了解这个道理,对於一切的变化你一点都不希奇了,确确实实像《法华经》上讲的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到如是本末究竟。
  这是经上讲摩尼果。果也是个球,实在讲摩尼果就是摩尼宝珠。世间人多半用水晶球,也有用宝石,也有用水,许许多多东西,大概他所取的都是比较容易反光的这种物体,精神专注能够突破部分时空,能够看到过去未来。
  最后这一句话很重要,「此十无碍,同时具足,自在难知,散在诸文,可以六相融之」,这个一定要懂,十种无碍是同时具足。在哪些当中具足?给诸位说是法法具足,没有一法不具足。由此可知,我们现在对於一切法迷得是多么深、多么重,为什么?在一切法里面我们都不能得自在,处处都是障碍,所以我们生活得这么辛苦。
  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那些法身菩萨们,他们生活的那么自在,那么样的快乐,那么样的活泼,为什么?他们觉悟了,他们确实生活在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就是真解脱。总的因缘,就是常说的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妄想,这个念是真念,真心起用;稍稍夹杂妄想,你是妄心起用,妄心就有碍,真心无碍。无碍的意思我们就说到这个地方,然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经文,经文的意思就好懂了。偈颂的第八首、第九首,我们一句一句来看:
  【等虚空界现神通,悉诣道场诸佛所,莲华座上示众相,一一身包一切刹。】
  普贤菩萨如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哪一个不如是!我们凡夫把自性德用迷失了,看到经文上这种说法,感到不可思议!殊不知这就是我们自己原本的境界,众生与佛无二无别。
  『等虚空界』,等是平等,不但我们的心量跟虚空法界平等,我们的身体跟虚空法界也平等。不但平等,前面讲过,相入相即,你要懂得相入相即无碍,你就晓得是一不是二。
  我曾经在讲席里多次报告,心是虚空法界,虚空法界是我们的自心相。虚空法界里头有无量无边的刹土,无量无边的众生,佛也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菩萨也不例外,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众生这个名词包括了一切器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全都包括了,这是我们自身相。身心是一不是二,所以宇宙是一个整体,什么时候你证得了,你契入这个境界了,你就是法身菩萨,你就是法身如来。
  为什么我们起心动念不能够突破分别执著?所以我们的心量就变成非常窄小,小到有时候都不能包容自己,你说多可怜!从这些地方我们能体会到他迷得多重?他迷得多深?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帮助我们恢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等虚空界!
  『现神通』是展现自性的德能,全体大用,这个境界绝对不是言语能说得出的,也不是思惟想像能够明了的。学佛的同学一定要记住,言语的功能是有限的,超越它的功能的,它说不出。思惟想像的功能也是有边际的,边际之外的思惟想像达不到。性德的全体大用,超越思惟,超越言语。佛在经上常讲,这个事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意思就是说宇宙人生真相,心性的大德大能,言语跟想像都达不到;不用言语,不用想像,用定用慧就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於是人不能不求定慧,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定修慧。但是你要想成就如是功德,你不能不在「戒」上下功夫。我们讲古往今来,这个时间不长,应当像佛法中所说,过去无量劫中,所有一切修行人成菩萨成佛的,都是通过戒定慧三学而成就的。我们今天学佛把戒舍掉了,想得定慧,哪有这个道理?
  我们昨天看到大家把六月份我们佛学讲座的课程表给我看,不错,这里面有《弟子规》,有《十善业道经》,有《地藏经》,有《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但是我没有看到《沙弥律仪》。大家不知道《沙弥律仪》的重要。这个地方是个佛学院,佛学院里头的净宗学院,净就是戒律,没有戒怎么行?你们哪一位菩萨发心来讲《沙弥律仪》,非常重要。因为《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了凡四训》、《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地藏经》,可以说都是戒律的补充教材,《沙弥律仪》是戒律的正规的课本。佛门当中常讲正助双修,现在我们都搞「助」,「正」的没有了,要正助双修。我们从这里头得定,因定开慧,这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入华严境界。
  「现神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达,没有障碍才通,有障碍就不通了。一切法,法法里头都具足十无碍,它怎么会不通?哪里会有障碍!凡是不通,你就要多多想想,在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才不通了。毛病的根是妄想、分别、执著。
  第二句:『悉诣道场诸佛所。』这个通了,诣是到达。这一句话用浅显的句子来讲,就是你有能力到达一切诸佛的道场。这一切诸佛包括微尘里面的刹土、毛孔里面的刹土,无量无边无尽无数重叠的世界,你统统都到了,这是华严境界!确实其他经里头没有这个说法,其他经给你讲的顶多是个平面的大世界。《华严经》里面给我们显示是立体的大世界,平面没有边际,立体也没有边际。再看后面这两句:
  『莲华座上示众相』。莲花座,莲华是表法的,不要以为真的有个莲花给你坐,莲花表清净,这个我们都知道。莲花是生长在池塘里面,它的根在泥土里头,茎是在水当中,花跟叶开在水的上面,佛用这个来表法,把泥比作染污,就是六道;六道染污,水清净,染、净,水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代表这个。花开在水的上面,这是什么意思?染净两边都不沾。这个意思是说染净两边都放下了,染净两边都没有障碍了,染净两边对我都不产生任何影响了,取这个意思。
  你要到这个境界,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坐在椅子上也叫莲花座,你坐在草地上也叫莲花座,你站在那个地方也叫站在莲花里面,取这个意思。这个我们就明了了,莲花座实际上代表什么?清净心。所谓的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莲花座。
  「莲华座上示众相」,这个众相就是诸佛刹土,一一刹土之中十法界依正庄严,现这个相。你要想多了解一些现的是哪些相?我可以告诉你,这全部《华严经》上所说的就是示众相,全部的《华严经》在你这一身里头统统现出来了。下头一句讲得很清楚,很明显:
  『一一身包一切刹』。这里头最难懂的是「一一身」,我们这个人只一身,怎么会有一一身?我们一个人确确实实不是一个身,你要以为你是一个身,你是迷。我们这个身到底有多少?无量无边。这个经你念过了,你要记得,常常在心里面,对於这个境界你就不感觉得奇怪了。一微尘里面现无量无边刹土,我们要问,那一微尘里头现不现娑婆世界?这里头有没有娑婆世界?有!有没有地球?有!微尘里头有没有图文巴?有!有没有我们这个身?当然有!怎么会没有。一微尘里头有,一毛孔里头也有,你才晓得微尘有多少?毛孔有多少?毛端有多少?无量无边。我们的身有多少?我们这一一身,一一身里面的毛孔,一一身里面的毛端,一一身里面的细胞,一一身里面的粒子,都现一切刹。刹现身,身现刹,重重无尽。
  也许有人问了,我们这个身有生有灭了,对!一生一切生,一灭一切灭。再告诉你,生灭同时,这里头的真相愈说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