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367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67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东西,倒的时候,他天天拿出去,每天到这里来收;还有一个丰干和尚,在碓房里面磨稻子、磨米的,寺庙里一般人瞧不起他。以后才晓得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丰干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就是说明道场确实龙蛇混杂,你晓得他是什么人再来的?
  所以我们肉眼凡夫、初学的人,要信得过善知识的教诲,不敢轻慢一个人,这就是普贤十愿的「礼敬诸佛」,对待一切大众,真诚心、恭敬心,你得福,种福了。把一切大众都看作是佛菩萨的化身,他示现是正面的,教我应当学习,向他学习;他示现是反面的、是负面的,教我反省,我有没有不善的心行。岂不是正面是教导我,反面也是教导我,都是我的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我的老师。善财童子能够在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这个方法。这是后头五十三参,我们做不到。贡高我慢,目中无人,这是你烦恼断不掉,贪瞋痴慢。你虽然天天在学佛,贪瞋痴慢天天增长,这怎么行?功夫就是要贪瞋痴慢一天比一天少,戒定慧一天比一天增长,你的功夫得力了。善财童子一生成就,戒定慧天天增长,三学六度天天增长,与日俱增;烦恼习气、贪瞋痴慢天天减少,一生成功。他那个四弘誓愿是真的全部都落实了,断烦恼,学法门,最后成佛道。
  第五十三参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圆成佛道。善财那时候是什么地位?给诸位说,善财那时候是等觉菩萨。在五十三参里面,他参访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就是代表等觉,代表等觉菩萨有十一位。为什么用这么多人来代表等觉?等觉难!最后一品生相无明难断,十一位善友来代表。你看从初住,初住是吉祥云比丘,二住是海云比丘,三住是妙住比丘。五十三参里面出家人只有六个人,前面三个是出家人,代表三宝。我们皈依三宝,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念佛法门,海云代表法宝,妙住代表僧宝;如果讲戒定慧,佛宝是慧,智慧,法宝是定,僧宝是戒。我们从这里头细细观察,你就知道了,我们应当怎样修行。功夫当然会得力,只要你把门道抓住,功夫哪有不得力的道理!怕的是你自己不肯干。
  所有退心的、退转的、堕落的,没有别的原因,烦恼习气不能放下,依旧随顺烦恼习气。善友的教诲,佛菩萨的经论,这叫耳边风。实在讲,他是喜欢,但是他做不到;不但做不到,实在讲,他也听不懂,往往他读诵、听闻把意思错解了。大师引《金刚经》上这一段话,我们就晓得,他已经证得般若空性,这就是大论里面讲的得法的真因。供佛那是缘,就像法达见六祖一样,他那个十年,专心!真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的因薰成了。遇到六祖给他一讲,他就悟入了,悟入法华三昧,就得到了。没有前面十年的修因,你遇到六祖怎么讲,你也不能悟入。当时与会大众很多,大家都在那边旁听,为什么别人不能悟?别人没有这个因,法达有这个因。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再看清凉《钞》里面所说的,他引用《俱舍论》的两首颂,「但由悲普施,被析心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这是一首。「六波罗蜜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这是第二首。这两首需要解释,不解释很难理解。前面这一首偈四句,就是讲的四桩事情。「但由悲普施」,菩萨六度里的布施波罗蜜,著重在「普」字,普是没有分别,没有界限,平等的布施,这个是由於大慈大悲。你发心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看到哪里有苦难,那个手就伸出来帮助他。菩萨没有分别,我需不需要帮助你,菩萨不分别这个,看到你有苦难赶快就帮助你了,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被析心无忿」,这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析」是割截身体,但是忍辱仙人心里面一点点忿恨都没有。他被歌利王凌迟处死,心里面是平静的,一个妄念都不生。这是什么?这是忍辱波罗蜜成就,圆满了。「赞叹底沙佛」,底沙是梵语,翻成中国是圆满的意思,赞叹圆满佛。「次无上菩提」,从这个基础上,再往上提升就是无上菩提。
  清凉注解里面说得很好,这里头仔细看,六波罗蜜统统具足。他《钞》里头说得很详细,第一句是布施,意思非常明显;第二句里头有持戒、有忍辱。被人家欺负,被人家杀害,不报复,这是持戒。佛教导的,不可以怨恨心对人。《八大人觉经》大概初学佛的人都懂,「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是佛的教诫!所以我们对於恶人,他以恶的行为加诸我们,我们没有报复的念头,遵守佛陀的教诫,这是持戒。清凉说「故能满尸」,尸是尸罗,就是持戒,持戒波罗蜜圆满了。「由内无忿,故成於忍」,内心里头一丝毫忿恨的念头没有,忍辱波罗蜜圆满了。「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这个里头是精进波罗蜜,第四句是「定慧双满」。由此可知,六度都圆满了。一桩事,他举的例子,《金刚经》上所讲的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一桩事在我们平常讲忍辱波罗蜜圆满,但是细细观察,六波罗蜜统统圆满了。
  这是这个经上讲的「不唯净一无生等」,都是以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给我们做榜样。我们在经典里面明白了,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前就成佛了。《梵网经》上讲的,这一次,这是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示现,世尊自己讲的,这一次是第八千次。他常常来这个世间,以佛身来度众生,这是第八千次了。因为他赞叹圆满佛的缘故,精进不懈,超过弥勒菩萨提前九劫先成了佛,这个劫是小劫。由这里可知,按原来本来的意思,应当是弥勒菩萨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后成佛。现在释迦牟尼佛在弥勒佛之前成佛,弥勒变成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这是什么原因?由於释迦牟尼佛勇猛精进,超过了,六度圆满。清凉说现在这个经上讲,「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何况他遇到多佛,又何况时间长,多劫。最后的总结,由於上面三重说法,「故云深广」,深广的意思是从这个地方来讲的。
  清凉注解第二段说,「然瑜伽起信等,约三乘教,一方化仪,一类世界,定说三只。今约一乘,该通十方,及树形等界,故云刹海尘数。是以宝云经言,我为浅识众生,说三僧只劫修行,然我实经无量阿僧只劫修行」,我们先看到这个地方。瑜伽、起信,《瑜伽师地论》跟《起信论》这两部书。《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著作的,《起信论》是马鸣菩萨著作的,这里面多半是讲三乘教。「约三乘教」,就三乘教来说,教声闻、教缘觉、教菩萨,这三类不同根性的众生。「一方化仪」,他这个教学范围有局限,讲一方,不讲十方;讲一类世界,他不讲无量无边世界。所以多半说凡夫修行成佛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只劫,「定说三只」,这就是通途所说。本经所讲的,「今约一乘」,本经所讲的是就一乘法说,《华严》是一乘教,这一点我们要明了。
  古大德几乎共同认知,一乘教有三部经,《华严》、《法华》、《梵网》,古大德认为这三部经是释迦牟尼佛完全就自己亲证境界说出来的。这个我们懂得一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说法根据什么?佛依二谛说法,这就是佛讲法的依据,依二谛;二谛是真谛、俗谛。真谛是什么?如来自己亲证的境界,他给我们讲。但是如来亲证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常识能够体会得到的,我们不懂。对初学怎么办?初学用俗谛,也就是迁就凡夫的根性,迁就凡夫的知识。你能够接受的,你能够理解的,迁就凡夫程度来给你说法,这叫方便说。真谛是真实说。佛是依这两个原则来教化众生。《梵网》、《法华》、《华严》是依真谛,所以这个境界都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想像。我们读其他的经典好懂,读这个经难懂,道理在此地。
  凡夫心量不大,知见不广,智慧没开,你要是跟他讲凡夫修佛要经过无量阿僧只劫,他听了之后,「这个时间太长,算了,我不搞了」,就退心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要诱导他,那要用方便法。方便法跟你怎么讲?三阿僧只劫。三阿僧只劫这还差不多,这还有个数字,无量阿僧只劫没有数字,不能搞了。你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看看现在众生的根性更差了。在外国普遍的大家喜欢听的是会讲经,这一部经三天能够讲完最受欢迎,他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听听,一天两个小时,三天就讲完了。再长一点五天,一天两个小时,五天讲完,还行。五天以上,听经的兴趣就没有了,为什么?他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美国的长假只有五天,五天天天来很不容易。所以一部经要讲几十天,你说在外国我这部经要讲半个月讲一个月,哪有人有时间来听?
  众生根性李老师非常明了,李老师当年开班教学,教我们这些学讲经的年轻人,他就有限制,最少不能少过三次,最多不能超过十次,完全是契现代社会大众的根机。所以长时间讲经,在现前真的是希有因缘。哪些地方能讲?香港能讲,我们天天讲经,天天都还有人来听;台湾能讲;大陆没有人讲过,情况不知道。早年间,本焕老和尚曾经请我到广州讲过两次经,第一次三天,第二次五天。我还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听经的大概有七、八百人,第二次讲了五天,听众大概将近有两千人。广州讲过两次,其他地方我没有讲过。
  在国外普遍的都是短时间,我用华语,对象是华侨,居住分散,虽然交通方便,但是距离太远,没有法子集中,所以讲经的时间就不能太长。大部经我们只有录相,做成录音带、录影带流通。这几年我们也提升了,做VCD,现在做DVD,我们著重在这个。为什么?还有少数善根福德因缘深厚的同学,尤其是退休之后,他的时间多了,不像年轻时候工作压力很重,没有时间来听经。退休之后时间多了,所以我们用这些东西来提供。也非常难得,各个地方有很多发心的同学,把这些影带、音带提供在电视台里播放。我听杨一华居士告诉我,在美国听众大概有二、三万人,这是全美国,大家在家里头从电视萤幕上看到这个画面在一起学习。如果将来能有通达英语,还要通达佛理的人,能把这些录相带配上英语,或者是配上文字也好,这个样子就能接引更多通达英语的同学们,给他们带来方便。这个事情就不是我的事情了,自自然然会有一些人他们去做。我只提供素材,怎么变花样那是他们的事情。我想现在也有一些人在做,这是好事。这是说明《华严》跟一般大乘经不一样。
  这个《疏》里头,引用的经论很多,对我们学习实在讲带来很多方便。如果著重在修行,不是著重在教相上去研究,我们对於大师信得过,看他所引用的经论原文就够了,不必要去查那个经论的原文。何况大师讲解已经是相当清楚了,从他的注子里头我们明了,三乘教局限,范围不广,但是一乘教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乘教「该通十方」,一乘教的教义,他修学的方法以及境界都是尽虚空界遍法界,无限的深广。一乘教里面讲到普贤菩萨,他还能入重重无尽微尘毛端里面一一世界海,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这里面讲到「树形等界,故云刹海尘数」,在我们这一品经往下经文会说到,宇宙之间星系的形状很复杂。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的天文学家藉著科学的仪器观察太空,发现星云。那个星云实际上就是像我们这个银河系一样,距离我们太远了,我们看那个银河系,看的还小小的,已经发现很多种不同的形状,跟「华藏世界品」一对照,非常有趣味。
  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并没有这些工具,他怎么知道宇宙之间千奇万状的星系?真实智慧,真实的本能。佛眼亲见的,耳亲闻的,无需要借重任何的工具,这就说明什么?他通了。我们今天这个六根不通,眼见耳闻,六根都有局限的界限,没有法子超越。这是怎么造成的?我们要知道,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我们这个世间人有聪明一点的,有愚笨一些的,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分别执著重一点的,就显得愚笨一点;分别执著稍微轻一点的,就显得聪明一点,就这么回事情。烦恼习气障碍了我们的本能,盖覆住我们的本性。所以大师在后面才说「是以宝云经言」,这是大师举《宝云经》里面的话说。「我为浅识众生」,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说三阿僧只劫修行」,这是随顺众生的程度。你没有那么高的程度,我给你讲我从凡夫修成佛经过多少时间?三大阿僧只劫。佛有没有说妄语?没有,我们知道三大阿僧只劫是真的。
  三大阿僧只劫从哪里算起?从圆教初住算起,圆教初住以前没有算。以前要算起来,那就是讲「经无量阿僧只劫修行」,以前那个时间不算。就如同现在学校上学一样,你拿到博士学位,人家问你:你这个博士学位修了多少年?两年、三年,不是假话,我进博士班到毕业确实就两三年。所以佛不妄语,佛讲的话是真的,三大阿僧只劫从证得圆教初住菩萨那一天算起。正如同我们念书拿博士学位,进博士研究所那一天算起。以前没说,以前要加上去,那个时间就长了,要明白这个道理。三大阿僧只劫,佛在《华严经》上说明,第一个阿僧只劫菩萨证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只劫登地,证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只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十地是法云地。这是三大阿僧只劫,没有算等觉。三阿僧只劫圆满是法云地的菩萨,修圆满了再往上提升,等觉;等觉又称十一地,还没有到究竟果位。这是给你说真话。
  学《华严》,《华严》这是跟一般根性不相同,我们虽然是凡夫,叫大心凡夫,心量大、志愿大、有耐心、有毅力,不畏长时,这个行!但是初学真的不行。所以我们今天弘扬佛法,办短期讲座是最受欢迎的。我们现在在外国常常看到短期大学,非常受欢迎,时间短。古人修行从来就没有时间上的观念,这个殊胜,所以人家有成就。现在修行,一问,多少时间?观念上就产生严重的障碍,你所学到的是佛学常识,你不开智慧。为什么?你分别执著太重,你怎么会开智慧?开智慧的人没有别的,分别执著的念头断掉了,这个人能开智慧。我们分别执著很严重!形相,佛讲得多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形相又不能不要,他有作用。什么作用?接引众生。如果不是为了接引众生,著这些形相又有什么意思?不但没有好处,造成障难。菩提道上不能往前进就是遭了难,这是退转、堕落真正的因素。为接引众生,为教学方便,自己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个行!这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个行!
  我们初学的人,会学的,佛法里常讲「会么」?会学的人时时反光自照,回照,要照见自己,不是叫你照见别人。我得不得受用?受用它有个标准,一定要符合「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标准。与这个标准相应,你得受用;与这个标准要是相悖,你的障碍产生了。你与性德相悖,你与轮回相应,轮回心造轮回业。
  大师疏文末后这一句说得好,「又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无尽,时亦无穷,况念劫圆融,不应克执」,这几句话的开示很好。「时」,时间没有自体,依法上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