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连门面招牌都没有,谁瞧得起你!但是我们这样平平安安的成就了,把自己道行的根基奠定了,这是韩馆长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佛菩萨难得,真的是难得。佛菩萨来不来帮助我们?完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道心。有道心一定有感应,蒙佛加持,天天有悟处,这真快乐!法喜充满,天天有悟处。
下面这十六句,我们就注意了。『若有深信喜,及为佛摄受』,这将条件说出来了。清凉大师注解,「何人能了,内信外摄者」,了是明了。什么人能够明了?内信、外面有佛摄受,佛摄受是有佛加持。所以,「深信喜」重要。信心从什么地方建立?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研究。我们对佛有没有信心?我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出家两年之后才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我已经教了两年佛学院,也常常到处去讲经。受戒之后,佛门的规矩一定要去拜老师,这是中国的古礼。世俗间的古礼也是如此,年轻人参加国家考试,中举人、中进士,头一桩大事情回家祭祖、拜老师,感激祖宗之德、老师教诲之恩。我们出家正式受了大戒,回到台中拜老师,老师教诲之恩。我还没有进门,老师在客厅里面,我在大门外,老师就指著我:「你要信佛!」等我走到面前,我也呆了。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讲经教学已经两年,老师第一句话讲:「你要信佛!」说了三、四声「你要信佛」。我都受了戒,怎么不信佛?老师叫我坐下来,告诉我什么叫信佛;有多少出家人到老到死都不信佛,我这才稍稍能体会老师的意思。然后他细细的跟我讲:佛的教诲你不能够理解,你不信佛;佛的教诲你没有能奉行,你不信佛。我这才明白。
不要说多了,「三皈五戒」你懂不懂?你有没有做到?如果三皈五戒的意思你搞不清楚,你不能够落实,你不信佛!「皈依佛,觉而不迷」。你现在还迷不迷?名闻利养你迷不迷?五欲六尘你迷不迷?你还会动心、你还会被迷,你不信佛!「皈依法,正而不邪」。你对於一切人事物的思想见解,你自己想想你是正还是邪?正邪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佛菩萨,与佛菩萨的见解相同,这是正;与佛菩萨见解相违背是邪。佛菩萨的标准在哪里?在经典,每一部经典都是标准。你依什么标准?依你自己主修的经典。像我们现在学净宗,我们采取的根本的依靠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我们做到没有?这就看你信不信。不要说别的,《无量寿经》前面,佛讲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还有没有说人家的是非长短?你还有没有念头损人利己?你还会不会挑拨是非、颠倒黑白?如果还有这些毛病习气,你不信佛!
《了凡四训》里面,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讲话,关於人事上的问题,他常常感慨万千,好人多遭谤。不一定是学佛的,世间好人很容易遭人毁谤,但是这些好人遭人毁谤,他不会辩白,好人!不是好人,他要跟你辩论,他不承认,他不接受;好人,你毁谤他,他不会辩白,他不会跟你争论。他是什么态度?他回避、他退让,这是好人,不会跟人争的;跟人争,跟人吵,不是好人。据理力争,好人都不干。我是被冤枉,我是被欺负,我是被陷害,没有一句话说,避开这个环境就好,好人!好人退了,谁的损失?社会的损失,大众的损失。对於这个退的好人,於他来讲他没有损失。所以志士仁人,有志的、有德行、有学问的这些人,有权有势的这些人要懂得为他辩白,要常常保护他。这叫什么?护法,志士仁人,明白人要来护持。
我们在台湾的时候,造谣生事毁谤的人很多,馆长夫妻两个人出来辩白,出来把这些事情摆平。否则的话,我们只有退让;我退让的底线就是还俗,不搞这一行了,我也不会跟人争。没有学佛之前,那个时候我在公家机关做事,我的行持就是处处退让,我不跟人争名,不跟人争利,所以实在讲是很吃亏。我工作很勤劳,考绩都拿第一,年年升级没有我的分。到后来跟我很好的一些朋友们告诉我,他说:你知道什么原因?我说:不知道。你不会做人!我说:那怎么会做人?这些主管人事的人,送一点礼给他。我这才明了,原来那些年年升官的人厚礼送过去了,有人替你关照。我们不懂这一套,只知道勤奋工作,勤奋工作也没有用。以后晓得这种情形,我就把工作辞掉,我知道那条路我走不通,我不是这种性格,所以考虑走出家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我跟他老人家谈我将来走的路,想了几种道路,也想到出家这条路。章嘉大师决定,你走这个路好,「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但是佛门里头还是有争有求,比一般社会稍稍好一点而已,在我那个时代。现在我看大概也差不多了,不输给世间任何一个行业了,你就晓得信佛是多么难!
我再说得具体一点,你一天不读经,你不信佛。你一天有讲经的机缘、听经的机缘,你一天不听经,你不信佛。讲经的机会是少,但是现在比从前方便,有录相带、有录音带。如果你家里面要是有法师讲经的录相带、录音带,你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个时间去听。为什么?菩萨戒里头说,无论是在家出家,你要是受过菩萨戒,四十里这个距离之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经你就犯菩萨戒。四十里的距离是说你一天去听经来回,来回是八十里。古时候印度的四十里就是现在的二十公里,这样的距离有法师讲经,受过菩萨戒的人不去听经,犯戒!现在交通便捷,你出门有车,二十公里不算远,开车大概二十分钟。从时间上来讲,你开车距离两小时车程之内的,你一定要去听经,你往返四个小时。两小时的车程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公里,这是用佛所讲的这个原理原则来说。你现在自己有车,两小时车程之内你不去听经,你犯戒,你不信佛。自己没有车,乘公共汽车或用其他交通工具,你要计算也是两小时之内。佛要求弟子们合情合法合理,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
所以道场有远道到这边来参学、来听经的,我们对他要尊敬、要照顾,人家真不容易。我们在此地,在澳洲,有很多同学从中国来的,这几天从日本来的、从韩国来的、从美国来的、从加拿大来的、从法国来的。这么远的距离,他要到讲经现场多听几次,这是真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尤其《华严》,讲其他的经这个机会还多,讲《华严经》的机会太少了,谁讲这部大经!你能够有缘听一次,你的福报就不小;你能够多听几次,不是容易事情,所以这样的机缘应当珍惜。
现在我们做成光碟,非常便捷,你带到家里头随时可以听,一天定一个时候,听半个小时,听一个小时,天天不间断,这叫功夫;断断续续的听,那不是功夫,功夫就是天天不间断,长时薰修。什么时候你真正听懂、入味了,就是法味出来了,法喜充满,到那个时候你欲罢不能。你会利用你工作多余的时间,你会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听经学教上。为什么?乐趣,那里头乐趣比什么都快乐,世出世间的大乐比不上闻法的乐趣。
我刚刚学佛的时候就喜欢听经,讲经的场所不多,很少。没有法师讲经的时候,我读经;有疑难的地方,我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每个星期天见章嘉大师向他请教。我很用功,我真干,「深信喜」的关键就在你自己能不能真干。我是一个凡夫,很平常的人,我能得到;换句话说,人人都能得到。只要你得到深信,只要你得到法喜,诸佛摄受加持,不用求,这就是求;我们用深信求佛,用法喜求感应,自自然然得佛摄受加持,
『当知如是人,能生了佛智』,佛的智慧你能明了,所以你不会舍弃佛陀的教诲。你为什么不能够常常亲近佛智慧?佛智慧在经里头,是因为你不明了,你还认为世间有比读经、听经更乐的事情,当然你不喜欢这些。你有更好受用之处,超过佛法,你去学那些去了。佛法的厚味,深厚的法味,你没有尝到,你没有体会到,你对佛法不能生起信心。所以很多信佛的人是怎么信的?迷信。社会一般大众,看到我们出家人、学佛的人,迷信!这个话讲得正确,不为过。你听了要是不高兴,那得问问你,什么叫做佛?什么叫做法?什么叫做教?什么叫佛教?什么叫佛法?你能够讲得清楚吗?你连这个最起码的一种常识,你都搞不清楚,你不是迷信,谁迷信。所以别人说我们迷信,我们要接受,我们真的是迷信。
那怎样不迷信?学教,真正深入经藏,深解义趣。我这个信是有理论做基础的,我决定不是盲从的,不是盲目的,这一般人称为正信;正信是你有正确的理由,你有正确的理论依据,你不是迷信。正信怎么样?还是不行,这个地方讲的深信,正信不深。深信是怎么样?深信是真信。什么叫真信?佛经上所讲的东西你统统做到,你入了境界,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为什么?你入了境界,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这叫深信。三皈真做到了,在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确实实「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个人真信,这个人叫深信,他生欢喜心,他得佛加持,他了佛智慧。了佛智慧就是他「了」,我们通常讲的明心见性,他明了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德能、相好。「愿得智慧真明了」,当然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这个加持是感应,这自自然然结合了;我们今天讲接轨了、通了、没有障碍了。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这是诸佛如来摄受加持的对象。
华焰髻菩萨偈颂第四首:
【诸有少智者,不能知此法,慧眼清净人,於此乃能见。】
清凉大师为我们提示,「以何眼见,唯胜非劣。」这个意思就是讲什么人,用什么眼睛,你能够见到如来的大法。大师告诉我们,这个要非常殊胜的眼光、眼力,普通人见不到。我们看经里面的意思,『诸有少智者』,智慧少的人,『不能知此法』,我们就晓得了;反过来是要以多智慧、大智慧才能够见到。「此法」就是指「大方广佛华严」,就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所受用的一切法;我们讲得通俗一点,他们所享受的一切法,要有相当的智慧你才能见到。这个话跟世尊在《弥陀经》上讲的一样。
《弥陀经》上佛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个「少」是贯下去的,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少,都不能够生弥陀佛国。这个地方讲智慧少了,你对於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境界你不能知。你想想看,是一个意思!於是我们就要注意,「慧眼」,前面讲少智者,少智者没有慧眼。佛在《金刚经》上讲,如来有五眼,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要想见如来境界,这个地方的标准不高,「慧眼清净」就能见到;慧眼不是肉眼,是真实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什么人有慧眼?阿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慧眼。六道里头的天人、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这是三界里面福报最大的,他们只有天眼,他们没有慧眼。什么人有慧眼?阿罗汉有慧眼。虽有慧眼,阿罗汉的慧眼还是少智者,他见不到佛的境界。这个慧眼的慧,是三学里头的「戒定慧」。智慧开了,你得慧眼。阿罗汉确实他们修行因戒得定,小乘人对於戒律看得很重。所以现在很多小乘国家瞧不起大乘佛法,有道理。
为什么瞧不起大乘?大乘把戒律忽略了,而不知道「戒是无上菩提本」。小乘人有根有本,学大乘的人,根本不要了,所以修学大乘人的成就,当然不如小乘。小乘严持戒律,虽然心量狭小、智慧不开,他能不失人身,他的果报在人天,难得!大乘人把戒律完全废除了,果报在三途地狱,哪里能比得上人?这些都是事实。今天大乘人研究经教、讲经说法,狂慧,不是真实智慧。我们对於世间的修行人要仔细观察,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人看自己难,看别人容易),我自己修学如法不如法?佛在经上多次说到:「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佛这个话是什么意思?重视基础的教育,没有基础你怎么能成就!你不相信佛的话,不顺从佛的教诲,你当然不是佛弟子,你当然不信佛。
所以我对我们的同学们说,特别是住在图文巴的同学,你们在网路上现在都在收看,我对你们的要求一点都不苛刻,是世尊对我们的要求,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要求,是毗卢遮那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我们的要求,希望我们在这一生都能够契入佛的境界。要想入佛境界、要想入佛知见,你不随顺佛的教诲,你怎么能做到?想在这一生入佛境界,落实佛境界,《弟子规》重要、《太上感应篇》重要、《沙弥律仪》重要。我教大家每天学一条,你们做了没有?不管我在不在学院,你们都要认真去做;你不能认真去做、不能落实,你不信佛,你不是佛弟子。不信佛、不是佛弟子,冒充佛弟子,住在佛的道场享受四众的供养,你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很快就耗尽,你的前途可悲!你有没有觉察到?有没有看到?
我们一定要遵循佛陀的遗教,「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常常放在心上,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因戒得定。定是什么?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这是定;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我不动心,内里面不起贪瞋痴慢,不起自私自利,这是定。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禅定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无论是哪个法门都不能够离开禅定。佛法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你要晓得,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方法门道有八万四千种,方向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方向目标是禅定。这样你才晓得,不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哪一法不是修禅定!绝对不是禅宗才是修禅定,那你搞错了。禅宗以外,所有的佛法无一不是修禅定,只是修禅定的方法、门道不一样而已。禅宗用的是观心的方法、参话头的方法,这是总的来说。我们净宗修禅定的方法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佛又分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四大类,我们今天采取的是持名念佛。我们用持名修什么?跟诸位说,修禅定,懂得的人不多。《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我们持名念佛的目标是这个,要念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就开智慧了。用持名这个方法,达到一心不乱,达到禅定,从禅定达到心不颠倒,智慧开。
净宗法门所依的还是「戒定慧」三学,它的大根大本还是在持戒。怎么知道?你看看佛教导学净宗的人,从哪里学起?「净业三福」。在《观无量寿佛经》会上,韦提希夫人代表我们大众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他是代表我们净宗学人出面请法的。佛教他求生净土的方法,没有说方法之前,先讲「净业三福」。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教导我们,你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先决具备的条件。你没有这个条件,那就不必谈了,给你讲方法没用处。
你要先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落实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你懂不懂?你做到没有?你要是没有做到,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心行不善,阿弥陀佛就是慈悲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跟那些人不能相处。为什么?那些人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