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 >

第1章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第1章

小说: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38年,玛丽亚·阿玛丽亚·克里斯廷公主,这个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三世的掌上明珠,嫁给了西西里国王、波帝族的查尔斯。随后,他们移居那不勒斯。克里斯廷虽贵为王后,但年纪轻轻,生性好动,对艺术尤其喜好。她闲得无聊,就跑到宽敞的王宫后花园里,四处探索,不意发现了一大批雕像和各种雕刻艺术品。她如获至宝。这些宝藏有些是在维苏威火山新近爆发后被人无意中发现的,有些是火山爆发后在德尔伯夫将军的努力下挖掘出来的。      这些古代艺术品十分精美,王后十分喜爱,就请求丈夫查尔斯国王准许她继续挖掘。鉴于维苏威火山从1737年5月爆发后已经平静了一年多,查尔斯就应诺了王后的请求,并指定皇家工程队指挥洛克·济奥奇诺·德·阿尔库比尔骑士负责这项工作。      挖掘地点选择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德尔伯夫将军曾经挖过的地方。阿尔库比尔骑士是西班牙人,他组织了一支挖掘队,并配备了炸药和工具。      挖掘工作非常艰辛。队员们首先必须挖穿坚硬的深达49。5英尺的熔岩岩层。阿尔库比尔骑士指挥队员,从德尔伯夫过去发现的一条竖井向外掘出巷道,打出爆破孔,实施爆破。镐头终于碰撞到了金属物品,那碰撞声像铜钟发出的一样。呈现在阿尔库比尔骑士和队员眼前的是古代骑士铜像的三块碎片,可以推断这个古代骑士铜像的姿态十分雄伟。      这时,一位艺术专家加入了发掘的行列。他就是当时的皇家图书馆馆长堂·马赛罗·温纽蒂侯爵,同时也是一位人文主义者。这样,在温纽蒂侯爵的监督下,发掘出来的古物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接下来出土的是三座身穿长袍的古罗马人的大理石雕像、几根彩绘圆柱和一截青铅马的躯干。查尔斯国王和克里斯廷王后亲临发掘现场,视察出土文物,队员把温纽蒂侯爵用绳索缒到坑底,侯爵发现了通往深处的台阶。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可以推断正在发掘的地方是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大厦。几周之后的1738年12月11日,一段雕刻的铭文被发掘出来了。铭文说这座大厦叫海格利斯剧院,是由一个叫卢浮斯的人出钱建造的。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2

      只有在居民区,才会有剧场。由此可以断定,发掘地点下面埋藏着一座古城镇。德尔伯夫将军选择的发掘点恰好正在海列格斯剧场舞台中央。许多雕像横七竖八地堆放在舞台上,整个发掘现场,只有这舞台中央的雕像最为集中,好像是一层接一层码放出来的。原来剧场后墙墙壁上装饰着许多雕像,汹涌奔腾的熔岩流把这面墙冲倒了,把它整个儿地翻倒在舞台上。      在这里,这些石像已沉睡了1700年。      根据铭文的记载,这座古代城市叫海格利尼姆。      熔岩流是多种矿物质的混合体,冷却后就变成了玻璃和其他新岩石。海格利尼姆城就是被一层65英尺厚的这种物质覆盖着。      火山喷发出来的像玻璃一样的碎石块叫火山砾。火山爆发时,火山砾和油脂性的烟混在一起喷射到半空中,然后像细雨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变成了覆盖层。普通的工具就能挖开这种覆盖层。庞贝城也是被这种火山砾所覆盖,但覆盖的厚度远远没有她的姊妹城———海格利尼姆城厚。      如同个人的经历一样,人类在历史上往往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偏要走一道充满艰辛的崎岖之路,而且常常把最远的路当做了最近的路。在海格利尼姆城上,从德尔伯夫将军挥镐发掘停止后,到再度动手发掘,中间整整过了35年,而这次发掘出来的居然是庞贝城。      1738年,在德尔伯夫开创的场地发掘之后,查尔斯国王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新出土的文物,其数量在当时首屈一指。然而,对这点成就,阿尔库比尔骑士并不满足。但骑士和国王一样,认为盲目地在这堆火山灰里再刨下去,还有没有收获全靠运气,看来这样再挖下去是不行的;应该把发掘工作转移到学者们指定的地方去进行。根据古籍记载,庞贝城和海格利尼姆城是在同一日被火山摧毁的。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3

      1748年4月1日,发掘工作重新开始了。4月6日,第一幅精美的壁画被挖了出来。4月19日,第一具古尸出土了。那具骷髅躺在地板上,直挺挺的。当一把金币、银币从那只剩下一把骨头的手心滚落出来之时,那双手似乎还要紧抓不放呢!      这时候,本来应当有计划地继续发掘下去,同时对已经出土的古物进行认真研究,以便顺利开展下一步发掘工作。正好相反,他们非但不这样做,反而把挖出的坑填平了,跑到别处挖了起来。谁会料想这个坑已接近古庞贝城的中心了呢!      查尔斯国王夫妇对考古兴趣毕竟十分肤浅,只不过是普通文化水平者的一时兴致而已。何况,在学识上和审美上,查尔斯国王的水准并不太高。而阿尔库比尔骑士,解决好一个工程技术难题就是他最关心的事情。此外,所有参与发掘工作的人,所期盼的不过是再撞上一次好运,发一笔大财而已。4月6日参加挖掘的有24名队员,其中一半是罪犯,另一半虽不是犯人,但工资很微薄。对挖出的财宝,这些人是不会无动于衷的。      这时,已经把那个古剧场的环形观众席挖出来了,但由于未挖到黄金、雕像和装饰品,就又跑到别处去挖了起来。其实,只要再多一点耐心,大批财宝就会出现在他们的眼前。靠近海格利斯剧场大门处有一所房屋,被推定是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译者注)的府第,但是这个推定没有找到根据。这房屋的墙壁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人们把它们清理出来,临摹,之后就立即把挖出的土回填进去了。这还不算什么怪事,最为荒谬的是此后整整四年,这片古西维塔城(庞贝城旧名)遗址再也无人问津,因为人们都盯上了海格利尼姆城的财宝。当时出土的古哲学家菲罗德蒙斯藏书的一所房子,叫帕皮里府,是最珍贵的遗址。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4

      到了1754年,发掘终于在庞贝城南部重新展开了,一些古墓和古建筑的残址出土了。从那时直至现在,古庞贝城和海格利尼姆城的发掘工作就再也未中断了。      庞贝城和海格利尼姆城在一瞬间就毁灭了,但这毁灭对考古工作的意义却无比巨大。      早在公元79年8月中旬,维苏威火山就有了喷发的征兆,但由于这座火山一直十分活跃,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可是到了24日上午,人们才意识到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近在眼前。伴随着雷鸣般的阵阵巨响,维苏威火山顶裂开成两半,一团巨大的蘑菇云直射云天,顿时天昏地暗。火山灰像雨点一样纷纷洒落,雷鸣和闪电连绵不断,吓得人要死,人们尖叫着四处乱跑,断气的飞鸟翻滚在地,受惊的家畜东奔西窜,马路上激流汹涌,说不清这洪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还是从地底下涌出来的。      那天早晨还是晴朗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忙各的,可一场灭顶之灾转瞬间就降临到了庞贝和海格利尼姆的头上,两座城市都被很彻底地摧毁了,只是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在海格利尼姆城,大量的泥沙从天而降。这泥沙是火山灰、熔岩和雨水的混合物,它冲进大街小巷,越积越重,其重力也就越来越大。这泥沙盖满了屋顶,破门穿窗进入房内,最后整个城市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饱了这种泥沙。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是谁,只要在逃跑或撤离时稍微迟了一步,就被深深地埋在了里面。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5

      而在庞贝城,就不一样。那里没有泥沙流,首先,只是降了一阵灰雨,那灰很轻,轻得落在肩上可以轻轻一掸,它就掉了。接着就下起了火山砾,时不时夹杂着海泡石,大的有几磅重呢!慢慢地,人们才意识到灾难已经来了,可惜已经太迟了。硫磺烟无孔不入,在全城弥漫着,气味难闻极了,人们感到呼吸窒息,用手帕捂住口鼻,却堵不死那硫磺气味。有的跑到室外喘气避难,不料那冰雹似的火山砾劈头盖面地打将过来,吓得又跑回了屋子里。屋顶被压塌了,一家老小就被埋在了里面,这样的人家不知有多少!有的颤抖着躲避在门洞里或楼梯下,多活了一时半刻,随后那窒息的气体再度袭来,无一幸免于难。      48个小时之后,阳光重新照耀着大地,但在这个时候,庞贝城和海格利尼姆城已经不复存在了。方圆11英里范围内已换上了另一片面貌了。火山灰随着大气流飘啊飘,一直飘落到了非洲、埃及和叙利亚。这时,只有一缕轻烟从维苏威火山上袅袅升起,摇曳在那无垠的蓝天白云里。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6

      岁月静静地流逝,差不多又过了1700年,人们的风俗习惯改变了很多,人们的知识水平发展了很多,他们挥动铁锹,那湮没了多少年的古城啊,终于又见到了阳光!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如同耶稣复活一样的奇迹。      考古学家们撇开了普通的宗教信条,竟然把这大灾难说成是一件大好事。这只是由于他们对专业的挚爱。甚至像歌德,在他以科学家的身份谈及古庞贝城时,这位不朽于史的悲剧作家也说:“这是我所知道的一件最有趣的事情……”然而这句话听起来并不觉得残忍。确实,想要把一座城市生动而完整地保存下来供后人研究,让后人看到它当时真实的生活场面,除了用这一层厚厚的灰土把它覆盖起来之外,别的更加高明的法子真的是再也想不出来了。与一般化的自然消亡的城市相比,古庞贝城是独一无二的;大自然的魔杖把它那鲜活的人群一下子就冻结了。在古庞贝,时间的法则、出生、衰老与死亡的自然法则统统失灵了。      发掘之前,除了知道有两座城市为火山灰所埋葬之外,对其他的情况,人们是一无所知的。而一旦动手发掘,随着工程的持续进展,人们好像一步一步地亲眼目睹了这场大灾难的全部过程。古代的历史重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场悲惨的情景剧历历在目。惨祸突然从天而降,所有的日常活动骤然而止,待烤的乳猪还搁在烘炉里,半熟的面包还放在烤箱里。      从出土的骷髅来看,镣铐还戴在许多奴隶身上呢!假如它们还会说话,应该能泣述垂死前的悲惨。火山灰裹着砾石到处散布,并且越积越高。你看,一只被铁链拴住的狗紧靠着天花板,链条还系得好好的。它是被灰层托了上去的,直到火山灰长满了屋子,它才断了气。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7

      在考古队的铁镐下,多少全家性的惨剧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又有多少父母和子女一同罹难。有多少妈妈怀抱着幼儿,用惟一的一块小面纱遮护着孩子,最后母子一同窒息而亡。在出土的尸骨旁边,人们看到当时许多人携带着财宝,已经跑出了城门,可火山砾追过来了,还是把他们打翻在地,压在下面,他们临死时还把金币和细软紧紧抱在怀里。有一座古建筑是布尔沃———利谷(英国小说家,1803—1873年。———译者注)在《庞贝的末日》里叙述的格劳库斯府第,门房牌匾上镶嵌着“峡府”两个大字。两具女子的尸体横搁在一处房屋的门槛上,这两个女子当时是想跑回屋里去拖出一些细软来,稍一犹豫,逃生的机会就没了。      在海格利斯剧场大门附近,一些尸体陆陆续续地被挖出了,许多尸体堆在一起,身上还扛着家用物品,很明显是逃到这里就再也走不动了。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的骨骸同在一个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可以断定这房间里曾发生过一起惨剧。仔细一看,狗骨完整无损,而人骨零散一地,由此推断这女人是先死的,这时狗因饥饿难忍,而兽性大发,就咬噬起它的主人来。在遇难前,距离这个房间不远的另一个房间里,一群人正在开追悼会。这些在那筵席周围的长凳上趴伏了1700年的人,当时本来是来吊唁的来宾,却在这里完成了他们自己永久的葬礼。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8

      7个小孩子在旁边的一间房子里,天真活泼地做着游戏,而死神悄悄地折断了他们的脖子。34具尸骨和一只山羊的骨骼挤在另一个房子里,这山羊是跑到人群里来避难的。有的人很勇敢,有的人头脑冷静,有的力大如牛,但只要未能及时逃跑,就都无法幸免于难。从一具男尸来看,他生前是一个彪形大汉。当时,他的老婆和14岁的孩子在前面跑着,看上去那大汉拚尽最后一把力气,也想把那母子一起抱走,只可惜这时他自己已经窒息,失去了知觉,瘫了下去,仰面跌倒,四肢张开,躺在地上,埋藏在火山灰中。他那庞大的身躯就这样躺到了近代,在他那躯体压就的凹槽里,考古队把生石膏灌了进去,庞贝大汉遗体塑型就铸出来了。      高高低低的屋宇、露天剧场、爱惜丝庙……它们在8月的那天遇难的真实面目,一切都毫厘不爽地保留下来了。腊板照旧在写字台上铺着,羊皮纸卷仍然在图书馆里陈列着,工具照旧在工棚里放着,刷子依然在浴缸里摆着。杯盘还摆在饭店的桌子上,房客们付的住宿费还在那儿,也许还没等到客人结账,那家店老板就已逃之夭夭了。许多诗句写在旅店的墙壁上,有的写得很潦草,有的写得缠绵悱恻,好像是热恋之人的手笔。还有精美的壁画在一些府第的墙壁上保存着。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从后花园到庞贝城(图)9

  这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内容生动而丰富,直到18世纪才被有文艺修养的人首次看到。经过文艺复兴,人们懂得了欣赏古代文物;而这时的人已初具科学知识,他们知道了研究工作不能单纯地为了欣赏与猎奇,而要从事实上去开展。想要把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不仅需要对古代艺术的热爱,而且要有系统调查和评判的能力。终于出现了这样的人:当人们开始发掘古庞贝城时,这个人正在德国帮一位伯爵管理图书,虽年届三十,却仍然名不见经传。


第一部分:关于雕像的记载门新兴科学的鼻祖(图)1

      1764年,在罗马有人画了一幅人物素描:J。J。文克尔曼坐在那里,面前一本翻开的书,手里一支鹅毛笔。在这张素描里,鼻子很大,很像波旁家族的鼻子,嘴和下巴柔和而丰满。这幅画像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文克尔曼不像一位学者,而是一位艺术家。      文克尔曼,一个鞋匠的儿子,1717年在普鲁士的小城斯坦达尔出生。从小他就喜欢在乡下四处寻找古墓,并纠集了一群孩子帮他发掘。1743年,西豪森一所中学聘他担任校长高级助理。1748年,在萨克森的德累斯顿附近,他在布鲁诺伯爵家找到了一份工作,担任图书管理员。因为他早就看出弗里德里克大帝统治下的普鲁士是一块“专横之地”,所以他没有半点恋意地离开普鲁士。很多年后,在回忆那一段生活时,他还是不寒而栗。他说:“至少我比别人更为痛苦地觉得自己在被奴役。”他的这个举措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在德累斯顿,文克尔曼结交了许多知名的艺术家,并且看到这个城市收藏的古文物之丰富居全德之冠。他原来打算出国,计划到埃及去。现在在德累斯顿有机会研究古文物,就放弃了出国的想法。      文克尔曼的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