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9-先贤之信-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凟之神,
际地列职祗灵,
天下诸神,
天下诸祗,
戊戌太岁之神,
十月神将直日功曹之神,
郊坛司土之神,
曰,朕只于来月朔旦,躬率臣民,
上尊
皇天上帝泰号,
仰高支九重,
预告于
诸神众祗,
烦为朕运尔神化,
昭雨灵显,
通朕微衷于
上帝:
祈赐允鉴之慈,
享朕钦荐之号,
为此文告,神宜悉知,谨告”
皇帝在宣告词中用的是“我”的最高称谓“朕”指他自己。这个“朕”字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是广泛采用的第一人称。但从秦朝(公元前248…207)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起,这个词只允许皇帝一人使用,任何人不能再以朕称呼自己。当皇帝在神灵面前称自己为“朕”时,他是在向神灵们宣称自己的至尊,换句话说,其他神灵不是他要祭拜的。但在祭祀仪式中,皇帝面对上帝时,他总是用谦称“臣”来指自己。“臣”的字面意思是指“臣民”,是百姓在面对皇帝时的自称。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使是皇帝,他也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全能者。
禁食是圣经教导人类的神圣戒律,耶稣基督、摩西、大卫王、以利亚、但以理都是禁食的典范。在与上帝的关系中,禁食如此的重要,因为它从外在表明内心放弃对物欲的追求,真心的悔改。圣经的以赛亚书描述了上帝所悦纳的禁食:
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
解下轭上的索,
在祭祀的前一天早上十点,皇帝在大驾卤簿的陪同下,由午门出离紫禁城,浩浩荡荡向天坛进发。有时多达五千人,真是一个颇为宏大的场面,有穿着盛装的骑兵仪仗队、大象、马匹、卫兵、官员、太监和侍从等。祭祀是不允许女人参与的,连皇后也不可以。平民百姓被责令呆在家里并关窗关门,不许窥视。因这是相当庄严的事,不允许任何人亵渎。在去天坛的路上要保持绝对的肃穆。
1.迎帝神
皇帝在太常寺官的恭引下,来到圜丘南边的第二成御位,在那里,站在一个黄色的华盖前,面对着坛顶的“皇天上帝”的牌位。皇帝站在第二成中间位置,意味着他在这一庄严的仪式中是上帝和人之间的中间人,这预表了耶稣基督:
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之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做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
提摩太前书2:5…6
钟声停止,意味着典礼第一阶段“迎帝神”的开始。圜丘坛的东南的绿色琉璃燔柴炉内,点燃松、柏枝迎接帝神的到来。司香官恭引皇帝上香,圜丘的东、西、北分别摆放着杉木、檀香木和松木的香炉,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中香烟缭绕,直达苍穹。协律郎开始演奏'中和之曲',典仪唱高颂造物主上帝大能的古老乐章。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
容声,神皇出御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这些颂赞和圣经开头描述的是多么相似:
起初,上帝创造大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先贤之信》 二祭典宣告(2)
创世纪1:1…4
皇帝被恭引到圜丘最上层皇天上帝的神位前。皇天上帝的神位面南,是平常专属于皇帝的位置,这表明皇帝在上帝面前的卑微。司香官跪着持香,皇帝也应邀跪拜。皇帝跪着上香,并在皇天上帝面前大礼敬拜。接着,皇帝起身,以跪拜姿势向列祖列宗上香。皇帝退回到二成的位置,向上帝行“三拜九叩”礼。这是敬拜中最谦卑的姿势,三次面伏于地的跪拜,每次叩头三次。所有的王公贵族、大臣也依此效法。这时,赞引官演奏第二乐章“元和之曲”:
“帝辟阴阳兮造化张,神生七政兮,精华光,圆覆方载兮,兆物康,臣敢只报兮,拜荐帝曰皇”
通过这些颂赞的诗歌、虔诚的敬拜,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皇帝,在上帝面前俯伏于地。在上帝面前伏首称臣表明他自认为是上帝的仆人。和皇帝在祭拜其他的神灵时,他称自己为“朕”相比,这种语言上的不同,表明他在这里只是敬拜上帝而不是其他的神灵。
把“元和之曲”和《圣经》创世纪1章16…18节做个比较:
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上帝看是好的。
2.奠玉帛
祭典的第二阶段为献玉版和制帛。乐师们演奏第三乐章“休和之曲”时,掌管玉帛的分献官携摆放苍碧、帛祭品的篚入内。“休和之乐”是对上帝的圣名及丰盛慈爱的感恩之歌。
“帝垂听兮,义若亲,子职庸昧兮:无由申,册表荷鉴兮:泰号式尊,敬陈玉帛兮:燕贺洪仁”
在“休和之乐”演奏期间,皇帝再一次来到圜丘上层上帝的神位前。掌管玉帛的官员们跪下来献上摆放苍碧、制帛祭品的篚,皇帝跪着接受。丝绸上盖着已经写好的祝词,在上帝面前正式地敬献和吟诵后,这些丝帛在礼成后被送到燎炉焚烧。
3.进俎
俎是木制的涂有亮漆的用来盛祭牲的礼器。里面盛着烤好的牛犊摆放在皇帝面前,烧汤官向盛放在俎内的牲牛上浇热浓汤,这是一种不加调料的清炖肉汤,用来献给上天。这个献祭的本意是交还上帝所赐予的自然之物,尽可能地保持原有本质,因此汤中不加调料。圣经中的献祭也要符合三个必须的条件:简洁、无瑕疵和美味。
皇帝从南面登上台阶,手捧盛汤俎来到上帝及先祖的位前。他在上帝面前跪拜一次,然后再在两组先祖面前分别跪拜一次。恭敬地将汤举起献上。随着,乐师们演奏第四乐章“豫和之曲”,皇帝从西面的台阶下去,回到第二成的位置上。
“大筵弘开,备声如雷,皇神赐享,臣衷涓埃,大鼎炮烹肴馐馨馐裁,帝歆兮,兆民之福,臣感恩兮何如幸哉”
皇帝第四次登上台阶,用俎盛上祭牲献上。祭牲是一个特选的、没有杂色的牛犊。对这个牛犊的挑选是十分严格的:它必须是一岁的、头生的、没有残疾的。皇帝谦卑地跪在上帝面前,献上盛有肉的俎,然后在祖先面前重复同样的献祭。
圣经旧约中,上帝要求献祭的牲畜是头生的,预示耶稣基督的超凡:
惟独牲畜中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既归耶和华,谁也不可再分别为圣,因为这是耶和华的。利未记27:26
4.初祭酒–武功舞
仪式继续进行,接着是三次向皇天上帝和自己的列祖列宗敬酒,在第二次酒时读祝祷文。乐师们献上“寿和之曲”:
“大高降恩鉴微情何以承,臣愚端拜奉瑶觥坚寿无极并。”
皇帝跪着从司酒官手中接过盛酒的爵,跪着奠于帷帐中间的笾斗案上。皇帝站起,到祝位。古代人认为祭品应尽量保持食物本来特有的本质,尽管当时能够酿出香甜甘美的酒,但他们敬献给上帝的是称为“玄酒”的清水。几个世纪过去了这种“水”被一种特制的酒取代,但这种酒必须由指定的部门负责酿造,并且不能在其它场合使用。
司祝官来到祝案前,跪下叩拜三次。乐曲停止后,他要继续跪在那里,皇帝和他的官员们跪下聆听司祝官宣读祝文。祝文是写在祝板上的。长长的祝文是对皇天上帝上一年眷顾的答谢,上帝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臣民安康等。直到司祝官读完祝文后,皇帝和他的官员们起立。
下面是明朝嘉靖皇帝1522年至1566年期间统治中国使用的祭天祝文。
“仰惟支造兮,于皇昊穹,时当群阳兮,大礼钦崇,臣惟蒲柳兮,蝼蚁之衷:伏承眷命兮,职统群工,深怀愚昧兮,恐负洪德,爰遵彝典兮:勉竭微忠,遥瞻天阙兮,宝辇临坛,臣当稽首兮:只迓恩隆,百辟陪列兮,舞拜于前,万神翌卫兮,而西以东,臣俯伏迎兮,敬瞻帝御,愿垂歆鉴兮,拜德曷穷。”
译文:
祝文读毕,司祝官站立到上帝的位前,将祝版放在祝案上。在退去之前,鞠躬三次。乐曲随后响起,向上帝献上感恩之曲景和之曲:
“帝皇立命兮群三才,中分民物兮,惟天徧该,小臣请命,用光帝陪,庶永配于皇穹哉。”
和着音乐节拍加快,皇帝与官员们在皇天上帝面前行三拜九叩礼。然后皇帝向从东到西的配位祭酒,然后回到第二层祷告的位置上。武功舞结束后,第二支舞蹈者已经列队等候了。
5.亚献,文德之舞
这个进程和前一次相似,只是第二次祭酒。
再祭酒时,要演奏以下这支太和之曲
“群生总总兮,悉蒙始恩,人物尽囿兮,于帝仁,群生荷德兮,谁识所从来,于惟皇兮亿兆物之祖真。”
和着太和之曲,八个文舞生从东而入,表演“羽竹之舞”。
6.终献
和着乐师们演奏的永和之曲,永和即永远的平安,皇帝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上帝敬酒。:
“宝宴弘,玉几凭,璎液升,乐舞翻协气凝,民物仍,臣衷蹇蹇兮,报无能。”
乐奏“永和之曲”时,文舞生像在第二次敬酒时一样,再次跳文德舞。
乐曲完毕,文舞生退场,赞礼官献上酒与肉。两名官员捧酒与肉至上帝的位前,敬虔地举起。在拂晓的静寂中,皇帝登上台阶与上帝共享美餐。两名侍卫官站在皇帝的左边。呈酒肉官员在他的右边。皇帝跪下,左右随从的官员们也如此。右边的官员捧上酒,皇帝手持酒杯,敬虔地举起。手捧肉盘的官员敬前献肉,皇帝以同样的方式接受。受领之后,皇帝行三拜礼,退回拜位后,引领群臣行三拜九叩礼。
《先贤之信》 二祭典宣告(3)
7.撤馔
典礼的最后三个步骤是从撤馔开始。行撤馔礼时,乐奏“咸和之曲”。
“太奏既成,微诚莫倾,皇德无京,陶此群生;巨细馍饼,刻小臣之感衷兮,罔罄愚情,实弘涵而容纳兮,曲赐生成”
8.送帝神
特定的官员来到上帝的位前,撤走礼天仪式的巨大的、圆形的、灰白色苍碧(玉石)。苍碧象征着上天,事后要被放回到神库中。苍碧(玉)被撤下时,乐师们演奏“清和之曲”:
“礼诋册荐兮,皇神垂享,万舞毕举兮,九成已行,帝赐洪庥兮,大我家庆,金鸣玉振兮,声镗镗,群僚环佩兮,响叮当,神人交贺兮,赞帝皇,宝称泰号兮,曷有穷量,永固高厚兮,宰御久常,微臣顿首叩首兮,攸沐恩光”
在乐师们演奏“清和之乐”时,皇帝和他的陪祀官员再次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恭送上帝回归天上——上帝不以肉身住在地上,与犹太人的观点是相同的。
9.奉燎
完成这次最后的跪拜,指定的官员从祭坛的神位前依次撤下祝版、制帛、香等送到位于祭坛旁的燔柴炉。皇帝面东站立看祭品焚烧,这时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然后皇帝退回到二层,从配位撤下的香、制帛等祭品被送到燎炉处。这时乐队奏“熙和之曲”。
“瑶简拜书兮,泰号成,奉扬帝前兮,资离明,珍币嘉肴兮:于祝诚,均登巨照兮,达立清,九垓四表兮,莫不昂膜,庶类品汇兮,悉庆洪名。
最后演奏礼毕之曲。皇帝被恭引着出祭坛外墙的左侧门。他来到昭亨门与外坛墙之间搭建的临时帷幕,更换朝服,然后起驾回宫。在侍卫军护卫下,皇帝乘上御辇,乐师们演奏回銮乐歌“护和之曲”,皇帝回到紫禁城的午门——皇帝出宫时的鸣钟之地,那些没有参加祭典的王宫、贵族和大臣们在此跪迎皇帝回銮。
郊祭看起来是繁琐的、精心安排的,但郊祭的本质却是简单的。用最简单的的祭祀建筑——祭坛,采用最朴直的诚实的方式向万能的上帝献祭。十字架上、最简单的形式,成就了人类最后的献祭。
《先贤之信》 三血盟
在远古的中国历史中,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朝代变更发生在公元前1766年。夏朝残暴专制的皇帝桀被汤推翻,建立了商朝。古籍中描述汤为“英勇而又有谋略”的人。汤在统治期间(公元前1766…1753)以其军事政绩和对国内事物的关注而与众不同。他恪尽职守,对百姓极度的忠诚,有强烈的责任感。古代许多史书都记录了在他统治年间发生的一件奇妙感人的事件:
汤登基前两年国内发生了很大的旱灾和饥荒,一直持续了七年。在这漫长和艰难的日子里,汤和他的百姓向上帝和祖先献祭,祈求上天降下甘露,却完全无效。最后,有人建议应该向上天献活人祭,然后作求雨的祷告。汤就选定了一个日子来做这件事。当天聚集了许多人来观看这一史无前例的事件。但令人吃惊的是,人们竟然发现即将献上的活祭是成汤自己。他禁了食,理了发,剪了指甲,乘坐一辆由白马拉的简洁的车,身穿草席,来到指定地…首府亳附近的桑林(今山东省曹县),准备将自己作为祭物献给上帝。他俯伏于地,恳切地祷告: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译文:“我自己犯了罪,众地区的百姓与这罪无份。但如果,在你眼里,众地区的百姓也犯了罪,这些罪应加在我自己身上。不要因我不好,因这一个人的不好,就招来咒诅,毁灭许多人的生命!”)
据历史记载,他祷告完毕,大雨倾盆而下,干旱缓解了。他的诚心已被上帝领受,致使肉体的献祭不需要了。
这个恳切的祷告,可以看出汤相信众人的罪,可以由一个人担当。他愿意一个人担当百姓接连不断犯下的罪,祈求上帝赦免他们,不让他们陷入更大的灾难。他如此的爱百姓,甚至愿意为他们死。上帝真的应许了汤诚心的祷告,因为上帝要的是谦卑的心,而不是真的活人祭。
在圣经中也记载有同样一件事,一个伟大的领袖,为了以色列人献出了丰盛的慈爱,他就是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公元前1444)。当时,摩西登上西奈山与上帝交通,在那儿,上帝赐他十诫。他长久的消失让众人感到不安,于是大家决定做一个偶像来带领他们,就如摩西带领他们一样。他们熔了所有的金子,打造成了一个金牛犊。当摩西从山上下来时,他发现人们在围着这个偶像跳舞、唱歌。摩西极其愤怒,但他还是在上帝面前为他的百姓祈求,如果上帝能饶恕他们的大罪,他宁愿代他们死。
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出埃及记32:31…33
无论是中国的汤,还是以色列的摩西,他们的死都无法赦免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