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阔如口述:东汉演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谌吮煌趺Ф氯梦薹ㄋ祷傲恕! �
正在此时,忽报辉光太守谢嚣有事进见,太后立即召见。谢嚣一到,王莽心中暗想:吾计成矣。谢嚣奏禀:“今有武功县令孟通掘井,在井中得巨石一块,上有丹书是‘安汉公莽为皇帝’,臣不敢隐瞒,特奏闻。”太后闻奏,心中暗想:莫非王莽有心为皇帝,造此假石瞒弄于我,要不然井底下哪里来的巨石呢?就是有石,何不早献?我若允奏,名不正言不顺,不惟众文武大臣不服,必惹天下人议论,我落个不贤之名。王太后越想越气,碍于娘家人的情面,又不便深究,装点儿糊涂吧!她便道:“哪会有这种事?分明是欺骗人的事儿,不可凭信。”太保王舜跪奏:“臣观此事与安汉公无关。此乃安汉公忠于大汉朝,感动上苍,才有此石出现。如今若立刘婴为帝,他年纪太幼,如何办得了天下大事?太后老千岁如今年事已高,也应静养。不如仿照周朝的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命安汉公监国摄政,候刘婴年长,再撤安汉公摄政之权。”太后是个耳软心活的人,听王舜所奏,只好屈意应从。王莽恐太后反悔,请太后下道诏旨。太后到此时,只得下诏让王莽为假皇帝摄政。王莽磕头遵旨谢恩。当下朝议已罢,次日王莽帮助皇太后发丧平帝。
到了正月十五日,王莽登殿临朝,即假皇帝摄政之位。众文武大臣拜贺,心中全都明白:王莽与真皇帝何异?王莽受贺之后,率领众臣排开銮驾,坐方亭辇,到南郊祭祀上帝,然后还宫。有人密报王莽,受贺之时,有几位大臣没来随班朝贺。王莽决计把不来朝贺之人全都杀死。到了三月己丑日,王莽命人把刘婴抱至金殿即位。众文武大臣跟磕头虫一样,又大磕了一阵子头,称刘婴为孺子婴皇帝。王莽命群臣尊其女为孝平皇太后,遵王皇后为太皇太后。因为王舜撺掇太后,王莽才得以摄政,其功不可不赏。王莽便封王舜为太傅左辅,其余如徐士英、苏献、王立、王富、王奂、甄丰、甄邯、谢嚣、吴通等俱有封赏,从此,王莽便把天下大权揽到手中。
王莽摄政后不到一个月,河北台城守将朱文华、信都关守将傅友德、彭城守将杜颜等都上摺辞官,不管王莽准与不准,便都封金挂印而去。王莽并不深究,不过派人接任而已。王莽的心腹苏献给王莽出谋划策:“大汉朝刘氏宗亲太多,应早日铲除,以绝后患。”此话正中王莽心怀,二人计议已定,王莽就降了一道旨,命外任的官员入都朝见,并拜新君。旨意一下,外任的各郡太守、各县的县令、各关隘的守将都纷纷入都。这次,凡刘氏宗亲为官的,王莽全都设法害了,或暗中派人刺杀,或找个罪名下狱。虽然有一些耳目灵通的人闻风逃走,也都被王莽派人在途中追杀了。外任官员素有忠心的,也被王莽杀了不少,其中死得最惨的是桂阳太守姚猛。
王莽摄政三年。在这三年中,长沙定王之后刘崇、东郡太守翟义、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武平侯刘演等,在外分别传檄天下声讨王莽,可惜这些人闹腾了没有多少日子,都被王莽所灭。这三年,王莽所杀的人可太多了,一时也述说不尽。概括来讲,王莽是灭刘八百户,血溅三千里。忠臣们是死的死、亡的亡,各处隐遁的也全都改名换姓。太皇太后深居宫中哪能知道。王莽杀害宗亲、残害忠良后,朝中所有的权贵官员俱是王莽的心腹,外任的官员也多为王莽的党羽。此时汉朝明为刘氏所有,暗中已经归了王莽。还有无耻之人贪图富贵,纷纷上表于太皇太后,说天降符图,汉运已终,请太皇太后命刘婴将天下禅于王莽。太皇太后这才觉悟过来,可惜已然晚了。太皇太后暗想:王莽有心篡汉,我偏不应允,看他怎样。
王莽篡汉决心已定,不管太皇太后应允不应允,便在未央宫托词天上玉帝赐他金匮图书,理应承继汉统。上天所给不敢不受,他降下一道旨意,在十二月朔日即登帝位,改国号为“新”,服色、旗帜尽皆用黄,牺牲俱用白色,王莽自称“天凤皇”。朝中大臣全是王莽的心腹,此诏一下,没有一个不赞成的。等到十二月朔日,文武大臣齐集朝中。到了吉时,王莽升殿受贺,文武群臣庆贺新君,没有一人追念汉室旧恩。可叹汉朝自高祖开基创业以来,直到如今,二百余年,竟被王莽所篡。说起来,这皆因王老太后放纵,王莽才假兴权威,以致潜移汉统,王老太后可算是汉朝第一罪人了。
王莽受贺已毕,忽然想起传国玉玺还在王老太后之手,就命苏献、王舜二人前往长乐宫向老太后讨要。二人奉命到了长乐宫,还没开口,王老太后就猜出他二人为索要传国玉玺而来,不由冲冲大怒:“汝等父子宗族皆受汉室雨露之恩,得以富贵,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同谋篡汉。为人如此,虽狗彘也不食尔等之肉!如今天下既归汝等,应当另作玉玺以传万世,何必要此不祥之物耶?汝等索取玉玺胆大包天,我乃汉朝老寡母,不久将死,欲与此玺同葬,任汝等怎样,此物我决然不给。”说罢痛哭流涕。王舜和苏献跪在地上,不敢作声。王老太后哭了骂,骂了哭,闹个不休。王舜说:“老太后,我也曾劝过安汉公,无奈他不听。如今他即了皇帝之位,名分已定,势难更改。他若一定要此宝物,老太后有何方法坚持到底呢?”太皇太后闻言沉思不语,暗想: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倘若王莽勒令强逼来要,我若是不给他,他怎能善罢甘休?反正刘家的天下都丢了,要此废物做甚?给了他们吧!想到此处,老太后亲自取出玉玺,冲王舜、苏献扔去,口里骂道:“汝等所作所为,天地不容,将来难免灭族……”话音未落,只听啪嚓一声,玉玺落在砖上。原来王舜、苏献用手接玺,没接住,玉玺落在地上,吓得两人颜色大变,慌忙拣起来一看,几乎把王舜和苏献心疼死了!那传国玉玺已经摔落了一角儿,从此玉玺便不完整。二人无可奈何,只好捧着玉玺回来复命。到了金殿之上,二人将玉玺献上,王莽见玉玺伤了,便问王舜、苏献,二人只得据实奏禀。王莽命人镶以赤金,自此这玺便叫作“金镶玉玺”。王莽得了玉玺,命人大摆酒宴,庆贺改元。跟着王莽便拆毁刘氏太庙,修王氏太庙,并将他姑母太皇太后的尊号废除。
这一日,王莽临朝,将孺子婴叫至金殿,封他为定安公。当着群臣,王莽面对孺子婴落泪流涕起来,那意思是叫人看着不是他有心篡位,好像大势所迫,并非出于本心似的。然后命人把孺子婴带到鸿胪寺衙门去住,将此衙改作定安公府。从此孺子婴被软禁起来。又过了些日子,王莽见天下已定,封他二弟王立为昆阳王、三弟王疑为颍阳王,并命他们二人带兵去到昆阳、颍阳镇守。又封他四弟王丰为寿王,王舜为太傅,平宴为就新公,柴文进为左丞相,桓法卿为右丞相,王富为开国王,刘韵为国师,刘贾为新嘉公,哀章为护国大将,苏献为三齐王,徐士英为一字并肩王,王寻为大司徒,王邑为大司空,甄丰为开国大将军,孙建为护国大将军,窦融为吏部天官。王莽又杀了不少跟他不和的人,宫院中无论嫔妃、彩女、太监,凡是对王莽有怨言的,都杀戮一尽。然后又派他的心腹苏伦、庞顺带兵去巡查各县。
王莽想起平帝的正宫娘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为人贤淑,对于三从四德认为是金科玉律。把她留在宫中终归是祸,碍于父女之情,又不忍心杀她。想她青年守寡,不如令其改嫁。可又怕女儿不允,闹出笑话,如何是好?王莽想了几天,想出一个主意来,先把平帝的宫女全都改嫁别人,叫自己女儿瞧着,别人都改嫁了,就可以借此动摇女儿之心,改变她终身守寡的志向。主意拿定,王莽降旨,把平帝的宫女全都遣送,回归各人娘家,并令速为改嫁,勿误青春。果然不出一个月,这些人全都另行改嫁了。王莽以为这样一来,足可动摇他女儿的志向了。谁想那孝平皇后生性贞烈,自从孝平皇帝晏驾就托病不出,深居内宫,对于王莽恨之入骨。她心想:父亲篡汉,使自己居孀守寡。活着虽是刘家的人,死后难入刘家的坟茔。王皇后见王莽把诸宫女遣出逼迫改嫁了,不但心志不动,反而觉得这些人走了,自己一个人在宫中守节更清静。有心寻死,又想平帝之仇未报。平帝死得早,又无儿无女,心中万分悲痛。王莽见女儿守节心定,虽想了不少办法,但都未能成功。王莽仍不罢休,便命众大臣的夫人入宫相劝,有能劝平帝皇后改嫁者必有重赏。这样一来,众夫人纷纷入宫劝导。万没想到孝平皇后借此机会识别忠奸,要大义灭亲,为平帝报仇雪恨。这才引出一段三搜柴相府,苏成箭射王莽的热闹节目,请听下回分解。
第二部分 李次元归汉献宛城 坚子全倒戈反南阳第27节 李次元归汉献宛城(1)(图)
马援、寇恂 回书说到坚谭追赶刘秀,刘秀进了树林,被树枝挂住。坚谭举斧要砍,忽然听见有人大喊一声:“休伤吾主!”坚谭顺声音观看,由打斜刺里来了一个人。此人骑着马,抽弓拔箭,说时迟,那时快,吧嗒一声箭离弦,射中了坚谭的马面。马负疼受不了呀,把坚谭由打马上掀了下来。射箭之人抛弓摘刀对准坚谭便砍。刘秀见来人正是邓禹,高喊:“刀下留人!”邓禹停住双刀,刘秀下马搀扶起坚谭:“将军请起。”弄得坚谭羞愧难当,低头不语。此时,邓禹也下了马问明了原由,刘秀与邓禹劝了半天,坚谭感恩归降了,刘秀很是高兴。
坚谭说:“我要归降了,愿率兵回南阳把太守苏虎杀死,使千岁先得南阳以作根本。千岁意下如何?”刘秀说:“将军此举利于汉室,不知怎么做法?”坚谭说:“我带领的五百兵丁还没追到此处,如今我先回归本队装作败阵,千岁在后假作追赶之状,以免被人看破,杀苏虎得南阳我自有办法。”刘秀点头应允,三人上马,坚谭假装败阵,刘秀、邓禹在后边追赶。坚谭败到阵前,全军大乱,指挥人马回归南阳。
邓禹二次下马给刘秀施礼,刘秀下马相搀。原来邓禹由长安城回归南阳,现在听说刘秀兴兵,特来帮忙,不想却来得巧,救了刘秀。二人指挥乡亲们回到白水村内。邓禹说:“千岁,我如今要到宛城去,宛城东门有家弓箭铺,掌柜的叫任光。他曾随田备立道长习武,严子陵道长有封信让我给他送去,我估计严道长是让他把弓箭送给千岁。”刘秀说:“我替你到南阳宛城下书吧。”邓禹摇头说:“不行。千岁既已兴兵,宛城是王莽所管,您再也去不得了。”刘秀说:“你放心,宛城县令李忠已然归附我了。今日我去送信,要命李忠把宛城献出来作为根本之地,以后王莽大军来了,我们战守皆可无忧了。”邓禹听说李忠归附,就把严子陵的信交给了刘秀。刘秀与刘良父子请邓禹执掌帅印,训练白水村的人马,邓禹也不推辞。刘命家人备酒给邓禹接风。
天色黄昏,刘秀出门上马够奔宛城县。到了县衙见了李忠,彼此施礼,然后分宾主落座。李忠埋怨刘秀:”千岁,您怎么还敢到宛城来呀?”刘秀说明了让李忠献城之意。李忠说:“这宛城尚有县尉守城官袁亭,兵权在他之手。您得容我想办法把他和头目们劝好,才能献城。再有,查办南阳副钦差庞顺率领三千兵也要攻打白水村。倘若此时做事莽撞,事情弄糟了,宛城可就到不了千岁之手了。”刘秀说:“好吧。今日来还有件事,我这儿有封信是交给东门里弓箭铺任光任掌柜的,你派人把他找来,趁着城门未关我还得回去呢。”李忠遵命接过书信,派人去找任光。
时间不大,任光来了。刘秀见任光,中等身材,黄脸膛儿,五官端正,三十多岁,精神饱满。李忠请任光坐下,然后把信交给他。任光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心想:师父办事怎么这么糊涂?如果被人看出破绽,如何是好?他就赶紧往怀里揣这封书信,没想到李忠一伸手,把信夺过去了,任光可就急了。李忠打开信看完之后,问任光:“令师叫你把弓箭献与白水村的汉太子,你可愿意?”要是别人,不知道李忠是怎么回事,准得说不愿意。任光做事豪爽,有武夫的气度,当下回答:“兴兵灭莽,俺早有此心,如今正要前往白水村面见汉太子。”李忠闻言大喜,马上给任光与刘秀引见。任光施礼,刘秀答礼相还。三人落座谈了半天,刘秀要走,李忠吩咐家人备饭,请刘秀用饭,刘秀只好不走了。
君臣三人吃茶谈心之际,门公李有进来回话,他可就听见李忠跟刘秀说的是什么了。李有暗想:哎呀!原来妖人刘秀真跟我们太爷勾串上了。妖人刘秀在此,谁要拿住刘秀,赏粮三万石,官封万户侯。我何不到县尉守城官的衙门报案,袁大老爷带兵来了,准能捉住刘秀。我是原办,只是我们太爷李忠也得把命搭上,这个年头,也顾不了那么多啦!李有想罢,退出衙门,到县尉守城官的衙门报案去了。
守城官袁亭平素无恶不作,跟李忠有些仇恨,闻报之后,立刻命人到东西南北门传令,叫各门军士关城门,不要放走刘秀,然后调兵前往县衙。这时却有人知道了,此人是谁?原来是袁亭手下的头目叫孟德勇。他兄弟孟德刚在县衙当皂班,孟德勇听说这件事心中害怕,怕他兄弟帮助县令李忠,难保性命,随即派了一个小伙计给他兄弟送信。孟德刚闻信惊恐万分,有心立刻就走,忽然想起县令李忠待他不错,急忙进内宅报告李忠。刘秀闻报大惊,起身要走。李忠却很镇定,对刘秀说:“千岁万万不可走,就是连累我举家满门,我都倾心愿意。”正在讲话之际,忽听外边有脚步声音,由外边跑进一个人来。刘秀见此人身高过丈,黑脸膛,浓眉环眼,狮鼻阔口,短钢髯赛钢针,穿青挂皂,壮士打扮。此人对李忠说:“兄长,大事不好,袁亭要来和俺们作对!”李忠说:“我知道了,你先给千岁施礼。”那人向刘秀便拜。李忠说:“这是我胞弟李轨。”刘秀用手将李轨搀起:“壮士免礼。”李忠命李轨点鼓升堂,把军刃马匹备妥。
李忠更换了衣服,大堂之上咚咚咚鼓响,衙役三班伺候升堂。李忠先吩咐将县衙各门紧闭,又命人将监犯全押出来过堂,衙役们分头去办。李忠在大堂上向左右说道:“本县李忠幼读诗书,粗知礼义,别看我在王莽驾前称臣,我是另有用意。谁人不知王莽乃汉朝大司马,三杯鸩酒药死平帝,俺李忠决不能扶保于他。你们想一想,他自篡位以来,北国的匈奴数次侵犯边疆,赤眉军占据大安山,新市平林寨的王伦和绿林山的廉丹等纷纷起事。如今内有内乱,外有外患,闹得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这是不是王莽一人之过呢?”李忠这一番话说出,衙役三班全都听得两眼发直,默默无言。李忠接着说:“当初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暴虐民命,多亏了汉高祖扫灭秦楚,天下才得太平。汉朝的皇帝爱民有德,我们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现在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谁能拯救?今有汉高祖九世玄孙,孝平皇帝之后刘秀刘文叔在白水村兴师讨贼,本县愿弃暗投明归降大汉,帮助汉太子为国除奸,为民除害,共灭王莽。你们想一想:如果认为我李忠这么办对,就随我弃暗投明;如果认为我做得不对,也可以帮助县尉守城官袁亭捉拿我,你们打算怎么样呀?”
众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