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传 >

第3章

朱元璋传-第3章

小说: 朱元璋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璋呆了一阵,也忘却了先前要将伽蓝“发去三千里”的恶作剧,诚恐惶恐地走到伽神前,真心诚意地磕了头,然后拿起圣签,默祝菩萨:许出境避难,赏阳签;守破寺,一阴一阳。一掷两签全阴,二掷三掷还是全阴。不许走也不许留,只有投红军去了。再祝投红军给阴的,一掷果然是阴。此途险恶,还请菩萨指点逃往他方另谋出路。闭着眼睛把签掷出,迫不急待睁眼一看:一个是阴签,投红军;一个竟不阴不阳端端正正地竖在地上!看来实在没有别路可去了,天命难违,造反吧!下定决心,第二天他就离开皇觉寺,投奔红军去了。
  关于这段遭遇,朱元璋在后来撰写的皇陵碑中说道: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密详。旁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诚与知者相商。乃告之臣,果束手以待罪,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祈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详,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告,将就凶而不妨。
  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两军对峙,虽然元军没敢进攻,红军也不敢大意,戒备极严。朱元璋被亲兵挡住,声称要见郭元帅,几句话不对,被亲兵绑了要报郭元帅以元兵奸细论处。郭子兴闻报,心有几分诧异:既是奸细,怕不得如此从容。打马就近一看,见是一个长相怪怪的和尚被五花大绑捆在拴马桩上,神色坦然,气度非凡。郭不觉有了几分喜欢,问明底细,喝令松绑放人收为步卒。
  从此元璋与兄弟们日夜操练,习武练功。朱元璋本来体格好,在云游四方的几年中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加上记性好反应快脑瓜子聪明,不上半个月就有多次表现为队长和战友所看重。多次随队出城哨探,总是表现得坚决果断从容镇定处惊不变涉险不乱。每次行动他总是立功却又不损一人一卒,连队长也对他赞不绝口,越发倚重他。
  一日郭元帅带了亲兵出巡,经过元璋营房,全队列队待检。元璋个子高大正是排头兵格外显眼。元帅见了,不禁向队长打听他的情况表现,队长极力称赞,夸他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元帅听着受用,就把元璋升为亲兵十夫长调回帅府当差。
  元璋遇事小心勤快,腿脚灵便,有胆识敢作为,对于元帅的命令总能很好地理会和执行。打起仗来也是冲锋在前,从不打败仗;每次缴获的战利品他都悉数上缴,从不隐瞒据己,对于元帅的赏赐,他总是推说是大家的功劳平分给自己的战友。
  朱元璋不爱说话。但“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他往往点石成金,一语中的。有了游方归来在皇觉寺四年的刻苦学习,文字上也有了很大长进,军中大小文墨之事总找他来办理。几个月后,朱元璋在军中竟有了好大的名气。连郭元帅也渐渐视作心腹,经常与他讨教一些主意,最后竟是言听计从起来。
  郭元帅的二夫人张氏抚养了一个孤女,原是子兴的好友马公临死时托咐的,这时已经成年,甚是贤德。子兴爱重元璋,张氏也听说元璋才能出众,想夫君身边有个知心体己肯卖命靠得住的人帮衬总是好的。两下里一合计决定将元璋招赘入婿,询了生辰八字择定良辰吉日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地替小俩口办了婚事,元璋从此又多了一重身份——乘龙快婿,人人敬重。身份地位变了,原来名字“重八”“兴宗” 的似乎显得俗气了些,这时才正式定了个官名叫元璋字国瑞。
  原来郭子兴这一派奉杜遵道令,同时5个元帅,各自为政互不节制。有4个元帅与孙德崖是铁党,又都是些粗人,说话做事没板眼,日子久了,郭子兴就有些看不上,两下里面和心不和,猜忌越深防范越严甚至视军中大事如儿戏,各各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占领濠州大半年了,竟未越雷池半步。子兴不觉心灰意冷,日见消沉竟至于军中大事不闻不问,任其胡作非为。
  朱元璋发觉形势不妙,劝子兴打起精神提防孙德崖一伙联合起来与他为难。子兴强打精神勉强出去三四日,终是话不投机又闹起了脾气。两下里越发难以共事,元璋少不了好言好语求孙德崖多担当些,着意联络刻意修好,以免真个决裂,给元军有机可乘。这年九月,元相脱脱统率蕃、汉大军数十万进攻徐州。芝麻李抵敌不住,落荒而逃,被元军逮住杀了。部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兵败将投奔濠州而来。元军又上演了一处屠城惨剧,见人便杀见屋就烧,惨无人道,可怜了徐州百姓。
  徐州败将仗着人多势众,到了濠州反客为主,节制五帅,使原本严重的派系斗争变得更加激烈。彭大与郭子兴相处甚好,孙德崖则拉拢赵均用,两下里明争暗斗越发较上了劲。孙德崖又把话来挑拔赵均用,说郭子兴眼皮浅,只认得彭将军百般趋奉,对将军则白眼相待打心里瞧不起。赵均用大怒,带领亲兵冷不防把郭子兴给俘虏了,带到孙家关闭在一间空房里百般凌辱千般折磨。这可急坏了郭家大小,正要兵戎相见,武力抢救。
  当时朱元璋正出差在外,得信后火速赶回。先止住了郭家的武力行为,然后叫出子兴的两个儿子天叙天爵一同前去寻求彭大的帮助。如此这般陈述了事情经过,彭大勃然大怒,“简直是胡闹! 有我彭大在,看谁敢动你元帅一根毫毛 !”即时点起雄兵,元璋也全身盔甲,团团围住孙家,掀开屋瓦,救出子兴。只见他脚镣项枷,全身稀烂,朱元璋当即打开枷锁令人背回住宅。赵均用知道彭大出头,怕把事情闹大,只得隐忍了事。
  正在濠州城内内讧热火朝天时,元相脱脱趁连下徐州、汝宁之威,分派御史大夫贾鲁杀奔濠州而来。大敌当前,红军头领们不得不捐弃前嫌同心戮力坚守城池抵御元军。由于朱元璋的干练豁达,同为各方所重,守城重任由其统一指挥。元璋不敢怠慢夜以继日地巡防督导,将士们同心协力拚死固守,亦赖城坚池固粮食丰足,从这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元军整整围攻了5个月,也未撼动分毫。这时贾鲁病死,元军久围疲惫,了无斗志只好解围他去,濠州遂以保全。然而红军还是损折了不少人马,吃了大亏。
  彭大赵均用兴高采烈,有些忘乎所以,自封为鲁淮王和永义王。做不了皇帝,当当王爷,也不快哉!郭子兴和孙德崖等5人仍为元帅。时在至正十三年春天,朱元璋26岁。经过濠州之围,朱元璋看透了他们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成不了气候。打定主意:走自己的路,带自己的兵,做自己的事。战事结束,濠州民生凋敝。朱元璋想尽办法弄到一些盐到怀远换了几十石粮食献给子兴,然后请准假回到老家钟离县招兵买马去了。少年伙伴徐达汤和等几十人听说元璋做了红军头目,都来投效,不过十天功夫就募得七百子弟。子兴大喜,这年六月升元璋作镇抚,一年后升任总兵官。
  二 南略定远 攻克集庆形胜地
  朱元璋寻思彭赵等人张横暴虐,军纪败坏,不足共事;子兴势单力孤,难作主张,不可久持;不如单枪匹马另谋出路。“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人南略定远”。 先使巧计招降了张家堡驴牌寨的三千民兵;然后以此为基础,向东突袭元将老张,收降其民兵男女七万口,又挑选得两万精壮之士,浩浩荡荡,“赤帜蔽野而盈冈”。从此有了自己的军事资本,并开始与天下英雄一较高低。
  朱元璋深谙治军之道,从一开始他就非常注重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纪律散漫将成乌合之众,没有好的军事训练就难有坚强的战斗力。
  朱元璋纪律严明,在定远迅速打开局面。地主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闻讯也带着民军前来投效。朱元璋极为高兴,把兄弟俩留作幕府参谋,把两家军队合并编制。 冯氏兄弟建议元璋攻取集庆(今江苏南京):“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
  完成整编后,朱元璋迅即南下进攻滁州。滁州守军薄弱,元璋的前锋黑将军花云单骑冲破敌阵,大军跟着推进,迅速占领滁州。
  在进军滁州的路上,定远人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与语大悦 ”,相见恨晚。李学识渊博,深谋远虑,料事如神,元璋得天下,善长功不可没。朱元璋问以天下太平之事,李善长劝其学习汉高祖:沛县贫民出身,胸怀博大,知人善任,仁德宽厚,五年而得天下。濠州与沛相去不远。元朝政治已污七八糟,土崩瓦解就在眼前,抓住机会,苦心经营,不愁大事不成。朱元璋大以为是,从此刻意学习模仿这位同乡,从说话办事带兵打仗到政治权谋都与汉高祖有几分相似。朱元璋任用李善长为掌书记,依靠他出谋划策,上传下达,勾通将士意见,选贤用能,使上下一意,倾心尽力地去谋就功业。
  滁州既下,朱元璋军威大振,声名远播,久已失散的亲人纷纷打听前来投奔。亲侄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改名文忠)与元璋相认,此时才知二哥三哥均已故去,一大家人就剩下这点血脉,悲欢离合, “一时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朱元璋将侄儿和外甥都收作养子,同时收养的还有定远孤儿沐英,后来又陆续收养了二十多个养子。俗话说“打仗还需父子兵 ”,朱元璋大量收抚孤儿义子,自有其用意:军事险要之地常以义子为心腹协同将官固守,并行牵制监视在外将官之利。有时难免与守卫将官发生矛盾,朱元璋不得不亲自出面调和。如至正十八年,胡大海李文忠占领严州后,两人意见不和,元璋亲自批示帐前都指挥使司首领郭彦仁说合二人 :“保指挥我之亲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曾闻二人不合。且指挥使我亲身也,胡院判即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有定,身自然而定。你必于我男处丁宁说知,将胡院判以真心待之,节制以守之,使我之所固易成,只此 。”
  为了严防将士离心叛德,使其忠心耿耿,不具二心,朱元璋还经常以将士家眷留作人质。朱元璋统兵攻集庆时,马夫人和诸家属均留和州,朱元璋在攻取集庆后定下规矩 :“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坐, 不许搬取出外 。”“将官正妻留于京城居住,听于外处娶妾 。”诸路将官自然不得轻举妄动,只好死心踏地效忠领袖。此外,朱元璋严令武官不得与读书人过从甚密,“所克城池, 令将官守之,勿令儒者在左右议论古今。止设一吏,管办文书,有差失,罪独坐吏”。凡是元朝官吏和儒生,都要由朝廷选用,逃者处死,严禁将官擅用。
  正当朱元璋进军滁州时,濠州红军在彭大赵均用率领下,趁虚攻下盱眙泗州。因为郭子兴之事,俩人结下怨仇,此时又失和气,竟致彻底闹翻了。彭大忧闷成疾,不久病死。其子早住袭称鲁淮王,倒也相安无事。接着郭子兴代替彭大成了出气筒,赵均用等人多次设计相害,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惧怕元璋在滁州势大,未敢造次。设计想调元璋来守盱眙,以收一石二鸟之计。元璋心里明白,找个托词,说军情紧急,部队转防不得;并用钱买通王府管事之人,拿话劝均用不要“相煎太急”! 否则万一激出变乱,于他自己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处,不如好好地待子兴,让他出力占地方、保疆土。均用觉得有理,竟放子兴带着一万人马回到滁州。元璋把兵权交出,一任丈人节制。两军合在一处有近5万人马,旗帜鲜明,军容整肃,遂为“滁阳一旅”。子兴大喜。
  第二年, 至正十四年十一月,“元丞相脱脱大败张士诚于高邮,分兵围攻六合”。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人,和弟士义士德士信一家子都靠运官盐过活,大碗酒大碗肉结识了不少英雄豪杰,于至正十三年五月带领兄弟和李伯升潘原明吕珍等18壮士举义起事,杀了邱义和仇家大户,一把火烧了房子,招兵买马,攻下泰州高邮,占了36个盐场,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年号为天□。六合告急,主将亲自向郭子兴求救。六合在滁州东面,万一失守,唇亡齿寒,不得不救。但子兴与之有仇,不肯发兵,元璋费尽口舌,子兴才勉强依允。然元兵势大,号称百万,无人敢去,元璋只好自讨令箭统兵出救。元军攻城甚急,排山倒海,城防工事几乎全被摧毁;尽管守军拚死抵御,但仍然难以抵挡元军的强大攻势;眼看守不住,张士诚等人只好将城中老弱病残撤到滁州。元兵乘胜进击,元璋在中途设伏,大败脱脱,所获马匹兵器甚多。然而这并不能改变敌我力量的悬殊差异,滁州孤城无援,若元兵再聚兵包围,不困死也得饿死。想到此,朱元璋不得不委曲求全,与元兵修好:派地方父老把马匹交还,并打点酒肉哀求说:之所以团结守卫,“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耳”!今不慎得罪, 情愿贡奉大军军需粮草, 并力去打高邮。元兵信以为真,引兵他去,滁州之围遂解。
  元兵既去,郭子兴以为四方将定,号令诸将,南面而王正其时也。朱元璋晓以利害:滁城山城闭塞,交通不便形势不好,一称王目标就大了,更易招致元兵攻击。子兴只好作罢。
  元军全力攻取高邮,眼看城池不保,张士诚急得团团转,准备城破时突围下海。那知元顺帝一旨诏书救了大命!圣旨宣谕 :“脱脱往年征徐州,仅复一城,不久复失。这次统率大军,劳师费财,征战三月,了无寸功。着削去兵权,安置淮安路,弟御史大夫也先贴木儿安置宁夏路。如敢抗旨不遵,即时处死 。”全军听后无不忿恨恸哭,树倒猢孙散,有的竟投红军去了。张士诚趁机出击,不但转危为安,而且从此江山稳固,再也不能动摇了。并从此成了朱元璋抵抗元兵的稳固的东面屏障。如果失去这道屏障,朱元璋不可能有那么好的修养生息的机会,实乃天意。
  脱脱被贬,在押送西行的路上,被鸩死于吐蕃境地。此元朝唯一一位有作为有威名的大将一死,元朝覆灭的命运也就彻底决定了。
  滁州在战乱后,要维持这几万人大军的生存,已成为极其艰难的问题。若发生粮食危机,军心必乱。元璋建议南取和州,移兵就食。这时虹县人胡大海带全家来投,此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朱元璋就任他作了前锋。
  至正十五年正月,朱元璋占领和州。郭子兴闻讯大喜,升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节制诸将。朱元璋时年28岁。
  朱元璋知道自己年轻,资格又浅,怕诸将心中不服,于是心生一计。
  原来军中议事,大厅里都设公座,大家按官位年龄就坐,不敢有违。前一晚,朱元璋命人把公座撤去,只摆一排木凳子。次日五更议事,诸将先到,朱元璋后到,一看只留下左末一席(当时元人习惯以右手为尊), 一声不响地坐了。到正式议事时,诸将噤若寒蝉,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像木偶般面面相觑;朱元璋则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诸将稍始心服。又与诸将商议修理城池,各人认定地位丈尺,限定三天完工。届时只有朱元璋负责的一段完工,其他均未修好。于是,朱元璋召集诸将,南面而坐,亮出郭子兴的令牌,严肃地说 :“奉命总诸公兵, 今甓城皆后期, 如军法何 。”诸将惶恐,都不敢吭声。自此以后,朱元璋势威日盛,加上李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