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等待哈佛 >

第4章

等待哈佛-第4章

小说: 等待哈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的道德品质,这是第一位的。    
    我们进来的学生是三四流的,我是指成绩,所以将来的第三、第四、第五批学生,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把他培养成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那么在学业上不可能一下子把他拔得很高,那我们的特点就是在政治思想品质上完全可以比重点大学做得都好。我们就是扬长避短,重视党建工作,重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以党建工作为核心来抓政治思想工作。我的观点就是我们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又是全面开放的国家。我既要大胆谈改革,谈开放,又要大胆地谈共产党执政,不要扭扭捏捏的。其实我当时还不是党员,我1995年才入党,但我信仰共产主义。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宽广的文化素质,再加上扎实的专业功底,你看我没有说是优秀的专业知识,而是扎实的。你就基础好就行了,不要你100分,你60分、70分、80分就行了,但你的80分是真实的,你掌握学习方法就行了。但是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情操、宽广的文化素质这你必须有。因为即使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你也可以知识面很广,而且往往成绩不是最拔尖的,他的爱好志趣很广泛。还有一点是熟练的外语、计算机水平,因为外语、计算机成了新世纪的工具,而且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再有一个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为什么提这个?我们要培养孩子有灵魂、有能力,而且能创造,所以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可能不如那些省重点的,但为什么人家会挑选?我们的学生品质好,思想比较开阔,胆子大,比较扎实、刻苦,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强。    
    所以我们的学生一出去就是不一样,第一次见到就感觉不一样,用一段时间就更不一样。    
    另外,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办一个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大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国目前的民办高校不可能培养科研型人才,也不可能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北大、清华是科研型,其他重点大学是教学科研型,我们只是教学型,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直接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业人才。    
    张我在采访的时候发现民办大学的定位有这样一个倾向,比如有些学校就说清华培养的是红色资本家,我们培养的是红色工人,它提得也比较务实,也是实用型人才。那么还有一些大学就说我们培养蓝领工人,有实践操作经验的。    
    胡大白我们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因为我们现在就是本科为主,1—2年内还要搞硕士生教育。    
    张我想这里面有个优势,你们的生源质量比较好。    
    胡大白一个是生源质量比较好,另外我们师资力量比较强,领导层都是大学的领导和老师组成的,比较理性,而且熟悉高等学校管理,所以说比较理性,定位一直比较准确。我认为应用型的也不是专科就可以达到的,理科的硕士、博士都可以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你比如说高级金融师、高级会计师,这都是应用型的,他也可以是教授级的,我们培养的就是这样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不是工人。    
    “中国民办高校的出路不是规模,而是有多少名校”    
    张民办大学都在说生源是生命线,而我注意到黄河科技大学提出教学质量是生命线。你们19年来的办学成绩也广为社会所肯定,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怎么抓教育质量的?    
    胡大白学校一创办,我们就提出了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因为刚开始我们搞的是自学考试辅导,那就是看你的合格率、毕业率。当时我们就把这作为重中之重。1994年时我们提出了3句话: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而且我们学校有一点是和别的民办学校不同的,我们坚持学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1993年全日制黄科大在校生就有1万多人,现在还是1。5万人。从1993年到现在每年也就是增加几百人,甚至不增加。但是我们逐步地提高办学层次,由专科到本科,专科也多了,成招的考试逐渐减少,将来除了高专,学历文凭也不搞了。我觉得教育规律就是要稳步发展,不能不考虑办学条件、管理能力,搞生源大战,这是恶性竞争。学校要一定的规模,但是现阶段的中国民办高校规模不宜过大,过大了必然影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们现在是1。5万人多一点,但非常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图书馆是2。6万平方米,已经盖成了。光房子就要3000多万,不算征地,那里面的仪器设备又是几千万,我们舍得在这方面投入,重视改善学生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如果你的学生都不能上网他怎么能掌握现代信息呢?所以我们的图书信息大楼计算机有3000台,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上网。    
    另外,我们从一开始就研究民办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开始我们搞自考,就想怎么提高自考的质量,后来国家批准了,就想怎么样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体讲,就是重视图书、仪器设备、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现在有专职教师624名,这可以说全国民办高校没有一所是这样的。我认为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张我想插个问题,生源没有增加是不是还有客观上的原因?    
    胡大白我们为什么不扩大规模?目前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品牌,我们要成为一个名校,让优秀的学生自愿过来。所以,省委书记来一看就说:你们不仅要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第一,还要成为独具特色的、和公办高校一样的一流高校。我认为中国的民办高校应该像国外的私立高校,如哈佛、早稻田。哈佛是全世界的精英在那里。我觉得中国民办高校的出路不在于规模,而是有多少名校。比如在政治思想上我们是全国一流的,和清华比都不怕。所以我的思路是办出自己的特色,我没有追求规模。我知道现在很多学校的那一套,比如说招一个学生要花1000块钱,那是传销式的招生。我清清楚楚知道他们怎么招生。    
    张那你们招生上是怎么做的呢?    
    胡大白我们就是像清华、北大一样宣传,建立固定网络。比如,我们对某个学校感觉不错,就把他们接来参观,自愿报名。我们凭实力,而不把钱花在招生上。我们去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30多万,今年可能多一点,因为教育部说了,“你们要宣传你们的美誉度”,所以今年就花了七八十万在形象宣传上。    
    2000年我到北京开会,有位民办大学校长就问我:胡校长,你们为什么还要升本呀?我不理解。他的意思是我们是专科,就办专科不就行了?规模办得大点儿。但我觉得中国的民办教育不能停留在大上,要有特色,有高层次。你光是人数多那不具备竞争力呀,你培养的是人才呀。所以我们学校就想2005年申报硕士点,然后是博士点。我们的态度是时间长就长点,越高国家要求越严,投入越大。但这个投入是值得的,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招收落榜生的阶段呀。    
    


第一部分智慧女人胡大白(2)

    “不论哪种发展模式,规模、结构、质量都应协调发展”    
    张为什么现在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定位在专科、高职上,我想这也是目前政策所限,比如说好的学生都被公办大学招走了,那民办大学只能招剩下的那部分,要么就是落榜生,它面对的就是一个补充性的市场。    
    胡大白不是这样的,它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搞错了。比如说西安的几所学校,当达到1万人的时候就应该稳固发展。我觉得1万人的学校成本是最低的,反过来,你3万人的成本又高了,又要扩大很多,风险更大。所以1万人以后就要讲求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生源的质量,创你的品牌。你从1万人到2万人,然后3万、4万,风险越来越大,他们都贷款好几个亿。本来办学是没有什么节余的,但他们就觉得只要我有学生,就能还贷款。他把招生的费用都挤进来,真正投入教学的资金就很少。    
    张我这次在西安采访丁祖诒,他说他的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模式和其他的民办高校不一样,西安其他的民办学校要么是借鸡下蛋,要么是引资贷款。他个人认为他的基础是最扎实的,在几所学校里欠债是最少的。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几种模式里,哪种是最有生命力的?    
    胡大白不能说哪种最有生命力,哪种能发展都行。老丁说的滚动发展可以,但要比较早的学校。我觉得引资、借鸡下蛋都是挺聪明的方式,滚动发展也挺好。但不论是哪种都不能追求得太大,应该是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西安民校招的90%都是外省籍的学生,这不是太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世界情况。最近瑞典的一个经济学家就说本省的70%比较扎实,外省的30%。这样就很稳定,没有招生恐慌的问题。我们学校恰好就是这样。我们学校就从来不为招生犯愁。应该是以你的特色、质量、学生工作安置得好来吸引学生,学校办得好应该是这样的。    
    张为什么全国招生,它的生源来自于外省,风险就要大些呢?是不是竞争的格局会发生很多变化?    
    胡大白对,本省也有民办高校,公办二级学院也挺多。你搞宣传那套,人家本省的不会学?比如说前几年我们没有宣传,一走到县市都是西安几所学校。现在我们就是实事求实宣传,然后他们慢慢都走了。我们可以说是一分钱的风险都没有,帐上是1800万,准备去贷1000万买块地。我觉得贷款搞建设我不反对,但民办学校不是企业,你不能上市呀!你再套学生来,他的学费也就是那一点呀。西安的几所学校一个学生的学费是5500,而高等学校的教学成本是每个学生1万元,你还不够教学成本。我们的学历文凭低了点,3000元学费,2004年提高到4000多元了。咱们民办学校已经克扣学生了,这个成本不够公办学校的办学成本。所以民办学校一个大班上课呀,有一些实验开不了。想想看,绝大多数是聘用的老师,他在原学校有工作,他可能给你专心研究教学改革、发展吗?不可能的!    
    “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而是师资队伍”    
    张我这次采访发现民办大学校长最发愁的就是资金问题,大家都在想怎么样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光靠银行贷款也不行,能不能办校办企业?我恰好了解到黄河科技大学有8个校办企业,办得都还比较成功,能不能介绍这里面的一些情况?    
    胡大白我们也不能算成功。我们的校办企业是从1985年开始,先后办了8个,可以说从80年代到1993年前还是不错的,为学校的初期建设也解决了一些问题。1993年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以后,企业越做越难了,我们也没有精力办企业,所以效益一般。    
    我现在就想把8个校办企业整合在一起,请高人来管理,产权和学校分开。这8个校办企业形成一个集团让它造血,将来如果能上市更好,就形成一个基金会,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抗御风险的后盾。我现在正在做企业的整合。    
    校办企业主要是科技开发,还有一些是直接为学校服务的,比如说图书公司,学校1万多人,光每年学生用书都是很大一笔,同时也供应其他的民办学校。校医院既为学校服务,也有适当的赢利。我们没有纯粹的贸易,要不都是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就是附加值比较高的。所以我为什么说引资呀,借鸡下蛋呢?就是争取和大的企业合作。可以说19年来我们走的是比较艰苦的路,完全是自力更生。那我们现在尽量争取合作,如果能行,何乐而不为呢?强强联合可以把学校办得更强,条件更好。    
    张黄科大办学有19年了,您认为现在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是什么?    
    胡大白作为学校的校长,你要研究很多问题。有一次我接受记者采访,让我说说最推崇的3个品牌,我想来想去我觉得首推是海尔,别人降价它不降,不参与价格战,它就是造品牌,先造中国最好的,再造世界最好的。我们办学的理念也是这样,哪怕是中专都要是最好的,一开始不可能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说在某方面是最好的。这样做将来可以真正地是以治学和特色、社会认可度来吸引学生,而不是靠那种传销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你才起步的时候,宣传造势是可以的,但认可之后要不断提高品味。    
    我觉得黄科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师资队伍,要真正能吸引到那些有创造精神、热心民办教育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到黄科大来。师资招来了以后,你怎么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团队,能搞科研,能领着学生进行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最大的困难。    
    资金方面我们没有一分钱贷款,我们现在的规模成本比较低。还有8个校办企业,形成了品牌,别人也愿意合作。比如2004年,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就为7个企业做设计。我们不仅不交实习费,别人还给我们报酬、奖金,还给了我们几万块钱,明年说不定给几十万块钱。我们有这样的实力,一方面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方面争取社会支持,搞一些合作,比如为企业培养人才,广东的、上海的都愿意给我们学校投资,专门给他们培养人才。所以我们学校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而是缺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师资队伍。    
    这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接受前苏联的那套体制,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非常艰巨,那民办学校呢?什么都没有,公办的那套虽然旧了,但他有一套。所以民办学校要想办成名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最关键的。民办学校大都教教书,没有科研能力,不懂科研的老师就不可能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没有创新精神,怎么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所以这个问题是看不见的,摸不着,谁来参观都不知道。这是内劲。从我们学校来讲就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下力气去解决这个问    
    “我们崇尚敢为天下先,一定要争第一”    
    张现在谈起民办高校,就会认为是三足鼎立。西安认为它已经发展得很出众了,那么北京也认为独具特色,江西占了自己的半壁江山。河南其实在90年代初、中期是不错的。那么近两年河南的招生就比较困难了,这可能和周边的民办大学的发展有关系。我认为西安已经形成了“群芳争艳”的局面,那么在中原一带,黄科大有点“一枝独秀”的味道,从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来讲,您认为河南的民办高校应该做些什么?    
    胡大白1995年前后,河南是全国公认的最好的。那时有一句话:民办高教看河南。这几年之所以在全国不是那么显山露水,一方面河南本身教育界支持民办教育的力度不够,民办教育自身的发展意识不够强。但我觉得这是表面的。我觉得河南现在形成一定规模的民办学校非常扎实,没有浮夸之风。    
    张是不是他们不大重视宣传,从外面来看,就听不到声音?    
    胡大白这种风格就是实干。去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文件,2004年9月1日又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行办法。2004年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我们河南的民办学校发展都很有特色,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