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周恩来又深情地说:“贺龙是一个好同志!”“他的一生中,无论在战争年代,或在全国解放以后,都是忠于党、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地狱里的火焰(1)
铁骨铮铮的好汉
1990年,95岁的老人杨献珍,坐在病房的椅子上,像一座白玉雕成的塑像。他长脸庞,眉毛粗长,眼睛微闭,一头雪白的头发下,是几道深深的皱纹。多少英勇的斗争,多少死亡的考验,在他脸上烙印着时代的光彩。他是忠心耿耿、铁骨铮铮的好汉!
我曾多次访问杨老。他曾是马列学院院长、中央高级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95岁诞辰时,他用“要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的话,概括自己战斗的一生。
杨献珍同志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里,两次被捕入狱。1931年他奉组织之命到北平营救同志时,不幸又被投入草岚子监狱。五年间,一直戴着沉重的脚镣,无数次的拷打,把手腕都打断了,他也没有一句口供。敌人把他和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等12位一起判了死刑。后来,国民党宪兵三团仓惶撤走,杨献珍等同志被党组织营救出来,才幸免于难。
“文化大革命”中,他因所谓“61人叛徒集团”,又受到林彪、江青、康生的诬陷。所谓叛徒、特务、里通外国等等,都与杨献珍毫不相干。他在狱中想:我到底犯了什么罪?他自问自答:我犯的是我没有犯过的罪。这样一想,心地也就坦然了。他在八年监禁、三年半流放中,尽管受尽侮辱折磨,而精神却很旺盛。杨献珍说:“我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也没有作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我心底平静,扪心无愧。这就是能活到今天的原因。”
杨老告诉笔者:1931年6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中共河北顺直省委、省军委、共青团委三个单位以及北平、天津巡视的人员,省委书记殷鉴和薄一波、刘锡五、赵林等300多人被捕,关进伪北平东北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八月被移押到“北平军人反省院”,即草岚子监狱。在这次大逮捕、大破坏里,党组织遭到惨重的损失。
对于真正的共产党人,监狱并不可怕,只不过是斗争场所的转移。他们既要同敌人斗,又要与叛徒斗。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草岚子监狱的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了狱中党支部。
党支部干事会有殷鉴、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刘子久、胡锡奎、李楚离、张友清、张玺、赵铸、董天知、刘锡五、赵林、马辉之、王德等十多个骨干组成,他们以自己的模范作用,教育狱中的同志在敌人法庭上英勇不屈,保持革命气节。
作为领导监狱斗争核心的支委会,针对敌人的“反省政策”,多方冲垮反革命的“审查”。按照敌人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放弃共产主义思想、接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审查”,“反省”了就释放,经过三次“审查”仍不悔改者枪毙!
被捕的政治犯,都戴有一副大铁镣,禁止阅读任何书报,每天只放风半小时。谁要触犯规定,就加重大镣,遭受拷打。
党支部在狱中进行无产阶级的革命人生观和气节教育,提出鼓舞斗志的响亮口号:“红旗出狱”!“粉碎敌人‘审查’,就是击退敌人一次进攻,就像红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到苏区的一次围剿一样。”狱中每个党员都向组织宣誓:“头可断、血可流,誓死捍卫共产党员的崇高称号,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活,要活得像个共产党员;死,也要像个共产党员!”在三次“审查”中,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共产党员都经受了考验。狱中斗争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
敌人“审查”失败以后,就改用简化反省手续,只要在敌人事先准备好的“反共启事”上按个手印,就可以释放。这样一来,敌我短兵相接,斗争更加尖锐。
共产党员郝清玉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敌人拿着“反共启事”对他说:“你只要按个手印,你马上出去。如果你不按手印,就把你送到天桥(刑场)去!”郝清玉斩钉截铁地说:“让我叛党,办不到!别说到天桥,就是到地桥,我也绝不按手印!”
赵志长同志病危时,敌人劝他按个手印出去,他却义正辞严地回答:“共产党员永远不会.在法西斯面前低头,让你们的反共启事见鬼去吧!”
曾在狱中改名王通的陈伯达,在敌人的胁迫下写了反省书,说什么“本人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我愿意反省……”,不几天就出狱了。支部干事会认为,陈伯达的行为是叛变,应开除出党。但他到延安后,却当了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竟是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组长。
1934年12月19日,60名同志庄严宣布绝食。同志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回牢房,把屋内所有食物、食具都扔了出去。头两天,敌人端上好饭好菜,鸡蛋挂面,进行利诱,遭到同志们的唾骂。再过两天,带病参加绝食的同志病情加重了。敌人抬来担架,威胁说:“死一个送一个,死几个人我们不在乎!”
绝食的同志拒不回答,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忍受着疾病和饥饿的折磨。到了第七天,敌人震惊了,派来官方代表要求谈判,请求复食。党支部派薄一波同志去谈判,迫使敌人基本上同意绝食斗争的条件,改善了狱中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狱中的同志加强了马列主义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殷鉴、杨献珍等同志把从狱外弄进来的俄、德、法等外文马列主义图书,一页一页地翻译出来在狱中传阅。党的秘密文件也经过地下交通送到监狱中来。
1935年春,国民党宪兵第三团的特务,伪装成被捕的共产党员,带着镣铐进入监狱,摸到了狱中党组织的一部分情况,决定将殷鉴、刘锡五、胡锡奎、张玺、董天知、韩钧、张友清、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张振声等12位共产党员判处死刑。这些同志都加上重铐,不准放风,等待执行。只是由于日本侵略者逼近华北,形势急剧变化,国民党宪兵三团仓惶撤退,这12位同志才幸免于难。
特殊条件下的斗争
杨献珍说,这12位同志和其他一些同志,都被党组织营救出来了。经过是这样:
1935年11月后,北方局由中共中央代表刘少奇及彭真、林枫、柯庆施、李大章等同志组成。鉴于日寇入侵华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936年3月,北方局组织部长柯庆施提出,要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的一批党员,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出狱工作的建议,避免像在东北监狱中的党员干部那样,在日寇占领时被大批屠杀。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地狱里的火焰(2)
北方局同意这一建议,并请示中央。据张闻天夫人刘英同志回忆,“闻天当即与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商量,决定予以批准。”
中央批准的北方局的决定,是通过草岚子监狱“保外就医”的孔祥祯同志,第一次写信告知监狱支部殷鉴同志的。信中说:目前外面的形势非常好,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开展了,就是没有人去做。北方局指示你们可以履行“出狱手续”(即登报启事),争取早日出来,为党工作。
接到这封信后,狱中支部书记薄一波、支委殷鉴、刘澜涛,立即碰头研究,认为这封来信形迹可疑。北方局不会不知道,我们多年来坚持的就是不在反共《启事》上按手印,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大家一致同意拒不执行,“不付讨论”。
过了两个月,北方局又给狱中党支部来了第二封信。信的大意是:北方局报告了中央,经过中央讨论批准,要你们履行敌人的“出狱手续”出狱,这是中央的决定。上次的信,是中央代表胡服(即刘少奇)同志让写的。信去后,未见你们动静。胡服同志和北方局让再给你们转去这封信。信中明确指示:
第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平津危在旦夕。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日益高涨,抗日高潮即将到来。全国人民已将抗日救国的希望寄托在我党身上,各方面、各地区都要求我党派人去指导工作。但目前我党干部不敷分配,白区工作的干部尤为缺乏,与当前的政治形势极不适应,影响工作的开展。所以你们必须争取早日出狱,担负分配的实际工作。
第二,你们在狱中所进行的各种斗争都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你们不应该只局限在监狱的狭小范围内进行斗争,而应当出来在抗日运动的大天地中做工作,去发动群众,建立党的组织,成立人民武装,准备同日寇进行广泛的武装斗争。这是我党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
第三,你们中的许多同志进行反对敌人“反省政策”的斗争已有五年了,坚决拒绝了敌人的出狱条件。你们在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对党的忠诚,在长期的监狱斗争中经受了考验。中央在政治上是完全信任你们的。因此,中央才指示你们履行这种“出狱手续”,也只有你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才有资格这样做。现在我们无法迫使敌人无条件释放你们,你们只有履行敌人的“出狱手续”,才能出狱为党工作。这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措施,不是常例。中央认为,你们不但可以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如果你们见信后仍拒不执行,那你们就会犯严重的政治错误。
第四,中央向你们保证,对这次履行敌人规定的“出狱手续”出狱为党工作的共产党员,一律不得视为自首叛变分子。中央对这件事在政治上、组织上完全负责。
为了证实这些信确实是中央指示,支部又通过另外的通讯办法得到北方局第二封信。信上再次说明,这些指示是北方局向中央建议的主要内容的抄件。
支委会还学习了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认为这个指示与毛泽东的文章精神是一致的,最后判明这是中央的指示。根据“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党的纪律原则,党员一致同意服从组织决定。
就这样,薄一波等52个同志执行中央指示,分批履行了敌人的“出狱手续”出狱。(所谓“61人案”,其余9人,情况各有不同,不属于这个范围。)
薄一波等同志英勇不屈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这些被营救的同志,殷鉴、邱少山二同志因在狱中惨遭摧残,出狱不久就去世了。其他同志分路出发到江苏、山东、陕西等地,在抗日战场上同民族敌人开始了战斗。
由薄一波同志带队进入山西的同志,打进阎锡山的军政机构,建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并且利用牺盟会形式,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四个纵队和“工人武装自卫纵队”以及暂编一师。这些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新军,配合八路军120师、129师,不断抗击日寇进攻,开辟山西抗日根据地,正式参加了八路军的战斗行列。
分配到其它地区的同志,也都英勇开展对敌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自己后半生的历史。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年出狱的共产党人,只剩下36人还活着。这些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分别担任了中央和省市各部门的领导职务,继续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又一次考验
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风里,早有正确结论的所谓“61人叛徒案”,在康生的鼓噪下,又被翻腾出来了。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百万红卫兵。
这天,几百名红卫兵代表走上天安门城楼。康生问站在身边的一个红卫兵代表是哪里人?
红卫兵说:“南开大学。”红卫兵见“中央首长”主动热情跟他谈话,便问文化大革命下一步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康生说:要深入发展下去。查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们的历史。这个走资派,还是内部矛盾,定性叛徒、特务就永世不得翻身!
红卫兵问:“到哪里去查呀?”
康生指点说:“图书馆、档案馆。”并当场在一张纸上写道:“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现有红卫兵小将前来查阅有关档案历史资料,望给予支持!”下边落款“康生,8月18日。”
《史无前例的年代》 三地狱里的火焰(3)
在康生的指使下,南开大学和其他大学的红卫兵,蜂拥到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在堆满灰尘的旧报纸堆里,寻找变节自首声明。
早在1943年,前往延安参加“七大”的薄一波,曾经亲自向毛泽东汇报了他本人和其他同志出狱的经过。当时毛泽东说:“这件事我知道,中央完全负责。”
对此,参加审查七大代表资格的康生也十分清楚。他还当面对薄一波赞扬说,北方局营救在草岚子监狱这批党员干部出狱,做得对,做得好。
1943年12月,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听取康生汇报反特斗争问题。康生说:“在河南红旗政策下,有假圣旨自首者如×××,有真圣旨自首者,如刘少奇允许薄一波等自首。”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周恩来、康生、朱德、彭德怀、彭真、高岗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1944年,康生在中央党校一部作报告时说:“我党中央采取了机动灵活的策略,要薄一波等同志接受敌人办理手续的条件。阎锡山乘机把他们找去,为他所用。薄一波同志正是利用敌人的这一错觉,开展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文革”一开始,康生却出尔反尔。1966年9月16日,康生写信给毛泽东,说:“我长期怀疑少奇同志要安子文、薄一波等人‘自首出狱’的决定。”“最近我找人翻阅了1936年8、9月的北京报纸,从他们所登报的‘反共启事’来看,证明这一决定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个反共的决定。”
在康生授意下,天津南开大学的红卫兵组成“抓叛徒战斗队”到了西安,一连数日团团围住中央西北局办公大楼,诬称西北局第一书记、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刘澜涛是“大叛徒”。
为澄清这一历史问题,毛泽东批准了周恩来起草的致西北局的信。信中说:“当时确为少奇同志代表中央所决定,七大、八大又均已审查过,故中央必须承认知道此事。”批复中又说:“请向南开大学卫东红卫兵和西安炮打司令部战斗队同学说明,他们揭发的刘澜涛同志出狱的问题,中央是知道的。”
康生公然抗拒中央的电报指示,积极支持鼓励南开大学的红卫兵揪“61人叛徒集团”。他对中央组织部的群众说:“南开‘8·18’、北航‘红旗’,他们组织了三个专案抓叛徒的联合调查团,应该向他们学习。”康生并且批准南开红卫兵以“中央特许”的“中央专案组”名义,到一些重要城市查阅机密档案;对要审查的对象,任意抄家、抓人。
1967年1月10日,中央文革戚本禹对总政文工团的一些同志谈话时说:“红卫兵小将查出安子文叛党,这些变节分子的最大组织者就是刘少奇。”
1967年3月16日,中央印发《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六十一人的自首叛变材料》。并在这份材料批示中说:“薄一波等人自首叛变出狱,是刘少奇策划和决定,张闻天同意,背着毛主席干的。”“这些变节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