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 >

第66章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第66章

小说: 4099-史无前例的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谅。你有特权,我死了,看你怎么办?你也是个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的人。”    
    为制止混乱局面继续发展,中共中央4月10日发出通知,明确指出:“批林批孔运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不要成立战斗队一类群众组织,也不要搞跨行业、跨地区一类的串联。”    
    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针对流行的所谓“反复辟回潮”的歪风,批评极“左”思潮,重申“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要求“擅离职守的领导干部”,“必须返回工作岗位”。    
    《通知》严厉批评“只要造领导反的就是反潮流”和“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谬论,明确指出:“有的人不批林,不批孔,不上班,不劳动,……继续搞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拉山头,打内战,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反潮流’的革命行动,这是对反潮流的严重歪曲”,对于有的人散布什么“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错误言论,公然煽动停工停产的行为,决定指出,必须加以批驳。“对于幕后操纵者,要发动群众揭发批判。”《通知》下达后,八月份工交生产有了回升。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谁来“组阁”(1)

    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面遭到破坏,进一步恶化了全国的经济形势。一些造反派头头日夜想的是:“造反派要打天下,要坐天下”,派性斗争烽烟四起,各派势力称王称霸,许多地方和企业的领导干部挨批挨斗,被打倒、被打跑。    
    谁能够挽救日益危急的形势呢?    
    “请来一个参谋长”    
    毛泽东想到邓小平。    
    这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于1969年10月26日,被流放到江西新建县望城岗一个原是步兵学校的地方了。    
    在1956年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邓小平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毛泽东说,邓小平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他比较有才干,比较顾全大局,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    
    1956年9月28日,在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这个领导岗位上,他以充沛的精力,敏锐的思想,果断的魄力,参加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把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全党的政治生活中。他连续十年担任总书记职务,直到“文化大革命”被打倒。    
    但是即使在“打倒一切”的高潮里,毛泽东也没忘记他,并且对他做出高度的评价。在危机时刻,仍然寄希望于他。    
    1991年3月12日,笔者访问王力。70岁的王力谈到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时说:“1967年7月,毛泽东在武汉单独与我谈话。我向主席请示说,你多次说过,对刘、邓要区别,可现在的口号叫‘打倒刘、邓、陶。’”    
    毛泽东当即对王力说:“刘少奇与邓小平不同。邓小平一直在军队工作。小平,文可以与少奇、恩来比,武可以与林彪、彭德怀比。林彪如果身体不行了,还是邓小平出来。”    
    毛泽东这次重提1957年在莫斯科对赫鲁晓夫说过的话:“你别看他(指邓)个子小,把苏斯洛夫那个大个子都整倒了。他是指挥百万大军的统帅。小平指挥两个野战军,还没有另外一个人指挥过两个野战军。”    
    这个曾“指挥过两个野战军”的人,“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倒,被流放了。    
    流放邓小平的空旷校园内的小丘顶上,有一座两层红砖小楼。楼里住着三位老人:时年65岁的邓小平,以及他的继母夏柏根和夫人卓琳。三位老人年龄相加已有200多岁。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在《在江西的日子里》的回忆文章里,真实感人地记述了那三年多的生活。    
    “在我们的小院子里,三位老人乘着春雨浸润的土地,拓出了一片不小的菜地,种上了白菜、胡豆、辣椒、丝瓜、苦瓜等各色菜蔬。自有了这一片菜地,父亲每日总要抓紧时间在园中劳作,挖土、施肥、浇水、锄草,常常干得大汗淋漓。”    
    “在那谪居的日子里,父母抓住时机,勤于攻读。特别是父亲,每日都读至深夜。那几年之中,他们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读了《二十四史》以及古今中外的其他书籍。”    
    从1969年下半年到1973年初,邓小平曾在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配件厂参加劳动。邓小平做的是钳工,妻子卓琳做拆洗线圈的工作,在劳动中同工人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这几年之中,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冬,他们去工厂上工从不间断。    
    曾和邓小平在同一车间劳动的陶端缙,回忆起那段日子十分动情地说,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上午邓小平都要从住处步行两公里左右到车间来。    
    在那条被称为“邓小平小道”的坎坷小道上,他走了三年,思考了三年。一次,他晕倒在车间里,女工小程从家里端来一碗糖水,帮他苏醒过来,用一台拖拉机将他送回家里。    
    当时厂里每年生产的100多辆拖拉机挂车件和螺丝,几乎都是这位已经60多岁的“老钳工”做出来的。他非常肯干,不愿接受任何照顾,车间专门配给他的电风扇和休息间他都不用,坚持和工友们在一起,他还经常打听工友们几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几口人,生活得怎么样,家里有没有收音机等等。陶端缙说,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多次启发大家的话是:“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就必须把经济搞上去。”    
    在江西的这一段时间里,邓小平有一个习惯,每天黄昏之前,总是十分规律地围着那个小小的院子散步。他沉思不语,步伐很快,就这样一圈一圈地走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那红色的砂石地上,已经被他踏出了一条白路。就在这一步一步之中,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他的意志随着前进的每一步而更加明确,更加坚定起来。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谁来“组阁”(2)

    1993年夏天,邓小平曾对人谈到下放江西的那段难忘的生活,他深情地说:“这首先要感谢党、毛主席和周总理了。他们照顾我,也可以说保护我,让我全家到江西,连老母亲都同去了,我又主动上一次劳动大学。”    
    卓琳在旁边插话说:“他白天到工厂上机床,下午回来经营我们的小菜园。我还养了一群鸡,副食可以自给自足,日子过得很充实,身体都长结实了。”    
    但对于一代伟人来说,工厂的天地究竟是太小了。    
    邓小平多么渴望自由呵!    
    1972年,届时已经68岁的邓小平同志,日夜考虑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政治家、军事家,时刻思念的是,民族的兴衰,人民的幸福和苦难。他脱离沸腾的生活,严酷的现实,已经快六年了。他像一只被关在铁笼里的雄狮,每天注目着自由的天地,壮丽的山河。他再也无法忍受孤寂的受折磨的生活;于是,他怀着无限深情和渴望,在8月3日这天,提笔给毛泽东主席写信。他写道:    
    “在去年(1971年)11月我在呈给主席的信中,曾经提出要求工作的请求。我是这样认识的:我在犯错误之后,完全脱离工作,脱离社会接触已经五年多快六年了,我总想有一个机会,从工作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回到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上来。”“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了,还可以做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七八年,以补过于万一。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主席和中央的指示。”    
    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写了很长一段批示,指出:    
    “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笔者注:1933年3月中共苏区中央局推行“左”的政策,对坚持毛泽东正确主张的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为代表的所谓“江西罗明路线”进行斗争。)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作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这次充满关怀和热情的评价,为邓小平的复出,创造了条件。“批示”发生的深远影响,为后来历史性的转折,开拓了灿烂远景。    
    主持日常工作的周恩来,立刻将毛泽东的批示和邓小平的信印发给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便在中央政治会议上进行讨论。    
    周恩来又马上以中央的名义,正式通知江西省委,宣布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他指示:“可以让小平同志搞一些参观、访问和调查研究活动。”他还指示立刻将邓小平原来的秘书、公务员派到江西邓小平的身边,协助他工作,帮助照顾他的生活。    
    邓小平的历程    
    邓小平生于1904年8月22日,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是他的故乡。在曲折漫长而又艰巨辉煌的革命历程中,他1920年9月到法国勤工俭学时,年仅16岁。1922年他参加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初邓小平离开巴黎,先后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春他受党的派遣回国,到西安冯玉祥国民党联军担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他参加了1927年在武汉举行的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八七会议”。1928年23岁时,他在上海任党中央秘书长。    
    1929年12月,他同韦拔群、张云逸将军一起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红军第七军、第八军,担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    
    1931年8月,29岁的邓小平到达江西中央苏区,在瑞金、会昌任苏区县委书记,受到“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迫害和错误处理。受尽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贵州,邓小平任《红星》报主编,并以中共中央秘书长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    
    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委。他同师长刘伯承亲密合作,在血和火的斗争中,浴血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945年抗战胜利,邓小平任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委。    
    解放战争期间,名震世界的刘邓大军1947年6月南渡黄河。8月刘邓大军甩开敌人,千里跃进大别山区。1948年11月,邓小平作为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同刘伯承、陈毅同志并肩战斗,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消灭国民党军55万多人。    
    1949年4月,第二、三野战军在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以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向西南进军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解放云、贵、川、康四省,消灭敌军93万人。    
    1950年初,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治委员,领导西南人民迅速恢复并建设新的生活。    
    1952年8月,邓小平调到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邓小平为党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直至爆发“文化大革命”。“文革”中他被列为“最大的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加上种种莫须有罪名,打倒之后下放到江西三年零四个月。    
    1973年2月,党中央通知邓小平回北京。    
    1973年2月20日,邓小平带着一家祖孙四代,近十口人,离开江西,告别了长期被隔离的生活。    
    2月22日,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住进花园村的一栋楼房里。    
    积极支持邓小平复出的周恩来,随即连续几次抱病主持政治局会议,认真讨论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信和毛泽东的重要批示。3月10日,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1973年4月12日晚7时30分,穿着中山装,留着小平头的邓小平,踏着红地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里。他迈着稳健的步伐,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晃动着宽阔的肩膀,伸出刚强有力的手,热烈欢迎从柬埔寨解放区来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他举起右手,向出席宴会的外交官、新闻记者频频招手致意。    
    顿时,大厅里响起一阵掌声。当他同周恩来等中国其他领导人一起坐在主宾席时,几十只摄影机对准他微笑的面孔。    
    这天晚上,外国新闻记者向全世界发出一条震撼人心的新闻:邓小平复出!邓小平重返政坛!外国媒介形象地称:“邓小平是打不倒的小个子!”    
    邓小平的复出,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文化大革命”风暴里被停止党中央总书记职务的邓小平,被称为“中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从流放的“罪犯”又回复到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成为党的正确政治路线的代表。这在国内外都是独一无二的。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谁来“组阁”(3)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建议。他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做久了,就不好了,搞久了就油了。他说,为这件事,他想了好几年了。    
    在这次会上,他批评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指出: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    
    毛泽东说,他和叶剑英商议,提议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任总参谋长。    
    毛泽东提议,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子。庄严雄伟的歌声,激荡着每个人的心。    
    毛泽东再次重复一句:“步调要一致,不一致就不行呢。”    
    12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吧,你(指邓小平)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    
    毛泽东再次指挥到会同志,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2月15日,毛泽东对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问题、国际国内形势问题作了长篇讲话。谈到邓小平时,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请了一位参谋长(指邓小平)。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人才难得,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    
    他面向到会的邓小平说:“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他接着又说:“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不做工作,就不会犯错误,一做工作,总要犯错误的,不工作本身就是错误。”    
    12月21日,毛泽东接见参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