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克里从民主党初选轻松胜出之后,布什的“白宫保卫战”已经打响。看上去,民主党人众志成城,正在全力以赴阻击布什的连任之旅,而克里在民意测验中也曾一度领先布什,但一些资深的选举专家却认为,尽管克里颇有先声夺人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最终将难以对布什构成根本性的威胁。在私下里,有人甚至认为民主党人获胜的机会几乎为零。
说起布什的优势来,很多人都会想到反恐、经济乃至萨达姆(被捕)这几个关键词来,但事实上,即便是在美国陷入伊拉克泥潭、反恐形势严峻、经济不景气时,布什的支持率依然居高不下,很多选民似乎对那些不利因素熟视无睹,这是为什么呢?
不可否认的是,智商不是很高的布什1,却有着极高的情商,而这实在是他制胜的法宝。无论是合作精神、领导艺术,还是个人魅力,布什都不逊色于一些杰出的领导人,尤其是在“9。11”之后,布什的一些特质充分地得到展现,并成为赢得民众支持的关键。
布什的亲和力是令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曾经有些媒体报道过布什的笨拙的表现,布什的一些口误甚至都成了国际笑话,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布什的不拘小节和偶尔的笨拙却拉近了他与民众的距离,人们感到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有高人一筹之处,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不仅如此,布什在从政的生涯中始终有着很好的亲民口碑:在他当州长时,他常常会在发表完毕业典礼致辞后站上一个小时,与每个毕业生握手;在社区招待会上,他会与前来看他的上百人—一交谈;每当穿过宾馆的厨房,穿过大楼的后门,他总是会停下来与厨师、门卫和电梯工交谈;在发生可怕的洪水、飓风、大火、恐怖袭击之后,他会跑去拥抱那些受灾的人们,安慰他们,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他总是面带着微笑,不停地与大家握手,久而久之便与民众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而见过他的人大多都相信他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
布什所具有的乐观态度也让民众感到踏实。还是在学校时,他就树立起了快乐达观和爱开玩笑的名声,因而深受瞩目。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布什从不努力在学校里争夺荣誉,而是通过伶牙俐齿和善于赞美别人脱颖而出。高中时,他成了“孩子头”,举办学校的周末集会,建立少年棒球联盟并自任主席。在耶鲁大学,他留给同学们最深的印象既不是他的头脑,也不是他的精力,而是他广泛的交际与亲和力。为了结识更多的人,他甚至会熬夜背诵学生登记表,并且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结识新朋友。布什很清楚,人是需要赞美、尊敬和重视的,这也使得他能够团结许多别人所难以团结的人,尽管他身边的人几乎个个神通广大,但他却有办法让那些人俯首贴耳。这便是布什的过人之处。
布什身上还有一种很安然和从容的气质,即便是在“9。11”后,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仍然是每天晚上9:30到10:00之间上床,仍在早上5:30起床,保持7个半小时的睡眠;仍然悠闲地吃午饭,每天在傍晚6点左右就离开椭圆形办公室,然后在脚踏车上锻炼一阵子;仍然在戴维营进行长跑,而且几乎每周都去一次,总在星期五下午提前离开白宫,并仍邀请朋友一起去;在周末,他仍然邀请朋友在白宫参加宴会;晚上则常常留出一些时间看书,并且往往与时事无关,有小说,也有历史。布什的这种心态对周围的人和普通民众有着很强烈的暗示作用,让他们感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没有什么能够奈何美国的安定与繁荣,也正是有着这种自信和乐观,民众才会继续快乐地购物,经济才会迅速复苏。
更重要的是,布什还具有一种善于描绘令人大受鼓舞的未来蓝图的魔力,这使得他在“9。11”事件之后表现出色。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布什不仅表现出作为最高统帅的一面,更是表现是作为宣传者、安慰者和鼓动者的一面。他反复地告诉美国人,恐怖袭击不会压倒美国,美国会更精彩地站起来。尽管布什看上去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他的对外政策在国际上也不十分受欢迎,但至少在美国国内,很多人还是宁愿相信他可以为美国带来安全和经济的复苏,其信任程度远远高于民主党人。
还有一个他的对手所不具备的优势是,布什有一个做过总统的父亲。老布什不仅给小布什带来勇气、人脉和忠告,还给他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研究了父亲所犯的错误后,小布什重犯那些错误的几率几乎为零。
布什的执着也令人惊叹。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功的领导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地坚持自我,而布什就是这样一个自我感觉极强、坚持己见的人,他反感那些在关键问题上不与自己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人,绝对地相信自己一贯正确,简直可以说,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布什的这种坚忍不拔、爱憎分明的性格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影响很大。而他强烈的宗教信仰、浓烈的天命意识则使得他非常容易接受新保守派的理想主义思想。
我们所看到的布什政府也确实是一届鹰派色彩非常浓烈的政府,从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到沃尔福威茨、博尔顿,各个都是实权人物,而且彼此都有很深的工作和思想渊源,借助“9。11”危机,鹰派得以青云直上,大展宏图。有了鹰派这个重要的推动力,有了新保守主义这个当量巨大的“精神武器”,布什的全球战略变得越发咄咄逼人和势不可挡,尽管他的理念和战略被讽刺为“坚持着也许是25世纪的自由理想,又行使着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的手段”。
事实上,从20世纪末开始,美国的国力就显示出具有绝对优势的力量,全球战略已显露出舍我其谁的气势,而在“9。11”的特定情势下,在布什及其班底的积极运作下,美国变得更加强悍而“无拘无束”了。不过,时间也会使布什政府逐渐意识到美国力量的局限,尽管“美国无论在国力方面还是在外交体制方面,都能够对整个世界施加影响,但同时也拥有着令人感到意外的脆弱性,缺乏单靠一国来统治世界的能力。”2
在《美国时代的终结》一书中,库普钱也不相信一个单极体系能够长久维持下去,并认为一些与美国对立的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对美国的统治地位进行制衡。但从现在来看,这种制衡的远景还看不清楚,至少在目前来说,真正能够使美国发生变化的,还是国内的因素,这包括国内经济的走势,两党的争锋与合作,国民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变化,也包括美国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反作用力及经济和道义上的损失,还有就是与此相关的“软实力”的流失。毕竟,美国还是一个民主的、务实的国家,有着保持政治平衡的传统和强大的理性的力量,有着诸多的权力制衡和媒体的独特存在。
相信,在更多对美国不利的事实的面前,在理智的思考之下,布什和他的国家会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世界”,无论多么强大的力量都有其局限和弱点,美国必须学会与世界共同构筑安全的防线,缔造自由与繁荣。
第一章:布什是谁?小镇走出的大人物
在当今的世界,美国总统布什无疑是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牛仔总统,有人则认为他是自由领袖,有人嘲笑他为笨蛋总统,有人却赞誉他是伟大总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人们对布什的情感都是近乎矛盾、甚至有些对立的。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欣赏,有人厌恶,但很少有人无动于衷,就像很少有人不对美国充满“感情”一样,无论这种感情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自“9·11”以来,布什在国内外更是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境遇。在国内,他的支持率一度上升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后来虽滑落至50%—60%区间,但支持他连任和反对他连任的人却都不在少数。而在国外,无论是阿拉伯人、欧洲人,还是中国人,对布什的看法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分歧也非常之大。
就布什本人而言,结婚前后的布什,40岁前后的布什,老布什出任总统前后的布什,“9·11”前后的布什,都有着很大差别,耐人寻味。事实上,人们对过去的布什、现在的布什和未来的布什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关乎到一个人的成长,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关乎未来若干年这个世界的走向。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充满争议的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究竟是谁呢?
小镇走出的大人物
乔治·W·布什1946年7月6日出生在康涅迪格州的纽黑文,当时他的父亲是耶鲁大学学生。两年后,老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携妻子芭芭拉和幼子前往德克萨斯州西部,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石油生意。布什一家落脚在帕米安盆地的米德兰,那个小城在20世纪初被称为“大草原上的女王城”,是个农业中心,后来因为石油而变得繁荣起来。小布什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并将其视为他的故乡。
1950年的米德兰是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年轻人到这里创业,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在米德兰,投资错了都会赚钱。在这个小镇子,浓缩着农业传统和工业文明的精华,充满着质朴的气息,也洋溢着进取的精神。这个小镇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人们坦诚相待,彼此支持着并祝福着,都相信会有美好的前程,家里常常是开着的,因为人们相信自己的朋友和邻居。由于向往未来,人们对孩子有着特别的瞩望,镇子里的头面人物千方百计为我们学校请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替别的家长看孩子。在这个地方,小孩子一做错什么事儿,凡是孩子妈妈都会觉得自己有权利,而且有责任来教训他,那种关切程度丝毫也不亚于他自己的妈妈。在这种环境里,孩子们学会了尊重长者,听大人的话,做好邻居。那是一段让小布什留恋的日子,单纯而快乐。小布什一生喜爱棒球的种子就是在那时种下的。
不久,布什去了安多弗的飞利蒲斯寄宿学校,在他上高年级的那个春天,他的政治天第一次绽放出来。布什帮助组建了一只棒球队,还自封为球队总管,并给自己起了个绰号叫“花呢布什”。像管理一家公司一样,他还任命堂兄凯文做助理总管,他的球队不仅有裁判,有文书,甚至还有心理医生。他们组织的棒球表演赛别有特色,每个寝室一个队,球队的名字各有特点,大家情绪高昂,助阵的球迷也不少。对布什来说,这次成功有着深远意义,不仅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组织和管理天赋,也对这种组织工作充满了兴趣,因为这支棒球队不但能传播快乐,分享幽默,还能给严肃刻板的气氛带来活力。1
更重要的是,在寄宿学校的这段生活教会了布什自立,使他认识到活跃生活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用他的话说,“我学会了怎样在扎根的地方开花结果。我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安多弗让我了解了自己,这是我从那学到的最珍贵的一课。不管生活把我带到哪里,我都可以广交朋友,自强自立。”就这样,一位未来的美国总统,从米德兰这样的小地方走了出来,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并逐渐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
第一章:布什是谁?给自己打工
在耶鲁和哈佛,布什继续了他在组织方面的优异表现,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社交和领导才能的提高方面却是硕果累累。相比之下,哈佛商学院更可谓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进哈佛商学院之前,对于以后要做什么工作,他自己心里也没有明确的想法。但没过多久,这座“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就给了他商业世界的工具与词汇,教会他资本运行的原则、积累、风险、支出、管理。哈佛教授的个案分析法尤其令他着迷,丰富多彩的案例与课程涉及国际金融、市场与资本运作,一切深深吸引着他,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
当1975年从哈佛毕业后,布什的一个朋友建议他,“先给别人打工,花别人的钱学生意。” 但布什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因为他自信读商学院不是为了到大公司打工和往上爬,他想的是当自己的老板,因为哈佛给了他当老板的工具和信心,他家族的经商史给了丰富的经验,他不想受制于人。就这样,布什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个小规模的石油公司。
尽管布什的公司经营得不很成功,但他还是从石油生意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了解到了做企业的风险和能源的重要性。他逐渐明白了,慢而稳的投资才能带来回报,这使他在日后的人生经营中变得稳健而细致,做每一件事都能对接下来的“进发”做好铺垫,或者是人力的,或者是资金的,或者是经验的。而且运气和机缘的成份也必不可少——有时候你能处理好绝大多数事情,小心翼翼地回避风险,负责任地利用能源,做好每一项决定,但这并不能保证你能打出高产井——这一点他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体会得尤为深切,如果没有“9·11”,布什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大概谁也说不清楚。
更重要的是,通过经营企业,布什增强了管理才能,学会了树立明确的目标,并能够愉快地人们一道去实现目标。与学生时代的领导角色不同的是,布什在真正的老板岗位上体会到一个领导者的苦与乐,有成功的喜悦,也惨败的教训,他懂得了负责,懂得了应该公平地善待大家,懂得了如何进取,也懂得了怎样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这一切,都对他日后成功竞选并承担好州长和总统的责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经由爱情的滋润和家庭的温暖变得更加明显了。
第一章:布什是谁?“最佳选择”
对布什来说,爱情的降临充满偶然性,但看上去却显得那样自然。布什和劳拉应该说是很有些缘份的:他们实际上是一起在米德兰长大的,两家只相隔半英里,他们在休斯敦还曾经住过一个公寓大楼……只是他们过了几十年才认识。
与布什同岁的劳拉·韦尔奇出生于一个普通而舒适的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是一位住宅设计师。17岁那年,劳拉遭遇车祸,她的恋人在车祸中丧生,给她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1977年夏天,劳拉回米德兰看望她的父母,其间她的好友准备把布什介绍给她,推辞了几次,她说那就见见吧。不久,在一次露天烧烤晚会,劳拉和布什“偶然”地相识了,并且很快碰出了火花。
小布什后来称,从劳拉身上他找到了一种坚定的影响力,他眼中的劳拉美丽动人,性格温柔,喜欢说笑,为人直来直去,而且非常聪明。看上去,两人截然不同:劳拉安静文雅,布什精力充沛;劳拉天性好静,布什天性好动;劳拉遇事有耐心,而布什却急三火四;劳拉喜欢呆在自己的空间离,而布什则总是侵人别人的空间,向他们靠过去,碰碰他们,拥抱他们,接近他们。不过他们基本的价值观是相同的:两人都是在西得克萨斯那种环境中长大的,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学到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同样重要,每个人都有责任做好邻居、好公民。他们都喜欢读书,都喜欢和朋友相聚,很快两人就被对方吸引住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