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潘金莲的发型 >

第13章

潘金莲的发型-第13章

小说: 潘金莲的发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很具体地介绍了花露在化妆品中所起的效用。上好的胭脂挤出汁水,反复过滤之后,再调上花露,进行蒸馏加工。有意思的是,这里不仅涉及到了蒸馏而成的花露,而且写出了对蒸馏工艺的进一步发挥——把胭脂汁和花露配在一起做二度加工,得出的成果,是如“玫瑰膏子”一般澄莹的精华物。平儿用了这胭脂之后,不仅唇、面“鲜艳异常”,而且“甜香满颊”,正是因为其中有花露,散发着“似花非花,是露非露,有其芬芳而无其气息”的妙韵。难怪宝玉当初急着去学堂与风流情友秦钟会合,还放心不下家里制胭脂膏子的事,临出门前对黛玉郑重叮咛:“好妹妹……那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第九回)。这么香红氤氲的过程,又是这么甜美澄莹的结果,那是可以任其落于旁人之手的吗?    
    然而,像宝玉这样情性的人,好像还是不多。说起来也不是很让人意外的,花露在咱们这里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此物虽然在一开始是作为香衣、香身的美容物品而登陆中国,一旦本土化之后,却拐了一个弯,直奔口腹之欲而去了。李渔最近重新走红,因为据说他特别懂得女人和生活的情趣,这种看法倒也不差:说到美女离不得香气,他就把花露郑重推荐给了古今的美女们;但一谈起饮食之道,他又像变魔术一样,再次推出了花露,天才地发明了一种用花露拌饭的方法:“宴客者有时用饭,必较家常所食者稍精。精用何法?曰:使之有香而已矣。予尝授意小妇,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食者归功于谷米,诧为异种而讯之,不知其为寻常五谷也。此法秘之已久,今始告人。……露以蔷薇、香椽、桂花三种为上,勿用玫瑰,以玫瑰之香,食者易辨,知非谷性所有。蔷薇、香椽、桂花三种,与谷性之香者相若,使人难辨,故用之”(《闲情偶寄》“饮馔部•;谷食•;粥饭”)。当米饭刚熟的时候,用蔷薇、香橼或者桂花的花露浇到饭上,盖上锅盖闷一会,然后拌匀,盛碗,效果是普通米饭带有了异样的香气,仿佛什么珍奇食物一般。


第二章 饮食第25节 花露天香(3)

    花露拌饭,实在是很有想像力的一种实践,大概属于李渔个人的天才发挥。《养小录》中把花露归在“饮之属”,列举了当时更通行的用法:“入汤代茶,种种益人。入酒增味,调汁制饵,无所不宜。”花露兑水,可以作为茶水的代饮品;另外还可以加入酒中,做成花露酒;或者做为调味品,在制作味汁、甜品时使用。《红楼梦》中的“木樨清露”、“玫瑰清露”,显然正是属于这一本土传统,小说中很具体地写到,玫瑰露是用凉水冲兑了,当饮料喝。有意思的是,由于异国熏香用的花露总是以玻璃瓶盛装,这一长远风俗对中国文化有着持久的熏陶,结果,两种作为饮料的花露,也被一本正经地盛在“螺丝银盖”的欧式玻璃小瓶里。在曹雪芹生活的时代,这种玻璃瓶,或者是从欧洲直接进口的,或者是在本土仿制欧洲制品而成的,本身就贵得很呢。    
    中国土产的花露,作为入口之物看来倒是很成功。那“玫瑰清露”,是“胭脂一般的汁子”(第六十回),“一碗水里只用挑上一茶匙,就香的了不得呢。”当然,这里所写的花露也实在非同一般,是“进上”的——王公贵族或地方大吏特制出来进奉皇上的。秦一民先生所著《红楼梦饮食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木樨玫瑰两清露”一节中就指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1697年夏天曾经向康熙皇帝进献过玫瑰露八罐。所以说,曹雪芹在这里的描写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是不加任何夸张地反映了那一时代大贵族生活的真实状况。从小说中所写其色状、其盛器、其鹅黄笺子,就可以想象这两小瓶花露的高贵不凡,曹家进献康熙的那八罐玫瑰露,想来也该是采用类似的包装形式吧。怪不得王夫人和袭人都担心花露会被宝玉随便糟蹋了。当然,这两个人是最了解宝玉的,不出她二人所料,这么贵重的东西,果然就被宝玉与芳官一起联手给“糟蹋”了。本来是专门奉献给皇帝的香露,被他俩转手送给了厨娘的女儿五儿,结果还惹出一场理不清头绪的乱子。要说富家孩子怎么糟蹋东西,如果没有亲身的生活经历,还真是难以想象,会是这么样的糟蹋法。当然,宝玉的行为,完全不可以按照王夫人或我们的俗眼来衡量,他那样做,有着他自己的充足的理由,体现着他一贯的思想逻辑——五儿是个美丽的女儿。    
    无论是蔷薇花露拌米饭,还是玫瑰露冲成的冰凉饮料,在今天都是享受不到了。显然,必须有鲜花蒸馏成的天然花露,才能做出那样的美味来,而古老的花露,是早就绝迹了。风水轮流转,最近的时髦,是什么都讲天然、有机,女士们都时兴喝干花瓣泡的花茶。那么能不能干脆把花露也复兴起来呢?我当年曾经依照一本台湾食谱的指点,用装速溶咖啡的玻璃瓶做四川泡菜,效果奇佳,方便干净,是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良。实际上,按照《香乘》中的介绍,蒸花露的工具,在原理上与煮意大利式咖啡(即Espresso)的那种家用咖啡壶的设计基本相通。不知道有没有高人可以发明什么方法,用这种咖啡壶,或者其他形式的咖啡蒸馏器来制天然花露?如果此路能通的话,那么女士们就可以在家中置办一只咖啡壶或一台咖啡机,回家前买几把鲜花,在入浴前把花瓣放到咖啡机里,揿下开关;等出浴之后,花露也就蒸成了吧,先用它来拍润肌肤;然后来一杯花露茶。最后,还可以照李渔的方法,轻松地做一碗花露拌饭。当此时节,简直可以幻想自己就是那吃花的香香公主了,而且这一切从环保方面来说是回归自然的,从健康之道来说是低脂的,还是如今最倡导的DIY。当然,不知道咖啡的蒸馏与花露的蒸馏是否同一工艺原理,也许我这里只是在胡思乱想。但即使是胡想,也还是挺诱人的。据《养小录》介绍,“凡诸花及诸叶香者,俱可蒸露”,并且列出了三十四种的花、叶,从橘叶到玫瑰、茉莉、梅花、玉簪花、玉兰花,都是蒸香露的好原料。《桐桥倚棹录》还一一举出了各种花露的滋补益处。这些与世无害的古老生活经验,似乎也确实不应该被轻易放弃的啊。


第三章 起居第26节 得几而止(1)

    庄子《齐物论》开篇曰:“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对于这里提到的“几”,当代的注释家往往解释为“案”或“几案”、“桌子”。这是按照今天“茶几”、“书几”之类的概念,以为“几”无非是桌子一类的家具。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南郭子綦当时就是靠在“案”,也就是矮桌子上。    
    我们都有把身体倚靠在桌子上的经验,毕竟这是个不讲仪态和教养的时代,大家逮哪儿靠哪儿,随便得很。因此,从我们的切身经验去理解古人的生活,以为南郭子綦也喜欢倚靠桌子,这似乎不成问题。然而问题是有的。其问题在于:在人们席地而坐的时代,盛放食物、器物的案相应地都非常的矮。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张漆案实物,高度只有5厘米。我们都知道,中国家具史的发展规律,是在时间进程当中,随着坐具逐渐增高,桌类家具也逐渐增高。先秦与汉代一样,都是属于席地而坐的时期,因此,先秦时候人们使用的案,其高度应该不会与西汉的案有太多差距——实际上,从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案实物也确实非常低矮。如果那时的案都是这样矮塌塌的家什,人体想要靠上去,还真不那么容易,恐怕只有人整个儿地匍匐到地面上,或把自己仰天彻底放倒,才能就着那案子。另外,汉代艺术,比如东汉画像石,把古人使用“案”的方式表现得很清楚:案不是放在坐席上面,而是摆放在坐席前的地面上。如果先秦的用案方式与汉代一样,那么,南郭子綦如果想要靠上案子,不仅要满地打着滚儿去适应案的高度,而且还要把头和脖子、肩膀等身体部位探出坐席去,这样才能将就到放在地上的案。这也太难为了他一点。换句话说,根据汉案的情况来看,在席地而坐的时代,一个人只要还想保持起码的坐姿,就不可能靠到“案”上。    
    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此时的南郭子綦已经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进入了一种很升华的状态,所以就像前卫艺术家一样,故意地怎么别扭怎么来。可是,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古人似乎都特别喜欢往“几”上靠。如《尚书•;顾命》中,周成王在病势危重的情况下,“凭玉几”而对大臣们郑重发出遗命。《西京杂记》中记载汉人邹阳的《几赋》,是咏“几”的专篇,末云:“君王凭之,圣德日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凭,依几也。”清人段玉裁注(以下简称段注):“依者,倚也。”所以,凭几的意思,其实就是“依几”、“倚几”。古代文学中提到“几”的时候,还常用到另外一个动词,这就是“隐”,如《孟子•;公孙子丑》提到孟子“隐几而卧”,《战国策•;燕策》提到“隐几据杖”,再如《世说新语•;贤媛》:“韩康伯母隐古几毁坏。卞鞠见几恶,欲易之。答曰:‘我若不隐此,汝何以得见古物也?’”据《说文》,“隐”本当为“■”,其义为:“有所依也。”因此,“隐几”同样是“依几”。(在古人那里,“凭几”与“隐几”是两种不同的“依几”状态,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此需另述。)总之,古人提到“几”,都是在说如何地“依”它,《战国策》中还提到“设机(几)而不倚”,说来说去,“几”总是与人的身体分不开,特别是与人依靠的姿势分不开。如果我们坚持说“几”与那时的矮案是一回事,就实在讲不通了。要是帝王真的天天滚倒在地,赖在一张贴地的矮案子上,又怎么可能“圣德日跻”?臣子拍马屁,也不能这么没水准。所以,南郭子綦所使用的那张“几”,与当时日常使用的、盛放东西的“案”,彼此有所区别,这一点,首先应该明确。    
    我们今天关注庄子,注意力当然是在于挖掘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光大其精妙的东方文化精神,“几”是不是矮桌子,南郭子綦究竟靠的是一件什么样的家具,这本是无关紧要的细节,用不着上心的。不过,就在这种不上心中,相关的解释可是有点越来越离谱,比如,有人告诉我们说,南郭子綦当时是依在“靠椅”上,超越时代,早早就过上了唐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人说这老先生是坐在炕上,靠着“炕几”、“炕桌”,仿佛他或庄子闯过关东,成了“东北银(人)”。这样的释译让人读来实在感到很吃惊。其实,关于什么是古代的“几”,那时候“几”与“案”的区别,考古界、文博界的一些学者,特别是致力于家具史研究的专家们,都做出了很具体的考证,如杨泓先生就有《隐几》和《家具演变和生活习俗》(见《文物丛谈》一书)二文,只要读过就不至于产生那样离奇的误会。    
    不过,要把相关的情况进一步弄清楚,还得从《山海经》说起。据《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何谓“梯几”呢?晋人郭璞注曰:“梯,谓凭也。”这样一说,则“梯几”就是“凭几”,西王母也是一位喜欢挨靠“几”的。对我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西王母是东汉画像石艺术的重点表现对象。在一些东汉画像石,比如山东嘉祥洪山村出土的画像石上,端坐的西王母面前,放置有一器,该器有一横向平面,其下两边各有一排细棍组成的一组支足。这一形式,与西汉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一件漆“几”的实物完全相同。马王堆漆几,正是由两组支足支撑起一个窄长的平面,每组支足各由四条细棍组成。有意思的是,这两组支足又备有长、短两种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拆、装变换,所以“遣策”中称其为“漆画木变机(几)”。出土物与图像资料相印证,一方面,明确了马王堆“漆画木变机(几)”就是古人所凭、所依的那种“几”;另一方面,也证明画像石表现的,正是西王母“梯几”即“凭几”的经典形象。(早就有专家考证指出,东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头上所戴饰物即为“胜”,因此是在表现西王母“戴胜”这一细节,可见这一艺术对《山海经》中西王母形象的再现相当忠实。)    
    我们看到,画像石上的西王母,是正面端坐,几就放置在她的正前方,她双手合拢,两条前臂一直到肘部,都放置在几面上。这,应该就是汉代人观念中的“梯几”即“凭几”的姿势了。事实上,西王母并不孤独,与她采取同样姿态的形象,在东汉画像石、画像砖中频频出现,包括东王公、战争场面中的主帅等等。不过,最常出现这种形象的,是所谓“家居”或“拜谒”的场面,在这些场面中,位于中心位置的男主人都像西王母一样,凭几安坐,接受其他人的服侍或拜谒。这些人物不仅姿态一致,就是面前那张几的形式,也与西王母所梯之几、与马王堆“漆画木变机”完全相同。其中,最重要的要算四川成都青杠乡东汉墓出土的“讲学图”画像砖,这里非常生动具体地再现了汉代儒师授学的场面,其中,儒师坐于席上,面前放置着一张几。(在这张几上,还覆盖着织物,忠实地反映了当时冷天在几上盖几巾的风俗。)儒师与西王母一样,把双手合拢在袖管里,就是所谓“抄着手”、“袖着手”,然后把手和双臂都放置在几面上,向着恭坐两旁的弟子们循循授教。在“家居”、“讲学”等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写实题材中,频频出现这样姿态的人物,可以推测,艺术家如此描绘,是在反映当时真实的生活风俗,是在反映那个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几的普遍方式。由此也可见,汉代艺术家们在表现西王母“梯几”的神话场面时,完全是按照着现实生活的样子来进行。看起来,西王母的姿态,恰恰是展示了古人“凭几”的标准方式。    
    “讲学图”以非常熟练的艺术手法,把儒师处理成四分之三侧面的形象,这就使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坐姿。他采用的是跪坐的姿态,这,或许可以解释古人爱倚靠“几”的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坐在席子上,周围没有任何靠背、扶手一类的东西可以依靠,所以就发明了专用的器具来让身体有所依凭,这就是“几”。其次,推测起来,人在跪坐的情况下,身体重心向前,人体不自觉地就要向前倾,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几时,是将几放置在身前,人把手臂放在几面上,由此来获得一个支点,舒缓身体的紧张。(但“隐几”是一种特殊的姿态,限于篇幅,只能专文另述。)在画像石中,有些凭几的人物被表现成侧面的形象,这时可以清楚看出他们都是采取跪坐的姿势。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跪坐的姿态造成人的身体重心向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向后仰靠,所以才造成当时生活中长期没有靠背类家具的出现,相反,人们倒想到了在身前放置一个专门家具来支撑身体。


第三章 起居第27节 得几而止(2)

    由此可知,几是特定的起居风俗的产物。南郭子綦完全用不着去凑合低矮的案,他像当时很多有身份的人一样,家当里有专门的几,就是为了凭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