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2004年第6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去,其元叙述手法也有自己的特点;《一只螃蟹,六条腿》就是第三层次了,明显地稚嫩得多,还需要继续练笔、炼意。
由于这样的理由,如果让我排出个更具体的顺序来就有些困难。实在要这样(根据短篇擂台赛规则),也可以如此办理:第一、二、三、四篇的顺序依次是《早安,北京》《卡通情色故事集》《沙发上的月亮》《一只螃蟹,六条腿》。还是那句老话:排名的事,人各有理,姑妄听之,不必太较真。不过,补充几句:按我的估计,从哪方面看,《早安,北京》会在目前引起更多的注意。要找社会个体心态的真实轨迹,它有;要找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记忆,也不缺;要找当前主导文化急于张扬的昂奋元素,它也特意允诺了。个体心态、历史记忆和主导文化,一个都没少,这样的文本实在不多见,能不交点好运吗?当然,在今天这个文学经典标准急剧变幻的时代,什么样的文本才是优秀的或至高无上的,显然已经成为一种一时难以说清道明,但又富于诱惑力的疑难了。
(2004年9月5日完稿于北京)
说长论短看擂台
何镇邦
读了这组参加“全国短篇擂台赛”的作品,按照我的直觉,它的顺序应是:一、徐坤的《早安,北京》;二、林苑中的《沙发上的月亮》;三、谢挺的《一只螃蟹,六条腿》;四、李冯的《卡通情色故事集》。
下面,把我的阅读感受以及这样排列顺序的理由简述一番,以求正于作者与读者。
女作家徐坤的短篇新作《早安,北京》之所以被我置于这组作品的首位,是由于它用朴素的白描手法从日常生活切入写了六位从东北农村到北京旅游探亲的外地人游览北京的经历和心态,写了他们的亲戚,已在北京过上白领生活的巩泽原以及他的妻子梅梅在接待这批来自东北农村的亲戚时的不同心态。小说于朴素、散淡的叙述中开掘日常生活的蕴藏,不刻意的一波三折的叙述,寥寥几笔的人物素描,均颇见艺术功力。泽原的二舅“这几年开了小加工厂,日子过得好了,也就有了些闲心闲钱出门溜达”,而这次到北京“遛达”则是由于他巩家老二超生的一个叫林耀宗的男孩,“在县城重点高中学习不错,老师预言明年他准保考上重点大学”,于是决定带孙子到北京看看北京大学到底啥模样。泽原的二舅有恩于他妈妈,当他抱着子还母债的心情,在说服了小媳妇梅梅之后驾车到北京站迎接二舅一行时,发现来的不仅是二舅、二舅妈以及他们那个准保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孙子三个人,而是加上二嫂、三嫂和三嫂的女儿小燕,共六个人。原来的接待计划只好更改,临时联系了一家三星级宾馆,让他们住进去。这是叙述中的第一波折。在泽原陪六位客人逛了一天天安门、故宫、北海之后,第二天准备领他们进北大校园参观时,发现他们搬出了原订的宾馆,到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条件颇差的旅馆住下。这是叙述中的第二个波折。第二天,在泽原引领六位客人参观了北大校园和游览了圆明园之后,本来是想领他们到亚运村中华民族园南门的“鸭王”饭店吃上一顿正宗的北京烤鸭,可是没想到那位嘴多、主意多的三嫂又起“幺娥子”,要求到泽原家坐坐,见见他媳妇。这又给泽原出了难题。这是叙述中的第三个波折。最后一个波折是:泽原为他们买了硬卧车票,这在车票紧张的时候是很珍贵的,可是当第三天他们游完长城、十三陵回来后,竟然把火车票退了,换上了长途汽车票,而且准备第四天起个绝早,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然后直奔长途汽车站乘长途客车回东北。这又给泽原一个意外。泽原只好起了个绝早,赶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并为他们送行。这种看来朴素散淡的叙述中又一波三折,不仅给读者的阅读平添了不少兴味,也把泽原二舅一行六人写活了。小说中,有几个人物,诸如二舅、三嫂子、林耀宗,还有泽原及其妻子梅梅,笔墨多少不一,却都是写活了的。小说中若干生活场面的描写,诸如北京站接站,参观北大校园以及天安门早晨的升旗仪式,由于写出了特殊的氛围,或开掘出特殊的内涵,不仅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于小说意旨的提升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短篇,如能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交待,把笔墨用得更省俭些,写得更精粹些,结构更严谨些,也许会更精彩。
排在第二位的短篇小说《沙发上的月亮》出自一位并不知名的作者林苑中之手,但是写得却很不赖。小说写的是一位丈夫深夜不归的少妇上街寻找寻找丈夫,却躅于街头,与一个三轮车夫邂逅、攀谈到产生感情直到发生一夜情的心理活动过程。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相当细腻而准确,环境描写,氛围的营构也颇见功力,且能把环境气氛的烘托与两位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较好地结合起来。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善于截取生活过程中的某个横断面加以精彩地描写,这篇作品的作者颇能掌握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把短篇小说写得像短篇小说,而不是把短篇小说写成中篇小说。这一点是颇值得称道的。这篇作品的另一特色是,在叙述中两次中断,插入作者与读者关于小说情节发展的两段对话,力图把读者拉进小说中来,与作者共同来创作,共同编织故事和关注人物的命运。这种文体上的新尝试,是否成功暂且不论,但这种探索与创造的勇气却是值得肯定的。
我把谢挺的短篇小说《一只螃蟹,六条腿》排在这组作品的第三位,是因为文章虽然特色鲜明,但对生活的开掘不够深,小说的旨意也较一般,小说写的是一位叫林飞的大学生受聘到面临家庭解体的罗浩家当家庭教师,后来简直成了家庭保姆的故事。小说的一条明线是林飞受聘到罗浩家当罗浩的独生子罗小火的家庭教师,后来逐渐转变成罗家的保姆的过程以及林飞的心灵轨迹,这条线索似是小说的明线与主线,却写得并不深。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罗浩与其妻子苏晓荣的情感危机,从分居到准备离婚的故事。这条线索,若隐若现,看来是小说的暗线,实际上却是小说的主线。如果按林飞到罗家当家庭教师直至家庭保姆这条线索来说,加上对罗小火的一些描写,似近乎儿童文学;而就罗浩与苏晓荣的情感危机这条线索来说,分明又是一篇家庭问题的小说。作者的笔墨游移于这两条线索之间,于是两方面都写得不深,这也许正是这篇小说弊病之所在。
李冯的《卡通情色故事集》把“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我国上古时代三个著名的神话传说改写为情色故事。我不怀疑李冯的叙述技巧的娴熟,但不赞成他把三个很庄严而且有特殊内涵并且有崇高的审美情趣的神话传说改造成现在这种世俗的情色故事。因此,我不喜欢这类作品。
阅读札记
杨联芬
一、作品排序(按优劣顺序):
1、 李冯《卡通情色故事集》
2、 徐坤《早安,北京》
3、 谢挺:《一只螃蟹,六条腿》
4、 林苑中《沙发上的月亮》
二、评语
1、 李冯《卡通情色故事集》
李冯这篇小说,不管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有无直接关系,其颠覆传统、亵渎经典的叙述方式,显然属于“后现代”,表现的是一种挑战正统、解构权威的叛逆者与玩世者的姿态。
小说选取的三个故事,分别来自中国最古老的经典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和“愚公移山”——却在叙事上竭尽荒诞,或与原典毫无关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或将原典加以荒谬的想象与夸张(《愚公移山》)。作者流畅的语言、荒诞而合理的想象,显示了突出的艺术才华;作品的荒诞想象,却也真实地表现了中国当下的现实及社会情绪。
这篇小说的价值,主要并不取决于“颠覆”的姿态,而是其“颠覆”的巧妙、机智,语言文字本身,情绪与情节本身的自然流畅感,使它成为一篇好的小说。
2、徐坤《早安,北京》
小说选取的是一个极富喜剧性的题材,将一群乡下亲戚组成的观光团,突然插入大学毕业二十年,与老家亲戚素不相识的小公务员泽原平淡庸常的日常生活中,由此演绎出一则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无奈而不失礼貌的接待,乡下亲戚在“皇城”观光的各种情态,都写得生动而幽默。陪同游览前主人公泽原疲惫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心理预备,与陪同过程中其内心体验的变化、情绪的流动,使作品的叙述形成某种复调的特征,展现了主人公在机关体制和都市生活磨砺中渐趋麻木的心灵因这偶然事件而发生的颤动。小说贯穿首尾的主人公内心情绪的渲染,使小说叙述超越了庸常与琐碎,而升腾出某种诗意。
结尾部分升旗仪式与崇高精神的渲染,流于俗套,败坏了全篇。
3、谢挺《一只螃蟹,六条腿》
小说将一个年轻大学生在一个特殊家庭做家教的经历与感受,以自然的笔调叙述出来。小说的叙述,一方面像生活本身一样,具有原生态的平淡、琐屑,有“新写实”小说的风范;另一方面,小说看似不经意的场景与细节选择,人物心理及性格的白描式点染,则显露出作者对生活有较敏锐与细腻的感受。结尾的安排,在叙述上有斧凿的痕迹,在意义上,则使人略感费解。
4、林苑中《沙发上的月亮》
这篇小说在试验一种“超文本”的写作技巧,但作者对技巧的兴趣,大于作品描写的真实性,内容较为空泛、造作。
警察与金鱼
陆 离
透过玻璃窗看,那个女人就像鱼缸里的一条金鱼,她在面包店里转了好几圈,眼神起落,最后锁定了一块羊角面包。她穿着一条草绿色的短裙,裙边绣了一只蝎子,这使她显得特别。夹起羊角面包的同时,女人抬眼看了看外面,眼光刚好从我周围滑过。她有一双夺人心魄的眼,不大,却亮,像是要随时为你蓄上一汪泪水。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迷恋过的一个女演员。我朝她点了下头,并不介意她是否看见。
那个女人踏着一双黄色的皮鞋,鞋跟不高,但是很小,走起路来有一种让人紧张的节奏,像钉子敲打地面。这使她的腿部肌肉紧绷,腰挺直,胸抬到了力所能及的位置。经过一番犹豫,选中了羊角面包后,女人快速走到收款台,付了钱,走到大街上。女人站在面包店门口,侧脸朝向街的右边。她的手臂自然地垂在身前,手指松松地勾着公文包式拎包半圆形的把手,由于身体略往前倾和不断地踮起又放下脚跟,拎包不断磕碰着膝盖。过了一会儿,她拿出一管口红,对着化妆镜把已经红艳欲滴的嘴唇又重重勾画了一遍。她对自己嘴唇粗暴的样子让我感觉心疼。她甚至对镜子的注视也不够专心,不断地抬眼去看大街上来去的人流车辆,可是她的眼光根本没有焦点。以后她大约站了又有两分钟,她的拎包磕碰膝盖的频率在不断增加,她终于忍不住拿出了手机。仅凭手机的大致颜色,我便知道这是最新的一款,这些天电视上正在铺天盖地地做广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邂逅相逢,只因为他们喜欢同一款手机。她好像还不太会用那款手机,胡乱地拨着号码。我想过去告诉她这款手机的正确用法,并把我的那个也拿出来给她看。可我不能这么做。女人几次拿出手机,又几次把手机送回包里。
刚办完了案子,我只想喝一杯咖啡。我喝了一口咖啡,天刚刚暗下来。大多数时候我不知道夜是如何来临的,现在我常常会走神。我已经提不起兴趣出现场,在案发现场看着同事们提取足迹,刷指纹和绘现场图,他们忙忙碌碌的样子让我觉得内疚,我老是把这个想象成电影中的一幕,觉得与己无干。我的任务是分析,分析,再分析,把线索在脑子里排列,组合,靶心瞄准犯罪嫌疑人。最近我常怀疑自己的判断,抓错人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都说我的错误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可每次我心里都别扭,我觉得一切都不对劲。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事物提醒我,我连白天和夜晚都很难区分。十天前在城东的河边,发现了一具无头女尸,很快,有垃圾工人举报在城西发现了一个人头,我们立即赶过去。那个披头散发的头从垃圾袋里被取出来。法医把头放在地上,把她的头发往后拢,举起照相机对着人头一通狂照,闪光灯照亮了她的脸,还很新鲜,看得出表情。她的嘴角微微向上,显得高傲。这使我意识到天已经黑了。
从学校毕业近十年。先在市局呆了半年,基本上是被闲置。那时我整天兴致勃勃,想跟着出现场。一听到有什么案子连约会都能搁到一边。但我没熬够资历,他们嫌带着我碍手碍脚。有时候我刚跟他们说完,一转身去上厕所的功夫,他们就溜了。为这个我还生过闷气。现在我也不爱带新手,他们就知道兴奋,刺激,什么忙都帮不上,没准还晕血。后来我下基层锻炼,去一个小派出所当了半年所长。那个小派出所只有三个人,另外两个年龄都比我大,说呆了十年了,也没遇上个像样的案子,我说碰得早不如碰得巧,在十年零一个月上我保准你们能碰上一起,还是恶性的。
一次我接到一个报案,离派出所不远,就在跟前的居民楼里,那个窗口看都看得见。打电话的女的说她丈夫要杀她,我马上赶了过去。我浑身肌肉紧张,打算应付最危险的场面。门是她丈夫开的。女的站在阳台上,年龄不大,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很羞涩,看见我来勉强笑了一下,眼神马上挪开,落在她丈夫的裤脚上。她对她丈夫说,你要是再打我,我就自杀。她背靠着阳台的窗户,阳台是封闭的,有一扇窗户开着,拉着纱窗。如果她要跳下去,她需要一把椅子,那么高的窗台不是一抬脚就能出去的。我松了口气。她丈夫很不以为然,对我说,你就让她跳,借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女的很怯懦地笑了一下,说他打我。她丈夫说,我怎么可能打她,她这么凶,她冲我扔东西,我不过是回扔了一个枕头。果然,地上满是花瓶和碗的碎末,还有一个罩着卡通图案枕套的枕头。我不知道说什么。男的过来问我抽不抽烟,我拿出自己的香烟,屋子里烟雾缭绕起来,有一种开会的气氛。女的咳嗽了几声,把窗户开得大了些。她开窗户时,我们都盯着她,谁也没动。然后我就坐了下来。这种夫妻吵架我没经历过,但也不是没见过,我父母就经常这么干。不过他们都是关起门来,谁也想不到去叫警察。我故作老成地说,算了算了,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什么大不了,和好了吧你们。女的不说话,男的埋怨那个女的,就是,多大事儿,你看看你一发脾气,把警察都惊动了。女的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们又聊了些别的,搞成警民一家的友好气氛。聊得高兴时,我差点说,没事你们来所里玩。
我刚回派出所,还没坐下,所里的老王说,又来电话了,这回是男的打的。当时我脑袋里嗡的一声。我问说什么了没有。他说没说什么了。我想这回可出事了。在去他们家的路上我不断地在设想,是不是那个女的真的跳了。看她挺镇静的,可是夫妻吵架这事既然能想起报警,肯定很严重,我怎么就这么给简单处理了呢。这回开门的是女的,她一见我就说,是他打的电话。那男的站着讪笑,说你不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