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

第28章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第28章

小说: 山海经校注 [晋]郭璞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辍牵保嗣娑奚恚嗌
  1 郭璞云:“辍糸健!焙萝残性疲骸耙烈姆搅钤疲骸赫麝‘耳。』疑即此。非、耳形相近。”
  据比1之尸,其为人折颈被发,无一手2。
  1 郭璞云:“一云掾比。”郝懿行云:“掾比,一本作掾北。”珂案:淮南子墬形篇云:“诸比,凉风之所生也。”高诱注:“诸比,天神也。”疑即据比、掾比(北)。诸、据、掾一声之转。
  2 珂案:盖亦神国起讧,战斗不胜,惨遭杀戮之象。
  环狗,其为人兽首人身。一曰猬状如狗,黄色1。
  1 珂案:观其形状,盖亦犬戎,狗封之类。
  ?1,其为物人身黑首从目2。
  1 郭璞云:“?即魅也。”郝懿行云:“魑魅汉碑作(衣离)?,(后汉书)礼仪志云:『雄伯食魅。』玉篇云:『?即鬼魅也。』本此。”
  2 郝懿行云:“楚词大招云:『豕首从目,被发鬤只。』疑即此。”
  戎1,其为人人首三角2。
  1 郝懿行云:“周书史记篇云:『昔有林氏召离戎之君而朝之。』或单呼为戎,又与林氏国相比,疑是也。”珂案:史记篇云:“昔有林氏召离戎之君而朝之;至而不礼,留而弗视,离戎逃而去之,林氏诛之,天下叛林氏。”孔晁注:“林氏,诸侯。天下见其遇戎不以礼,遂叛林氏,林氏孤危也。”
  2 郝懿行云:“戎,广韵作(人戎),云:『(人戎),人身三角也。』首作身,与今本异。”
  林氏国1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2,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3。
  1 郝懿行云:“周书史记篇云:『昔有林氏召离戎之君而朝之。』又云:『林氏与上衡氏争权,俱身死国亡。』即此国也。”珂案:史记篇“争权”下尚有“林氏再战而胜,上衡氏伪义弗克”二语。
  2 郝懿行云:“毛诗传云:『驺虞白虎黑文,不食生物。』与此异。”
  3 郭璞云:“六韬云:『纣囚文王,闳夭之徒诣林氏国求得此兽献之,纣大悦(宋本、藏经本、毛扆本作说——珂),乃释之。』周书曰:『夹林(今周书王会篇作央林,盖字形之讹也——珂)酋耳,酋耳若虎,尾参于身,食虎豹。』大传谓之侄兽(今尚书大传作怪兽——珂)。吾宜作虞也。”珂案:驺吾(虞)神话,亦文王脱羑里神话之一细节也。尚书大传云:“散宜生之于陵氏取怪兽,大不辟虎狼闲,尾倍其身,名曰虞。”是此驺虞也。淮南子道应篇云:“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驺虞、鸡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豹黄罴、青犴白虎、文皮千合,以献于纣。”首列驺虞,其贵可知矣。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1。
  1 毕沅云:“淮南子墬形训有樊桐,云在昆仑阊阖之中。广雅云:『昆仑虚有板桐。』水经注(河水)云:『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案泛、樊、板声相近,林、桐字相似,当即一也。”珂案:毕说近是。则所谓樊桐或板桐之山,盖亦以“林木泛滥布衍”(海外南经郭璞注)而得名,其义则泛林也。
  从极之渊1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2。冰夷人面3,乘两龙4。一曰忠极之渊5。
  1 珂案:文选江赋李善注引此经作“从极之川”。
  2 郭璞云:“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珂案:经文“恒都”,藏经本作“潜都”。郭注引淮南子齐俗篇文,实出庄子大宗师。大宗师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释文引司马彪云:“清泠传曰:『冯夷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后汉书张衡传注引龙鱼河图则云:“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楚辞九歌洪兴祖补注引抱朴子释鬼篇(今本无)复云:“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等等,是皆后起之说,未免芜杂不伦。河伯盖古黄河水神,穆天子传卷一所谓“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者是也。水经注洛水引竹书纪年云:“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冯夷与用盖即河洛之神也。殷墟卜辞屡有“●于河”(殷墟书契前编:一三二?五)、“祊于河”(铁云藏龟:九六?四)等记叙,知河伯神话之渊源亦已古矣。庄子人间世云:“牛之白额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适河,释文引司马彪云:“谓沉人于河祭也。”则在战国之世奉祀河伯之风仍有增未已。至楚辞九歌,乃有河伯专章之叙写,其中“与女游”、“送美人”等语,要无非表现人神恋爱之情况(见闻一多九歌古剧悬解)。则河伯者,固亦浪荡风流之神:此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传“河伯娶妇”传说之所由起也。楚辞天问云:“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羿“妻雒嫔”事,古说隐沦,茫昧不可知矣。而“射河伯”,则有王逸注云:“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见射之,眇其左目。河伯上诉天帝,曰:『为我杀羿。』天帝曰:『尔何故得见射?』河伯曰:『我时化为白龙出游。』天帝曰:『使汝深守神灵,羿何从得犯汝?今为虫兽,当为人所射,固其宜也,羿何罪欤?』”高诱注淮南子(泛论篇)乃径云:“河伯溺杀人,羿射其左目。”河伯盖为民害,羿射其不道也。而博物志异闻云:“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河伯性行之卑劣,于此尤可见一斑。其在古代神话中为反面形象人物,盖无疑问矣。
  3 珂案:关于河伯形状,尸子辑本卷下云:“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绎史卷十一引博物志于述此故事后更为之释云:“盖河伯也。”韩非子内储说上略云:“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有闲,大鱼动,因曰:『此河伯。』”可见河伯之形,实当是人面鱼身。酉阳杂俎诺皋记上云:“河伯人面,乘两龙。又曰人面鱼身。”“人面,乘两龙”,今所见山海经是也,“又曰人面鱼身”,盖更参古说而为之补充使成全貌也。
  4 郭璞云:“画四面各乘灵车,驾二龙。”郝懿行云:“郭注灵盖云,字之讹也。水经注(河水)引括地图云:『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是灵当为云。太平御览六十一卷引此注正作云,可证。”珂案:郝说是也,王念孙校同。
  5 郝懿行云:“水经注(河水)引此经作中极,中、忠古字通。”
  阳污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1。
  1 郭璞云:“皆河之枝源所出之处也。”郝懿行云:“阳污即阳纡,声相近。穆天子传(卷一)云:『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又出于阳纡、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盖即引此经之文。陵门即凌门也。或云即龙门,凌、龙亦声相转也。艺文类聚八卷引此经正作阳纡、陵门,与水经注合。阳纡、陵门其地皆当在秦,故淮南子云:『昔禹治洪水,具祷阳纡。』高诱注云:『阳纡,秦薮。』是也。水经注反以高诱为非,谬矣。”珂案:郝引水经注“冯逸之山”,当即“冯夷之山”,是以河伯之名而名山矣。
  王子夜1之尸,两手、两股、2、首、齿3,皆断异处4。
  1 珂案:日本小川琢治穆天子传地名考谓“夜”即“亥”之形讹,疑是。若果如此,则此节亦王亥故事之片段,即大荒东经郭璞注引古本竹书纪年所谓“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王亥惨遭杀戮以后之景象也。详该经“王亥”节。
  2 郝懿行云:“当为匈。”珂案:匈,古、胸字,海外南经结匈国正作“匈”。
  3 珂案:江绍原殷王亥惨死及后君王恒上甲微复仇之传说(见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北平华北日报副刊“中国古占卜术研究”)谓齿字与首字形近而衍,亦足供参考。如此,则王亥惨遭杀戮,系尸分为八,合于“亥有二首六身”(首二、胸二、两手、两股)(左传襄公三十年)之古代民间传说。郭璞图赞云:“子夜之尸,体分成七。”则所见本已衍齿字也。
  4 郭璞云:“此盖形解而神连,貌乖而气合;合不为密,离不为疏。”珂案:郭释已近玄说,殊乖神话之旨。
  舜妻登比氏1生宵明、烛光2,处河大泽3,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4。一曰登北氏。
  1 珂案: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云:“(尧)妻之(舜)以媓,媵之以娥。”此二妃皆尧女,所谓娥皇、女英(见列女传有虞二妃)者是也。礼记檀弓上云:“舜葬苍梧,盖三妃未之从也。”郑玄注:“舜有三妃。”则除上所说二妃而外,另一盖即此登比氏也。罗泌路史(后纪十一)亦以三妃为娥肓(娥皇)、女莹(女英)、癸比(登比),是也。
  2 郭璞云:“即二女字也,以能光照,因名云。”
  3 郭璞云:“泽,河边溢漫处。”
  4 郭璞云:“言二女神光所烛及者方百里。”珂案:海内西经:“大泽方百里,群鸟所生及所解。”即此大泽。该节及已下二节亦应移于此节之前,始与方位大致相符,说已见前。淮南子墬形篇云:“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说本此。而百字作千,或所见本异也。中次十二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此“帝之二女”,乃尧之二女即娥皇、女英也。楚辞九歌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即咏其事也。然其情景乃与“处河大泽”之舜二女宵明、烛光相类,或均同一传说之分化与?罗泌路史(后纪十一)因云:“宵明烛光,处河大泽,灵照百里,是为湘之神。”以之混同于湘水尧二女神话中,正无足异。
  盖国1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2。
  1 郝懿行云:“(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云:『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后汉书东夷传同。李贤注云:『盖马,县名,属玄菟郡。』今案盖马疑本盖国地。”珂案:此节及以下九节均应移海内东经“钜燕在东北陬”之后,说已见海内南经“匈奴”节注。
  2 郭璞云:“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以女为主(宋本、藏经本作王——珂),其俗露紒,衣服无针功,以丹朱涂身,不妒忌,一男子数十妇也。”珂案:郭说本三国志魏志东夷传。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1。
  1 郭璞云:“朝鲜今乐浪县,箕子所封也。列亦水名也,今在带方,带方有列口县。”郝懿行云:“(汉书)地理志云:『乐浪郡朝鲜又吞列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海。』又云:『含资带水,西至带方入海。』又带方列口并属乐浪郡。晋书地理志列口属带方郡。”
  列姑射在海河州中1。
  1 郭璞云:“山名也。山有神人。河州在海中,河水所经者。庄子所谓藐姑射之山也。”珂案:东次二经云:“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即此,所谓“列”姑射也。此节与东次二经所写情景相合,确当移海内东经始妥。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释文引简文(梁简文帝)云:“藐,远也。”则藐姑射之山即姑射之山亦即列姑射(山)也。列子黄帝篇云:“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云云,正是其地也。至于庄子又云:“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者,释文云:“汾水出太原,今庄生寓言也。”谓不必信以为真也。郝疏乃以列子列姑射山属此,以庄子藐姑射山属东次二经姑射山,谓二者“非一地也”,未免泥求,未能贯通。
  射姑国1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2。
  1 珂案:宋本、藏经本、吴宽抄本、吴任臣本、毕沅校本并作“姑射国”,作“姑射国”是也。
  2 郝懿行云:“山环西南,海据东北也。”
  大蟹在海中1。
  1 郭璞云:“盖千里之蟹也。”珂案:大荒东经云:“女丑有大蟹。”郭注云:“广千里也。”即此大蟹也。周书王会篇云:“海阳大蟹。”孔晁注云:“海水之阳,一蟹盈车。”此大蟹之见于先秦古籍者也。玄中记(古小说钩沉辑)云:“天下之大物,北海之蟹,举一螯能加于山,身故在水中。”御览卷九四二引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洲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岸,爨于水傍。半炊而林没于水。遽斩其缆,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则传说演变,愈出而愈奇也。
  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1。
  1 珂案:海外西经云:“龙鱼陵居在其(沃野)北。”即此鱼也。说详该节注。楚辞天问云:“鲮鱼何所?”刘逵注吴都赋引作“陵鱼曷止”即人鱼也。龙、陵声转,陵、人音近。山海经记有产人鱼之处多所:西山经之竹山、北次三经之龙侯山、中次三经之熊耳山、中次六经之傅山、阳华山、中次十一经之朝歌山、葴山,均云“多人鱼”。即南山经青邱山之赤?,中次七经少室山之●鱼,亦均人鱼之属也。然此人鱼,乃动物之人鱼,非神话之人鱼也。水经注伊水云:“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鲮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故其着史记曰:『始皇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徐广曰:『人鱼似–而四足,即鲵鱼也。』”谓此。神话之人鱼,此经所记近似矣,而未若搜神记所记之鲛人。搜神记卷十二云:“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博物志、述异记并记之而文小异。而御览卷八0三引博物志(今本无)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为尤奇异。后世人鱼之传说,则见于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洽闻记:“海人鱼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皆为美丽女子,皮肉白如玉,发如马尾,长五六尺。”天中记卷十二引徂异记亦云:“侍制查道奉使高丽,晚泊一山,望见沙中有一妇人,红裳双●,髻鬟微乱,肘有红鬣。水工曰:『某在海上,未省此何物?』查曰:『此人鱼也。』”其形貌姿态已与近世北欧童话家笔下人鱼相近矣。郝懿行云:“初学记三十卷引此经云:『鲮鱼背腹皆有刺,如三角菱。』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七卷亦引此经,而云『鲮鲤吞舟』。疑此皆郭注误引作经文,今本并脱去之也。”是矣;而狞猛之状则异也。
  大?居海中1。
  1 郭璞云:“?即鲂也;音鞭。”珂案:尔雅释鱼云:“鲂,魾。”郭璞注云:“江东呼鲂鱼为?。”说文十一云:“?,?。”故郭此注云“?即鲂”也。
  明组邑居海中1。
  1 郭璞云:“音祖。”郝懿行云:“明组邑盖海中聚落之名,今未详。或说(吴任臣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