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宰相与帝王 >

第13章

宰相与帝王-第13章

小说: 宰相与帝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相容共处,成就大功业者不会和众人商议计谋。所以能够使国家强大的圣人,是不会拘泥于固有的成法的;能够为国民造福的圣人,是不会因循旧礼的。”


第三部分: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商鞅与秦惠王:改革者的汗水与鲜血(2) 

    商鞅这一番长篇大论,让秦孝公非常激动,马上回应说:“说得好!太好了!”    
    大臣甘龙见孝公明确支持商鞅,十分着急,上前进谏说:“商鞅说的不对。那些圣人,不会改变那些民众的本质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教化;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不必改变原有的法纪,就可以使天下大治。现在我们这些执政者,想要教化民众,一定就要针对民众的特点,不必过分费自己的心智,也不必过分使民众劳累,就可以达到教化的目的;循规蹈矩、依照已有的法律纲纪去治理国家,才能让官吏迅速熟悉自己的工作,也能让民众安定而不受惊扰。”    
    秦孝公并非一个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帝王,他听到甘龙的话,有些心动。商鞅见状,急忙上前说道: “甘龙所说的道理,不过是世俗中平庸的见解而已。普通人当然愿意安于现状,服从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往往被他们所听到的和所学到的东西所蒙蔽,渐渐这些他们所学的和所听到的东西成为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桎梏。像这两种人,可以成为安分守己的守法官员,但是不可以和他们讨论旧有的法纪之外的东西,因为他们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而不懂得思考,因此头脑僵化,不思进取。请大王想一想,当年夏、商、周三代都是天下共同拥戴的帝王,但是他们的礼仪制度却完全不同。春秋五霸,包括您的先祖秦穆公,都是因为使用不同的法纪而成为天下的霸主。有智慧的人可以制定法纪,而愚钝者只能被法纪所约束;贤者可以改订礼仪移风易俗,而不肖者却只能拘于既有的礼仪、风俗。请大王想想,如果我秦国都是那些畏缩不前、因循守旧的庸人,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穆公时的霸业,什么时候才能建立大王您的不世功业呢?”    
    另一位保守派大臣杜挚说:“常言说得好,‘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请大王好好想想这句话,如果没有一百倍的利益,变法又有何用?不过是一场没有意义的乱子而已。而且,师法古代作为执政的标准是没有过错的,遵循旧礼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啊。”杜挚的话虽然没什么力度,但是也增加了孝公的担忧,因为他就是怕一旦变革旧法,却不能达到使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的目标,那样不是空忙一场吗?    
    正在此时,商鞅不慌不忙,进奏道:“治理天下不必用一个方法,管理国家也不必师法古人。想当初,商朝的大王成汤和周朝的大王周武王,都是没有因循守旧而成就王业的,这一点天下皆知。而夏朝的末代皇帝夏桀和商朝的末代帝王商纣王,都是因为不知道在新的时代应该更改礼仪制度而导致亡国的。与古人的礼法相反,并不是错误的,而遵循旧有礼法的行为也不值得赞扬。”    
    商鞅对杜挚的语气比较客气,使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稍稍缓和下来。满朝文武见秦孝公明显是倾向于商鞅,而且见到了商鞅巧舌如簧的表现,都不敢继续上前与之辩驳了。其中一些顽固派虽然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不表态,准备日后再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威望来说服秦孝公。    
    孝公见商鞅已经在言辞上压倒了群臣,而且他所说的都在理,便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马上封商鞅为左庶长,然后又指派他制订变法的方案。这次朝堂上的议论,虽然以商鞅压服群臣而告终,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支持,他即使再能言善辩,也无法控制局势。所以,商鞅和保守派因这次争论而将矛盾完全暴露出来了,保守派虽然屈服于秦孝公,但他们对商鞅的仇恨却因此而隐藏下来。    
    商鞅首先制定什伍连坐之法,令基层百姓互相监督,而且编为基层的军事单位;鼓励军功,在战场上立功者予以重赏而私下斗殴则从重处罚;勤于耕田织布的,国家进行奖励,从事私人工商业的,要捉拿为国家做苦役;宗亲王室如果没有军功,将不得有爵位,不能享受宗室的待遇;重新排列等级秩序,以战功作为评定等级的标准。    
     这些变法内容,其中以战功作为评定等级标准的内容,严重动摇了宗亲皇室的利益,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身份,而且如果不努力作战、奋勇杀敌,还有失去这个尊贵出身的危险。所以,许多大贵族、保守派暗中反对,变法措施颁布一年多之后,秦国境内有一千余人说新的法令实行起来太不方便,大家不熟悉,不知道如何执法。更有甚者,秦孝公的太子也在保守派的挑唆下犯了法。


第三部分: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商鞅与秦惠王:改革者的汗水与鲜血(3) 

    太子犯法事件,成为保守派向商鞅示威的借口,他们想知道商鞅要如何处理太子的案子。商鞅明白其中的利害,向秦孝公进言说: “我制定的新法能不能顺利实行,关键在于上面的人能不能遵从。现在太子也犯法了,如果不加惩处,以后大王富国强兵的愿望就很难实现。可是太子是您的亲生儿子,也是秦国未来的帝王,是不能加以重责的,所以,我们最好用权宜之计。”    
    秦孝公见商鞅如此说,便听从了他的建议。因为太子的身份特殊,不能对他进行在脸上刺字或者当众杖责的惩罚。最后,决定对太子太傅公子虔用刑,又将太子少师公孙贾刺面,让他们替太子受刑。    
    满朝大臣知道这件事情后,都觉得以太子的身份都受到如此的惩罚,便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多生事端。    
    商鞅处治太子的师傅,虽然打击了保守派的气焰,但保守派的实力仍然存在,没有被连根拔起。这次事件也让保守派和商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太子受到这样的处罚,也是心中有气。    
    这消息传遍了全国之后,国人竞相遵守商鞅的新法,令行禁止。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了,经过几次战争,占领了邻国魏国的大片土地,并将首都从雍城迁到了咸阳,势力已经指向中原,时时都有向东进兵、进攻六国的可能。    
    商鞅在秦国做了十年的宰相,宗亲皇室贵族们对他多有怨恨,因为他制定的新等级制度让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有人因此劝告他,希望他为自己寻找退路。这时,有个叫赵良的名士见到商鞅,作了长篇的劝说,希望他不要贪污慕名,应急流勇退,方可稍得安全,赵良还特别指出商鞅所面临的危急局面,不仅来自皇亲国戚们的怨恨,而且也来自己功高震主所造成的臣君难容的危难性。但商鞅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觉得自己制定的法令严明如山,谅那些贵族也做不了什么。可是他就是因为这种致命的自负,继续对贵族和保守派推行高压政策,让他们团结在一起,等待时机报复商鞅。    
    终于,在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是为秦惠王。保守派和大贵族们趁机以谋反的罪名状告商鞅。商鞅无路可逃,最终被擒,身受车裂之刑,他的家人也被杀掉。他死之后,因为他的法令确实对秦国的强盛有巨大的用处,所以,得以保留下来,被历代秦国帝王所沿用。    
    商鞅被害,是由秦惠王下令进行的,看来与秦孝公完全无关。但仔细分析起来,事实并非传说的那么简单。从秦惠王上台后的形势变化看,秦惠王上台时尚未行冠礼,从后来的表现看也并无过人的才干。而商鞅此时担任大良造已10年,长期掌握军政大权,显赫一时。然而秦惠王一上台,便轻而易举地除掉了他。显然,如果没有秦孝公的预先安排,秦惠王的顺利得手是难以令人相信的。《战国策》中记载秦孝公病重时,曾提出把君位让给商鞅,而商鞅没有接受。这实际上反映了孝公在安排自己后事时对商鞅的试探。秦孝公一死,商鞅便丧失军政权力,束手待擒的事实也明白告诉人们,孝公对其后事是作了精心安排与准备的。    
    从孝公生前行为来看,一方面表现了对商鞅变法与执政的支持,表现了对商鞅的信任,但另一方面又始终把商鞅摆在变法与执法的第一线,使其处于矛盾冲突的中心地位,变法中守旧势力的仇恨与敌意都集中到商鞅一人身上,特别是商鞅为变法而同太子一派结下的仇怨,成为商鞅未来的致命威胁。然而我们却看不到孝公为缓和商鞅与太子之间矛盾而做过什么努力,也看不到他为保障商鞅未来安全而采取过什么措施。当然,为自己继承人的前途考虑,由继承者除去商鞅却是有益无害的事,一方面可以使那些在变法中受打击的贵族出一口气,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提高惠文王的声望。另一方面,变法的完成已使商鞅失去了原来的价值,且德高望重的老臣是年少的秦惠王难以驾驭的,这是孝公不会看不到的。因此,商鞅悲剧的发生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第三部分: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吕不韦与嬴政:有一个独裁者叫“帝王” 

    涉身权力场中的人,脚下都踩着块石头,只要石头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那些不可一世的英雄有时对此却浑然不觉。当他们仍然陶醉于“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中时,脚下的石头却突然的松动了。    
    自打有权力以来,帝王权威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宰相如果忽视这条准则,一定会招来无穷的祸患。晚年糊涂的吕不韦无疑成了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赵姬的儿子赢政当上秦国国君之后,吕不韦的权势也一天比一天大,他不仅拥有河南洛阳10万户,蓝田12县,燕、赵的十多个封邑,而且还拥有家奴万人。如此庞大的势力自然引起了秦王嬴政的防范。而且,随着嬴政年龄的增长,对吕不韦的防范更加加剧了。    
    嬴政21岁时,按惯例,应该举行冠礼,开始亲自摄政。可吕不韦却手握大权,独断朝纲,其权势达到了顶峰,甚至盖过了秦国的帝王嬴政。    
    嬴政不是那种甘心受人摆布的帝王,他根本不会听从吕不韦的摆布,也绝不会容忍吕不韦的权势。虽然他们两个人都主张统一,但是在思想、政治方面,吕不韦推崇儒家的政治思想,而秦王嬴政则表现了强烈的尊崇法家的态度。他不仅是法家的尊崇者,而且是法家路线的积极实践者,吕不韦主张国君不过问具体的政务,而嬴政则主张所有国家大事,包括一切刑事案件,都要由他专断,这一切分歧,都是没办法调和的。    
    事实上,吕不韦可能也察觉了这一点。但是,嬴政是他的儿子,他是心知肚明的,这时的他没有意识到嬴政还是他的上司,因此,他又犯了一个大错。    
    嬴政的母亲赵姬以前是吕不韦的宠妾,现在虽然地位尊贵,但子楚已经死了,赵姬便和吕不韦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时,嬴政已经长大了,吕不韦也害怕她和太后私通的事被发觉,于是找了一个自己的替身送给赵姬,这就是嫪毐。嫪毐身高九尺,身材魁梧,长相很美。吕不韦偷偷把嫪毐收在门下,并故意引诱太后想入非非后,就借机把嫪毐献给了太后。    
    吕不韦没想到嫪毐进了宫以后,凭借着太后的宠爱,结党营私,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嫪毐虽然势力很大,但他没有吕不韦有心计。他和太后生下了两个孩子。后来,有传言说为让自己的孩子继承王位,他们要毒死秦王。对于这一切嬴政早就有了察觉。    
    在秦王嬴政2l岁那年春季,他带着文武大臣离开都城咸阳去蕲年宫举冠礼。    
    嬴政刚走了没多长时间,嫪毐就偷了国君和太后的大印,编造了个假命令,想乘机发动叛乱,把嬴政杀死,由自己掌握秦国的大权。他鼓动了一部分兵士后,就要率军出发。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还夹杂着喊杀声。原来,嬴政察觉了嫪毐的阴谋,提前安排好了。刚刚离开咸阳,就又派兵杀了回来。双方混战时间不长,嫪毐的兵将被击溃。嫪毐被俘后处死,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子也被装在麻袋里摔死了。    
    嬴政亲政后,以“嫪毐”事件为理由,免除了吕不韦的相国之职,让他去河南就职。    
    不过,吕不韦在走之前,犯下了更大的错误。在嬴政命令公布后的一个月里,咸阳城似乎变成了吕不韦的城市,一天从早到晚,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在茶楼酒楼里,上至王侯大臣、下至小商人,口中谈论的都是吕不韦。为他摆酒席送行的、赠送纪念物的、歌功颂德的,哪一天都有。吕不韦起程的那天,送行车队长十多里,街道两旁的桌子从东门一直排到十里长亭,还有人送过渭水。    
    吕不韦到了河南之后,河南就变成了政治、经济、外交,甚至是文化中心。各国使节或是来访大臣到了咸阳之前,都会先到吕不韦那里停留议事,到达咸阳见赢政时,所提出的往往是在吕不韦那里得到结论。在咸阳的大臣遇有重大问题和疑难事件,也会和吕不韦书面往来商议,甚至是亲自跑到河南求教。嬴政闻知,心中越发担心了。谁知吕不韦一点没有收敛的迹象,他召集门,吟诗著作,议论时事,俨然成了首脑。吕不韦门客到处游走,希望为他重新选一个主人。也有的国君,极力要求吕不韦到他们的国家担任重要的官职。    
    吕不韦仗着这些越来越大胆了,还企图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再次发家。这次秦王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能坐视吕不韦的风头盖过自己,也无法容忍吕不韦对他的权威提出挑战。秦王嬴政送给吕不韦一封信,信上写道:“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要封你河南十万户?你与秦是什么亲属关系,可以称为‘仲父’?你和你的家属还是到蜀地去吧。” 吕不韦想,照此日夺月销,恐最后被诛,于是就饮鸩自杀了。    
    平心而论,吕不韦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借着他为秦国打下来的基础,赢政得以顺利地统一六国,成了始皇帝。然而,吕不韦的悲剧就在于他混淆了宰相与帝王之间的界限,他声势显赫,收买人心,给秦王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这个层面来说,吕不韦的悲剧不可避免。作为宰相,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就算你有再高的本领和再大的功劳也不要挑战帝王的权力,否则,感到威胁的帝王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你打入冷宫,“功高震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部分: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周亚夫与汉景帝:英雄末路的悲哀(1)  

    坐在权力巅峰上的“帝王”怀有太多的猜疑感,怕受人欺骗,怕被人架空,怕遭人暗害,怕被人取代,怕被人推翻,怕被人诽谤,怕被人轻视等等。为了驱逐这种“怕”的主观心理状态,他们费尽心机为自己构起最严密的安全机制……    
    中国专制体制下的帝王,是世界上危险感最大的人。坐在权力巅峰上的帝王大多难以摆脱郁结在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因为他拥有太多、太广,所以他的担忧也最沉、最重,这就像叫化子无论躺倒在哪里都能鼾睡,而腰缠万贯的富翁则一定要雇佣保镖才能入眠的道理一样。    
    帝王怀有太多的猜疑感,怕受人欺骗,怕被人架空,怕遭人暗害,怕别人取代,怕让人推翻,怕被人诽谤,怕被人轻视等等。为了驱逐这种“怕”的主观心理状态,他们费尽心机为自己构起最严密的安全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