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义.洗冤集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不觉盗,亦加一等,止减盗者二等;主守之司不如法不觉盗,亦加一等,
五匹笞三十,罪止徒二年半。此是“各加一等”。故纵者,各与同罪,谓防
卫主司,夜持时之人及主守之司,故纵盗者,并各与盗者同罪。称“同罪”
者,不在除、免、倍赃,监主加罪之例。
即故纵赃满五十匹加役流,一百匹绞。若被强盗者,各勿论。
【疏】议曰:国家库藏,本委主司,若主司知情容盗,得罪重于盗者。
名例律,与同罪者不在加役流之例,故于库藏条中特生此例:故纵赃四十九
匹以下,与盗者罪同,不合除、免;满五十匹,加役流,除名、配流如法;
一百匹,绞。此谓故纵一人之罪。若故纵频盗及众人盗者,各依累倍之法。
“若被强盗者,各勿论”,谓被威力盗之,非能拒得者,勿论。
输官物诈匿巧伪
诸应输课税及入官之物,而回避诈匿不输或巧伪混恶者,计所阙准盗论。
主司知情与同罪,不知情减四等。
【疏】议曰:“应输课税”,谓、租、调、地税之类及应入官之物,而
回避诈匿。假作逗留,遂致废阙及巧伪混恶,欺妄官司,皆总计所阙入官物
数,准盗科罪,依法陪填。主司知其迥避诈匿,巧伪混恶之情而许行者,各
与同罪;不知情者,减罪四等。县官应连坐者亦节级科之,州官不觉各递减
县官罪一等。州县纲、典不觉,各同本司下从科罪。若州县发遣依法,而纲、
典在路或至输纳之所事有欺妄者,州县无罪。
官物有印封擅开
诸官物有印封,不请所由官司而主典擅开者,杖六十。
【疏】议曰:但是官物,有封闭印记,欲开者皆请所由官司。其主典不
请官司而擅开者,杖六十。
出纳官物有违
诸出纳官物给受有违者,计所欠剩坐赃论。违,谓重受轻出及当出陈而
出新,应受上物而受下物之类。
【疏】议曰:监主官物,或受或给而有违法者,谓称量之物,出纳须平,
若重受轻出,即有余剩;及当出陈而出新,应受上物而受下物,此即为欠。
须计欠、剩之价,准坐赃科罪。其有轻受重出及应出新而出陈,应受上物而
受中物,得罪与上文并同,故云“之类”。
其物未应出给而出给者,罪亦如之。官物还充官用而违者,笞四十。其
主司知有欠剩不言者,坐赃论减二等。
【疏】议曰:其物未应出给者,依令,应给禄者春秋二时分给。未至给
时而给者,亦依前坐赃科罪。若给官物还充官用有违者,笞四十。其主司知
有欠剩而不举言者,计所欠剩,坐赃论减二等
擅兴
【疏】议曰:《擅兴律》者,汉相萧何创为《兴律》。魏以擅事附之,
名为《擅兴律》。晋复去擅为兴。又至高齐,改为《兴擅律》。隋开皇改为
《擅兴律》。虽题目增损,随时沿革,原其旨趣,意义不殊。大事在于军戎,
设法须为重防。厩库足讫,须备不虞,故此论兵次于《厩库》之下。
擅发兵
诸擅发兵,十人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绞;谓
无警急,又不先言上而辄发兵者。虽即言上而不待报,犹为擅发。文书施行
即坐。
【疏】议曰:依令:“差兵十人以上,并须铜鱼、敕书勘同,始合差发。
若急须兵处,准程不得奏闻者,听便差发,即须言上”。若无警急,又不先
言上,辄擅发十人以上、九十九人以下徒一年,满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
等,七百人以上流三千里,千人绞。故注云“谓无警急,又不先言上而辄发
兵者”。“虽即言上,而不待报”,谓准程应得言上者,并须待报,若不待
报,犹为擅发。但“文书施行即坐”,不必要在得兵。其擅发九人以下,律、
令无文,当“不应为从重”。
给与者,随所给人数减擅发一等。亦谓不先言上、不待报者。告令发遣
即坐。
【疏】议曰:虽有发兵文书,执兵者不合即与,亦须先言上待报,然后
给与。违者随所给人数,减擅发罪一等。故注云“亦谓不先言上、不待报者”。
告令发遣即坐,不必要待兵行。
其寇贼卒来欲有攻袭,即城屯反叛若贼有内应,急须兵者,得便调发。
虽非所属,比部官司亦得调发给与,并即言上。各谓急须兵,不容得先言上
者。
【疏】议曰:其有寇贼卒来入境,欲有攻击掩袭;及国内城镇及屯聚兵
马之处或反叛;或外贼自相翻动,内应国家:如此等事,急须兵者,“得便
调发”,谓得随便,未言上待报即许调发。“虽非所属”,谓所在人兵不相
管隶,急须兵处,虽比部官司亦得调发,掌兵军司亦得随便给与,各即言上。
并谓急须兵处,不容先言上者。
若不即调发及不即给与者,准所须人数并与擅发罪同。其不即言上者,
亦准所发人数减罪一等。若有逃亡盗贼,权差人夫,足以追捕者,不用此律。
【疏】议曰:应机赴敌,急须兵马,若不即调发,及虽调发不即给与者,
“准所须人数,并与擅发罪同”,谓须十人以上,不即调发及不即给与各徒
一年,百人各徒一年半,每百人各加一等,千人以上各得绞罪。“其不即言
上者”,谓军务警急,听先调发给与,并即言上,以其不即言上,亦准所发
人数减罪一等。“若有逃亡盗贼”,谓非兵寇,直是逃亡,或为盗贼,所在
官府得权差人夫,足以追捕,不同擅发兵之例,故云“不用此律”。
校阅违期
诸大集校阅而违期不到者,杖一百,三日加一等;主帅犯者,加二等。
即差发从行而违期者,各减一等。
【疏】议曰:《春秋》之义,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因农隙以讲
大事,即今“校阅”是也。又,车驾亲行,是名“大集校阅”。而有“违期
不到者”,谓于集时不到即杖一百,每更三日加一等。“主帅犯者,加二等”,
谓队副以上、将军以下集时不到者。“即差发从行而违限者,各减一等”,
谓正身当时不到杖九十,每三日加一等,主帅以上同上解。其折冲府校阅在
式有文,不到者各准“违式”之罪。若所司不告者,罪在所司。
主将守城弃去
诸主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去,及守备不设为贼所掩覆者斩。若
连接寇贼,被遣斥候,不觉贼来者徒三年,以故致有覆败者亦斩。
【疏】议曰:主将者,谓主领人兵,亲为主将者,或镇将、戍主,或留
守边城,州县城主之类。守城为贼所攻击,不能固守,弃城而去;“及守备
不设”,谓预备有阙,巡警不严,被贼所掩袭覆败者:斩。“若连接寇贼”,
谓军垒连接,旗旄相望。“被遣斥候”,谓指斥候望,不觉贼来入境者:徒
三年。“以故致有覆败者”,以其不觉贼来,为贼掩袭,致城及人兵有覆败
者,亦斩。
征人巧诈避役
诸临军征讨而巧诈以避征役,巧诈百端,谓若诬告人、故犯轻罪之类。
【疏】议曰:临对寇贼,即欲追讨,乃巧诈方便,推避征役。注云“巧
诈百端”,或有诬告人罪,以求推对;或故犯轻法,意在留连;或故自伤残;
或诈为疾患。奸诈不一,故云“百端”。不可备陈,故云“之类”。
若有校试以能为不能,以故有所稽乏者以“乏军兴”论,未废事者减一
等。主司不加穷核而承诈者减罪二等,知情者与同罪,至死者加役流。
【疏】议曰:有所“校试”,谓临军之时,一艺以上,应供军用,军中
校试。故以能为不能,以巧诈不能之故,于军有所稽违及致阙乏废事者,“以
乏军兴论”,故、失俱合斩。若于事未废,减死一等。主“司不加穷核”,
主司谓应检勘校试之人,不加穷研核实而承诈依信者,减罪人罪二等。知情
者”,谓知巧诈之情,并与犯者同罪,至死者加役流,未阙事者流三千里。
镇戍有犯
诸镇、戍有犯,本条无罪名者,各减征人二等。【疏】议曰:镇、戍有
所犯法,“本条无罪名者”,谓镇、戍防人冒名相代及主司知情、不知情;
若镇、戍拒贼而有巧诈避役,若有校试以能为不能:并在镇、戍中无有罪名
者,各减征人二等。
私有禁兵器
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
【疏】议曰:“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
不合有。若有矛、矟者,各徒一年半。注云“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
此上五事,私家听有。其旌旗、幡职及仪仗,并私家不得辄有,违者从“不
应为重”杖八十。
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
各加一等,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
私有法。
【疏】议曰:“弩一张,加二等”,谓加私有禁兵器罪二等,合徒二年
半。“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有甲、有弩,各得此罪。“甲三领及
弩五张,绞”,亦甲、弩准数,各得绞罪。“私造者,各加一等”,谓私造
甲、弩及禁兵器,各加私有罪一等。
问曰:私有甲三领及弩五张,准依律文,各合处绞。有人私有甲二领并
弩四张,欲处何罪?
答曰:畜甲、畜弩,各立罪名,既非一事,不合并满。依《名例律》:
“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有甲罪重,有弩坐轻;既有弩四张已合流罪,
加一满五即至死刑,况加甲二领,明合处绞。私有弩四张,加甲一领者,亦
合死刑。
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
有法。
【疏】议曰:铁甲、皮甲,得罪皆同。私有具装,与甲无别:有一具装,
流二千里;有三领者,亦合绞。“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谓得阑遗
禁兵器以下,三十一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既称过三十日,即三十日内不
合此罪。又,依《军防令》:“阑得甲仗,皆即输官”。不送输者,从“违
令”,笞五十。满五日者,依《杂律》“各以亡失罪论”,其亡失之罪从本
条解释。其甲非皮、铁者,依《库部式》亦有听畜之处、其限外剩畜及不应
畜而有者,亦准禁兵器论。但甲有禁文,非私家合有,为非皮、铁、量罪稍
轻,坐同禁兵器,理为适中。
造未成者减二等。即私有甲、弩非全成者杖一百,余非全成者勿论。
【疏】议曰:“造未成者”,谓从上“禁兵器”以下,未成者各减私造
罪二等,谓甲三领、弩五张以上,纵更多有、各止处徒三年。“即私有甲、
弩非全成者”,谓不堪著用,又非私造,杖一百。“余非全成者,勿论”,
谓甲、弩之外,所有禁兵器,非全成者皆不坐。既是禁兵器,虽不合罪,亦
须送官。
功力采取不任用
诸役功力有所采取而不任用者,计所欠庸,坐赃论减一等。
【疏】议曰:谓官役功力,若采药或取材之类,而不任用者。若全不任
用,须计全庸;若少不任用,准其欠庸,并倍坐赃论减一等。
若有所造作及有所毁坏,备虑不谨而误杀人者,徒一年半;工匠,主司
各以所由为罪。
【疏】议曰:谓有所缮造营作及有所毁坏崩撤之类,不先备虑谨慎而误
杀人者,徒一年半。“工匠、主司各以所由为罪”,或由工匠指伪,或是主
司处分,各以所由为罪,明无连坐之法。律既但称“杀人”,即明伤者无罪。
私使丁夫杂匠
诸丁夫、杂匠在役而监当官司私使,及主司于职掌之所私使兵防者,各
计庸准盗论;即私使兵防出城、镇者,加一等。
【疏】议曰:丁夫、杂匠见在官役役限之内,而监当官司私役使;“及
主司”,谓应判署及亲监当兵防之人,于职掌之所私使:“各计庸准盗论”,
谓从丁夫以下各计私使之庸准盗论,即杂使计庸不满尺者从“盗不得财”笞
五十。兵、防并据城隍内使者,若私使出城、镇加罪一等,谓计庸加准盗论
罪一等。即强使者,依《职制律》:“强者加二等,余条强者准此。”若强
使兵、防出城者,即亦于本罪加一等上累加。虽称丁夫、杂匠及兵、防,非
在役限内而使者,丁夫、杂匠依上条“日满不放”笞四十,一日加一等,罪
止杖一百;兵、防从“代到不放”,一日杖九十,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
半。计庸重者,若见是监临官,依“役使所监临”之罪;其非本部官者,依
“不应得为”从轻笞四十,庸多得罪重者依《职制律》:“去官而受旧官属、
士庶馈与若乞取、借贷之属,各减在官时三等。”非监临官私使亦于准盗论
上减三等。
贼盗
盗大祀神御物
诸盗大祀神御之物者,流二千五百里。谓供神御者,帷帐几杖亦同。其
拟供神御,谓营造未成者。【疏】议曰:“盗大祀神御之物”,公取、窃取
皆为盗。大祀,谓天地、宗庙、神州等。其供神御所用之物而盗之者,流二
千五百里。注云“谓供神御者,帷帐几杖亦同”,谓见供神御者,虽帷帐几
杖亦得流罪,故云“亦同”。“其拟供神御”,谓上文神御之物及帷帐几杖,
营造未成,拟欲供进者,故注云“谓营造未成者”。
及供而废阕,若飨荐之具已馔呈者,徒二年;飨荐,谓玉币、牲牢之属。
馔呈,谓已入祀所,经祀官省视者。
未馔呈者,徒一年半。已阕者,杖一百。已阕,谓接神礼毕。若盗釜、
甑、刀、匕之属,并从常盗之法。
【疏】议曰:“供而废阕”,谓神御之物供祭已讫,退还所司者,故云
“废阕”。“若飨荐之具已馔呈者”,谓牲牢、枣栗、脯修之属,已入神所
呈阅祀官讫。而盗者,各徒二年。故注云“飨荐,谓玉币、牲牢之属”。“未
馔呈者,徒一年半”,谓以上玉币、牲牢、馔具之属,未馔呈祀官而盗者,
徒一年半。“已阕者”,谓神前饮食荐飨已了,退而盗者,得杖一百。“若
盗釜、甑、刀、匕之属”,谓并不用供神,故从常盗之法:一尺杖六十,一
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五匹加一等,罪止加役流。言“之属”,谓盘、盂、
杂器之类。
盗官文书印
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余印,杖一百。谓贪利之而非行用者。余印,
谓印物及畜产者。
【疏】议曰:印者,信也。谓印文书施行,通达上下,所在信受,故曰
“官文书印”。盗此印者,徒二年。“余印,杖一百”,余印谓给诸州封函
及畜产之印,在令、式印应官给,但非官文书之印,盗者皆杖一百。注云“谓
贪利之而非行用者”,皆谓藉以为财,不拟行用。若将行用,即从“伪造”、
“伪写”、“封用规避”之罪科之。
发冢
诸发冢者,加役流;发彻即坐。招魂而葬亦是。已开棺椁者,绞;发而
未彻者,徒三年。
【疏】议曰:《礼》云,葬者藏也,欲人不得见。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后代圣人易之以棺椁。有发冢者,加役流。注云“发彻即坐。招魂而葬亦是”,
谓开至棺椁即为发彻。先无尸柩,招魂而葬,但使发彻者,并合加役流。“已
开棺椁者,绞”,谓有棺有椁者,必须棺、椁两开,不待取物触尸,俱得绞
罪。其不用棺椁葬者,若发而见尸,亦同已开棺椁之坐。“发而未彻者”,
谓虽发冢而未至棺椁者,徒三年。
其冢先穿及未殡而盗尸柩者,徒二年半;盗衣服者,减一等:器物、砖、
版者,以凡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