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罗廖夫_2 >

第5章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罗廖夫_2-第5章

小说: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科罗廖夫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力量。……他是苏维埃新型的科学家和设计师、我们祖国的热情而积极的 

爱国者。” 

     第一位科学家航天员费奥克季斯托夫博士这样称赞自己的导师:“他最 

大的特点是精力异常充沛。他用这种力量感染着周围的人。他是个果敢的人, 

很多时候又十分严厉。科罗廖夫是一块冷漠、理性、压力和幻想的合金。” 

     波波维奇这样回忆科罗廖夫:“科罗廖夫是个真诚感人、朴实、和霭可 

亲的人,但是如果他见到了疏忽、懒惰和轻率的现象,他又可能成为一个毫 

不留情的、甚至粗暴的人。他讨厌漠不关心的人。时时事事都要求作到准确 

无误。他赞赏勤劳精神,憎恨虚荣。” 

     别列格沃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永远是三个名 

字:齐奥尔科夫斯基、科罗廖夫、加加林。” 

     沃雷诺夫说:“科罗廖夫院士的功绩在于他善于把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团 

结在征服宇宙的思想周围,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设计师、工程师。” 

     航天员们结束飞行返回后,都会向科罗廖夫赠送有题字的照片。科罗廖 

夫像父亲一样慷慨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传授给航天员。他爱他们,珍 

惜他们,因为他们对面临的危险毫不畏惧,他们要帮助人们去认识太空。 

     科罗廖夫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他了解新事物的欲望旺盛,保 

持始终,并没有随岁月流失而消弱——他是同他一起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工 

程师和工人的楷模。 

     科罗廖夫生命最后一年即1965年是这样度过的: 

     3月 领导“上升—2”号飞船的飞行。航天员列昂诺夫在航天史上首次 

外出到宇宙空间。 

     4月 参加“月球—5”号自动行星际站的发射。 

     6月参加“月球—6”号自动行星际站的发射。 

     7月参加“探测器—3”号飞行器的发射。在绕月球飞行之后,该飞行器 

向地球发回“月球—3”号行星际站未能拍下部分的月球背面照片。参加了科 

学实验室——重型卫星“质子”号的发射。 

     10月参加“月球—7”号自动行星际站和第二颗通信卫星“闪电—1”号 

的发射。 

     11月参加“金星—2”号和“金星—3”号自动行星际站的准备和发射工 

作。 

     12月参加“月球—8”号自动行星际站的准备和发射工作。26日,在星 

城会见航天员,视察了培训中心实验室。参加“月球—9”号自动行星际站的 


… Page 23…

飞行计划会议。该自动行星际站完成了月球表面上的软着陆,架起了地球与 

月球之间的“桥梁”。 

     科罗廖夫经常就火箭与航天技术问题为报刊杂志撰稿。近年来,他坚信 

航天成功的文章时常在《真理报》上发表,其中有:《宇宙空间之研究》、 

 《宇宙远处》、《祝贺新的宇宙年》、《走向未来》等。在这些文章里,科 

罗廖夫既对取得的成就给予评价,又对明天以至更遥远的未来作出预测。 

     科罗廖夫病了,累倒了,1966年1月5日住进了医院。很凑巧,他的母 

亲玛丽娅·尼古拉耶芙娜也住在这所医院里,母子这时才得以在一起追溯往 

事,思考未来。 

     航天员们去医院看望他们的导师科罗廖夫,见母子俩对膝而坐,十分亲 

密。科罗廖夫的膝盖上放着厚厚的书:《爱因斯坦研究》,旁边放着《真理 

报》。 

     加加林感到谈话使科罗廖夫累了,于是匆匆地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 

     科罗廖夫意识到加加林要走,顺便和妻子说了一句:“我的表停了。” 

     加加林立刻从腕上摘下自己的手表,送给科罗廖夫,而科罗廖夫执意不 

收。加加林像个孩子似地说:“我恳求您啦,就算是我一点小小的礼物吧!” 

     科罗廖夫终于收下了第一位航天员的手表,并把它戴上。加加林满意地 

笑了,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科罗廖夫终因劳累过度、心力衰竭于1966年1月14日与世长辞,终年 

59岁。 

      《走向未来》是科罗廖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上述一切就是令人神往的太空研究计划,是走向未来的脚步。尽管未来是 

遥远的,但它又是现实的,因为它建立在已取得的成就之上。 

      “每一个宇宙年都成为我们祖国在认识大自然奥秘的道路上迈出的新的 

一步。我们伟大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 ‘今天不可能的事情,明天将 

成为可能。’宇宙航行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几百年 

来认为是不可实现的事情,就在昨天还只是大胆的幻想的事情,今天已成为 

现实的任务,而明天就要实现。” 

     文章的结尾有一句很有特点的话: 

      “人类的思维永无止境!” 

     在纪念科罗廖夫诞辰70周年大会上,报告人曾有这样一段话: 

      “在科学史上,承认一个科学家是人类知识的新领域的奠基人,是对他 

的创造性工作的最高评价。谢尔盖·巴甫洛维奇·科罗廖夫完全有权跻身于 

这样的科学家之列。” 

     科罗廖夫有一个深藏在心底的理想。这是他准备在上年纪时实现的理 

想。他打算为自己的导师——齐奥尔科夫斯基写一部创造活动的传记,还有 

一部四卷的航天学著作。从他草拟的计划和搜集的素材可以看出,科罗廖夫 

计划在这部有重要价值的书中总结在火箭和航天技术中积累丰富的理论和实 

践经验,阐述自己关于未来的宇宙研究,利用宇宙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服 

务,为国民经济服务和造福人类的观点。但是,科罗廖夫没有来得及…… 

     科罗廖夫过早地辞世了,但科罗廖夫的成就、精神、理论却永久地留在 

了世间。作为应用宇宙航行学奠基人,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入了人类进步的史 

册。 


… Page 2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