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身残志坚罗斯福 >

第4章

身残志坚罗斯福-第4章

小说: 身残志坚罗斯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分子的头上。坦慕尼厅的首领们陷入一片混乱。    
    党魁们对他们施加压力了。罗斯福的追随者们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且遭到暗算。他们的私人企业受到阻挠,他们的抵押贷款被催还。罗斯福四出奔走,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处境窘迫的,他筹款接济;情绪消沉的,他就鼓气壮胆。坦慕尼厅分子千方百计地进行分裂破坏,编顺口溜对罗斯福进行讽刺挖苦:    
    罗斯福和他的计划怎么啦?    
    改革派跟着熬煎受苦。    
    花言巧语给他们打足了气,    
    却又让他们大败输掉,声誉扫地。    
    罗斯福怎么啦?    
    声名狼藉。    
    “造反派”虽然受到了打击,但他们终于阻止了希恩当选。它的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纽约州的边界。这样大吵大闹了一番,使下面的事实变得家喻户晓:由州议会选出参议员的这个古老制度,往往会挫伤全体选民的意志。一个强大的运动早已掀起,它正朝着直接选举参议员的一项宪法修正案的方向发展,“反希恩战斗”在罗斯福的亲自推动下,给这个运动带来了新的动力。他成功地使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敦促纽约州国会代表团投票造成这项宪法修正案的决议。1912年5月,国会把这个第十七条修正案提交给各州;1913年5月31日,它开始生效。这次罗斯福造反的一个间接的然而十分重大的后果是:它给民主党的改革分子带来了新的信任与威望,因此促成了“新自由”的预言家伍德罗·威尔逊的崛起。反希恩斗争之后,1911年秋,罗斯福去拜访新泽西州州长威尔逊。两人见面并不如想象的热烈。一个所谓理想主义的学究政客,与一个政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崇尚实际的政客之间,一下子确实找不到多少共同点,除了年龄相差26岁之外,更因为威尔逊不了解这个年轻人。经过一番交谈,罗斯福被博学、善辩、冷峻而又热情的老州长所吸引,罗斯福几乎完全赞同威尔逊的政治主张。事后,罗斯福高兴地说:他发现了一个“依靠理智而不是情感来使人折服的人”。


第一部分 荷兰后裔第6节 崭露头角(2)

    罗斯福后来在说明为什么他支持威尔逊时,称威尔逊是“纠正美国人再也不能忍受的境况的那场运动”的先锋。他说,威尔逊“十分了解广大工人的劳动福利和社会福利问题”,在“改善各类人的生活状况”的斗争中是个靠得住的人。在关税、控制托拉斯、保护自然资源等当前重大问题上,威尔逊的立场对所有进步人士都是个鼓舞。在整顿民主党的政治,将它提到更高的道德水平方面,他是一名成功的领导人。    
    1856年,威尔逊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斯汤顿。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政治经济学教授,以课堂授课和写作而著称。1902年,威尔逊被选为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他致力于把学校改造成一所出类拔萃的智慧学府。教职员工热烈欢迎他的一些改革,但对其他一些改革却采取反对的态度。由此而造成的不安定的局面,也许是影响他决定接受保守派民主党人要求他于1910年竞选新泽西州州长的原因。    
    甚至在竞选期间,他表示不受保守派和提名他的党派核心的约束。他宣称,与他自己的党的“老板制度”哪怕有“最小程度的”合作,“我都应当看作是自己永远的耻辱”。威尔逊支持一个广泛的提倡改革的政纲。作为州长,他实现了他的诺言,很快使新泽西名列于进步州的行列。    
    罗斯福为威尔逊横溢的才华和深邃的智慧所倾倒。他信心十足地回到了奥尔巴尼,决心全力支持威尔逊的事业。他相信威尔逊是唯一能以进步路线领导民主党的人。他到全州主要的民主党人士那里去游说,和他们一起组织了纽约州威尔逊联合会。这是一个推进威尔逊运动和为威尔逊搜罗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组织。    
    罗斯福在决意追随威尔逊之后,准备了一篇全面阐述自己政治、经济观点的声明。这就是罗斯福于1912年3月12日在纽约州特罗伊对人民论坛发表的讲演。这篇讲演第一次隐隐约约地勾画出“新政”的某些轮廓。罗斯福赞成让政府在管理经济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便为广大人民谋取最大的福利。同时,他还措辞谨慎地反对在私有财产的使用与公共福利发生矛盾时维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罗斯福深信,关于个人自由的传统观念,已不能应付当时美国的社会动荡,因此主张采取对付这一挑战的新理论。他说:“事实证明,竞争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但过了这一限度就无能为力了。而我们目前必须争取的合作却能发挥竞争所起不到的作用。”他对合作的定义是“为整体的自由而奋斗”,认为仅满足于个人的自由还是远远不够的。    
    罗斯福决意为威尔逊助选的行动,可把妻子难住了。埃莉诺是西奥多·罗斯福叔叔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但丈夫偏偏支持西奥多的对手威尔逊。不过埃莉诺坚持以往的原则:凡是丈夫支持的她都支持。于是,她陪伴丈夫出入于支持威尔逊的各种集会。她目睹富兰克林·罗斯福精力充沛,口若悬河,心中暗暗高兴,不时地祈祷他的事业获得成功。    
    但事情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在1912年春季总统候选人的预选中,威尔逊只得到少数几个州的支持,各地的政治机构都在反对他。在第一轮的投票中,克拉克获得4405票,威尔逊只获得324票。其余的票数分散在次要的候选人身上。此后,克拉克的票数一直朝着多数方向稳步上升。尽管按照民主党代表大会的规矩,他必须获得2/3的选票才能获胜,然而自从1844年以来,获得多数票的候选人从来就没有失败过。最糟糕的是,纽约州的90票有可能使克拉克获得多数,而这些必须作为一个单位集体投出的选票全都装在党魁墨菲的口袋里。富兰克林·罗斯福知道,这位诡计多端的党魁,只是在等待一个最能产生心理效果的时刻到来,然后一下子投给克拉克,使党代表大会一边倒。    
    但是,罗斯福从不认为值得一战的事业会遭到失败,他力图打破墨菲对纽约州代表团的操纵。这一着失败后,他就率领一个由150名有名望的纽约州民主党人组成的非正式代表团,在各州代表们中间串联,向他们揭露事实真相——不管党魁们怎么说,纽约州人民支持威尔逊;假如威尔逊被提名,他会得到全州的赞同。就这样,罗斯福针锋相对地向墨菲提出了挑战。一场决定总统候选人的民主党代表大会,就要于1912年的7月在巴尔的摩召开了。参加会议的人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既有官僚政客、党棍,也有小城市的雇员,满脸病容、营养不良的文书、录事,老态龙钟的陪审员,讼棍,地方小报的混事记者,还有掌管选民登记名册的神秘人物。这些人被巴尔的摩著名新闻记者门肯称为“低级的政治奴仆”。他们前来参加代表大会,有的是为了调剂一下庸庸碌碌的生活,寻求一点刺激;有的是为了借机狂欢痛饮一番,党代会期间照例是不吝惜花钱的。    
    代表大会既是力量的较量场,也是一场活报闹剧的舞台。当天晚上,为克拉克雇来的300名啦啦队员按照事先的安排吵吵嚷嚷地冲进了会场。紧接着,后面又涌来了100多名佩戴克拉克小圆徽章的人,他们是克拉克雇来的流氓、打手。约定的信号一发出,第一批人就开始喊叫:“我们要克拉克!”但是后面的对立面却吼叫着回答:“我们要威尔逊!”克拉克的雇佣军既惊又怒地转过身来,对反对派先是动口,接着双方打起来。    
    会议开始前,罗斯福早就考虑到会发生这种意外事故,因此事先他招募了一支对抗力量,他选的人个个都是惯于殴斗的彪形大汉。这一仗干得漂亮极了!罗斯福一边观战,一边高兴得对克拉克的晕头转向的高级指挥官们大声喊叫。会议主席无法制止骚动,只得宣布休息,到星期一上午再开。尽管克拉克分子的气焰受挫,但对威尔逊来说,情势仍很险恶。为此,罗斯福和他的伙伴们,加紧向大会内外进行游说。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整个星期日那天,黄纸信封像雪片一样向代表们飘来,这是家乡人民打来的成千上万份电报,敦促自己的代表提名威尔逊。当星期一来到后,一位代表跳上讲坛,用洪亮悦耳的声音说道:“一个进步的候选人决不能受纽约州投票的糟踏!既然纽约州的90票已经投给了克拉克,我就不再投克拉克的票了。我要投威尔逊的票!”    
    接着,会场上掀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风向变了,在第四十六轮投票时,亚拉巴马州首先转过来,其他各州也纷纷跟上来。甚至连党魁墨菲也明白一切都已完蛋,急着寻找机会看风使舵,准备转向。最后投票结果:威尔逊得990票,克拉克得84票。长期的紧张情况终于过去;在越刮越猛的热情与轻松的飓风中,代表们吼叫着,表示一致通过。    
    总统候选人提名问题解决后,下一步就是竞选议员和准备大选了。但是,就在这一关键时刻,罗斯福却被伤寒病击倒了。他躺在病床上,一筹莫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辉煌前程”慢慢消失。如果他不能去竞选,就无法重新当选议员,更谈不上将来到政府中任职,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威尔逊的选票问题。罗斯福心急火燎,翻来覆去,毫无办法。这时他想到了路易斯·豪。当他在巴尔的摩获得成功后,豪曾向他写信祝贺,并在信的开头称他为“亲爱的、尊敬的未来总统”。罗斯福为要获得这一闪光的称呼,现在首先得设法确保威尔逊获胜和使自己获得竞选参议员的提名并重新当选。他想,所有这一切,只有拜托善于搞宣传并富有竞选经验的路易斯·豪了。    
    有人曾把豪叫作“中世纪的守护神”。他身高不足5英尺,骨瘦如柴,满脸皱纹,其貌不扬。然而,就是他挽救了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政治生涯。豪匆忙赶到罗斯福的病榻旁,迫不及待地谈了在候选人不能露面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竞选活动的策略。像其他大多数政治记者那样,豪深信自己搞的竞选会比自己采访的那些竞选者搞得更好。许多年来,豪一直在寻找一位需要自己的经验和专长的人物。他与罗斯福在奥尔巴尼初次见面后没多久,就感到这个仪表堂堂、雄心勃勃的年轻参议员就是自己要找的并予以终生支持的人物。豪当时40岁,大多数人到了这个年纪会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所建树了,而豪却历尽了失败之苦。他经常失业,负债累累,因而梦想获得权势、地位,出人头地。他真想自己出面参加竞选,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个狠心的玩笑:他的外貌和寒酸的举止,使他的梦想无法实现。    
    据罗斯福的传记作者内森·米勒介绍,豪的祖辈原是新英格兰人。路易斯的父亲爱德华·波特·豪在南北战争之前就搬到了印第安纳波利斯。战争结束时,他已在北方军队中当了上尉,与一个银行家的女儿、比自己年长9岁的寡妇结了婚。豪上尉搞地产投机发了财。到1871年夫妇俩的独生子路易斯·麦克亨利·豪出生时,他已拥有整整一条商业街区的地产了,并正准备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富人区修建一座府第。在1873年的大恐慌中,豪破了产,无数家产与社会地位全完了,还背了16万美元的债。豪一家人到纽约州的萨拉托加暂避,因为豪夫人的姐夫在那里经营一所疗养院。后来爱德华·豪为当地的一家共和党周刊《萨拉托加人》当记者。豪上尉省吃俭用了6年,于1881年买下了《萨拉托加太阳》周刊,把它办成了萨拉托加县民主党的喉舌。出版这个刊物实在不易,一直过了7年,当路易斯17岁那年,他的父亲才给家里买下这所房子。    
    路易斯自幼面色苍白,体态弱小,不愿远足,但喜欢看书。最初曾崇拜托马斯·卡莱尔,相信英雄人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路易斯四肢虽小,但脑袋却很大,为人机智聪明。豪上尉原打算让儿子上大学,最好是上耶鲁大学。但当他从萨拉托加学院毕业时,家里已负担不起继续学习的费用了。他到《萨拉托加太阳》周刊当了记者兼印刷推销员。他的父亲曾为纽约《论坛报》当过报道员,这个工作后来也传给了路易斯。    
    由于共和党人在纽约州牢牢掌权,民主党周刊《萨拉托加太阳》有如日薄西山,日子很不好过。为把刊物办下去,路易斯不得不把新居抵押出去。没过多久,他的债主们就夺了周刊的权,将路易斯从主编降到周薪10美元的记者。正当这时,他的妻子格雷斯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1901年9月,路易斯被解雇了,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段时间,路易斯曾以赌博为生。有一回在赌场赢了258美元,赌赛马时也赢了一点钱。后来,豪的生活主要靠给纽约《论坛报》当报道员,给它写赛马的文章和萨拉托加的轶事珍闻。此外,只要有报刊愿意要,他还作为自由撰稿人写些特写和书评之类的文章。    
    1906年,路易斯被《论坛报》指定为该报驻奥尔巴尼记者的助手,每周可得40美元,这在当时已是个不小的数目。但这也只是在议会开会期间,会期短时一年只有两个月。豪很能挖掘新闻,为在议会的大量文件中寻找政治秘闻,常在议会地下室里消磨大量时间,因而奥尔巴尼的同事们称他为“水耗子”。豪笔锋锐利,喜欢挖苦人,讲话尖刻,但身体越来越坏,外表也令人鄙视。要不是他看准了富兰克林·罗斯福能成为美国政治领袖的话,那他就永远只能是默默无闻的人物。    
    为了帮助罗斯福竞选,他在波基普西的一家饭店里建立了竞选总部,以农业问题和“党魁专制”作为竞选的主要题目,在选区里散发了大量的罗斯福“亲笔”信,在报上登整版的广告宣传罗斯福的政绩,并许诺如再次当选将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还攻击了共和党的竞选对手。路易斯办事细心周到,为了鼓舞士气给每个竞选工作人员发了5美元。豪报告说:“我干得痛快极了,他们想打败我们可没有那么容易!”路易斯最得意的一手,是提出一项旨在保护农场主不受纽约市代理商们诈骗的法案。豪将这项法案的副本寄给农场主,并附上罗斯福的一封信,希望他们提出意见,并保证重新当选后一定努力通过这项法案。一同附去的还有已贴好邮票的信封,以便农场主回信使用。路易斯将这一套作法称之为“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绝招”。    
    在罗斯福卧床期间,竞选总统的活动已发展成为共和党的西奥多·罗斯福和民主党的威尔逊之间的两人角逐。竞选开始后,除在个人作风方面外,西奥多·罗斯福与威尔逊在政策主张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他们都保证执行进步主义的政策和致力于“社会主义”,尽管西奥多·罗斯福赞同加强政府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因而显得其政策更激进一些。但是,在一贯反对垄断的路易斯·布兰迪斯的劝说之下,威尔逊则同意将托拉斯的问题作为竞选中的关键问题。威尔逊将自己的政策纲领称为新自由,同时攻击西奥多·罗斯福的新民族主义容忍在政府略加调节下的垄断。威尔逊特别指出了大企业的掠夺性和垄断性,指出这种做法会阻碍小企业的发展。他说:“我坚决认为私人垄断是毫无道理的,不能容忍的,每个进步人士都应该这样看待这一问题。”为此,威尔逊赢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