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权倾天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我把脸埋在鸳枕里,并不看他。他却伸手来板过我的脸,深深地看着我,“你再叫一遍,朕想听!”我迟疑着,低低的叫了一声:“三郎!”他的眼里有一种明亮的光辉:“很好,你以后就这样叫朕。”沉默半晌,他有笑着说:“这样吧,朕这就下旨,封你为昭仪!”
我深深地看着他,一直看到他的眼睛深处,“月华刚刚入宫就擢升为昭仪,恐怕……恐怕会犯众怒。”
他明白了我话中的意思,看着我:“别人见不得三郎对你的宠爱,我就偏要宠你。有三郎在,没有人敢为难你。你放心,三郎以后不会再做让月华为难的事。”
“三郎!”我将头靠进他手臂中,“三郎别这么说,三郎对月华的心意月华明白。”
心底悄悄的开了一朵小花儿。
注:皇帝李君宇为嫡皇子,排行第三。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7章请脉]
次日清晓,我朦胧醒来,搴帷下榻,微觉轻寒,隔窗视之,见后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那棒疮药效力果然了得,一宿工夫,背上的伤已无大碍。皇上昨夜本来打算留在永和宫陪我,可是被我以身上有伤不便服侍为由,劝他往咸福宫瑞美人处去了,也算对她搭救之恩的回报。
亚兰来服侍我起床梳头,我坐在妆台前,心思默想:从昨儿个太后对我的兴师问罪情形来看,形势不妙。因为我的圣眷优渥已经威胁到某些人的地位,再这样下去难免成为众人眼中钉、肉中刺。何况我羽翼未丰,要尽量避免腹背受敌。就算我不为保全宇文家着想,也得保全自己。想到这里心里有了计较。我吩咐亚兰:“我觉得身子不大爽快,你叫刘福安去奏请皇后,到太医院请一个御医来!”亚兰听命自去办事。我把绾在头上的碧玉簪取下,一头乌发披泻下来。
不消多时,刘福安已经领着一个着绿袍的御医进来。我歪在炕上,挽翠她们搬了一架革丝绣屏放在面前。那人跪在地下,恭敬的说道:“臣太医院九品吏目安净琪拜见昭仪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我庸懒的说道:“免礼,安大人请坐。”又对刘福安他们说道:“你们都下去吧,留亚兰在这里陪我好了。”一屋子的人都静静的退了出去。
“娘娘,请让微臣给您请脉!”安净琪又跪在地上。亚兰把他手中黄色丝线的一头栓在我的左手腕上。他屏息静气,沉着认真。半晌才说:“来永和宫路上,微臣已经向刘公公详细问过娘娘背上之伤,刚才微臣也仔细为娘娘请脉,娘娘脉象平和,这伤已无大碍。”说到这里,又顿了一下,满脸疑惑:“不知娘娘身子是哪里不爽快?”我缓缓坐起身来,转过绣屏,直直的看着他:“我不想侍寝!”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他蓦然一惊,抬起头来迅速的看了我一眼,又垂下眼睑。我亲手扶起他来,他满脸惶恐。我笑着说:“本宫的病安大人应该很清楚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想必很清楚,是吗?”只见他低着头坐在椅上,看不清楚他的神情,却见他的手指紧握成拳,关节都有些发白。我也不说话,就静静的看着他。好一阵他的手才缓缓松开来,抬起头眼里有几分清澈。他跪了下来:“娘娘好生休息,微臣这就去写药方,呆会儿会让御药房送药来。”我回头吩咐亚兰:“送安大人!”又从袖里拿出一块羊脂白玉的观音赏给安净琪,他又推辞,我低声说道:“这观音像在普救寺开过光的,据说能让人心想事成。安大人,你可有心愿么?”他怔怔的看着我,默默的收下了。
挽翠服侍我躺下后,不久安净琪的药就来了,让刘福安拿去吩咐小太监熬了。一个时辰工夫,药力发作,脸色蜡黄,浑身乏力。安净琪向皇后回复:“丽昭仪禀赋气血不足,近日又受惊吓,引发旧疾,复添下红之症,需要静养一段时间。”皇后一面惋惜着,又吩咐人去敬事房取下我的绿头牌。
病情传出,众人反应不一。林宛如自然是称心如意,紫俏和李君绾来看过我几次,太后、皇后送来一些参茸燕窝之类的补品,淑妃派了出云宫的掌事宫女素秋前来探视,德妃也有礼物送至。皇上闻得我的病情,每日必来探视,时不时的派杨文简送来一些珍贵药品和一些精巧的玩意,又叮嘱好好将养,宫中一切朝拜皆免。
我乐得清闲,每日只是与亚兰等在永和宫或描红刺绣、或读书写字,又亲手抄录一卷《女则》送与太后,太后慈怀大慰,又赏赐我许多物事。
注:
这里参考了清代太医院的制度。清太医院官阶分为:医生→医员→医士→吏目→御医→右院判→左院判→院使。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连院长、两位副院长在内才十六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嫔妃有病,也必须先奏请皇后,再由皇后宣召御医入内庭诊治。治疗的结果也是要上报皇后知道的。
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有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的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
当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这里的官服参考了唐朝的制度: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10章君王寿辰暗生波(三)]
皇帝此时已是兴致高昂,那着琥珀夜光杯饮了一口醇香的御酿之后,朗声说到:“今日家宴,众爱卿不必拘礼,可随性一展所长,朕必有厚赏!”一语既出,群情激动。
第一个出场的是瑞昭媛李君绾,只见她上着浅黄撒白花交领纱襦衣,下穿百褶月华裙,腰系同色宫绦,行动之处,裙裾翩飞,宛然若仙。坐于七弦琴畔,琴声像雨丝在天地间翩跹,发出美妙婉转诱人的旋律,像藤蔓在秋风中颤动,如金蝉鸣唱时震颤的薄翼,拨动了一种凄婉、忧伤的思念,溅起满怀不落的思绪,柔美的弦音音韵在大殿回绕,众人听得神网,皆似有所思。太后赞到:“瑞昭媛琴艺超绝,只是曲调之中哀婉之声太多,以后当少而为之。”皇上也点头称是,赏赐她白玉寿字一笔簪。紫俏吹奏笛子,笛声飘过来,呜呜咽咽的旋律,如林中鸟鸣、谷间溪流,我暗自惊奇,想不到她也有此技艺。皇上似乎也很意外,大有赞许之意,赏赐她紫玉笛。妩修媛卢紫萱抱着一只温润如玉,金缕红文的逻沙檀木琵琶演奏一曲,音响清越,飘然如云端,皇上赐她金臂钏。接下来,林宛如舞蹈,燕昭容击磬,荣贵人做画,颐充容亦是高歌一曲,都有不俗表现,长春宫内也是掌声笑语不断,气氛高涨。
我悄然抿嘴一笑,向陪伴在身后的亚兰招招手,她立刻会意的上前来扶起我,两人在满堂喧哗中悄然向偏厅退去,众人畅饮得酒酣耳热,谁也没有注意到。偏厅黄色的天花板上吊着三组共十五个红纱宫灯,照得通亮,处处悬挂着淡红色的帷幕。挽翠和惠香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我转进来,忙忙的拥着我转过右侧帷幕,走入一间小屋子。亚兰手脚麻利的帮我褪去那一身普通的宫装,挽翠为我贴身穿上大红牡丹锦绣抹胸,上着衣料轻薄的淡黄窄袖花纱外衣,齐腋下系一条细皱如波浪的拖地石榴红绫裙;腰垂红色丝带,再用一条淡紫色绣紫薇花花纹的轻纱披帛绕于双臂。惠香伶俐的给我梳了一个蓬松的望仙髻,戴上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簪上金镶玉四蝶步摇。亚兰竟似看得呆了,我嗔道:“还不快把那翠钿拿来?”亚兰忙取出妆匣中取出用翠鸟羽毛制成,青绿色,晶点闪闪,清新别致的翠钿来在我额间贴上。挽翠和惠香抚掌笑道:“主子这身装扮恰似天女下凡,硬生生把外面那些妃子比下去了,奴婢今晚大开眼界了!”我在镜前几个回旋,只见轻纱缭绕,明铛轻摇,恍如梦中人,嘴角一抹浅笑:“这可是我花费许多时日,参考前代众多古籍才做出来的舞衣呢,今夜就让它随我的凌波舞大放异彩吧!”
喧闹的大殿里突然响起悠扬飘渺的乐声……喝得面红耳赤的人们纷纷停了下来。从宫门飞出一个柔媚轻灵的女子,额贴翠钿,脸带轻纱,身姿窈窕,柔若无骨,丝丝魅惑的微笑,眼神迷离妩媚。她如飞燕一般轻盈洒脱,她那飘逸的舞衣伴随着天籁般的乐声飞快地旋转,飞扬,飘舞……她周围笼罩着的薄雾;随着身上披帛的升腾而分散,恍惚间如银河星辰之弄舞。所有的人都被撼动了心中那份旷世的情怀,忘记了身在何处。乐声柔和高远,时而如玉石轻叩,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如宛转莺啼,让人心醉。那女子轻轻回过身,优雅地提起花篮,扬起纤纤玉指,只见无数片花瓣如流星划过,落入凡间,一片宁静,一片祥和。
我满意的看着周围的人们,有的停箸而神往,有的呆若木鸡,有的眼里甚至流露出淫亵的目光,而皇上那如痴如醉的表情更是尽收眼底。想当初宇文家请的乐师可是常夸我天资聪颖,身段柔软,骨骼匀称是个练舞的好材料呢!
我浅笑着,步履轻盈的走到玉阶前,款款下拜,用出谷黄莺一般的声音说到:“臣妾谨以一曲《凌波舞》恭祝皇上万寿无疆!”皇上这时候才仿佛如梦中初醒,语声微颤的伸出手来:“爱卿,爱卿,你是?”他看着我,即使透过面纱我也能感受到那目光的灼热,我心里轻笑一声,揭开面纱,美目流盼,对着皇上嫣然一笑。皇上的眼里满是惊喜,竟站了起来,似要亲自下来扶我,旁边的太后及时的轻咳嗽了一声,皇上这才醒悟到自己的失态,尴尬的笑了一笑,重新坐下来,仍然对我说:“原来是月华,快快起来。哈哈哈,这凌波舞神形兼俱,如月之升华,如霞光普照。好,重赏!”霎时间众多嫉妒的眼光毒蛇一般投来,我不以为意,我本就打算今夜大展所长,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嘛!正要拜谢,却听到右边传来一沉稳雄厚的男声:“金纱纱;银纱纱;舞姿翩翩似美佳;明明舞狂纱;朗朗满天花;锦绣仙子风华茂;一点粉黛传天下,只看那飞天舞池,仙女舞晴纱。”我闻声看去却是一个身穿黑色刺绣金龙锦袍的青年男子,俊朗的外貌依稀与皇上有些相似,只是多了几分冷峻,反而使他更加的出色,天生具有的尊贵与霸气更加不容忽视,此时他的眼眸中蕴涵着深邃的欣赏。太后在上面笑道:“哦,信儿,难得你竟也会开口称赞别人,难得!”原来他就是皇上的胞弟,太后少子一向以冷峻少言闻名的信亲王李君信。我遵礼谢到:“臣妾多谢信亲王金口美言!”“月华,你大病初愈,怎可如此劳累?”皇上话中略带责备,脸上却是满脸关心。我心里一惊,赶紧假装轻喘几声,按了按胸口,略带疲惫的拜谢:“臣妾多谢皇上关心,臣妾的病已无大碍!”皇上一听我喘息,马上让身边的宫女扶我去椅上坐好,又回头吩咐林升:“把那东阿阿胶送一匣到永和宫去”,沉吟一下,又补充道:“去御药房把渤海进贡的那支千年人参也一起送过去。”话音刚落,又是一阵哗然。东阿阿胶名贵就不消说了,从古至今,一直最享盛名。早在我国现存第一部中药经典《神家本草药》中,就把东阿阿胶列为药中“上品”。最突出的功效则只有两个,这就是补血和止血。正因为东阿阿胶质量最佳,补养和治病的效果最好,所以自古以来就十分紧俏。东阿县每年都要把盖上县太爷朱红大印的阿胶作为进贡珍品上献朝廷。在民间,欲求东阿阿胶的真品就十分难得,所以李时珍强调说:“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而那支千年人参更是举世罕见,据说在长白山脉的地里已穿越千年历史,其外形更有惊人之处,这株野山人参有3个芦头6条“手臂”,两个芦头为堆花形,另一个则形同马的牙齿,疏而粗大被称作是芦头中的最优形状———“马牙芦”。粗壮的参体自然地伸出六条“手臂”。最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臂”的长度超过了人参主体。前不久才由渤海郡进贡而来,皇上一直当宝贝似的锁在御药房里,如今却赏给了我,不招人嫉妒才怪呢。
皇后淡淡瞥了一眼淑妃,笑道:“依本宫看那金陵云锦倒配丽昭仪天资国色,可是那俗物怎比得千年人参这稀世奇珍呢?皇上把这么名贵的药材赏赐给丽昭仪,丽昭仪可要好好调理身子,莫辜负了皇上的一片心意啊!”淑妃原本红润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我看在眼里,却只做未见。
到得四更时分,宾主尽欢,曲终人散。皇上携了我的手同乘步辇到永和宫歇下。
注:唐代吉林称渤海郡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8章君王寿辰暗生波(一)]
安净琪来得很勤,可我的病还是时好时坏。安净琪只好禀明皇后,说我身体虚弱,不敢乱用虎狼之药,只宜好好将养。这一将养便是一月有余,慢慢的,来永和宫探视的人就少了,除了德妃、皇后偶尔派人来之外,就是君绾、紫俏常来。
天一日日渐长,阳光也越来越温暖,一转眼已到五月间,微风拂面,气候宜人。我穿着家常衣裳,散挽着髻,坐在炕里边,和亚兰伏在小炕桌上描花样子。刘福安垂手站在旁边,低低的说着:“据奴才探听得知,在主子养病期间,新晋嫔妃中瑞美人最为得宠,侍寝半月后,晋封为昭媛。其次是妍才人和妩才人,分别晋封为修容和修媛。旧日妃嫔中,淑妃娘娘依然圣眷优渥,燕昭容、颐充容、荣贵人等也还受宠。”“哦?那宛美人呢?”我状似不经意的问着。刘福安迟疑了一下:“据奴才所知,宛美人不甚得宠,不过皇上念在她是太后至亲,仍然封为修仪。”我放下笔:“办得好!惠香,把我那金里镶翠戒指拿来赏给刘公公。”惠香应声去内室取了戒指来。这金里镶翠戒指。金胎,外镶环纹翠箍,口边镶小珠两圈,里有“宝华”“足金”戳记。是前儿皇上赏赐之物。刘福安颤巍巍的接过戒指,跪在地下直磕头:“奴才谢主子恩赏!”“好了,这没你的事了,退下吧”我拿起桌上的盖碗喝了一口茶。
“主子,奴婢有件事情不明白,不知当问不当问?”亚兰有些犹疑。我放下茶盏,笑向她说:“这里没有外人,你想问什么就问吧。”“主子,奴婢进宫多年,见到别的娘娘都是日思夜想盼着皇上天天临幸,可是您——”亚兰顿了一下。我笑着接口说:“可是我却偏把皇上往外推,对吗?”亚兰点点头。“我刚入宫不久,还不想树敌太多,既然这样,还不如顺了太后的意思让后宫雨露均沾,一方面自己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做,另一方面也显得我大方得体,知情识趣。”我斜依在锁子锦靠背上,懒懒的说着。亚兰恍然大悟的模样:“还是主子色色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