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清代官场图记 >

第9章

清代官场图记-第9章

小说: 清代官场图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十字令形容附郭县令送往迎来,招待长官的各种状态。附郭县令送往迎来、招待长官必须办事圆通,讲究衣冠穿戴、言语举止,且应会下棋打牌,鉴赏古董,以陪伴客人。长官莅临和他往时,要接风饯行,长官要看戏,就要叫戏班来侍候,平时见到长官,则要满口“皇上洪恩,长官盛德”之类的颂扬之语。虽然招待费用花得太多,造成大亏空也不要紧,因为全花在长官的身上了。


第三章 官场病态第18节 民间视野里的清代官场(4)

    四、社会心理方面    
    衙门钱,一蓬烟;生意钱,六十年(一作“经商钱,要看天”);种田钱,万万年    
    挣“衙门钱”的是官幕胥吏等,挣“生意钱”的是商贾,挣“种田钱”的是农民。此谚通过对三类职业的比较,认为种地最可靠,当农民最好;其次是当商贾;再次才是到衙门里做事,因为挣“衙门钱”不易长久。    
    三年讨饭,不愿做官    
    不做官,不受管    
    这反映出民间流行的一种不愿做官的思想。认为做官忙忙碌碌太辛苦,且受监察、受束缚,很不自由,而当乞丐则无牵无挂,惟图一饱,自由得很。    
    朝内无人莫做官    
    对此谚有两种解释。一般是说:朝廷里如果没有人作内线、靠山,就不要做官。强调朝中有内线、靠山的重要。《糊涂世界》写道:“自来说的好,‘朝内无人莫做官’,拿着一位广东抚台,怕没有几个耳目在军机里?这里钦差还不曾请训,广东已是知道了。”此谓朝中(军机处)有内线。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在谈到此谚时对“朝中有人”有另一番解释:“不信仁贤,则国空虚,乃朝里无人也。”按此解释,则此谚是说:如果朝廷里没有正人君子当权,就不要做官,免得受奸佞打击或与之同流合污。    
    官场如戏场    
    此谚在清代流传很广,有以此谚入灯谜的,谜面:“官场如戏”,谜底:“仕而优。”仕是做官,优是优伶。此谚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说官场的一些仪注像唱戏时的某些表演。如地方官员见上司时必呈手版,有人谓此:“作官如唱戏也。呈手版时,将手版放开,如天官赐福状。”又有伶人谈及此谚时说:“我们中的老生除了休业,无日不冠带登场,仪从煊赫,却又没有官员风尘奔走,畏谗畏讥之苦,连官场也比不上啊!”其二是说官场中的虚文浮套、虚伪情状及宦海风云变化大等情况如同演戏一样。《偏途论》告诫长随:官场如戏场,福祸难料,对走运(“红”)或背时(“黑”)的人不要势利眼,以为自己将来多增一条路。晚清小说家孙玉声(玉玲珑馆主)痛感官场如戏场,为此,他写了一部描写官场的小说——《如此官场》(又名《戏迷传》),并在书中镶嵌了大量戏名。书的开篇自我解释道:“玉玲珑馆主为甚要做这部书?为甚要集戏名?只因为官场如戏,做官的好像不是在那里做官,却在那里做戏,遂做出这部集戏名的书来,要不做官的看了笑笑,做官的看了醒醒。”    
    公门之中好修行    
    “公门”指官府、衙门,“修行”指积德行善。谚谓官府掌握着各种权力,官府中人稍办点好事就是积德行善。《偏途论》以此谚告诫长随要好好“修行”:“犯过之友,官府令其驱逐,务代求一荐路,以免断线。……公门中好修行,凡如长随者存心若此,天必鉴之,人必敬之。慎之,慎之!”    
    好官不到头(又作“好人不长寿,好官不到头”)    
    “到头”指官员满任。真正的好官都是老百姓认可的,但这种官往往要得罪上司和地方豪绅,甚至触怒皇帝,所以这种官大都没有好结果,往往官还没做满任,就被人参奏罢了官。《歧路灯》曾写到此谚(有地方色彩):老民道:“俺们这郑州,有句俗话:‘郑州城,圆周周,自来好官不到头。’”    
    无事见官,脱落四两肉    
    反映了官吏的凶恶和老百姓对官府的恐惧心理。小民本没办错事,并无挨打受罚的缘由,但让官老爷碰上了,就可能挨打受罚,被扒掉一层皮。总之让官找去肯定没好事。


第四章 官员生活第19节 逍遥自在的“长假”

    从封印到开印,为期一个月,这是清代衙门中最逍遥自在的日子。一封印,就表示一年的公事完毕了,有事也要等明年开印后再办。    
    谚云:“官凭印信,私凭文约。”用印,是官府办公的重要标志之一。清代官署有封印、开印制度。封印,就是把印信、关防加封条锁起来,停止办公;开印,就是启开封条,恢复办公。封印的日期选在每年十二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三天中的一天,开印的日期选在第二年正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三天中的一天,究竟在哪天,由钦天监选出吉日,奏明皇上后颁示各官署遵行。封印和开印时要举行典礼,届时衙署中要张灯结彩,官员要穿上朝服,望阙行礼。李星沅在日记中记其于道光二十年腊月十九日参加封印典礼云:“辰起。至院贺封印。午初至署,更朝服升座,钤(qián)封印三颗,望阙行九拜礼。”孙宝在日记中记光绪二十年正月十九日工部开印典礼云:“是日午正开印,内外皆张幕结彩,朱绿辉映,焕然改观。”封印、开印除举行典礼外,还要吃喝庆贺一番。同光间上海知县叶廷眷于每年封印开印日,都要大办鱼翅席,并燃放大量鞭炮。京师衙门于开印后常举行团拜演戏活动。    
    从封印到开印,为期一个月,这是清代衙门中最逍遥自在的日子。一封印,就表示一年的公事完毕了,有事也要等明年开印后再办。正像北京俗曲《十二景》唱的:“腊月里,整一年;封印后,官事完。”清蓝鼎元《鹿州公案》写到有个案件需开棺验尸,但时已腊月十八日,只好等来年开印后再验。封印后的一个月中,官吏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休息、玩乐,但一到开印日期,就要恢复办公。《官场现形记》里说:“官场上一到(正月)二十又要开印,各官有事,便不能任情玩耍了。”乾隆十六年,户部云南司主事徐世琏记其于开印后即投入公事云:“是岁开印后,入署办事,余独任其劳。”也有某些地方的衙署封印之制不甚严格,封印期间仍有办公之举。如四川某些衙署在封印期间仍照常启用印信,只是在印外要加盖“预用空白”、“遵印空白”的戳(chuō)记。    
    官署封印开印之制,源起颇古。东汉蔡邕《独断》有“固封玺”的记载,表明汉代已有封印之制。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除夕官府封印,至新正三日始开。”说明明代也有封印开印之制,但其封印只有四天。


第四章 官员生活第20节 京官的“公共食堂”

    广和居便特别受到京官士人的青睐,他们都以到广和居聚饮为胜事。广和居实际成了一家京师士大夫的“公共食堂”。    
    清代北京有一家与官场息息相关,在近代历史上颇有名气的饭庄,这就是位于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广和居早年名隆盛轩,道光时改称广和居。这是一家专做京师士大夫生意的饭庄,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称其“专为宣南士大夫设也”,一些京官在日记、笔记中称其为“士大夫宴集之所”。郑叔进说:“往时京朝官多在城南,每有小集,辄至广和居。”夏闺枝《广和居感旧》诗注说到广和居的主顾主要是士大夫:广和居“市侩热客所不至,惟文人乐就之,朝贵耽风雅者,亦时莅(lì)止”。按照清朝满汉分居北京内外城的制度,宣武城南是流寓京官和士人们聚居的地方,这里有大批的官宅和会馆。广和居位于宣南,这对于京官士人就餐聚饮是非常近便的。京官士人中南方人很多,广和居的“肴馔皆南味”,故极合这些南方籍人士的口味。广和居虽是饭庄,但颇具文雅之风,这里轩窗雅洁,壁悬楹联,待客也很有法度。如所悬的一副楹联云:“十斗酒依金谷罚;一盘春煮玉延肥。”这是取元人萨雁门集中语称颂广和居的名馔糖蒸山药的。由于上面这些原因,广和居便特别受到京官士人的青睐,他们都以到广和居聚饮为胜事。广和居实际成了一家京师士大夫的“公共食堂”。    
    广和居的多道名菜都传自到此进餐的京官士人。“潘氏清蒸鱼”又叫“潘鱼”,是京官潘炳年(一说潘祖荫)传给广和居的,“陶菜”传自陶凫香,“江豆腐”传自江树畇(yún),“吴鱼片”传自吴均金,四菜皆以传者的姓字命名。有人曾作诗咏陶菜和江豆腐。张之洞《食陶菜》云:“都官留鲫为嘉宾,作鲙传方洗洛尘。今日街南询柳嫂,只因曾识旧京人。”自注云:“陶凫香宗伯以西湖五柳居烹鱼法授广和居,名陶菜,今浸失其法。柳五嫂乃汴京厨娘。”胡漱唐《江亭话别》说到江豆腐:“禊(xì)事休提顺治年,同光老辈已华颠。江家豆腐伊家面,一入离筵便不鲜。”    
    京官士人饯行话别,常至广和居。如吴大徵曾为话别事邀请缪荃孙等几个朋友至广和居聚饮。《艺风堂友朋书札》存有一封吴大徵给缪荃孙的邀请信,文云:“闻从者明日即发,想今晚必可清闲,乞惠临广和居一叙,申刻,借以话别。并望转约硕兄、柚兄同临,无它客也。”又如梁鼎芬因为弹劾李鸿章被革职,在离京回家前,他的同年好友们在广和居为他饯行。    
    京官士人到广和居不仅饮酒吃喝,还即席作诗和猜灯谜。樊增祥的即席诗《(xiāng)蘅招饮广和居即席有作》云:“闲里堂堂白日过,与君对酒复高歌。都京御气横江尽,金铁秋声出塞多。未信鱼羹输宋嫂,漫将肉饼问曹婆。百年掌故城南市,莫学桓伊唤奈何。”在广和居的墙壁上,常有人题诗,这些题壁诗引来许多京官、文人品评、唱和。广和居实际成了一处京师士大夫聚会吟咏之所。猜灯谜常作为席间的娱乐项目。孙宝在《忘山庐日记》中记下了他与多位京官席间猜灯谜的情景:“晡,杏孙邀饮,赴广和居。坐中有伯唐、伯、百约、青莱、补山,暨余兄。又有将出洋之宋芸子。席间谈灯谜甚欢。有绝佳者,如上去一,下去十一。《四书》一句: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一些京官士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也常至广和居借酒浇愁。何绍基因上书朝廷被革职,非常苦闷,便常到广和居喝闷酒,没有钱便赊账。他写的一张欠条还被店家裱起作为广告,以广招徕。在来广和居的京官士人中,有一些很有名望的大官吏、大名士,他们的到来,颇为广和居增色添彩。张之洞、翁同龢就是常到此吃喝的大官吏,邓忍堪《春兴》诗注云:“广和居例为朝贤文宴之地,其老佣能言松禅、广雅遗事。”松禅、广雅即翁同龢、张之洞,可见翁、张二人给广和居伙计的印象很深。张之洞与广和居的关系尤深,夏仁虎《旧京琐记》云:“士大夫好集于半截胡同之广和居,张文襄在京提倡最力。”张文襄即张之洞,有张之洞这样有影响的大官吏提倡,更使广和居门庭若市。大名士李慈铭也常至广和居饮酒吃饭。他在《越缦堂日记》里写道:“定子招同尗(shú)子、卣(yǒu)芗饮广和居,室隘,日昃热燥不可堪,晡归。”日昃即日过午,虽然广和居室小燥热,但李慈铭等仍很有兴致地边吃边聊到黄昏。    
    晚清,广和居已不只是一般的宴集之所,而是京师士大夫谈论时政、争论问题、发泄不满的重要场所,成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当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为遏制洋务派势力的扩张,特意放纵顽固派议论国政,即所谓“以清议维持大局”。奕的奏折中描述清议的情况道:“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拦,甚或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广和居就是发表这种清议的主要场所之一,是清流党作文酒之会的聚会场所。清末广和居的墙壁上,几乎每天都有讽刺时政的题诗。著名的讽刺庆亲王奕劻父子结党营私的诗(即“居然满汉一家人”云云,详见“裙儿底下带来的官”一节),就是写在广和居的墙壁上的。这些讽刺诗成为窥见清代官场病态的一面镜子。


第四章 官员生活第21节 八大胡同游踪

    有人作诗咏清末北京官僚士大夫习于声色,其中说到官员狎妓:“街头尽是郎员主,谈助无非白发中。除却早衙迟画到,闲来只是逛胡同。”    
    狎游,包括狎像姑与狎妓,是清代官吏的病态生活之一,其中尤以狎像姑显其腐朽。    
    清代诗人蒋士铨《京师乐府词•;戏旦》描述了官吏狎像姑的状态,并对其痛加讥讽和抨击:“朝为俳优暮狎客,行酒灯筵逞颜色。士夫嗜好诚未知,风气妖邪此为极。古之嬖幸今主宾,风流相尚如情亲。人前狎昵千万状,一客自持众客嗔。酒闲客散壶签促,笑伴官人花底宿。谁家称贷买珠衫,几处迷留僦(jiù)金屋。(qī)蜣(qiānɡ)转丸含异香,燕莺蜂蝶争轻狂。金夫作俑愧形秽,儒雅效尤惭色庄。(miǎn)然相对生欢喜,江河日下将奚止?不道衣冠乐贵游,官妓居然是男子。”像姑就是男妓,因其相貌清秀,酷似姑娘,故称像姑。像姑又称相公(谐音之误),俗称兔子。像姑多是优伶兼营,故狎像姑有时又称狎优、挟优。像姑多为年少者,出色者多在二十岁以下,称为娈童、优童、歌童等,像姑的卖淫处所称为像姑堂子。其待客内容有侑(yòu)酒、唱曲、谈诗论画、卖身等,蒋诗里就说到侑酒、卖身等情况。诗里还说到狎像姑的官吏与像姑的主客关系,即二者的关系已不同于古时的君王宠幸嬖臣,而是你来玩,我招待的商业性主客关系。因此,某一客独占了(“自持”)某像姑,就会受到众客的嗔怪。凡与某一像姑要好,且被其依为靠山的人,俗称“老斗”。《官场现形记》里写了个“一天到晚长在相公堂子里”的老斗,名卢朝宾,官任给事中。他所狎的像姑叫奎官,始而狎,继而替奎官赎身,娶媳妇,买房子。清人陈森写的小说《品花宝鉴》中有许多官场狎像姑的描写。狎像姑之风源于明代。清代沿之,但更为兴盛。清代法律规定,官吏不许狎妓,如有官吏暗中招妓侑酒被巡城御史查到,就要受到严厉处罚。但狎优可以通融,官吏可以招伶人侑酒唱曲等。一个厉禁,一个可通融,于是狎像姑之风在清代官吏中兴盛起来。此风以京师为最。京师著名的像姑堂子在八大胡同的韩家潭、樱桃斜街、陕西巷等处,这些地方都是京官士大夫经常出没的地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到清代官吏可以狎像姑而不可狎妓的情况:“这京城里面,逛相公是冠冕堂皇的,甚么王公、贝子、贝勒,都是明目张胆的,不算犯法,惟有妓禁极严,也极易闹事,都老爷查的也最紧。……犯了这件事,做官的照例革职。”《孽海花》也写道,京师士大夫“懔(lǐn)于狎妓饮酒的官箴,帽影鞭丝,常出没于韩家潭畔”(像姑堂子)。    
    清代官吏中比较有名的狎像姑者,如乾隆朝大吏毕沅与京师昆曲旦角李桂官昵好,赵翼、袁枚均有《李郎曲》记二人事,《品花宝鉴》对此也有描写。在鸦片战争中丧权辱国的奕经,不但是个昏庸无能的官僚,还是个狎像姑的好手。晚清官员潘祖荫任侍郎前,与一个叫朱莲芬的善唱昆曲兼工绘画的像姑关系甚密,任侍郎以后虽与朱关系渐疏,但仍保持联系,朱每遇年节必往叩贺,潘必赠以银券,至老不衰。《孽海花》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