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 >

第56章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独佛菩萨、大圣大贤他们看得清楚,在那里召唤我们回头是岸。这个回头是什么意思?不要再争了,不要再求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就回来了。你在这个苦海里头跟别人争,在世间贪求,好!那你就累死了。佛菩萨、大圣大贤时时刻刻从无间断的在召唤,几个人清醒过来?几个人觉悟?几个人肯回头?回头的人少,回头的人真正是离苦得乐,回头的人跟这个世间一切人不争,一切事物不求了。只要你不争,我们常讲「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就清醒过来了,你就觉悟了,破迷开悟!
  诸位现在在学道,在学佛,你为什么还醒不过来?学了十几年,二、三十年,为什么还醒不过来?就是你「於人争,於世求」,这个心行没放下。虽然学佛学个几十年,经上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不解!你天天在学,天天听我讲,只要你那个争的念头、求的念头没有放下,你不懂我所说的,你不得受用。你要想得受用,方东美先生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自在、随缘、念佛,人生最高的享受!那个念佛不一定是阿弥陀佛,佛的意思是觉是智,念佛就是念真实智慧,念圆满大觉,人生最高的享受。
  这个世间迷的人多,觉的人少,觉的程度不相同,所以世界的形状怎么会一样?跟我们人与人这个形相一样,你看到哪两个人长的一样?为什么这个世间没有长的一样的人?他的思想、见解、言行不一样,里头不一样,外面怎么会一样。外面纵然相似,里面还是有差别,只能够讲相似,绝对不可能一样的。到什么时候一样?有,成了佛就一样,佛佛道同。菩萨大同小异,凡夫是大异小同,同的地方不多,异的地方太多了,这是说明形状为什么会不一样。从小我们这个身体,根身,大到世界都是一个道理。这个是众业所感,如来有应,感应所现。如来是讲的心性,是讲的藏识,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读了这二十种,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初列二十种」,这一段文分成两段,后面是总结,「如是等,若广说者」,这是总结。在第一段二十句里,第一句『有作须弥山形』。须弥山没人见过,须弥山形是什么样子?大概我们想像当中,高大像大山一样,这个世界有这样的形状。这是世界种。华藏世界向后经文给我们讲二十重,有一点像须弥山形,二十重高!高没法子想像,广也没法子想像,真的是「世界海微尘数」,不可思议。
  『或作江河形』。这个大世界我们可以说一丝毫的概念都没有,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从来也没听人说过。就以佛法来讲,阿赖耶识里头从来没有这个种子,我们现在的话讲,从来没有这个印象。我说这个话是随顺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怎么样?一切众生阿赖耶识里头都有这个种子。为什么说没有印象?这个种子很薄弱。换句话说,印象很浅,印象太浅了,太浅了好像没有印象,这样说法,这是真的。我们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个印象最深、最明显。最深的烦恼习气的印象,把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大世界这个印象盖覆住了。佛法,每一个众生无量劫来不可能没有遇到过,既然遇到过,阿赖耶识里面就有印象,佛经上说就有种子。刚才说,种子少、种子的力量弱,被烦恼习气压在下面,好像没有了,事实真相如是。
  我们不说大世界,我们说小世界,小世界是什么?是我们意识当中明显能够觉察得到的。我们看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个地球是我们的依住。我们晚上在晴天的时候观看太空,看到太空许许多多不同形状的天体,现在我们叫它做天体,看到银河、看到星团、看到星云,这都是距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实际上,星团、星云也都是银河,形状不一样。太远的地方,星团跟星云那个银河系太远了,我们只看到一点点光点而已,好像是一颗星一样,我们看到一颗星。但是在高倍望远镜底下一看,它不是一颗星,它是有几万颗星,几十万、几百万颗星在一起,所以我们看到一颗星的光点,是千万颗星的光点所发的光,我们误以为那是一颗星。现在在天文学里面称之为星团。这个星团的形状有时候像圆球,有时候看似椭圆形的,还看到有野兽形的、有马头形的。
  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形状也不是一定的,看你是在哪个角度上看它。我们今天是在地球上看,看到这种形状。假如我们换另一个星球,这另一个星球还不能在太阳系,为什么?太阳系太小了。大概在太阳系里面看的,应该这个形状变化不大。如果我们能到我们现在这个银河系的那一端,那可能就有变化;如果我们离开这个银河系到其他星系里面去看,那可能就不一样,形状就变了。这是事实,是我们能够想像得知的。
  这是教我们观察天体,讲的这十种、二十种形相,举例而已,实际上真的是无量无边。它总结讲有世界海微尘数,这是正确的,这是一点都不假的,绝对不是夸大的说法。我们从这些地方深深体会到《金刚经》上所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句句是实话,没有丝毫夸张,也没有丝毫隐晦。事实是什么样,佛完全根据事实为我们做说明,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既然说到形状,这些形状可以解释,也可以不必解释。如果我们真想学习,那你要学它表法的意思。须弥山高,德要高、智要高,能够这样的提示自己、提醒自己,好!江河通,畅通无阻。我们现在在晚上看天体,确确实实看到有江河的这种形状,我们现在看银河,为什么叫它做河?不就是江河的样子!我们在银河里面看银河、看这个星系,像一条长的带子一样。
  『回转形』,清凉大师有注解。「回转形」就是折叠的型式,是一种有规则或者是不规则的折叠。我们现在有很多家庭用的窗帘,折叠形的;在从前有蚊帐,圆顶的蚊帐,折叠形的。当然这一类里头,很多很多种的不同形状。『漩流形』,这个我们看得很多,实在讲我们的银河就是一个漩流形的。现在天文学家对这个常识相当丰富,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知道银河是漩流,是个不规则的漩流,当中很厚,四周很薄,就像餐具里头的碟子一样。而我们的太阳系是在银河系的周边,随著这个星系在运动。漩流,前面讲是反覆的意思,不断的重复,这个重要,学东西应当是这个学法。
  江河里面讲通,通达没有障碍,人情要通,事理要通。隐瞒,隐瞒就不通,彼此隐瞒就会造成误会,误会肯定会造成冲突,冲突再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这个世间天灾人祸形成真正的原因,就是人情事理不通,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我跟别人之间欠交通、沟通,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是大事,影响很大!不能不知道。到欠通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想方法,怎么样沟通,把这个障碍化解,让彼此畅通无阻才能建立互信。所以不通肯定造成信心危机,信心危机是许许多多灾祸的根源。我们读经看到这些名词术语,我们懂得表法的义趣,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事物的心态。
  『或作轮网形』,轮网是什么?车轮,就是车轮的形状。车轮我们晓得有一个中心,有个轮的中心,有它的周边,周边叫网。我们在天体里面确实见到过这种形状。『或作坛墠形』,坛是筑土垫高。最明显的代表,诸位如果到北京去旅游,你可以去参观天坛,那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你看看有这种形状的。『或作树林形,楼阁形,山幢型』,这个都很容易懂。『普方形,胎藏形』,普方是方形,胎藏是婴儿在胎胞里面还没有出生那种形状。『莲华形』,这个容易懂得。
  『佉勒迦形』,这一句是梵音,梵语音译的。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此云竹圌」,竹圌现在好像很少见到了。我在年纪小的时候,我们是生长在农村,农村秋天收成的时候,稻米下来之后没有仓库,用什么来囤积稻米?就用竹圌。竹子编的像席子一样很长,把它团团圈起来,就像一个仓库一样,这里面装这些粮食,这是中国农村里面最常用的储存稻米的一个工具。现在科学技术进步,我们在外国所看到农村里面都有储存粮食的仓库,他们那个仓也是圆形的,很高像个塔一样,比过去农村用这个简单的工具是要好得太多了。
  『或作众生身形』,众生身太多了,人是众生,畜生是众生,鬼神也是众生,这个当然都是指有情众生,身体形状差别很多很多。这个太空当中,天体有,确实有这些形状的。『或作云形』,像云雾一样,这个很多,天文学的名词所谓「星云」,很多的星星聚集在一起。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清楚,凡是放光的,不放光的我们见不到,我们能见到的都是放光的,而且都是自己本身放光的,我们才能见到。能放光的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换句话说,我们在晴空看到的星星,光是一闪一闪,放光的全都是太阳。有些太阳比我们这个太阳不晓得要大多少万倍,也有比我们太阳小的。我们太阳在星系里面不是很大的,是属於小的太阳。当然这一个太阳肯定它有很多行星围绕著它,但是那个距离太远了,它自己不放光,我们见不到。
  不放光的行星,只有在太阳系里面,因为距离太阳近,太阳光照射,它有反射的光,像月亮,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光,距离我们地球很近,我们看到有那么大一个星球。其他的像金星、水星、木星、火星都是太阳的反射光,我们看得很清楚;天王星、海王星太远了,那个光很弱,如果没有天文的常识,不知道它运行的度数,你很不容易看到。但是水星不容易看到,它距离太阳太近;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四颗星很容易看到,尤其火星带红色的,金星是最明亮的。它们的运行都在黄道,你从黄道里面去找,你肯定会发现它们的存在。
  从这个常识我们就能够想像到,所有放光的这些太阳,统统都有多多少少不同的行星围绕著它。太阳我们讲的是大行星,九大行星,小行星很多很多。小行星里面,大者几千颗,更小的那就没有计算它在内。如果统统要包括在里面,我相信也有好几万,这是一个星系。我们晚上在天空当中看到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一个星系,那个星系有比太阳系大的,也有比太阳系小的。
  下面说『或作诸佛相好形』。「诸佛相好」,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像哪一种相好,这里头种类也很多、也很复杂。『或作圆满光明形』,这是你看出它是一团的光明。『或作种种珠网形』,这都容易懂。『或作一切门闼形』,它是窗户,像门,像窗户。『或作诸庄严具形』,庄严具太多了,不胜枚举。这是讲形状,大星系的形状。我们从小星系的形状去体悟大星系的形状,然后会归自性。会归到自性,我们的全身就像大星系,就像这个地方讲的世界种,我们这个身体某一个部分,头部、手足、身体,这是大星系里面所说的,也是个大星系。为什么?头部里头有眼、耳、鼻、舌;手部里面有臂、有掌、有指,愈分愈细。
  人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跟大宇宙没有两样,这个是我在讲经的时候曾经说过很多,早年讲经都说过。我说我们的身体,身体跟念头的复杂跟大宇宙完全成正比例,这个话我说过很多,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可以得到证明。华藏世界庄严,我们就联想到我们的身心要庄严;我们看到须弥山形,就要想到我们的品德要高,我们的智慧要高;看到江河,我们就想到我们与一切人事物的交流要畅通无阻,这个样子才不至於产生误会,才能真正消除冲突。
  现在学校专门设立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称为「促进和平消弭冲突问题研究所」。我们看到这里,「或作江河形」、「或作回转形」、「或作漩流形」、「或作轮网形」,对解决这个问题都有启示。我们怎样用什么方法跟一切众生做密切的交往,就是河流畅通了。这一桩事情在古时候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做了,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到处讲,真的是哪个地方邀请,佛就到哪里去了。单单自己一个人讲还不行,还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佛培养学生,学生学成了,代佛讲经说法,代佛去教学,推广多元文化的教学,佛一生干这个事情。现代比从前方便,现在一定要利用网路、要利用卫星传播。如果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劝导,能用这个工具,好!跟全世界一切众生畅通无阻,教化众生破迷开悟,教化众生脱离苦海,回头是岸。所以这个经文处处都给我们莫大的启示。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二九卷)  2002/08/20 澳洲净宗学会   档名:12…17…0829
  诸位同学,请看「华藏世界品」,所持刹网差别长行,随门广释第三段明体。在这一段经文也是有二十句,都是略说,列二十种,前面十种是讲「色相」,后面十种是讲「声」。这两大类可以说把诸佛的教体跟众生学习的、接受的教体都包括尽,世界种之体也不例外。这个理趣很深,道理很深,如果真的能够会通,我们就晓得情与无情确确实实同一体,同圆种智。我们娑婆世界是以音声为教体,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拣选圆通,圆是圆融、是圆满,通是通达。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差别各异,凡是相同、相近的,自自然然他就聚集到一起,真正显示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是自然现象,这在佛经上讲法尔如是。现在请看经文:
  【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或有以十方摩尼云为体,或有以众色焰为体,或有以诸光明为体,或有以宝香焰为体,或有以一切宝庄严多罗华为体,或有以菩萨影像为体,或有以诸佛光明为体,或有以佛色相为体,或有以一宝光为体,或有以众宝光为体。】
  这说了十种,这十种都没有离开色相。我们读这一段经文,一定要能够体会得到,在这里面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前面一段我们要学形相,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体质,体就是讲的性质,特别著重在质体。中国古人读书常常说读书目的何在?在变化气质,那个质就是体。不读圣贤书,这个体就所谓是俗不可耐;读圣贤书之后,真的要知道变化气质,提升境界,自自然然就不同。
  我们在此地看『或有以十方摩尼云为体』,这个於事於理都讲得好,世界确确实实是以微尘为体。华藏这么大的世界,以什么为体?我们回头想想,我们的身,我们的身以什么为体?也就是说这个身是怎么组成的?无数的细胞组成的。这个细胞是我们身体、肢体。大的星系怎么组成的?大星系由许多小星系,无量星球组成的。这些星球在太空当中又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是由星云凝聚而成的;换句话说,星球在未形成之前,一片像云雾,慢慢云雾凝结成一个星球,成了一个星系。成了许许多多星球,就变成一个星系,这是「以十方摩尼云为体」。
  从这个地方我们应当体会得,今天世间所讲的多元文化,真的,大宇宙如是,我们的小宇宙也如是,以多元文化为体。此地讲了二十种,十种色相、十种音声,这不是多元的吗?这不是单元的。因此我们有多元的理念,就与宇宙众生真相相应;如果没有多元的理念,完全心里头只有单一,而不能够容忍,这与事实真相相违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