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蛇吞象 >

第20章

蛇吞象-第20章

小说: 蛇吞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⒉皇悄咽隆:芸欤泄谝惶ü粝旌峥粘鍪溃鹆烁雒纸小靶乱庖粝臁薄!   
    刘永好拿着音响来到乡下想和生产队合作。他们出技术和管理,人家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这个事情报到公社之后,公社书记一句“集体企业不能跟私人合作,不准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让刘氏兄弟们的美梦胎死腹中。    
    音响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刘氏兄弟创业的强烈愿望却没有破灭。当“万元户”成了刘氏兄弟的新理想。搞音响投资大,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搞养殖业不需要很多投资,技术含量低,自己也熟悉,那就从养殖业开始做起。    
    没有运转资金,刘氏兄弟决定向银行申请贷款1 000元,但结果却是一盆冷水,银行不贷!1 000元钱对于银行不算个大数,对于刘氏兄弟们却不是个小数。困难再一次摆在了兄弟四人面前,但刘氏兄弟们不向困难低头,不想轻易放弃。于是四人分别卖掉了手表、自行车等物品,凑足了1 000元钱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建立了育新良种场。1983年底,兄弟们一盘点,这一年育新良种场孵鸡5万只,孵鹌鹑1万只,并带出了11个专业户。四兄弟兴奋异常。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4年4月的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他们,一下子就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这可是笔大买卖!被冲昏了头的刘氏兄弟马上借了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购买了10万只种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之后不久,他们便听说这个专业户跑了。他们去追款,发现交给这个专业户的2万只小鸡,一半在运输途中闷死了,一半在家里被大火烧死了,对方已经是倾家荡产。    
    下订单的人已经跑了,他老婆跪在地上,让他们饶了她。看到这样子,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最让人揪心的是,剩下几万只小鸡马上就要孵出来,而他们又没有饲料,这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农民不会要,借的钱又要马上还,他们真的是绝望了。    
    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们一碰头,商量着究竟是从岷江的桥头跳下去,还是隐姓埋名远遁新疆。最终,他们决定留下来,不逃、不躲,正视并解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既然农民不要,就把种蛋和小鸡卖给城里人。于是,兄弟四人连夜动手编起了竹筐……刘永好带着鸡仔去农贸市场卖。本来一竹筐鸡仔加一个瘦弱的人,撑死了也占不了多大地方。但农贸市场上的商贩们一个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寸土不让。刘永好初来乍到,想在他们的身边安营扎寨,门都没有!折腾了一天,他也没有找到安身之处。但是,鸡仔不能带回去了,他晚上只好向一位好心的大爷借了一个板凳,坐了一宿。    
    刘氏兄弟连着十几天,每天都是凌晨四点就起床,风雨无阻,蹬3个小时的自行车,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再扯起嗓子叫卖。连他们也没有想到,虽然短时间内身上掉了十几斤肉,但8万只鸡仔竟然全部卖完了!    
    创业初期的第一次危机虽然化解了,但是兄弟们的士气却大打了折扣,他们消沉了几个月,业绩也停滞不前。关键时候,还是老大刘永言的一席话起了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内心的激情被重新点燃,他们重新鼓起斗志,决心养鹌鹑,将这条路扎扎实实走下去。    
    四兄弟大学生出身,专业各有所长,联手养小小的鹌鹑,“高射炮打蚊子”的效果自然不一样。他们用电子计算机调配饲料和育种选样,并且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粪养鹌鹑,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    
    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这时刘氏四兄弟决定用一个充满美好前景的词来重新命名自己的养殖厂——“希望”。    
    希望养殖场美名远扬,也有很好的效益,但是刘氏兄弟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而是寻找开发新的商机。早在1982~1984年办良种场时,刘永好负责采购饲料,这位有心人在南方采购饲料时就开始了对饲料经营的观察、调查与思考。刘氏四兄弟之所以后来把目光转移到饲料生产行业,也是有所考虑的:人们对鹌鹑蛋的需求远不如对猪肉的钟爱,谁家的饭桌上都离不开猪肉,而中国传统的养猪方法太落后了,农民喂猪用青草、大麦和红薯,每头猪一般要一年才能出栏。养猪业要想有飞跃,必须以饲料为突破口。    
    对此,四兄弟很快做出决策,开始饲料研制工作。他们建起一个有100多头猪的试验场,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证饲料配方,积累研究成果。刘家四兄弟意识到:要想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质量,关键是增加配方及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而要与世界先进饲料一比高低,科技开发更是迫在眉睫。1988年,希望饲料公司取代了育新良种场,专业户发展成为私营企业。    
    同年,希望饲料公司在古家村买下了10亩地,投资400万元,建立了希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饲料厂,又投入40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并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先后派人到国外各地考察,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交流。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筛选,从33个配方中优选出来的“1号乳猪饲料”脱颖而出。1989年,“希望”自行开发生产的“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面世,质量可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却比泰国饲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饲料垄断市场的局面。至此,希望饲料一举成名。    
    刘氏兄弟创业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中创业史上的经典案例。从拥有固定工作到当个体户是刘氏兄弟思想上发生的飞跃;从育雏鸡到养鹌鹑是刘氏兄弟经营空间的扩展;从搞养殖到开发饲料生产,则是他们从家庭作坊式经营向现代企业经营的跨越。    
    刘氏兄弟的迅速崛起,靠的不是运气,靠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没有磨灭的意志。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仅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怎样在失败中长大,学会在失败后的一种不可磨灭的意志精神,正因为拥有这些宝贵的东西,刘氏兄弟用鹌鹑蛋孵出了希望集团。


《蛇吞象》 永不放弃《蛇吞象》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四十六式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哈兰·山德士]“肯德基快餐连锁”业务的创始人。1952年,在美国肯德基州,年逾60岁的哈兰·山德士用仅仅105美元的社会救济金开始全心地投入专营炸鸡生意,发明了著名的“肯德基炸鸡”。这种“好到吮手指”的家乡鸡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零售食品之一。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 000多家的餐厅,以山德士形象设计的肯德基标志,已成为世界上最出色、最易识别的品牌之一。    
    人生的路不可能永远那么平坦,走过崎岖的弯路,才会变得更加坚强。放弃并非君子所为,但只要坚持便能通向胜利之路。每个人都要学会坚持,因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世界著名的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就是在失败中坚持到底,而最终走向胜利的。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光顾过肯德基快餐店的人们一定看到了店里随处可见的那位戴着一副阔边眼镜、和气地微笑着的白胡子老头。他就是肯德基的首任老板——山德士上校。山德士上校现已成为肯德基国际品牌的最佳象征。而当初山德士上校创业时却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而最终取得成功的。    
    哈兰·山德士上校生于1890年。六岁那年,山德士的父亲去世,母亲外出谋生。年幼的山德士不得不挑起了照顾他三岁弟弟和襁褓中妹妹的担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七岁时,山德士就成了一个会烧二十个地方菜的能手。十岁时,山德士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此后,他尝试过各种工作,也吃了不少苦头。    
    1930年,年届40的山德士来到肯塔基州,开了一家可宾加油站,来往加油的客人很多,山德士看到这些长途跋涉的人饥肠辘辘的样子,就在加油站的小厨房里做了点日常饭菜,招揽顾客。在此期间,山德士推出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肯德基炸鸡的雏形,由于味道鲜美、口味独特,很快炸鸡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客人们交口称赞,甚至有的人来不是为了加油,而是为了吃可宾加油站的炸鸡。    
    为了保证质量,他关闭了加油站,系上围裙动手烧炸,并投资扩建了可容纳142人的大餐厅。这样,他就创建了一个初级的炸鸡市场。以后的几年,他边经营、边研究炸鸡的特殊配料,使炸成的鸡表皮形成一层薄薄的、几乎未烘透的壳,鸡肉润泽而鲜美。美味的炸鸡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顾客。肯塔基州州长鲁比·拉丰为了感谢他对该州饮食所做的特殊贡献,正式向他颁发了肯塔基州上校官衔,所以人们都叫他“亲爱的山德士上校”。    
    美味的炸鸡虽然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顾客。然而,传统的炸鸡方法却使顾客必须等待三十分钟才可享用美食。到了1939年,这个难题在上校参观一个压力锅展示时得到解答。上校购买一个压力锅回家,做了各项有关烹煮时间、压力和加油的实验后,终于发现一种独特的炸鸡方法。这个在压力下所炸出来的炸鸡是他所尝过的最美味的炸鸡。    
    50年代初期,一条新的州际公路将穿越他餐厅所在的科宾镇。山德士的炸鸡将被关闭,也就意味着他将失去主要的生活来源。    
    这时的山德士已经66岁了,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每月105美元的救济金。但是66岁的山德士上校并没有就此沉寂下去,他不想就此了却自己的一生。如何能改善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这成了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反复地思量。如果把炸鸡秘方卖了吧,卖掉的钱还不够付房租。而把炸鸡炸得好的技术教给餐馆,如果客人点名要他的炸鸡,生意越做越好的话,倒有可能与餐馆老板一起分享收益。于是他拍卖了所有家当,用他那辆破旧的福特车,载着他的十一种香料配方及他的得力助手——压力锅开始上路。他到印第安州、俄亥俄州及肯塔基州各地的餐厅,将炸鸡的配方及方法出售给有兴趣的餐厅。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每一位拜访的餐厅老板时,人们的反应却通常是残酷的。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吗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山德士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一次次请求,一次次被拒绝。在他得到第一位餐厅老板的“同意”之前,整整花费了两年,被拒绝了1009次。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就是独自驾着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走在美国大地的某个角落上,困了睡在汽车后座,醒来便逢人诉说他那些点子,他所示范的炸鸡,经常就是自己果腹的餐点。    
    他驾车万里,拜访一家又一家餐馆,寻访合作者。终于在第1010次走进一个饭店时,得到了一句“好吧”的回答。他马上就握手拍板同业主达成协议。协议规定:餐馆每出售一只鸡需支付他5美分。有了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在山德士的坚持之下,他的想法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    
    1952年,盐湖城第一家被授权经营的肯德基餐厅建立了,这便是世界上餐饮加盟特许经营的开始。紧接着,让更多的人惊讶的是,山德士的业务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在短短5年内,他在美国及加拿大已发展了400家连锁店,创造了奇迹。    
    一位商界的权威人士说过,商业成功的秘密,就是了解大多数人的需要,然后,满足它。需要、发现需要其实是一种智慧。而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未必会一帆风顺,很可能是充满艰辛的。生活中,并非每一个完善的想法总能轻易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支持。在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了解一个人的意志,是他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所能保持的顽强、坚韧的精神。    
    山德士上校的成功,在于他不在乎那1009次的失败,在于他长达两年的坚持与不放弃,在于他顽强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


《蛇吞象》 永不放弃《蛇吞象》 永不服输

    第四十七式 永不服输    
    [埃里森]现任甲骨文公司CEO。1944年生于美国曼哈顿。从小由舅舅一家抚养,在芝加哥犹太区的中下层长大。1962年进入伊利诺斯大学就读,二年级时离开学校。1964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同时还在西北大学学习。历经三所大学,他最终却没得到任何一张大学文凭。1966年来到加州的伯克莱,学习电脑编程。1973年到阿姆达尔公司工作。1977年6月合伙出资2000美元成立了软件开发研究公司,1982年改名为甲骨文公司。现在,甲骨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制造商。    
    除非上帝永远都会眷顾你,否则创业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中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对手无时无刻都会存在,关键是你要如何去面对。甲骨文公司的总裁埃里森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成功,面对对手一定要有股永不服输的劲头。    
    埃里森曾说过,击败微软,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是他的一大目标。“我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败了,那时我才是真正的成功。”硅谷也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上帝和埃里森有什么区别?上帝不认为自己是埃里森。埃里森被多数人公认的形象就是狂傲专横,争强好胜,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他的财产堪与比尔·盖茨相匹敌,而他的不服输的精神则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事。    
    埃里森是从俄罗斯移民的美国犹太人后裔,1944年出生于曼哈顿。埃里森从小由舅舅一家抚养,在芝加哥犹太区的中下层长大,当时的贫富差别没有现在这么大。学生时代的埃里森并没有显示出优秀的素质和成绩,在学校他有些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惟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    
    1962年埃里森高中毕业,历经三个大学,最终埃里森却没得到任何一张大学文凭。1966年埃里森离开家乡,来到加州的伯克莱,他学习了电脑编程,主要是为IBM开发大型电脑。他并非想投身高科技,只不过想赚点生活费。他给一些大公司开发应用程序,那时的软件开发意味着:挂上磁带,备份数据,工作单调,也没什么挑战性,远不能和现在的程序员相比。可是,埃里森对自己驾轻就熟的技术工作越来越缺乏兴趣。有一次,他在一个聚会上对他的朋友谈了他下一步的想法:“我不能再干技术了,靠它我永远富不了,我要当老板,开创自己的公司。”    
    于是几年间埃里森陆陆续续换了许多公司,后来他加入了Ampex,这是硅谷一家生产影像设备的公司,在那里他认识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BobMiner和EdwardOates。当时他俩在一起研究如何有效存储读取海量的数字信息,埃里森转向了市场销售工作。他俩的项目最终还是失败了,埃里森将这归咎于公司管理不善,“我比公司的头儿们懂技术,也比他们懂市场,如果他们能经营公司,我也能。”就这样他坚定了自己办公司的念头。    
    1977年,他与两个同事在6月正式成立了软件开发实验室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