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 >

第1章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第1章

小说: 朱自清评论集及序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禅家的语言
读《湖畔》诗集
《湖畔》是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君底诗选集,由他们的
湖畔诗社出版。
作者中有三个和我相识;其余一位,我也知道。所以他们的生活和性格,
我都有些明白。所以我读他们的作品,能感到很深的趣味。
现在将我读了《湖畔》以后所感到的写些出来,或可供已读者底印证,
引未读者底注意。但我所能说的只是些直觉、私见,不能算做正式的批评,
这也得声明在先。
大体说来,《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底风格;少年的气氛
充满在这些作品里。这因作者都是二十上下的少年,都还剩着些烂漫的童心;
他们住在世界里,正如住在晨光来时的薄雾里。他们究竟不曾和现实相肉搏,
所以还不至十分颓唐,还能保留着多少清新的意态。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
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情也能将他融和,使他再没有回肠荡气底力量;所
以他们便只有感伤而无愤激了。——就诗而论,便只见委婉缠绵的叹息而无
激昂慷慨的歌声了。但这正是他们之所以为他们,《湖畔》之所以为《湖畔》。
有了“成人之心”的朋友们或许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生活,但在人生底旅路
上走乏了的,却可以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
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就题材而论,《湖畔》里的诗大部是咏自然;其余便是漠华、雪峰二君
底表现“人间的悲与爱”的作品。咏自然的大都宛转秀逸,颇耐人思,和专
事描摹的不同。且随意举几首短的为例:
修人君底《豆花》:
豆花,
洁白的豆花,
睡在茶树底嫩枝上,
——萎了!
去问问,歧路上的姊妹们
决心舍弃了田间不曾?
静之君底《小诗?二》:
风吹皱了的水,
没来由地波呀,波呀。
雪峰君底《清明日》:
清明日,
我沉沉地到街上去跑:
插在门上的柳枝下,
仿佛看见簪豆花的小妹妹底影子。
咏人间的悲哀的,大概是凄婉之音,所谓“幽咽的哭的”便是了。这种诗漠
华君最多,且举他的《撒却》底第一节:
凉风抹过水面,
划船的老人低着头儿想了。
流着泪儿,
尽力掉着桨儿,
水花四溅起,
他撒却他底悲哀了!
咏人间的爱的以对于被损害者和弱小者的同情为主,读了可兴起人们的“胞
与之怀”,如雪峰君底《小朋友》:
在杭州最寂静的那条街上,
我有个不相识的小朋友。
一天我走过那里,
他立在他底门口,
看着我,一笑。
我问他,“你是那个?”
他说,“我就是我呵。”
我又问他,“你姓甚?”
他说,“我忘却了。”
我想再问他,
他却回头走了。
后来,我常常去寻他,
却再也寻不到了。
但他总逃不掉是我底
不相识的小朋友呵!
和上一种题材相联的,是对于母性的爱慕;漠华君这种诗很多,雪峰、
修人二君也各有一首。这些作品最教我感动;因为我是有母而不能爱的人!
且举漠华君底《游子》代表罢:
破落的茅舍里,
母亲坐在柴堆上缝衣——
哥哥摔荡摔荡的手,
弟弟沿着桌圈儿跑的脚,
父亲看顾着的微笑,
都缕缕抽出快乐的丝来了,
穿在母亲缝衣底针上。
浮浪无定的游子,
在门前草地上息息力,
徐徐起身抹着眼泪走过去;
父亲干枯的眼睛,
母亲没奈何的空安慰,
兄弟姊妹底对哭,
那人儿底湿遍泪的青衫袖,
一切,一切在迷漠的记忆里
葬着的悲哀的影,
都在他深沉而冰冷的心坎里
滚成明莹的圆珠,
穿在那缝衣妇人底线上。
就艺术而论,我觉漠华君最是稳练、缜密,静之君也还平正,雪峰君以
自然、流利胜,但有时不免粗疏与松散,如《厨司们》、《城外纪游》两首
便是。修人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如《柳》、《心爱
的》两首便是。
倘使我有说错底地方,好在有原书在,请他给我向读者更正罢。
1922 年5 月18 日,杭州。
《水上》
《水上》是一册新诗集,我不久才读了的。署名的是“沙刹”;内容是
诗文两辑,而诗的一辑更有意思。我现在只论这一辑。
《水上》里的诗有两个特色:它们的题材全是恋爱;它们的背景全是西
湖。这是很大胆的办法!一般的说起来,这册诗必很单调,使人厌倦,不能
终卷;但实际并不如此——我曾费了半天的工夫,一气将它读完了。可知它
必有一种吸引的力量,超乎“单调”以上的。这就是它的作者的纯一的心!
现在的新诗集很多很多,我得寓目的却是甚少。以我所见的而论,它们
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浅薄”。印在纸上,好像没有神气,念在嘴边,
也像没有斤两;这就是没味。有味的便不同: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
的音响,便是有味了。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得着了味,
题材的范围与性质却不成问题了。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真的生活,纯
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现在一班诗作家,不能体会这一层,只将
他们小范围的特殊的生活反复的写个不休,干燥而平板,自然使人觉得十二
分的单调!有人说,这是生活的量范围太小之故,我说这是生活的质太疏之
故。证据便是《水上》!
《水上》的取材真是最单调了:恋爱与西湖这两项,竟能写成一册诗!
但它的每首诗有每首诗的意境,引起相似而微微不同的趣味,使人时时得些
新鲜的东西,以防止疲倦的来临。诗不算伟大,但写景写情的活泼天真,音
调的谐婉,都显示着一个清新隽逸而富于爱情的“自我”;那春花轻放般的
爱情,便是作者的真的生活!因了题材的单一,不但不使作者的情感陷入单
调,且反加增它纯化的程度;我们因此更易接触着他那纯一的心了!若问如
何可以把捉这个“自我”,这个“味”(自然不是限于恋爱的),我想还是
去向自己的生活上打主意——培养深厚的同情,丰富的生活。
可惜《水上》不在手边,不能引一些来证明以上的话!
1924 年10 月1 日,《春晖》第33 期。
《山野掇拾》
我最爱读游记。现在是初夏了;在游记里却可以看见烂漫的春花,舞秋
风的落叶??——都是我惦记着,盼望着的!这儿是白马湖读游记的时候,
我却能到神圣庄严的罗马城,纯朴幽静的Loisieux 村——都是我羡慕着,想
象着的!游记里满是梦:“后梦赶走了前梦,前梦又赶走了大前梦。”②这样
地来了又去,来了又去;像树梢的新月,像山后的晚霞,像田间的萤火,像
水上的箫声,像隔座的茶香,像记忆中的少女,这种种都是梦。我在中学时,
便读了康更摹杜分奘还渭恰罚翟谥挥校ǎ浚┮獯罄渭恰
当时做了许多好梦,滂卑古城最是我低徊留恋而不忍去的!那时柳子厚的山
水诸记,也常常引我入胜。后来得见《洛阳伽蓝记》,记诸寺的繁华壮丽,
令我神往;又得见《水经注》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
骋怀。(我所谓“游记”,意义较通用者稍广,故将后两种也算在内)。这
些或记风土人情,或记山川胜迹,或记“美好的昔日”,或记美好的今天,
都有或浓或淡的彩色,或工或泼的风致。而我近来读《山野掇拾》,和这些
又是不同:在这本书里,写着的只是“大陆的一角”,“法国的一区”①,并
非特著的胜地,脍炙人口的名所;所以一空依傍,所有的好处都只是作者自
己的发见!前举几种中,只有柳子厚的诸作也是如此写出的;但柳氏仅记风
物,此书却兼记文化——如Vicard 序中所言。所谓“文化”,也并非在我们
平日意想中的庞然巨物,只是人情之美;而书中写Loisieux 村的文化,实较
风物为更多:这又有以异乎人。而书中写Loisieux 村的文化,实在也非写
Loisieux 村的文化,只是作者孙福熙先生暗暗地巧巧地告诉我们他的哲学,
他的人生哲学。所以写的是“法国的一区”,写的也就是他自己!他自己说
得好:
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自己。(原书二六一页。)
但可爱的正是这个“自己”,可贵的也正是这个“自己”!
孙先生自己说这本书是记述“人类的大生命分配于他的式样”的,我们
且来看看他的生命究竟是什么式样?世界上原有两种人:一种是大刀阔斧的
人,一种是细针密线的人。前一种人真是一把“刀”,一把斩乱麻的快刀!
什么纠纷,什么葛藤,到了他手里,都是一刀两断!——正眼也不去瞧,不
用说靠他理纷解结了!他行事只看准几条大干,其余的万千枝叶,都一扫个
精光;所谓“擒贼必擒王”,也所谓“以不了了之”!英雄豪杰是如此办法:
他们所图远大,是不屑也无暇顾念那些琐细的节目!蠢汉笨伯也是如此办法,
他们却只图省事!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如两个小儿
争闹,做父亲的更不思索,便照例每人给一个耳光!这真是“不亦快哉”!
但你我若既不能为英雄豪杰,又不甘做蠢汉笨伯,便自然而然只能企图做后
一种人。这种人凡事要问底细,“打破沙缸问到底!还要问沙缸从那里起?”
①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从前人将桃核雕成一
① 孙福熙作。
② 唐俟先生诗句。
① 序中语。
① 系我们的土话。
只船,船上有苏东坡,黄鲁直,佛印等;或于元旦在一粒芝麻上写“天下太
平”四字,以验目力:便是这种脾气的一面。他们不注重一千一万,而注意
一毫一厘;他们觉得这一毫一厘便是那一千一万的具体而微——只要将这一
毫一厘看得透彻,正和照相的放大一样,其余也可想见了。他们所以于每事
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
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
总之,他们对于怎样微渺的事物,都觉吃惊;而常人则熟视无睹!故他们是
常人而又有以异乎常人。这两种人——孙先生,画家,若容我用中国画来比,
我将说前者是“泼笔”,后者是“工笔”。孙先生自己是“工笔’,是后一
种人。他的朋友号他为“细磨细琢的春台”,真不错,他的全部都在这儿了!
他纪念他的姑母和父亲,他说他们以细磨细琢的工夫传授给他,然而他远不
如他们了。从他的父亲那里,他“知道一句话中,除字面上的意思之外,还
有别的话在这里边,只听字面,还远不能听懂说话者的意思哩”①。这本书的
长处,也就在“别的话”这一点;乍看岂不是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
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你若看过瀼瀼的朝露,皱皱的水波,茫茫的冷月,
薄薄的女衫,你若吃过上好的皮丝,鲜嫩的毛笋新制的龙井茶:你一定懂得
我的话。
我最觉得有味的是孙先生的机智。孙先生收藏的本领真好!他收藏着怎
样多的虽微末却珍异的材料,就如慈母收藏果饵一样;偶然拈出一两件来,
令人惊异他的富有!其实东西本不稀奇,经他一收拾,便觉不凡了。他于人
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他的
选择的工夫又高明;那分析的描写与精彩的对话,足以显出他敏锐的观察力。
所以他的书既富于自己的个性,一面也富于他人的个性,无怪乎他自己也会
觉得他的富有了。他的分析的描写含有论理的美,就是精严与圆密;像一个
扎缚停当的少年武士,英姿飒爽而又妩媚可人!又像医生用的小解剖刀,银
光一闪,骨肉判然!你或者觉得太琐屑了,太腻烦了;但这不是腻烦和琐屑,
这乃是悠闲(Idle)。悠闲也是人生的一面,其必要正和不悠闲一样!他的
对话的精彩,也正在悠闲这一面!这才真是Loisieux 村人的话,因为真的乡
村生活是悠闲的。他在这些对话中,介绍我们面晤一个个活泼泼的Loisieux
村人!总之,我们读这本书,往往能由几个字或一句话里,窥见事的全部,
人的全性;这便是我所谓“孙先生的机智”了。孙先生是画家。他从前有过
一篇游记,以“画”名文,题为《赴法途中漫画》①;篇首有说明,深以作文
不能如作画为恨。其实他只是自谦;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
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人家说“诗
中有画”,孙先生是文中有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
我说过孙先生的画工,现在再来说他的诗意——画本是“无声诗”呀。
他这本书是写民间乐趣的;但他有些什么乐趣呢?采葡萄的落后是一;画风
柳,纸为风吹,画瀑布,纸为水溅是二;与绿的蚱蜢,黑的蚂蚁等“合画”
是三。这些是他已经说出的,但重要的是那未经说出的“别的话”;他爱村
人的性格,那纯朴,温厚,乐天,勤劳的性格。他们“反直不想与人相打”;
他们不畏缩,不鄙夷,爱人而又自私,藏匿而又坦白;他们只是作工,只是
① 原书171 页。
① 曾载《晨报副刊》及《新潮》。
太作工,“真的不要自己的性命!”②——非为衣食,也非不为衣食,只是浑
然的一种趣味。这些正都是他们健全的地方!你或者要笑他们没有理想,如
书中R 君夫妇之笑他们雇来的工人③;但“没有理想”的可笑,不见得比“有
理想”的可笑更甚——在现在的我们,“原始的”与“文化的”实觉得一般
可爱。而这也并非全为了对比的趣味,“原始的”实是更近于我们所常读的
诗,实是“别有系人心处”!譬如我读这本书,就常常觉得是在读面熟得很
的诗!“村人的性格”还有一个“联号”,便是“自然的风物”。孙先生是
画家,他之爱自然的风物,是不用说的;而自然的风物便是自然的诗,也似
乎不用说的。孙先生是画家,他更爱自然的动象,说也是一种社会的变幻。
他爱风吹不绝的柳树,他爱水珠飞溅的瀑布,他爱绿的蚱蜢,黑的蚂蚁,赭
褐的六足四翼不曾相识的东西;它们虽怎样地困苦他,但却是活的画,生命
的诗!——在人们里,他最爱老年人和小孩子。他敬爱辛苦一生至今扶杖也
不能行了的老年人,他更羡慕见火车而抖的小孩子①。是的,老年人如已熟的
果树,满垂着沉沉的果实,任你去摘了吃;你只要眼睛亮,手法好,必能果
腹而回!小孩子则如刚打朵儿的花,蕴藏着无穷的允许:这其间有红的,绿
的,有浓的,淡的,有小的,大的,有单瓣的,重瓣的,有香的,有不香的,
有努力开花的,有努力结实的——结女人脸的苹果,黄金的梨子,珠子般的
红樱桃,璎珞般的紫葡萄??而小姑娘尤为可爱!——读了这本书的,谁不
爱那叫喊尖利“啊”的小姑娘呢?其实胸怀润朗的人,什么于他都是朋友:
他觉得一切东西里都有些意思,在习俗的衣裳底下,躲藏着新鲜的身体。凭
着这点意思去发展自己的生活,便是诗的生活。“孙先生的诗意”,也便在
这儿。
在这种生活的河里伏流着的,便是孙先生的哲学了。他是个含忍与自制
的人,是个中和的(Moderate)人;他不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