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式商道 >

第8章

中国式商道-第8章

小说: 中国式商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人类重视环保,是因为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了自身的安全,取之无度,最后就是取无可取。说到底,环保也是个功利的事情。
  当富人终于也像人类一样,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沉重,不安全因素也多起来了。
  富人赚钱越多,整个社会的贫富悬殊越大,富人的财富,就越来越成为话题,让他听着就揪心。古人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太被人惦记不是个好事。于是富人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给人慈祥可亲的印象,时不时还得施舍几个,让穷人的愤怒化为感激。蚀财免灾,主动拿出来总比被迫拿出来好。
  在论及富人的安全问题时,曾经的首富刘永好说,除了政府的保护外,“企业家自身也要做得好些。比如,正确对待员工、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竞争对手。还有,民营企业家应以一种健康的、共赢的心态处世,这样可以减少激化矛盾。”
  大事往往是从小事引起,一言不慎,可能惹来杀身之祸。而多做好事,就算没有直接的利益,起码对安全是有好处的,不出事就是最好的事。
  每年人大、政协开会,都会有很多富人露脸,他们向来视时间为金钱,但尽管这个会不赚钱,他们还是开得很积极,并没有浪费时间的感觉。富人只有钱是不够的,很多时候,一种政治地位,不仅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还有更多的安全感。
  富人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除了已经取得的财富,可能招致的觊觎,还有他自身在竞争中面临的风险。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事业本身。
  越快的车越危险,发展越快的企业风险越大。如果某个企业家发展到某个时刻就戛然而止,把事业兑换成金钱,从此告老还乡,那笔巨款是一辈子也享用不完的。但这样的人几乎没有,事业一旦发展起来,人就像绑上了战车,想下也下不来了。一路拼杀的结果,也许是更加辉煌,也许是血本无归,人生就是这样。
  富人再富,永远都在焦虑之中,永远没有安全感。所以富人就算有很多钱可以保养身体,头发还是白得快,只是染过以后,外人发现不了而已。


靠人不如让人靠


  人这一辈子,不是靠人,就是让人靠。靠别人,当然轻松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常常靠不住。
  在过去工业经济时代,蓝领失业率常常是随着工厂的资产变化不断地升降。而今,新经济时代,虽然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中,白领的失业状况和从前的蓝领如出一辙。
  美国1990…1991年经济衰退期间,失业率在蓝、白领之间基本持平。而现在,大学学历者成了裁员的首选,如何再培训“下岗白领”成了政府的议题,“不要指望靠一份工作过上一辈子”也成了各公司对员工的好心告诫。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可以让你依靠一辈子的。
  虽然,对很多人来说,从别人手里领工资,远远比发工资给别人舒畅。但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一心只想领钱,你就永远是打工的命。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价。比如恋爱,你在收获“可爱的大眼睛”时,也就不会同时再拥有“可爱的小眼睛”了,这其间的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
  任何人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金钱、智慧、才能、精力、时间,等等,投入了一个项目,就不能再投入另一个项目,人生也是一样,你选择了一个目标,就丧失了为其它目标奋斗的可能。
  求人不如求已,靠人不如让人靠。
  有时候,当一个小老板,操持一个摊子,说不定还没有替人打工挣得多,但两者有质的区别。打工很快就会达到极限,自己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老板却是聚集很多人的智慧和精力。打工种的是一棵树,老板植的是一片林,一棵树再高大,也是不可能和森林相比的。
  做一个让别人靠的人,至少,在人生体验上,会有不同的味道;在人生价值上,会有不同的意义。
  老板建立一个自己的事业,就是建一座码头。俗话说,只要有码头,总有船来靠。船再大始终是漂泊的,码头再小也是踏实的。


慷慨才能当老大


  慷慨,在任何社会都是一种美德。相反,吝啬,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贬义词。
  道德实际上是人类的一种自利行为,对大家有好处的,就定义为美德,加以赞扬传颂;有害的就谴责,甚至打击。
  慷慨显然是对人有好处的。慷慨一定是发生在双方之间,有人施,有人受,受者得益于施者的慷慨,正常情况下,他会心存感激,双方的友好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假如有进一步的合作,这个慷慨之举就是最初的铺垫;假如到此为止,起码也营造了一种和谐氛围,有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从慷慨中受惠的并不只是得到实惠的一方,从某种意义来说,慷慨的施与者得到好处更多。
  宋江自己并没有什么武艺,却坐上了梁山泊头把交椅,凭什么?就是这“慷慨”二字,江湖人称“及时雨”,就因为他总是在关键时刻扶贫济困,救人危难。社会也是个江湖,你不能给人好处,人家凭什么跟你混,凭什么尊你为大哥!
  钱多并不一定是老大,有了钱还要看你怎么用。勤俭节约是好的,该用不用也不行,尤其对于想要当老大的人来说,学会散财比学会聚财更重要。


老大不是好当的


  旧时江湖上的老大,凡出场都是威风凛凛,肩一抖,自然有喽罗在后面把披风接住,手一伸,旁边的跟班赶紧把他想要的东西递上。如此派头,让很多人想入非非。
  喽罗不好玩,谁不想当老大!但就很少有人能想,人都有趋利的本能,人家凭什么跟你?
  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老大必须让喽罗得到好处。要给兄弟伙以庇护,帮他们解决困苦,甚至带领他们打一片江山,让他们分田封侯,光宗耀祖。所谓“老大”,年龄不一定大,却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遇大事稳得起,遭风险能承受的人。
  和平时代的老大,就是那种事业有成的人,而衡量事业成功的标准,最通俗的就是“钱权”二字。
  以前黑道上的人,靠一身横肉,两肋插刀,就可以混下去。现在不行了,黑道常常和红道、白道搅在一起,如今的黑帮老大也穿西装,打领带,有的还混成了杰出人物。说实话,人都是肉眼凡胎,都要吃喝拉撒,有了实力,就能给人好处,还怕没人跟你混?
  黑道尚且如此,其它各界更不必赘言。
  老板之所以有资格发号施令,是因为薪水掌握在他的手里。当然,雇员也可以对他说不,大不了卷铺盖走人,但走到哪里你都得吃饭,无非是换一个老板,换一种声音而已。要么支配别人,要么被人支配,你如果不能发工资给别人,赚取别人的剩余劳动,就只有从别人手里领取工资,不然就无钱买米。
  老大必定是富人,至少是他那个圈子里的富人。但并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老大,老大要有一种特殊的气质。
  老大首先是社会性动物,一切孤芳自赏,脱离群众的人,都不适合担当老大重任。
  老大是那种有着强烈支配欲的人,领导别人夺取胜利,远比他自己亲自肉搏愉快得多,如此,他才能在组织和管理的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谦虚谨慎,事必躬亲,这种人有美德,但不是老大。
  老大的意志应该非常坚定,才不至于被旁人左右,从而失去主见,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威信。
  老大还应该宽容为怀。每个人都有人格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平级人物之间彼此不容,对各自的命运影响不大,但老大的态度关系到喽罗的前途,所以围绕着老大的一切明争暗斗,都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老大的赏识,有时仅仅凭着这种赏识,就可以让人为他卖命,士为知已者死,中国人向来有感恩的传统。


张狂等于找死


  电视剧中,如果有人狂笑不止,这个人的死期也就近了。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导演深知道,张狂到失态的人,理智已失,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肯定没有好下场。
  中国有很多成语,涉及张狂的,多为贬义。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凡事一过分,结果都不好。
  “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句子可以举出一大串。为什么?因为你已经成了靶子,如果还不懂得自我保护,就只有被打成蜂窝了。
  人一旦与众不同,必然招致注意,那些注视你的眼光有好奇,有敬佩,也有嫉妒和仇视。你要允许人家仇视,身为一个富人,你占有了太多的资源和财富,别人的所得相对来说就少了。大家都是人啊,人人生而平等,凭什么你该吃海鲜,他该吃泡菜?你可以举一万条理由来说服他,道理他是懂了,心理还是不平衡,就像一个戴了绿帽子的老公,事情再合理,他还是难受。
  有钱的人坐在财富堆上,就等于坐在火山口上,穷人已经受伤,你的任何张狂都是在伤口上洒盐。何况你面对的还不仅仅是穷人,还有其他的富人,要么是战友,要么是敌人,要么是观众和过客。对于你的战友来说,过分的张狂等于藐视他的存在,久而久之,必将导致他的疏远;对于你的敌人来说,张狂就是公然的挑衅,必然引起他的回击。
  树敌太多,总有落败的时候,张狂就等于找死。
  张狂就是目中无人,张狂就是自我膨胀,张狂的结果,是你自己受伤。愚蠢浅薄之人,随时随地雄纠纠气昂昂,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除了满足一点虚荣,最后还是自已吃亏!
  一位老司机说,要想驾驶更安全,关键是学会谦恭。很有道理。


斗钱不斗气


  人活一口气,因而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以保全人格的冰清玉洁;有人侠肝义胆,甘为正义赴汤蹈火;也有人为斗富而一餐吃掉10万8万,这些都可以视为气盛之举。但无论骨气、胆气还是脾气,在商场上都不得不收敛起来,因为商场上的胜负不是以气而是以钱来最终定夺的。
  斗钱不斗气,就要求有气之人以赚钱为最高准则,将气置于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意气淡然处之,视商业成功为最大光荣,最终达到财富增值的目的。
  古人说“和气生财”,这是有道理的。“和气”并非仅指为人和善,而是包含着一种淡泊、宽容和明智,能通过和气的方式,达到生财的目的,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不啻为以柔克刚之道。
  既然白马非马,商人亦非人。作为商人,赚钱是他的最高事业,当然他也有作为人的一面,人的灵魂总是由各种气构成,生活中不妨斗气,但若将意气用在商业上,那就不是个好商人了。


一代不如一代


  人总是要老的,所以创业者总是面临接班人的问题,尤其是私营企业,子承父业,顺理成章。
  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其实这是必然的,如果每一代都超过上代,九斤的女儿就有十斤,女儿的女儿十一斤,女儿的女儿的女儿……如此下去,如何得了?
  有高就有低,有强就有弱,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富不过三代,这是古人的总结,其中自有道理。
  据说银行大王摩根,每次住旅馆,都只要100美元的普通间,服务员很奇怪:“你的儿子每次来都住500美元的总统套房啊。”摩根回答说:“因为他的父亲是摩根,而我的父亲只是一个书记员!”
  人都是想过好日子的,但是得有条件。
  富人的儿子,因为生下来时家里已经很富,他就很容易将这一切看成理所当然。富爸爸有时也会对他进行传统教育,但通常收效不大。富人子弟的“苦难教育”,就有点像城里人的“野外生存”,其实没多少苦难的意味,更多的是浪漫,和当年的白毛女完全是两回事。
  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则是“用进废退”,原始人当年还必须靠捕猎为生时,跑得不一定比野兽慢,后来大脑越来越发达,肢体才渐渐萎缩。现在有了机器,谁还稀罕膀大腰圆?有了汽车,健步如飞也不是什么优点了。
  刀子越磨越快,武艺越练越高。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只是因为经济的匮乏,激发了孩子的潜能,逼迫他去计算每一个铜板,炼出了当家理财的硬功夫。
  中国的传统是子承父业,然而“崽卖爷田不心疼”,创业者打下江山,往往不出百年,就被后人败掉,所谓“富不过三代”,是一种普遍现象。生存的条件太好,很可能引起退化,不仅是肢体,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意志。
  社会一方面保护私有财产,一方面也在剥夺私有财产,多吃多占是不行的,财富只能实现动态平衡,不可能无限制地向少数人集中。所以,才有巨额的遗产税、所得税等等,总之要让你把多余的拿出来。
  巨大的开支必须要有巨大的收入支撑,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富人的儿子,如果不能比父辈更加杰出,他的财产就只能越来越少。收支的不平衡,也就是没落的开始,最后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管好三巴
  某人兢兢业业奋斗多年,终于升迁。众友人设宴相庆,席间一老友起身敬酒,甚是语重心长:“事业兴旺发达,先要管好三巴”。
  何谓“三巴”?众人齐问。
  一是嘴巴。祸从口出,福因嘴生,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工具。刚刚升迁之人,对新职务、新环境并不熟悉,如果急于表现自己,轻率发表意见,往往抓不住关键,还让旁人产生反感。上任之初最重要的是了解情况,先看,先听。语言太多,就会失去分量,越高级的管理者,每句话可能产生的影响越大,千万慎之。
  二是尾巴。升迁之人,常常陶醉在胜利之中,而看不到潜在的危险。在任何体系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权力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人升迁,平衡的状态便暂时打破,必然激起波澜。新升迁就等于新加入一个圈层,那些先你升迁的人,都会考虑新人带来的冲击,而你,还没有摸透水深就急于表现,很可能一踏进去就陷于被动;还有那些没有升迁的人,正对你冷眼旁观,你的哪怕很微小的骄矜之态,都会点燃他们心中的嫉恨;另一方面,提拔你的人,未必就对你完全放心,志得意满,会让他心生防备,反而对你不利。武侠电视中,凡有人张大了嘴,仰天狂笑,此人的死期就不远了。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必定短命。
  最后这一“巴”,特指男性的生理器官,话虽粗俗一点,却实在有理。人在事业达到高峰时,常常容易自我膨胀,难于抑制情欲,加之这时的男人,身边常有一群追逐的异性,既已成了英雄,不愁没有美人,于是有了放纵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一旦决堤,不可收拾。君不见好多贪官、富豪,都栽在美人身上,所以管好这一“巴”,并不仅是生活作风问题,而是建设一块精神根据地,让人阵脚不乱,进退自如。
  众人听完,抚掌叫绝,以此共勉。


企业的核心是人


  每一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而且是飞快地发展壮大。但实际上,发展过快潜藏着极大的危险,就像一棵树,如果根基很浅,枝叶却疯长一气,必然头重脚轻,稍有风吹雨打就免不了树倒猢狲散,空欢喜一场。
  发展过快的危险首先表现在人才跟不上。
  企业的人才结构犹如宇宙天体,只有当某颗星具有了极大的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