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卧龙生铁苗神剑 >

第39章

卧龙生铁苗神剑-第39章

小说: 卧龙生铁苗神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醉儒”把头晃了两晃,道:“好厉害的女娃儿,好,事到如今,也只得带你们走了……”
  贞儿未待他说完,忙的接道:“高大侠你是前辈,说了可不能不算数,咱们这先拜谢你老人家 带之情了。”说罢,那赌气的神情一扫而尽,又是满脸调皮之色,深深的福了两福。
  傅玉琪见贞儿一再跟“江南醉儒”胡扯,心 觉著太不礼貌,生怕得罪这位名重武林的儒侠。
  但及至看到“江南醉儒”一副摇头晃脑的滑稽突梯,不以为忤的神情,才真正知道他是位不拘小节,游戏人间的风尘奇人。
  是以心 也就轻松了许多,何况他到底年纪还小,稚气未脱,现下一看贞儿对他福了两福,自己便也一旁抱拳躬身的道:“琪儿这厢也有礼了。”
  要知“江南醉儒”高镜光,原是最爱热闹的人。
  方才那一本正经,原不过是想跟他二人作耍子而已。
  如今一看面前这对娃儿,那股清秀、天真可爱的劲儿,心 早就乐了,於是展颜道:
  “这两个调皮的东西,不要跟我醉鬼假装斯文了,既是想跟我出去见见世面,又想学我两招玩艺,咱们先得定个名份,在人前也好有个称呼,你们说是也不是?”
  贞儿与傅玉琪都是聪颖绝顶的人,哪会不懂他话 的含意?当下双双拜倒当地,口称:
  “师叔,受我们一拜。”
  “江南醉儒”因被二小作弄了半天,就是要他们拜拜,消消这口气。
  心中一乐,朗朗长笑,道:“罢了,现在我问你们,下山以後,想怎堋个走法?”
  傅玉琪和贞儿装得必恭必敬的答道:“听师叔你老人家吩咐。”
  “江南醉儒”一晃脑袋道:“好罢!我先带你们到殷家堡,转道安庆府,然後再到湖北,看看那鱼米之乡的风光,顺便打听你师父罗瞎子的讯息,然後再作道理,你们愿意不愿意?”
  贞儿抢著拍手道:“愿意!愿意!”
  “江南醉儒”道:“既是如此,咱们走吧!”
  贞儿却道:“师叔,我想留个讯,告诉师父,免得她老人家操心,但是,你看怎堋个留法呢……”
  贞儿杏眼滴溜溜一转,绽唇一笑,道:“有了,就请师叔写个字,我想法子送给她老人家好了。”
  傅玉琪道:“你还敢回去送信吗?”
  贞儿一伸舌头道:“不是我去,我请别人去。”说罢两手一合,放在唇上,引吭一声清啸,这啸声随著山风袅绕、远 。
  不一会,但见前边山峰上一点黑影,流星般泻来,攀树牵藤,几个飞跃,片刻间,已到了跟前,原来是支大黑猩猩。
  贞儿摸摸它道:“大黑,我有事要下山去,有个信要你送给师父。”说到这 ,她转头问道:“师叔,信呢?”
  “江南醉儒”笑道:“你这娃儿莫非疯了吗?既无笔墨,又无纸张,叫我如何写法?”
  贞儿道:“你老人家真是醉得可以,自己笔不随身,还说没有笔呢!”
  这句话提醒了“江南醉儒”只见他伸手腰№,由腰带上抽出一个长形皮囊,打开囊袋,取出了一枝约三尺光景的长笔,这原是“江南醉儒”的独门兵器,笔头笔杆,全是以一种纯阴的精钢冶炼而成,笔尖锋利,专攻穴道,尤其是那挑、点、刺、划,七七四十九招的天星笔法,更是独步江湖。
  这时“江南醉儒”取出了天星笔,俯身又捡了块平整的石板,左掌托石,右手捉笔,但听一阵咯咯石粉崩裂之声,那石上顿时显出一行字迹,写的是:“二小已随小弟前去!”下角刻上一支酒葫芦。
  贞儿接过石板,交给那黑猩猩,咕噜一声,那黑猩猩便如飞而去。
  贞儿见大猩猩已去,便拖著“江南醉儒” 著傅玉琪奔向山口行去。
  时正黄昏,斜阳已坠,这三人在谷中奔行,正是“金翅大鹏”方云飞迷途遇警,寻找归途之时。 

 
 


   
  
 第十九回

 
 
  酒遇相知 战妖女神功却敌
  驴逢识者 宿小店午夜惊凶
  却说三人一阵奔行,路上峰回谷转,不到二更时分,便抵石埭县城。
  三人进得县城,便在东街嘉宾客栈投宿,自有小二侍候。
  一宿无话。
  次晨起床“江南醉儒”招呼店小二送来早点,自己要了一壶当地名酒“菊花香”。
  一壶下肚,意犹未足。
  又叫店家添了一壶,二杯添兴,这才开口说话。
  他一樽在手,两眼细眯,笑容可掬的说道:“酒是世上宝,一天不能少,你们两个娃儿,既然要跟我出来,可知道我的脾气?”
  贞儿接道:“知道。”
  “江南醉儒”把头一歪,朝著贞儿问道:“你知道我老人家的脾气,你倒说说看?”
  贞儿笑道:“这还要说吗?谁不知道你是只大酒缸,见了酒就要想往肚里装。”
  “江南醉儒”一晃脑袋,道:“此其一,还有呢?”
  贞儿又笑道:“还有见了酒,天掉下来都不管,你的脾气我早就知道了,你说是也不是?”
  “江南醉儒”嘓嘟又喝了一口,连道:“对!对!对!只要有酒万事休。”
  贞儿一扭身,伸手抢过他手中的酒杯,哼了一声,嗔道:“有酒万事休,那么咱们还走不走?”
  “江南醉儒”哪里会防她有这一著,忙道:“快把杯子给我,不要泼翻了,暴殄天物,天理不容。”
  贞儿知道酒是他心头肉,略一作势,便交送过去,道:“师叔,你老人家吃酒,贞儿斗胆也不敢阻拦你,不过,不要真的吃醉了,误了正事。”
  “江南醉儒”把两眼一翻,接著脑袋又在半空画了个圈,慢慢的说道:“太白斗酒诗百篇,你几时听说过我醉酒误事啦?不要闹了,吃完了,咱们就走。”
  “江南醉儒”吃完两壶“菊花香”又吃了几件早点,用手一擦那油腻腻的嘴,站起身来,解下酒葫芦,要店家满满灌上一壶,付罢了账,这才慢条斯理地一踱八字方步,带了傅玉琪和贞儿,迳向南门行去。
  由石埭到殷家堡,不过一百七、八十里远近。
  这三人绕过九华山,便是平坦大道,一路行来,抵达殷家堡,天际还有一鞭斜阳,但见炊烟袅绕,正是举炊之时。
  “江南醉儒”领著傅玉琪与贞儿来到堡外,看这村子约有百十户人家,因是位傍长江,所以土地肥沃,虽是冬寒天气,木落萧萧,却也掩不住那丛林茂竹的气派。
  这时庄前场地上,正晾著几张大鱼网,尚未收去,一看便知这堡里的人家是渔耕为活。
  跨过一道长长木桥,便进了村头。
  “江南醉儒”道路极熟,傅玉琪与贞儿随在他身后,转过十来户人家,便来到一家庄院。
  虽是江村农乡,这庄院却是自有一种气势。
  沿院子引来一湾溪水,溪边垂杨秃尽,傍溪一排竹篱,篱内白杨、冬青、苍松、翠柏,柴扉紧闭。
  “江南醉儒”上前轻弹柴扉,不一会里面走出一位庄稼汉子,一见“江南醉儒”躬身请安“江南醉儒”微微一笑,说了声:“老庄主可曾在家?”便迳向内走去。
  二人跟后随行,走在一条石蛋径上,石径尽头,立著一排排房屋,傍窗倚檐,种著几株梧桐,数行腊梅,梧桐虽已叶落,新梅却正含苞。
  从这种布置上就已可看出主人必是位世外高人了。
  贞儿四下看了看,对傅玉琪道:“傅师兄,你看这地方多幽静,你喜欢不喜欢?”
  傅玉琪还没有来得及答话,便已走到门口。
  那庄汉对“江南醉儒”说道:“高爷你老人家请稍等一下,待我去对庄主禀告一声。”
  “江南醉儒”点头微笑,那庄汉便推门入内。
  转眼工夫,里面一声朗笑,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是哪阵风又把你这穷酸酒鬼吹来?
  少不得我这庄稼人又是一坛好酒要遭殃了。”
  长笑声中,走出一位健壮的老者,银髯过胸,满头皓发,脸上红润焕发,看年纪至少也是七十开外。
  “江南醉儒”一见老者亲自迎出,一面恭身施礼,一面说道:“琪儿、贞儿快来拜见殷老前辈。”
  原来这位老者,姓殷名叫元龙,原是殷家堡人。
  自小就入九华山学艺,二十岁艺成下山,仗一柄金刀,走遍大江南北,人称“金刀天龙”。
  三十岁在江西南昌创立一家仁义镖局,只因他为人疏财仗义,乐于助人,不到几年工夫,已是誉满江湖,武林中人就敬他这份义气,送他一个美名“金刀孟尝”。
  提起“金刀孟尝”就连黑道上的朋友,也全敬重几分,是以这仁义镖局的生意,畅行南北一十三省,保管没有丝毫差错。
  老镖头在六十岁的那年,将仁义镖局的事,全交给他儿子小孟尝殷宏仁接管,自己便带了小孙儿,回到殷家堡,莳花娱孙,以享晚年清福。
  傅玉琪与贞儿行礼之后,老镖头搀起他二人,细细端详,转脸对“江南醉儒”拂髯笑道:“这对娃娃,可算得人中龙凤,难道你这酒鬼有这等俊秀桃李?”
  “江南醉儒”一晃脑袋,这才慢吞吞的道出二人师承。
  老镖头听罢,哦了一声,道:“原是黄山传人,名师佳徒,令人羡爱,你这酸秀才分享神品,也算你福厚了。”
  说著,牵了傅玉琪的手往内走去。
  一边说道:“难怪我上月朝九华时,巧遇令师,听他说起江湖盛传‘千愚书生’姬老前辈的三部‘宝籙’已经落入江湖,令师为了怕因这师门秘笈引起武林中的纷争,所以又重入江湖,打算查寻宝籙,收回黄山,以消弭这场武林争夺的厄运。”
  傅玉琪一听师父消息,不由一轩剑眉问道:“前辈,与恩师见过,可知恩师行踪?”
  殷老镖头道:“宝籙出现之说,据闻来自蜀中,听令师口气,或往巴东一带。”
  酒后茶余,又谈了不少武林之事,直至夜漏更深,方才就寝。
  次日用罢早点,三人辞别“金刀孟尝”老镖头殷元龙,迳向安庆进发。
  离了殷家堡,以三人的脚程,不到二个时辰,已抵皖水江干,这里江面宽阔,但见万道寒波,浪涛滚滚。
  三人搭上一只小小渡船,船家扯起风帆,橹桨划点,藉著风势,便向江心驶去。
  这时正是晌午时光,江中来往船只,穿梭不停,至为热闹。
  傅玉琪与贞儿原甚少在外面走动,再加之年轻贪玩,便拖著“江南醉儒”在船头看景色。
  贞儿更是东张西望,猛然间觉著左边一号双桅大船的舱窗中,有一对晶晶的目光注视著自己这只小船,心里觉得奇怪,便不由得也将眼光扫了那船两眼。
  看那船只,气派不小,心想这必定是什么官府的官船了。
  再看舱中那注视自己小船的人,却是绣帷半遮的姣好面目,贞儿转脸望了望傅玉琪见他正和“江南醉儒”在指谈别处,一点儿也没有觉著这艘大船的情形。
  尽管如此,可是贞儿心里却泛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很讨厌那双由舱中射过来的晶莹目光,她心里暗骂了声:“不要脸。”
  她心里虽是恨这双目光,却偏偏又要多看几眼。
  当她再举目看时,那绣帷后面的娇面,却不见了,正待转望别处之时,突然又发觉那窗子的绣帷闪动了一下。
  这窗帷一动,贞儿心里自然知道,但她这回却不正眼看了,只用余波扫视了一下,视线一触之下,不禁心里一跳……因为那窗后出现的却是两张脸了,她被吓了一跳,当然不是发现了两个人,而是惊讶这两张脸为什么会一个是姣好如明月,另一个却难看得使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她揉了揉眼睛,再举秀目向那窗子望去,何曾眼睛有什么毛病?
  那窗子后面正是两副面孔,一个就是方才注意自己小船的那个娇美的女子,另一个却是四十多岁的妇人,这妇人一张脸却醜怪无比,黄眉、倒三角眼、朝天鼻、最难看的还是那一张歪嘴,和露出唇外的黄牙。
  贞儿心里好笑又觉好气,为什么这一美一醜会生在一家呢?
  她们又是什么关系呢?
  是姊妹吗?年龄上绝不可能,在年龄上,应该是母女才对!
  但是这怎能相信呢,这样醜的女人岂能生出那样标致的女儿?
  她想到这里,不由的又将秀目向那窗子望去。
  就在同时,那绣帷又一闪动,已经垂下,只听得窗内一个苍哑的声音低低地说道:“不会是的,你不要疑心吧!”
  那只大船与“江南醉儒”这只小船,相距不过三丈左右,贞儿何等灵敏,任当时橹桨吱呀,人声嘈杂,她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贞儿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心中正想不出是什么意思,陡然间,身后响起了一声冷哼。
  贞儿转眼寻去,只见离自己小船一丈多远之处,有只破旧的小快船,船上坐著一个年约三旬开外的破衣烂衫的汉子,不要看这时江中正是最嘈闹的时分,他却兴致不浅,一个人盘坐在船头吃著酒,左手一片鸡腿,右手握著一只大酒葫芦。
  这时,他啃了口鸡腿,一面大口的嚼著,一面喃喃自语的说道:“不会让你那么称心如愿……”
  贞儿虽然明慧过人,但她毫无阅历,刚才之时,仍使她有一阵迷惑,她在心里猜揣了一会,终不能理出一点头绪。
  要知贞儿虽是静心之徒,但她们之间,却有著姨姪之亲,所以静心对她一向极为疼爱,无形中就放纵了不少,是以贞儿做事也自任性无拘,她心中既被刚才发现的情形,弄得纷扰难决,便一拖“江南醉儒”的衣袖,低低的把前后情形,向他说了一遍,不过却将自己恨那晶莹目光看她琪师兄的心情瞒过,没有说出来。
  “江南醉儒”听她一说,略略看了那两只船,轻声说道:“江湖之上,奇人奇事,恩怨纠缠,层出不穷,无处无之,咱们还有他事,你千万不要置身插手,免得阻碍了咱们自己的正事。”
  “江南醉儒”说著,三人竟同向那破衣烂衫的汉子,瞥了一眼,说来硬是凑巧,就在同时,那汉子也正向“江南醉儒”这只小船张望,口角间泛起一丝笑意,朝著“江南醉儒”还微微颔首。
  “江南醉儒”为人原是带著几分游戏人寰的意味,平时就是无比的洒脱不羁,他一看那汉子已是衣服褴褛。
  却竟也今朝有酒今朝醉似的,抱住个大酒葫芦,在熙攘来往的江中,就如此放怀畅饮起来,倒也兴致不错。
  “江南醉儒”想到这里,就不由喜爱上他这点可爱的形迹,心里这么想著,脸上也就露出了笑容。
  傅玉琪与贞儿看在眼里,觉著满有意思,傅玉琪便开口问道:“那船上的人,莫非和师叔相识吗?”
  “江南醉儒”两眼望著远远的天际,摇了摇头。
  贞儿接道:“你们两个,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我只当你们相识呢,既然不认识,那点头干什么呢?我看这人,八成是江湖上朋友。”
  “江南醉儒”朝著贞儿笑道:“这倒你说对了,这人倒真是武林道上的人物,不过此人一团正气,绝不致是歹人就是了,我倒很喜欢他这份雅兴……”
  贞儿没让他说完,抢著道:“什么雅兴不雅兴,我猜师叔的酒虫子被他引出来了,大酒鬼自然喜欢小酒鬼了。”
  傅玉琪见贞儿老是跟“江南醉儒”没大没小的乱顶乱撞,心里有些不以为然,正想要开口讲她……忽然又一转念,把想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暗暗的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耳际响起一阵鼎沸的人声,眼前景色,也随之一变,原来船已靠了码头。
  三人再放眼看那双大官船,与那只小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