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

第11章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第11章

小说: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不少人批判英语过热,英语为什么热?不是中国人天生就爱大着舌头说话,而是利益使然。因为大众看清了形势,身处自己这个无权无钱的阶层,凭空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当白领,拿高薪,做海龟,进外企,才最有可能进入上层阶级,名利双收。
  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确是不需要英语的,但下层人民的理想生活却很需要英语,他们自己这一辈子已经不可能脱胎换骨,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不要再混在下层的圈子里了。
  他们要奋斗,要奋斗就必须学英语。谁叫美国是世界老大呢!谁叫英语所代表的是一个强势世界!人家强势,你不得不服。
  学英语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形势所逼,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未来的耕耘,是他们的梦想之所在。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个人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如此,一切社会力量,其实都是势利眼。
  作为这种势利眼的产物,中国的教育制度就将外语(主要是英语)放在了一个实际上的至尊地位: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硕士、博士,长达20多年的学习中,外语是唯一始终必修、必考的课程!甚至工作以后,很多领域的职称评定还将英语作为必考科目!这就意味着,英语不学好,你接受大学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权利,以及工作以后职称晋升的权利,都有可能被剥夺。
  这就是现实。不管它是否合理合法,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只能面对。
  看世界形势,美国在短期内不可能衰落,英语世界在短期内还将保持强势,中国虽然当不了世界老大,但也不会放弃与国际接轨。所以,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只可能越来越高,英语在教育中的分量,只可能越来越重,英语在个人前途上的重要性——你就自己去掂量吧!
要不要读奥数班
要不要读奥数班?这是个问题。
  尽管专家们一再呼吁给奥数降温,教委也取消了官方的小学奥数竞赛,但我还是打算给儿子报奥数班。
  专家说得有理,我承认。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因为,学校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已经成了资源配置最不均衡的行业之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生,都集中在重点学校,如果你考不上重点,就意味着得不到最好的教育资源,你的发展就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你就吃了大亏。重点和非重点之间,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非常大。人与人之间天资原本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差异巨大的成长环境,却可能使人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教育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关部门一方面在批评择校风,一方面又用倾斜政策来扶持重点学校,致使重点学校越来越豪华,与普通学校差距越来越大。这些弊病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我们要抨击,要为建立更公正合理的社会而奋斗。另一方面,在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现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跻身于更好的环境。
  说起来很自私,很势利,没法摆到台面上来说,所以专家和官员都只讲大道理,不提自己的孩子。但我们是平民百姓,我们就算是胸怀全世界,也只能管得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现实。只要学校间的巨大差异还存在,只要重点学校录取学生的标准不变,家长们就一定会用这种标准训练孩子,武装孩子,使之成为合乎重点学校要求的学生。这是人的本能,无可厚非。
  话又说回来,绝对公平的事是不存在的,绝对平衡的教育环境也不可能出现。人与人不同,校与校不同,即使今天的标准变了,明天还会有新的标准出现,孩子们又会以新的标准武装自己。明天的孩子即使不学奥数,还会学其他,竞争是永远存在的。
  所以,在现阶段,当所有重点学校都把数学和英语作为入学考试最重要的项目,所有重点学校的入学考试都必然包括超过教学大纲的奥数题,那么,送你的孩子去奥数班、英语班,那就是明智的、必须的。否则你就只有不和他玩,什么重点不重点,少来那一套!这倒也是一种选择。

多学一点没有害处

儿子在学架子鼓,每次两节课,一个半小时。有一段时间他练羽毛球,每次两小时,有十来个孩子,运动量很大,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羽毛球和架子鼓都在星期天下午。中午吃过饭就出发,去政法大学打羽毛球,打完马上赶到少年宫学鼓,衣服都没时间换。打完鼓已经五点半,衣服也干了,背上一层白花花的盐。开始我们还担心他受不了,但实际上,他没有一次不是生龙活虎的,看不出一点疲惫和厌倦,反而每次都像过节一样盼着打球。
  孩子的精力几乎是无限的,关键是要他喜欢。有时候觉得,一味地声讨兴趣班,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减负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仅仅为了学生的书包轻几斤,学生玩的时间多几小时。书包轻了,并不一定素质就高了,玩的时间多了,也不一定身心就更健康,精神就更愉快。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淡化教育的功利思想,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帮助他拥有在未来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如果上兴趣班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儿子上的这几个兴趣班来看(有艺体类的,也有学习类的),他其实都很喜欢,哪怕是最受讨伐的奥数,他也学得津津有味。之所以这样,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从来没有给他提太高的要求。他遇到的奥数老师都很和气,儿子喜欢,回家也没有让他做很多的奥数题,也没有让他去参加什么竞赛,他就把学奥数当成玩儿了。这样也许他不会在奥数方面有多大的成就,但最起码,保住了他对于数学的兴趣,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人的一生实在太长,学习的路也是刚刚开始,谁能预料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喜欢学,一直学,这就很好了。
  朋友的孩子钢琴考到七级,原来打算考重点中学加分的,后来听说钢琴的加分取消了,孩子立刻就不学了。她那孩子,据她说,学琴全是敲出来的,琴上全是斑斑点点,哭的。
  儿子学架子鼓,从来没有哭过,现在想让他停,他也不干。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
  该声讨的不是兴趣班本身,而是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威逼利诱,强迫孩子按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学。
  现在很多家长聚在一起就感叹,“孩子太累了,成天这班那班的,都没有时间玩。”其实,这就是个态度问题,上兴趣班何尝不是一种玩,甚至是比一个人待在家里更愉快的玩。“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求知本身就蕴涵着乐趣,不然谁还会去学习呢?人类也就不会进步了。
  只要孩子愿意学,报班就报班吧,多学一点没有害处。

培训就像一场赌

上高价培训班就像一场赌博,投入能不能得到回报,只有参与才知道。对于一个班的评价,贵不贵,值不值,适不适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不花钱的培训了,如果想在学校教育之外再增加一点额外的学习,除了自学,都必须花钱。以前学校还有一些课外班,是由老师担任的,可以让孩子在课外活动时间发展自己的专长,多学一点东西。但现在,学校有专长的老师很多都在外面的培训机构任课,校内的课外活动很多也是学校和外面的培训机构联办,也是要收费的了。这个社会就是个金钱社会,万事都必须花钱。
  看报上说,北大办了个写作培训班,讲课的都是博导级和作家级的,绝对大腕儿,8天收4900元,计划招100人,结果只招到了28个。这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现在,不稀罕了。一是“大师”在外面露脸太多,物以多为贱;二来学生们参加的班也多了,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没有太多的宽裕。北大的班尚且如此,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就更是竞争激烈。一到寒暑假前夕,鲁鲁他们校门口都会站满发传单的人,都是招收各种学员的。培训班要想办出名气,办出规模,确实不易。
  既然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培训班,到底选哪家?一般的家长都只能随大流,就像进饭馆吃饭,如果不熟悉情况,就只能瞅见哪家人多就进哪家。进人多的饭馆,至少不会吃大亏。人多的店,说明它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每天的流量大,一般也难得有剩菜剩饭,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
  但进人多的店,要想占到大便宜也是不可能的。人多,你就很难成为贵客,独享尊荣;人多,可能服务也比较粗糙,你就必须耐着性子;人多,必定是大众口味,难以满足特殊需要。
  其实,进哪家店吃饭,也是一场赌博,真正的效果,只有吃完之后才知道。
  选择哪家饭店,也是很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有的人今天吃东家,明天吃西家,今天点这个菜,明天点那个菜,一双筷子拈遍东西南北,一张嘴巴吃遍酸甜苦辣;也有的人,他就是认准那一家,今天是这家,明天还是这家,连点的菜都是一样的。他们各有优劣。
  任何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对待培训班,如何选择培训班,最终还是个性格问题。
怎样选择课外班
现在养大一个孩子真是太贵了。当然,单纯从饲养的角度看,要喂饱,养大,似乎也不难,但若把教育的因素考虑进去,成本就非常复杂了。以北京的价格,如果把奥数、英语、作文都学了,再加上个艺体之类的项目,一个月光花在孩子校外学习上的钱就得好几百。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开销,再稍微多学一点,也就上千了。如果请的是名师,上的是名校,学的又是费钱的行当,比如钢琴、小提琴之类,那就更是惊人。
  穷人的孩子可怜啊。上一辈人穷,下一辈人完全可能继续穷,因为教育越来越昂贵,穷人的孩子机会越来越少。
  所以,量力而行,精选科目,是选择课外班第一件要做的事。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花了钱要达到什么效果。这就涉及到孩子的人生规划了。参加这些班,是为了增加才艺,还是为了将来考学?是为了打扎实基础,还是为了拓展、提高?是为了玩,还是为了参赛?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有兴趣?家庭的经济实力能承受多少?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既然要学,就不能不考虑长远,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扎堆,心血来潮地随便报个班。
  其次是选学校。现在从事各种培训的校外机构很多,资料满天飞,如何选择呢?首先是广泛收集信息,不要草率决定。先从资料上进行比较,师资、课程、硬件、价格、承诺等,仔细对比研究。然后实地考察,看看管理是不是正规,人气是不是兴旺。一定要试听,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是否喜欢,是否适应,看看实际的效果再作决定。
  选了学校还要选老师。不管是哪个机构办的学校,最终上课的是具体的某个人,所以,选择到哪里学习,不仅要选择有品牌,口碑好的学校,而且还要选择具体的老师。一个好老师是无价之宝,一旦选定了,哪怕价格贵一点,路程远一点,都是值得的。
  经常换老师的班是不能去读的,因为教学的系统性、老师的责任感都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也很难保证。
  最后是家长之间的交流,口碑往往比广告资料更准确、更丰富。有机会就多和周围的家长聊一聊,你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家长最好去旁听

鲁鲁报了几个课外班,我经常会在教室旁听,一方面了解老师的教学,一方面了解孩子的状况,也便于课后应付孩子的提问。
  经常旁听,就看出来了,每个课外班的孩子,学习的状态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孩子早早就跑去占座位,有的孩子则总是迟到。一般来说,坐在前排的上课反应都比较积极,成绩也好一些。喜欢坐在后排角落里的,很多状态都不理想,要么不声不响心不在焉,要么玩东西、说话、吃零食,甚至捣乱。
  有一次听英语课,几个男生一直讲话,打闹,其中一个还踹另一个的桌子,好像让他还什么东西,把那个男生骂哭了。上课的黄老师很生气,严厉批评:“你们到这里来,不是来混时间的!不是来浪费你父母的钱!知道达尔文吗?知不知道进化论?适者生存!没有本事,就要被淘汰!”好家伙,连达尔文都搬出来了!孩子们真还给镇住了。
  我很欣赏黄老师的严肃认真。这种课外辅导班,管理相对松懈,学生良莠不齐,课程并非必修,每个人的目标和目的都不一样,不严肃一点,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那就真是浪费家长的钱了。而这种班的价格都不菲,浪费就不是一点点。
  读这种班,家长的经济压力其实是很大的。但家长付出很多,孩子却不一定理解。如果家长仅仅是把孩子扔进辅导班了事,以为有了老师,就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那最后可能真是浪费钱。学习不是往瓶子里灌水,灌多少就装多少,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学校,最终,知识都要孩子自己吸收。
  也有的家长本来就没报什么期望,就仅仅是让孩子周末有个待的地方。说实在话,可以待的地方很多,比辅导班更有趣,真是用不着花钱让孩子受那罪。没有积极的心态就不可能学好,总是学不好,总是被批评,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好。
  我真的希望家长们都能抽时间去听听课,坐在教室里,真真实实地感受一下,对孩子,对老师,对辅导班,你才真正知道是怎么回事。

学乐器的孩子

孩子一到四五岁,很多家长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乐器了。
  学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确定要学,你就要作好准备,经济上、精力上都要有极大的付出。
  首先是买乐器,乐器便宜的几百,中等的几千,贵的上万。一般人会选择中等的,音质不会太难听,看上去不是太刺眼,用起来还行,价格也还合适。既然买了乐器,也就有了投资,就不会轻易停下来了,不然就是浪费。往下学,花钱如流水。课时费,初学的时候,学的人多,教得也简单,收费也便宜,一节课少则二三十,多则八九十,一周一次,似乎还可以承受。学到后来,大课变成了小课,老师变成了名师,钱自然也涨上去了。当然,到了这时,孩子学得也有些水平了,家长更是舍不得停下,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上。就这样一直学下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到了后来,考级、表演、参赛,都是花钱的事,只不过这时的家长已经麻木,脑袋都进去了,还在乎耳朵?花再多钱也只能认了!
  再说精力上的投入。每次上课的接送就不必说了,很多学琴的孩子,上一次课要跑半个城,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初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几乎都需要家长陪着,家长实际上成了家庭教师,不仅要帮孩子记谱,还要和孩子一起听,你先学会,回家再指导他。慢慢孩子长大一些了,也有了基础,领悟力也强了,不再需要家长陪学。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回家以后怎么保证足够的练习呢?只能家长督促。很多时候,在练琴的问题上,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天都在斗。
  所以学乐器,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最美好的希望,看见人家的孩子背着乐器去上课,学着学着,就能演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