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宏基的世纪变革 >

第9章

宏基的世纪变革-第9章

小说: 宏基的世纪变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77年宏碁在美国设立分公司,跨出国际化的第一步,二十多年来宏碁的国际化努力曾经遭逢许多挫败,终于在近年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3年,宏碁在欧洲开始扬眉吐气,亏损多年的美国市场也从2002年开始转亏为盈,并积极酝酿大幅起飞的条件。    
    国际化是一场持久耐力的考验,必须随时视情势的变化而调整策略。宏碁国际化的最初十年走得相当平顺,但是到了1991年,宏碁海外投资发生巨额亏损,遭到各界的批评质疑。在我发展出”全球品牌,结合地缘”的新策略之后,解除了困扰宏碁国际化的诸多难题,例如财务、品牌形象、管理效率等,让宏碁品牌进入世界前十大,名列第七。(详情请参考《再造宏碁》)    
    新策略顺利运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结合地缘虽然是对的,但是我们执行过当,那时采取的”当地股权过半”政策使得各地分公司各自为政,无法达到经济规模,成本也就无法降低,因此不得不再度改弦易辙。2000年年底宏碁推动第二次企业再造,我们想出”新经销营运模式”,成功地压低库存,结果不但降低成本,也加速产品的推陈出新,让宏碁在欧洲市场打了漂亮的一仗,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新模式移植到美国及台湾市场。    
    宏碁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国际化的路线,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台湾的市场很小,必须靠国际化来支持经济发展,企业也必须有效利用全球分工整合与国际资源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国际化有很多面向,如果是谈营销的国际化,宏碁电脑是台湾的开路先锋;至于制造的国际化,明基电通是台湾信息业界的先驱。    
    宏碁的国际营销经验    
    在国际营销方面,不论是哪一种产品,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营销渠道,另一个是品牌形象。台湾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失败案例很多,宏碁从创业初期外销”小教授学习机”开始,在上述这两方面就选择走一条不一样的路,经过长期的摸索和调整,才有现在的成绩。    
    最早期台湾贸易的做法就是先找到一些产品,然后寻求全世界对这些产品有兴趣的客户来买,或者买主要买什么产品,贸易商就替他在台湾找。这种做法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只要有客户来就卖,第二个就是没有品牌。其实这两个特点是一体的,因为没有品牌,所以就不管营销,当地的营销和业务都由买主负责,也就是只有买卖的关系,是纯贸易。    
    我们从”小教授学习机”开始,就改变这种纯贸易的做法,我们的做法有两个特色:在营销渠道方面,我们来者有拒;在品牌形象方面,我们坚持用自己的品牌。    
    营销渠道的经营    
    营销渠道的来者有拒是指我们并非有客户来就卖,而必须仔细评估那些有兴趣代理我们产品的厂商,然后才决定是否授权他们代理。小教授一号学习机推出之后,市场反应很好,主要原因是产品的功能规格很优越,台达替我们生产的质量也很好,而价格大约只有类似产品的一半。小教授一号的成功,让我们当时的品牌Multitech在国际上专业领域里建立了初步的品牌形象基础,因此我们在选择渠道商的时候,首先要看对方是否懂我们的产品,是否了解如何掌握这个产品的机会;其次,要看他们的销售能力,在当地是否有推广产品的能力;第三,他们必须有意愿替我们推广产品,并且要提出承诺。    
    考虑上述条件之后所选择的渠道业者,跟我们的合作都很愉快。在宏碁成长的过程中,有些经销商随着我们成长,成为长期合作的伙伴,也有些经销商并未随着我们成长,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就与他们合资,或者买断他们的权益,至于有些实在做不好的经销商,只好取消他们的经销权。    
    宏碁一向都把姿态放得很高,这不是指谈判的姿态很高,而是指我有所不为,很多的有所不为就是公司是否能够永续经营的关键。除了严格筛选渠道商之外,我们第一次在台湾销售小教授学习机时,就要求全部的经销商都要有抵押,只容许很有限的信用交易,所以二十几年来我的经销商倒帐的机会很少。而在国际上,我要求同仁客户必须要有信用状,而且信用状不能有瑕疵,否则就不接受,如果不留意接受了有瑕疵的信用状,往往就会出问题。同样地,在大陆接订单放帐给客户,常常会出问题,宏碁就曾在大陆吃过亏。    
    早期我们的营销渠道都是采取地区总代理制,通常跨国大公司的做法是非独家代理,现在宏碁也是如此,但是当时我们公司的规模还小,公司的资源不多,要靠代理商替我们花钱作营销,为了保障代理商,只好采取总代理制。后来要陆续收回代理权的时候,必须付点钱给原来的总代理,然后再付一段时间的权利金,通常初期的权利金比例高一点,然后逐渐降低,经过两、三年之后才慢慢降到零。毕竟过去这些总代理曾对宏碁有一些贡献,宏碁收回总代理权之后还是要回馈他们一阵子。    
    我们经营得非常成功之后,经销商担心他们会过度依赖我们,因为他们的钱愈投资愈多,风险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我们提出一些新的承诺。因此,我们就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就近提供支持,联络也更方便,双方都不必常常飞来飞去。欧洲是我们的主要市场,美国我们本来就有销售据点,这两个地区设立分公司都很容易。其次,既然经销商的风险那么高,于是就考虑是不是可以把货存在欧洲,所以我们成立分公司之后,接下来就是成立发货仓库。第三个是付款条件,以前都是先开信用状我们才交货,后来他们要求我们放帐。设立发货仓库只是解决他们取得产品的问题,放帐就有当地化的意味。    
    以欧洲为例,我最早在德国杜塞道夫设立欧洲总部,后来搬到荷兰,之后再搬回德国,最后又搬到意大利。总部的地点换了好几次,几乎都是为了迁就当地的管理组织能力。起先把总部设在杜塞道夫,是因为日本公司都在杜塞道夫,大同也在那里,所以我们就在杜塞道夫设立总部。后来因为发货仓库在荷兰,而且我们并购了一家荷兰的公司,所以就把总部搬到荷兰。接着因为我们并购了德国的经销商,所以把总部转到德国。我们收购德州仪器的笔记本电脑事业之后,由于他们的经营团队都在意大利,所以我们又把总部迁到意大利。在这个过程里,初期是以台湾派去的人为主,但真正开始要国际化的时候,就必须采取当地化的思考模式。


第四部分 国际化开花结果第20节 品牌形象的打造

    除了营销渠道之外,国际营销的第二个部分是品牌形象的塑造。我们主要是通过公关来运作,如果有好的新产品,我们就不断发布新闻稿。其次,我们持续提拨营销费用,作为相对基金,跟我们的经销商一起在当地作广告。    
    其实自创品牌很简单,但是管理品牌却很难。自创品牌是一个意念,大家都想要自创品牌,但是自创品牌牵涉到两种组织,一个是财务管理的组织,一个是营销的组织,这两种组织的管理都不容易。    
    财务管理的组织也可以说是资产管理的组织,由于应收帐款和库存的规模都很大,所以管理不易,信用的管理也很复杂。宏碁能够成为台湾国际化最杰出的企业,真是不容易,美商、欧商在这方面就很厉害,日商就不见得是靠品牌管理,借重当地人的情况也比较少,主要应该是仰赖他们产品的强势来塑造形象。    
    另外还有营销的组织,负责宣传、推广,或者是管理经销商。在营销方面,我们采用”穷人式的营销”(poormanmarketing),所以原则上广告的费用有限。要靠有限的经费来长期运作不容易,我们主要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靠举办公关活动,一个是靠创新的产品。成本最低的公关活动就是我,我走访全世界各个角落,到处去见记者,谈宏碁的故事和我自己的故事,所以我会特别辛苦。我到过太多国家,欧洲差不多都去过了,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国家我也走访过了,南非、中东我都去过。有一次我在新加坡坐出租车,跟司机聊天,他虽然认不出我是谁,但他知道Acer的StanShih。我在大陆的机场,也常常会碰到知道我的大陆人。这些都不是靠作广告换来的,而是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和智能,用心慢慢经营而来的,形象必须靠日积月累而成。    
    至于靠创新的产品来作营销,以前行得通,现在已经不太容易了,因为目前个人电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炒作的话题了。产品本身没有太多创新的空间,那就只能谈公司,但现在个人电脑业多半都不赚钱,除了戴尔电脑和早期的康柏电脑算是成功的故事,其余多半都是负面故事。以前宏碁的故事也都是成功的故事,因为以前有新产品,而且我们的业务不断成长发展,可是后来宏碁的业绩不理想,谈到宏碁就像谈到现在的索尼一样,都是说我们正面临挑战,未来拭目以待。    
    直到这两年宏碁转型成功,气势才又开始起来,但我还是不满意,所以才成立价值创新中心,希望未来个人电脑还是能走出一条创新的路,有效地提升宏碁在国际的形象。以往我们也曾作过这方面的努力,1995年在美国推出渴望电脑(Aspire)就是一例,当时短期的反应非常好,塑造了宏碁的形象,但长期得不到商业利益,还是不算成功。叫好一定也要叫座,叫座才能够支持下去继续投入。    
    宏碁的国际营销之路走了这么多年,到现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开拓算是成功,大陆待加强,美国市场虽然转亏为盈,但目前只算是稳住局面,仍待创造大幅成长的条件和机会。    
    欧洲市场,扬眉吐气    
    宏碁在欧洲市场的做法,可以用来说明新宏碁的国际营销如何才能成功运作。在二造之前,欧洲算总帐应该是赚钱的,因为台湾卖产品到欧洲有赚到制造的钱,而当地的业务也能够维持,即使亏也没有亏太多钱,所以欧洲的业绩虽然有起伏,但整体来看算是大致成功,为二造之后的新宏碁在欧洲奠定更不错的基础。    
    三大成功关键因素    
    新宏碁在欧洲市场的成功,主要有三个因素:优秀的经营团队、产品竞争力提升、新经销营运模式。    
    宏碁的欧洲经营团队就是以意大利为首、原属于德州仪器笔记本电脑事业的经营团队,负责人是意大利籍的兰奇(GianfrancoLanci)。我们收购德州仪器笔记本电脑事业时,他们在欧洲比美国卖得好,收购之后,我们的欧洲总部仍维持在德国,由宏碁原来的欧洲团队主导,所以兰奇的影响力仅限于意大利。兰奇跟我们欧洲的人意见不尽相同,不过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尽量表现,发表意见,然后把实绩做出来,让宏碁的笔记本电脑在意大利取得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建立他的信用度。    
    后来因为欧洲业绩不太理想,德国总部的高层人事有异动,有些人被换掉,也有些人离开,很自然就想到由业绩表现亮丽的兰奇来接欧洲总经理,欧洲总部也迁到意大利。德州仪器是世界一流的公司,他们组成的经营团队能力自然比宏碁早期的经营团队强,而且欧洲人和公司的关系比较稳定,购并之后,这些欧洲人仍然留了下来,如果是美国人可能早就纷纷离开,即使自己不走,可能也会被公司裁员,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在欧洲离职不像在美国那么容易,无论如何,德州仪器的团队留了下来,后来为宏碁立下汗马功劳。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与兰奇建立互信。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宏碁收购德州仪器笔记本电脑事业之前,当时他飞到圣荷西与我见面,但那次我们并没有深谈。购并之后,我曾私下与兰奇深谈,除了谢谢他的努力成果之外,也让他了解宏碁是世界上少数可以让他稳定长期地当家作主的公司,不像美国公司往往说变就变,我请他把我的讯息转达给欧洲的经营团队,让他们了解宏碁的文化跟欧洲人重视长期的价值观很接近,请他们继续为宏碁效命。我说服他们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如果他们经营宏碁成功了,结果不只是他们当家而已,而且还有很独特的成就感。欧洲人经营美国公司成功了,顶多是被派到美国去,像苹果电脑、康柏都是如此,很多成功的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都是欧洲人,如果兰奇和他的团队走同样的路,顶多成为众多成功案例之一而已。但是我相信他们如果把宏碁做起来,就可以创造一个独特的案例,成就感会比较大。    
    为了建立与欧洲团队的互信基础,王振堂花很多时间随时和他们用电话联络,每个月还有视讯会议,每一季有总经理会议。除了王振堂以外,他们和赖泰岳(国际营运总部总经理)、翁建仁(信息产品事业群总经理)也都建立密切的关系。    
    总部与地区单位之间的合作,对很多国际化的公司来讲一直是个问题,地区单位碰到问题时,总部不一定会配合,就算配合,最后也不一定能达成目标,这些情况往往会削弱双方的互信基础。可是宏碁的情况不同,我们的欧洲团队虽然对总部的要求很多,而且他们承诺的营业额和利润的目标相对而言比较保守,但是如果总部愿意配合他们的意见,他们通常都能够达到承诺的目标,而且每一次的实绩都超过原来的目标,这正是建立总部对他们的信心最务实的做法,因为谈未来、谈理念都是空的,实绩才是建立信心的关键。    
    宏碁在欧洲扬眉吐气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产品竞争力。二造之后,我们采取多供货商的策略,全面提升我们产品的竞争力。以前我们自己制造时,十个产品可能只有三、四个有竞争力,其余五、六个都是陪衬,因为资源不足,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产品,无法达到经济规模,这样打起仗来就很辛苦。二造时,我们改由三家供货商来生产,每一个公司负责三、四个机种,每一个产品都具竞争力,包括质量和上市速度都有竞争力。产品有竞争力之后自然产生规模,如果没有经济规模,不但价格高,质量也比较不稳定,更没有余力去开发新产品,改成多家供货商之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欧洲市场成功的第三个关键就是新经销营运模式。二造之后,宏碁不再做制造,产品从我们的供货商直接送到分销商(distributor),再由分销商送到经销商(dealer),这么做是为了降低库存。库存低有两大效用,第一是降低成本,第二是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快,个人电脑业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    
    我们的货虽然不是直接送到经销商,但是经销商还是直接对我们负责,我们要管辖零售点。2001年9月惠普跟康柏宣布合并,新公司打算加强直销,很多原先属于他们的经销商因此而对他们存有顾忌,我们掌握到这个市场变化,决定全力支持经销商,所以争取到很多优秀的经销商合作。此外,我们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无论是提供服务,或是传达讯息,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欧洲就是这样一个客观环境之下,做得非常成功。    
    总部对欧洲团队很服气,现在唯一比较担心的是整个公司越来越仰赖欧洲,2003年欧洲占宏碁整体营收的约63%,所以我们要兰奇积极花时间到美国去,同时我们也积极投资中国大陆,都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