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22章

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第22章

小说: 刘邦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取得胜利。所以,如果能指明对方的非正义,敌人就容易战胜了。现在,那项王恣行无道,流放且杀害了他过去的主子义帝,已经成为天下的独夫贼子。讲仁德的人,不必依靠武勇;讲正义的人,不必依靠蛮力。项王既有此不义之举,我方的三军将士,应当为义帝穿素服,将项王的罪状通报各诸侯。如果用这个名义征讨项王,四海之内都将仰望大王的功德,这样的义举可同古代贤明的夏、殷、周相提并论。”    
    汉王心头一震:好一个睿智的老人,竟然有此高见!过去,我并没把义帝当成自己的主子,更没想到利用义帝之死大做文章,这里的奥妙太多了。对付项羽,有正当的名义跟没有正当的名义绝不相同。师出有名的一方理直气壮,可鼓舞士气;戴有罪名的一方理屈词穷,易瓦解军心。而今,我的实力比不上项羽,但是,如果我打出名正言顺的堂皇旗号,即使不能给自己增添实力,也能给对方造成被动和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方的力量。“说得太好了!”汉王不禁赞叹,“如果没有老先生的指教,我不会想到这些。好,本王封你为成侯!”内心激动,汉王脱口而出。    
    “感激汉王封赏之恩。”董公叩拜道,神态依然自若。    
    说做就做,汉王立即召集了随行的文武群臣。一俟众人到齐,汉王脱掉上衣光着脊背,泪流满面地对大家说:“义帝为项王所杀,此乃我汉国之大悲。我要为义帝发丧,守丧三日!”    
    话毕,竟呜呜哭出声来。    
    众人先是一惊,接着也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汉王擦去泪水,令道:“从即日起,我汉将声讨项王弑主之举。”    
    接着,令礼官朗读《发使告诸侯书》。只听上面写道: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杀义帝于江南,大逆不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土地,南浮江汉以下,愿以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第二部分:明日我与汉王再决生死一心对付敌人(2)

    当下,汉军上下群情激奋,纷纷称道:“汉王真是正义之君,义帝并非我们汉国之主,只是名义上的长者,汉王却亲自为他守丧三日!”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汉王如此深明大义,我等跟着他值得!”    
    “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杀到楚国去,惩罚弑主的不义之人!”各诸侯王也先后收到了汉王的声讨书,纷纷表明拥护汉王。大逆不道是自古以来人人唾骂的,哪个会不表示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坚决反对呢?于是,各路人马陆陆续续聚到汉王身边。    
    也许是受董姓老翁的启示,汉王想到还应采取一系列配合东征的相应措施。在关中及巴蜀,已择立三老,大赦罪人,把秦王朝皇室苑囿辟为民田,但这只是在安定内部,争取民心;外部各方怎么办?    
    一天,汉王问张良道:“我欲派兵略边地,你意下如何?”    
    “大王,此事臣已思虑多日。安内攘外同等重要。西部、北部地域广阔,是关中的屏障。拥有它,就消除了西部、北部的隐患,一般情况下就可高枕无忧了。”    
    “然当此之际,略西部、北部必会分散一部分人马,恐于击楚不利。”汉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个不难解决。西部、北部自二世死后,已陷入无主状态,将领们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且兵力不多,人心混乱,大王在东征楚国之前即可派兵收回。”    
    “你是说本王应在攻楚之前平定那些地方么?”    
    “臣以为应该如此。这样,既壮大自己,又稳定了后方,还起到震慑敌军的作用。”张良显得胸有成竹。    
    几天后,几位将领分别受命奔陇西、北地、上郡而去。一个多月后,捷报频频传来:各路皆已略定所到边地。    
    相应地,汉王在西部、北部分别设立了一系列郡县: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河南等。放眼望去,大片广阔地盘已列入汉本土版图之中。    
    转眼间已是四月,汉王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开去。刚离开洛阳三天。他忽然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烦意乱。看到士兵们大多已脱尽了冬衣,而自己穿的还十分厚实,汉王心想:也许是天气回阳,我穿得太多了吧。    
    这天晚上,汉王一直忙到二更天才睡。躺下来,只觉全身酸痛,不禁自言自语:年岁不饶人哪!    
    迷迷糊糊之中,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看上去,此人身体单薄,似有老态。只见那人慢慢走到他的床前,轻声喊道:“季儿,季儿!”    
    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他吃惊地问:“娘,是您老么?”    
    “季儿,是娘。”还是那么慈祥温柔的声音。    
    “娘,您老不是病死了么?您老这是打哪来的?”    
    


第二部分:明日我与汉王再决生死一心对付敌人(3)

    一阵咳嗽声。过了一会,老人喘息道:“季儿,娘没死,娘只是换了个地方,到你祖父祖母那里住去了,为的是侍候他们,他们年岁大了。”    
    他看到娘还是死时模样,面色苍白而瘦削,只是头发全白了。“季儿,娘常跟着你哩,放不下心哪!今儿个娘是来看看你的。”    
    “娘,您老有什么要吩咐儿么?”他知道母亲的脾气,很少对儿子提出什么要求。    
    “儿呀,自从你出生后,娘就知道你会有出息。如今你太忙了,也不容易。可是为娘的有一句话要说。”    
    “请娘吩咐,儿定照办。”    
    “你在外面日子不短了,一个人太孤单。该把家小接来了。你爹年纪也大了,也该在你身边。一个人没有老小,就是没有源的水啊!”    
    “娘,儿知道了,您老坐会儿吧!”    
    “儿呀,天不早了,天亮我就回不去了,你自己保重,娘走了。”    
    “娘!”    
    他喊叫一声想上前拉住她,却转眼不见了她的身影,不禁吓了一跳,大叫道:“娘!娘!”    
    “大王,大王!你怎么了!”    
    几个侍卫的声音把他惊醒过来,环顾四周,才知刚才在梦中,看帐外,昏黄的灯光下,树影婆娑,一片静寂,什么也没有,一阵怅惘之情袭上他的心头。    
    老父为人憨厚,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变了许多。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离开母亲的陪伴,父亲显得孤独、落落寡欢。常常在日落西山之际,他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门口望着天边发呆。以前,由于父亲常训斥他,他对父亲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有点厌烦。但是,看着父亲孤单的神情,他心头升起一种怜悯。也许是年纪大了,父亲显得格外疼爱孙子。他的一双儿女最亲近的人是祖父。父亲没有什么钱,但常常给孩子买一点零食。只要孩子站在父亲面前,父亲的目光就变得灵活了。    
    妻子吕雉也够难的。一个女人领着一双儿女,吃呀穿呀用呀,可不是容易供应的。老丈人把女儿嫁给他,至今可没沾上什么光,除常常补贴之外,就是担惊受怕。这些年来,吕雉学会了各种农活,种、割、犁、锄,样样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连讲话都是粗声大气了,哪里还有什么小姐架子,都是生计所逼。能想象得出,吕雉每天都会在黄昏时向远处眺望,盼望他平安,盼望他早日回家。    
    第二天中午,他召来了薜欧和王吸。此二人都是他的部将。“你们二位即日引兵前往南阳,那儿有王陵驻扎。本王已修书一封与他,令他与你们一同前往沛邑,迎接本王的眷属入关。”二人领命而去。    
    薜欧、王吸刚刚离开,一封奏章从边关飞送到了汉王手中,汉王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河上塞已修缮完毕,随时随地可阻挡匈奴入秦。”阅毕,汉王喜形于色。原来,这是他制定的另一措施。    
    所谓“河上塞”,乃是西北部的一道边塞,原本是秦时派大将蒙恬带人所修,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人入侵。汉王进入三秦后,出于长远打算,即派人去修缮那些破坏的工事。在关内,他要和项羽一决高低,争夺天下,不能不注意匈奴的动向。这样一来,就可防止匈奴人趁乱而入。    
    时至今日,汉王认为他身后关中一带已无需太多顾虑,只剩一心对付敌人了。


第二部分:明日我与汉王再决生死危险已悄悄降临(1)

    自田荣叛乱以来,项羽怒火中烧。当他看完张良的信函之后,也认为齐乱比汉王回攻三秦更为危险。且齐地近在咫尺。对楚的威胁最大,所以,刚刚开春他就马不停蹄地杀向齐地去了。一路上,项王无所畏惧,所攻皆破。田荣闻之,大惊失色。从为人上说,这田荣胸无城府,缺少韬略,所有的只是一股悍勇之气。听说项王一路杀来,田荣就一路派兵阻挡。但是,他哪里是项王的对手?项王所向披靡,他却是屡战屡败。最后连城阳也守不住了,只得率着残兵败将逃往平原去。    
    齐地百姓对田荣没有什么好感,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侄子田市,可谓是大逆不道。对老百姓也是粗鲁役使,不知体恤。如今吃了败仗狼狈逃窜途中,田荣更是无所顾忌了。粮草衣食都成了困难,他令手下见东西就抢,见马匹就夺。每到一处,都惊扰得鸡飞狗叫,人无宁日。老百姓忍无可忍,自动组织起了卫队,向自己的这位国君发起了攻击。一天深夜,田荣带着几个卫士在一堆乱草中歇息,被村民发现围住活活打死了。    
    项羽闻讯,乘势杀将过去,一路上任由士卒胡作非为。士卒们烧杀抢掳,毁坏城郭,把老百姓骚扰得日夜不宁。最后,又把投降的齐兵聚拢到一起。    
    凶残的项羽要活埋齐兵,齐兵在田荣之弟田横的率领下反叛项羽。正当两军杀的不分上下之时,项羽得知汉王围攻殷王,而且悟出汉王的目的并非只是三秦,而是整个天下。于是他决定出兵援助殷王。殷王司马卬中了韩信之计,未等来援兵就大败,最终降了汉王。    
    军民都随司马卬投降了汉王。    
    司马卬心中暗想:这汉王毕竟与众不同。使用的乃是安抚招降之策。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者也。前闻塞王、翟王、河南王、魏王皆降,如今我又成了其中一个。与项王相比,汉王可谓高啊。这样可免伤士卒,免耗兵马粮草,远远胜过真刀真枪的硬拼硬打。照此下去,项王定会江河日下。却说汉王聚集各路兵马浩浩荡荡杀向彭城,一路顺风,心中欢喜,向左右道:    
    “本王如此顺畅无阻,得力于董公之谏,也是陈平带来了好运。”左右皆道:“大王说的极是。”这陈平又是谁呢?    
    当汉王战败司马卬之后,领兵出了朝歌城,一路西向,攻取了修武。全军将士见进军如此顺利,无不欢欣鼓舞,少不得欢宴一番,休息几天。    
    一天黄昏,霞光满天,大营前的树林里一片鸟叫声。士卒们十分惊奇。有人道:“来此多日,都未曾见过这么多鸟雀,今日莫不是有贵客要至么?”    
    正议论间,遥见远方大路上有一骑飞驰而来。临近一看,乃是一匹白马驮着一位男子。男子翻向下马,走进营门:“请兄弟通报一声,陈平求见魏无知。”    
    守门卫士进入,一会儿出来了:“魏将军有请!”    
    这陈平把白马交与卫士,向里走去。没行多远,却见汉将魏无知已迎接出来,二人本是极要好的朋友,在此相见,十分高兴。魏无知把陈平迎入帐内之后,立即设宴接见。    
    陈平看上去十分快乐,但眉宇间透出一种忧虑,魏无知早已看在眼里。酒过三巡,魏无知问道:“兄弟跟随项王多时了,今日何故来到这里?”    
    陈平放下酒杯,叹息一声,道:“不瞒大哥,我此次前来之先,差点二度送了性命见不到大哥了。”    
    “此话从何说起?”魏无知也放下手中杯子凝视陈平。


第二部分:明日我与汉王再决生死危险已悄悄降临(2)

    “自从兄弟跟随项王,也有两年多了。入关灭秦后,兄弟从项王那儿得了官位,也算没有白跟项王一场。项王东归之后,汉王回攻三秦。消息传来,有人产生了二心。那殷王司马卬,不满项王刚愎自用,暗中蠢蠢欲动,策划反叛。项王暗中闻知,令我前往征讨。兄弟想,当此汉王还归之际,到处皆需兵力,能不烦劳士卒处就不烦劳了。自己悄悄到了朝歌城见殷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利害,劝说阻止。殷王幡然觉悟,当即罢兵谢罪,兄弟我回报项王,项王十分欢喜,当即拜兄弟为都尉,赐金十二镒。谁知平地起风雨,近日汉王攻殷,殷王降汉,项王派去的援兵只得半途而返。项王大怒,以为是我这个都尉当初就没看出司马卬的虚伪,到今日才出了大事,发誓要置我于死地。兄弟闻讯,赶紧连夜逃出。到了黄河边,匆忙雇了船只西渡。”    
    “逃出项羽手下,算是一险,这渡黄河又哪来危险差点要了你性命?”    
    魏无知不解地问。    
    “我心中焦急,只想快快过河。送我过渡的船上,有四五个汉子,我只道是河宽有浪,需要人多。到了河中心,我无意间才看到这四五个汉子皆眼露杀机,只顾觑我。我心中一惊,心想,莫不是他们见我衣着不凡把我当富人了吧。当下脱去外衣,起身与他们一起划船,只穿薄薄单衣。这一着果然有效,他们见我外衣上只放着一小包碎银子,不值得害一命,眼光就变得平和了。船刚靠岸,我连忙付了船钱,到前面村里买了一匹马,直奔这儿了。唉,后来才知道,那阵子衣服全汗透了。”说到这里,陈平又轻轻舒了一口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兄弟,先在这儿歇息,明日我带你去见汉王。项王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汉王一向宽怀待人,如你这等足智多谋又忠义之人,一定会得到汉王的重用。”    
    “如此最好。关于汉王之事,我心中也有些谋略,或许汉王能够用上。”    
    二人举杯相祝,说了许多往日旧事,直至深夜三更才睡。第二天一大早,魏无知就进见汉王,细细把陈平之事说了一遍。汉王果然欢喜,令召陈平相见。    
    待陈平拜毕,汉王抬眼望去,只见这陈平身高八尺有余,浓眉大眼,面容白皙,言语之间颇有风采,真是一位美男子。于是微笑道:“陈君暂行歇息,待本王处理完事务后再做安排。”    
    魏无知明白汉王上午公务繁忙,就引着陈平退了出去。    
    待忙完事务,已是中午时分。汉王想起几个进见之人,乃令中涓万石君奋招待他们,地点就在侧厢内。陈平看左右,一共有七个人,也不言语,就和众人就餐。    
    午饭之后,众人坐着休息。陈平坐了好一会,仍不见汉王召见他,就告诉石奋道:“恳请中涓转告汉王,臣有话要奏知汉王。”    
    石奋进入汉王帐中,须臾出来了:“汉王多喝了几杯,需要休息,请君前往馆中休息,适当之时即召见。”    
    陈平道:“臣有要事,今日当详细奏明,否则将延误时机。”石奋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汉王处。汉王双目朦胧,头脑却还是清醒的,一听此言,当即令左右端来一盆冷水洗了洗脸,整理好衣衫后召陈平进来。“大王已得三秦,此行可是伐楚?”陈平单刀直入正题。    
    


第二部分:明日我与汉王再决生死危险已悄悄降临(3)

    “正是,君有何高见?”汉王问。    
    “俗话说,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