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不只是天堂-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l、让孩子明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一种责任。 2、家长做好表率:知错必改,不抱怨生活和命运,有义务感和使命感,对工作一丝不苟,说话算数等。 3、让孩子适当参加劳动,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4、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也就是成就自己。 5、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恒心。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四、让孩子步入爱的殿堂(身边故事)
8岁孩子出手打无奈的爸爸 我的一位学生家长对我说:他和妻子把所有的爱都给了独生儿子,但儿子却很自私,好饭菜要独吃、先吃;衣服鞋帽要父母帮着穿、脱;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这要那,对父母却从不关心,父母生病时也不闻不问。 一个教育者眼里的故事: 春节时,朋友和他8岁儿子来我家做客。孩子一进屋谁也不打招呼,就开始审视我家,很快就发现我家有一台电脑。他马上大喊一声:“他家有电脑!我要玩电脑。”朋友无奈地苦笑。孩子熟练地摆弄我的电脑,书房从来也没有这么热闹过,电脑也被敲打得笃笃直响。我心痛我的电脑,也震惊他的蛮劲。我的朋友似乎看出我的诧异,讪讪地说:“他就这样。” 午饭好了,孩子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地狂扫桌子上的佳肴。我一看,难怪他这么肥胖。他的父亲一见,不好意思了,就劝他少吃一点。三劝五劝,饭倒是没有少吃,可是他爸爸脸上吃了孩子一巴掌。我们都愣了,孩子的眼中流露的竟然是凶狠怨恨的目光,让我见了直发冷战。事后,我的朋友对我说,这孩子在爷爷奶奶那里长大,被他们惯坏了,他也没办法。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四、让孩子步入爱的殿堂(心理茶坊)
一沙一石铸就爱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功日益显现,科学主义思想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使教育出现“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不重视精神的构建和人性的完善。而人文关怀的缺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性的丧失。没有了人性,不讲道德,爱的缺失也就在所难免了。爱的缺失必然影响到教育,长期偏重知识的教育,会热衷于灌输“学到什么份儿上,将来就会如何如何”的理念,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如果能把“爱心”、“善良”等美德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则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应该达到的方面。因为从人的终身发展看,人的品行起着主导性作用,其次才是学识。 现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被两家的老人宠爱着,无限满足他们的物质愿望,使他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不懂爱惜他人的小孩子长大以后,怎么能是充满爱心的人呢?如果我们没有对孩子从小灌输爱和尊重的思想,他们长大后是不会用温柔的爱对待世界的。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习惯。对孩子来说,在他们稚嫩的童心中播撒爱的种子,让爱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塑造一颗充满爱的心灵,这是父母及教育者的神圣职责。 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其根源在于父母的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萎、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在一定程度上说,爱的教育是双方的。对孩子来讲,不仅要学会如何接受爱,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施爱予人。 大海靠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让孩子从小就有同情心和怜悯心是很重要的。儿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反映,父母同情别人的言行和行动会深深打动儿童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她们坐到这里来吧。”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经常让孩子把自已在痛苦状态下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例如:看到小弟弟摔倒了,家长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某地发生灾情,家长可引导孩子:“那里的小朋友没有饭吃,很饿,没有衣服穿,冻极了,你想想,如果你也在那里,会怎么样?我们去捐点衣服、食品送给灾区的人吧!……” 很多情况下,爱是一种特殊的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文明,以至于没有秩序化的社会。许多革命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出于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爱才奋斗终身,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著名诗人闻一多曾有名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尤其是一些落后国家的科学家,为了替自己的祖国争一口气,发愤图强,做出贡献。例如居里夫人,虽然是在法国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但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取其名为“钋”。我国天文学家张钰哲1928年在国外研究天文学时,发现一颗新的小行星,他就命名为“中华”。 随着孩子的长大,还要逐步扩大教育内容,教育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事业、热爱生命…… 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仁慈博大的爱心,人道主义的情怀,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四、让孩子步入爱的殿堂(家长在线)
特殊的家庭作业——为妈妈洗脚 1991年11月1日,一名刚刚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1位副校长和1位来自北京的中国留学生。 惨剧发生之后,当地的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留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然而,就在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遇难之后的第三天,她的家属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信件: 我们刚经历了突发的巨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 我们一家人从远方来到爱荷华这里,不但和姐姐的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了姐姐在世时所留下的美好回忆。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 安生前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是要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望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时刻,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这时会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一起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会希望是这样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柯莱瑞出生在中国上海,父母是美国传教士。这段经历使她尤其喜爱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丧生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枪口之下。然而,安的惨死并没有动摇亲人们的信仰,并没有让他们以仇恨来取代爱。他们向杀害亲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此后,一项以“安·柯莱瑞”命名的奖学金在爱荷华大学建立起来了,前后3名获奖者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的这封信件启示我们:爱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一位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为母亲洗脚,然后让他及母亲们各自写下自己的感受。 让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给妈妈洗脚,这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使全班40多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感情交流,使孩子们和母亲们共同感受到爱的暖流。 10岁的男孩小亚给妈妈洗脚的感受颇深:今天晚上,我给妈妈洗脚,洗完后,我腰腿疼痛,感到身体很麻。这时,我想起妈妈从我2岁起就天天给我洗脚,受多少累,身体要麻多少回呢?妈妈为我做的太多了! 小华同学这样写道:我发现妈妈的脚上起了厚厚的老茧,心里难过极了。因为那些老茧是妈妈起早贪黑,整天不停地工作和忙家务时磨的,是她一次次到学校接我磨的。妈妈为我做的太多,太辛苦了…… 小强同学的妈妈在感受中这样写道:我的可爱的儿子目光专注地盯着我的双脚,柔软的小手细心地、轻轻地揉搓着我的双脚,生怕弄疼了我。幸福的泪花充盈了我的双眼,我感受到了我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他用他的肢体语言无声地诉说着他对我的感激,对我的爱,无声地报答着我对他的养育之恩。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幸福,也是无法用任何东西交换的亲情。 老师的这项家庭作业,正是爱的教育课程。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四、让孩子步入爱的殿堂(教子妙法)
莫用爱去压迫人 爱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家长首先要相信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 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一对年轻的夫妇面对房屋倒塌、一块重达千余斤的水泥楼板压下时,他们为了身旁的小孩,两双手竟勇敢地撑起水泥板,直到援救人员赶到。当救援人员把小孩抱走时,他们再也支持不住,楼板轰然压下。还有一个母亲,上街买菜回来与一邻居拉家常,趴在六楼窗口等妈妈的小女儿见妈妈回来,不小心从窗口掉下。其母亲见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女儿,女儿得救了,然而母亲却再也没有醒来。事后有人做过测算,这个母亲的跑步速度竟超过消防队员!为什么?母爱的伟大! 2、爱是需要榜样来引导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习同情别人,爱周围的人,那么就让我们做父母的去试着爱周围的人吧。还可以为孩子讲一些爱心故事;找一些无私奉献的榜样。注重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爱心,如让座、主动帮助同学、为父母长辈倒水端茶、关心残疾人等。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爱只有落实到具体的事情和人身上,才能得到及时的加强和反馈,感觉到快乐和幸福,才能巩固爱的行为,丰富爱的感情。 3、不要过多地把负面的观点传递给孩子。比如有的人把其他人想得很复杂;深不可测;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潭深深的湖水;见不到底。他们总在孩子面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提醒孩子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能轻易帮助别人,以免上当。这样的教育,孩子还敢付出多少爱呢? 4、为孩子找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有一颗挚爱儿童的心。西方教育家罗素认为:教师的爱能使学生的道德和智慧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从品格还是智慧上,都不能充分和自由地发展。没有爱的教育,将是教育的一片沙漠。 5、莫用爱去压迫人:天下最让我们伤感遗憾的事,莫过于用人间最美好的爱去压迫别人,譬如:“不听我的话,我就不疼你了。”这类话往往会增加孩子的恐慌心理。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认为:爱是有条件的。其实,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无私的。 6、教孩子遇事多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当别人处于危难境地时,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想,我们心里就会充满了同情,就有一种帮助对方的强烈冲动。随时随地做好事,这是培养孩子爱心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为别人开门,电话问候生病的朋友等。当做好事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他人的事情。这时,爱的种子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了。 7、用文艺作品熏陶孩子。好的文艺作品渗透着爱的教育,能够影响人、感染人,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教会人如何爱与被爱,如何生活与创造。有时候一个好的文艺作品,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音乐、舞蹈、电视、电影、小说、诗歌、故事等文艺作品熏陶孩子,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五、孩子说谎了怎么办?(身边故事)
臆造的体育副队长 开学伊始,三年级四班还是沿用上学期竞聘的干部。小希是语文课代表,但他不想干了。这天,小希的爸爸问他:“你们竞聘班干部了吗?” 小希很骄傲地说:“我被同学们选上了做体育副队长。” 小希的爸爸高兴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真不错!” 后来,当小希的爸爸从老师处了解到没有此事,纯属小希捏造事实后,十分困惑,不知儿子为何说谎。 这天早晨,小超没有交数学作业,老师问他:“为什么没交作业?”小超说:“我昨天做完了,忘记装书包里了。”老师看着他一脸的真诚,便说:“那你下午把作业带来吧。”这时,小超的同桌立刻站起来说:“老师,他说谎,作业就在他书包里,他一个字也没写。
第一部分 万事德为先五、孩子说谎了怎么办?(心理茶坊)
诚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德 上面两个孩子说谎的案例,情况有所不同。小超已经养成了说谎的坏毛病,而小希没有分辨幻想和现实,把希望发生的事说成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事,向父母夸耀自己的“理想状态”。小希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好胜心,同时内心又很自卑,常以优越感来补偿自己,以显示自己的“能干”。对这样说谎的孩子,家长要判断出他们说谎话的原因,及时纠正,不能听之任之。 让孩子诚实,就是让孩子学会做人的最基本法则,让孩子树立“凭本事吃饭”的观念,而不是“凭投机取巧”来获得成功。 一个小孩看见父亲有一把斧子,便想试一试这把斧子是不是锋利,就砍了父亲刚栽的樱桃树。父亲看到自己刚栽的树被人砍了,非常生气,于是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叫过来,问是谁砍了这棵樱桃树。那个孩子脸都红了,但不好意思承认。父亲扫视了几个孩子一眼,心里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了,便说:“要知道这棵树是从英国买回来的。虽然它被毁了,我感到很可惜,但是如果让一个孩子养成不诚实的习惯,那么就等于毁了这个孩子,而这才是我最不愿看到的。” 那个孩子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爸爸惩罚自己。父亲把孩子抱进怀里,亲切地对他说:“你做错了事,刚才你的良心惩罚了你,你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尽管如此,在爸爸心中,你仍然是一个好孩子。你承认是自己做错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也表明你很诚实…诚实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德,同时还说明你非常有责任心…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爸爸要奖赏你。”说完,爸爸亲吻了自己的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任何行为都是在初始时最容易矫正。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说谎时会感到极度不安,即使侥幸蒙混过去了,也会十分担心。但如果家长这时不去及时发现和制止,孩子就会习以为常,撒谎成性。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