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导演批判书 >

第16章

十导演批判书-第16章

小说: 十导演批判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莱坞作品,总是打着“个人利益”的旗号从侧面迂回弘扬“主旋律”,原本无可厚非,但到最后成了浅薄无聊的套路,就实在令人难受了。公与私、朋友与爱人、家庭,吴宇森就在这转折之间丢掉了自己,重新开始“好莱坞学步”。于是,吴宇森的好莱坞主角,由原来的“骑士”、“浪子”、“孤独杀手”,变成了乖乖的“丈夫”、“父亲”、“好情人”。    
      不是说东方精神里没有爱情、家庭观念,而是吴宇森把握西方化的爱情家庭观念似乎并不在行。    
      吴宇森电影里是很少有家庭戏,但这不代表他漠视家庭、亲人在男人心目中的地位,《英雄本色》中的亲人观念、《辣手神探》里对婴儿的关爱,一切都出发于传统观念中男人的社会身份,强调了男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夺面双雄》里,艾切尔的家庭在特洛伊化身介入后才找到弥补裂缝的方法,其实也不过是些早就用俗了的老套子,基本上都似曾相识。其实这些倒也并不重要,《终极警探》最受欢迎的前两集,不过都是保卫家庭和妻子的简单路数,在动作片里的家庭戏只要有,多数没人注意它的好坏。    
    


第四部分 吴宇森批判理念篇(3)

    爱情就不同了,007系列中,每一次的爱情都是要编导精心设计,务求捕捉一见钟情的感觉,既要制造传奇,也要照顾效率。吴宇森经典电影时期,尽管女人和爱情是很少出现的元素,但每次出现也都带着传统男人的观念——女人需要保护。而《职业特工队II》在这一点上就有点相形见绌了。汤姆·克鲁斯总是一副故作风度的样子,稍嫌幼稚地模仿着007标准的“泡妞”方式,然后就“深深地坠入爱河”,有点幼稚得可笑,这倒是证明了吴宇森确实不擅长影片中的爱情元素。反观标准的007电影,男人和女人都是如同吴宇森香港经典      
    电影中的两个男主角之间的友情关系一样充满对抗性,男人总在试图征服女人,而女人却又并非那样容易征服——当然,影片结尾的时候007肯定能达到目的。像《职业特工队II》那样有效率的爱情,总是显得小儿科了一点,简直比罗米欧与朱丽叶还单纯——这还是枪林弹雨中冒险的男女吗?    
      动作片,其实主要是塑造英雄,塑造形象、性格、理念都符合审美的时代潮流而又能让人能生出景仰之心的人。周润发是吴宇森和香港动作片的“英雄”,成龙是香港武打片的“英雄”,周星驰是香港喜剧片的“英雄”,他们之所以成为代表性的“英雄”,最重要的就是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民众的意志。吴宇森的后期作品,几乎没有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主角,无论是约翰·特拉沃尔塔、尼古拉斯·凯奇,还是汤姆·克鲁斯,也算是各有气质,但对于无法把握西方时代精神和无法全盘掌控影片的吴宇森来说,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西方银幕英雄,还是个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的梦想。    
    


第四部分 吴宇森批判结尾(1)

    吴宇森的电影之路,始终被牢牢束缚在商业电影的体制之内,很少能够得以脱身在外。《英雄本色》是个奇军突起的意外,从很多地方看来这是一部很大程度属于吴宇森自己的电影,甚至更为圆熟的《喋血双雄》也因为太多的枪战场面而更加商业化。也许恰恰是《英雄本色》没有负担太多的商业期待,才得以呈现出目前的样貌——虽然还是显得有些稚嫩生疏。之后的吴宇森电影,无不被打上浓重的商业味道,甚至因此繁衍出所谓“暴力美学”。成名之后,每一部影片理所当然地成为赚取商业利润的产品,而吴宇森也逐渐被打上标签,以      
    现代社会的商业规律标注了产品的各种规格:功能、性质、特点、价值等等等等,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力求规范统一。这样商品化的电影,当然要有所牺牲,个性、特色,或者被包装成符合要求的商品附加值,或者干脆被迫舍弃,只留下最有“价值”的部分。于是,情节被一再简单化、通俗化;人物也一再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缺乏生气;暴力被一再加强、渲染、模式化,吴宇森的作品的吸引力越来越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刺激”。吴宇森的“进军”好莱坞,从某一方面来讲,与其说是一种积极的进取,还不如说是“江郎”即将才尽之时的一次“识时务”的“战略性”转移。    
      不过,与好莱坞更为规范化、规模化、商品化的体制相比,香港时期的吴宇森还是像一个落后于时代的老式手工作坊里有字号的外地老师傅。老师傅有手艺、有特色、有口碑,也有自己特殊的价值,但在现代化工厂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却首先要求的是工业化的规范流程,其次就是功能性和大众性。而吴宇森这个香港“大厨”,到了连中国菜都吃不惯的美利坚,所受的待遇如何可想而知。    
      尽管曾经是香港第一枪战动作片导演,又身负“动作教皇”、“暴力美学宗师”等极品称号,进军好莱坞之后《夺面双雄》和《职业特工队II》也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其实吴宇森逐鹿好莱坞的漫长征途才刚刚开始。吴氏电影的独特风格和其中蕴含着的东方美学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令一部分影迷略感不足也是正常的。吴氏作品中的英雄相重、义气干云、美感凌驾于死亡之上的等等东方伦理、哲学和美学,一时之间还是很难被美国观众全盘接受。对于这一点,吴宇森导演也一直尝试着适应好莱坞的制片体制,尝试着把自己的东方伦理道德经验和西方电影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试图寻找到一种不再区别东西方、合乎全人类精神的理念和表现方式。    
      进军好莱坞途中,最能代表吴宇森尝试新的可能的影片,并不是被普遍看好体现出最浓的吴氏风格的《夺面双雄》,更不是票房奇高的《职业特工队II》,而是制作超时、经费超支、乏人叫好的《风语者》。这部战争影片打破了吴宇森香港以及好莱坞时期的很多招牌性风格,以非常严格的态度描述了战争中的人性、友情和残酷现实。影片不再是香港时期的悲情或伤感的浪漫主义英雄电影,也不是好莱坞时期极尽风格技巧之能事的动作大片,看起来吴宇森是要向《拯救大兵瑞恩》一类的标准“奥斯卡电影”看齐。为此,吴宇森甚至舍弃了标志性的动作场面和一直不愿放弃的白鸽,现实主义取代了浪漫主义和怀旧伤感情绪,这个曾经一贯描写“独行侠”的男人走进了表现大规模战争的领域——那才是真正的暴力,而恰恰是身处香港弹丸之地无法体验的暴力。同时,吴宇森在这部影片中也“有能力”放弃一些商业大片惯有的规则,他终于在影片结尾正式结束了自己男主角的生命。但做出尝试绝不意味着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风语者》标志着吴宇森向前走了一大步,但却离真正的成功相差很远。斯皮尔伯格也是在《紫色》、《太阳帝国》等多次尝试之后,才登上奥斯卡巅峰的。    
      如果说《风语者》代表了一种新的尝试,而吴宇森的新作《记忆裂痕》,则标志了吴宇森在多次左冲右突寻找出路的尝试之后,已经被好莱坞体制彻底“洗脑”完毕,终于归顺到好莱坞旗下了。本文之所以没有把这部新片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实在是因为这几乎是另一个好莱坞导演所导演的不相干的作品。这部科幻影片,尽管制作规模和声势无法与《终结者》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之类的顶级科幻片相提并论,甚至比不过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之类的“小”科幻片,但它无论从人物、情节、影像等多个方面已经俨然与好莱坞制造的其他同档次同类别影片没什么不同之处了。    
      《记忆裂痕》中,也许吴宇森再次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风语者》失败之后这种不信任恐怕也是必然的),也许吴宇森干脆放弃对抗与融合的想法彻底“皈依”好莱坞反而得到了应有的全部权力。该片显得十分圆熟老练,甚至有点熟极而流的感觉。标准的好莱坞人物、情节和叙述方式,标准的各种小噱头和高潮,标准的好莱坞式的爱情,都让人无法察觉这竟然是曾经《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的导演拍摄的。当然,吴宇森作为商标还是有其自身价值的,吴氏影像风格也还是有市场的,所以影片中还是有那么一点升格慢动作,还是有那么两三次双枪对峙,还是在关键时刻冒出一只被吴宇森自己称为代表了“救赎”象征而其实却很无厘头的白鸽。一切都似乎在控制之中,一切都井然有序,但至此我们已经再也见不到我们曾经熟悉曾经激动也曾经惋惜的吴宇森了。    
    


第四部分 吴宇森批判结尾(2)

    这部似乎不太吴宇森化的影片,却与吴宇森一鸣惊人的作品《英雄本色》有着某种类似。《英雄本色》中,瘸腿的小马有着与生活中吴宇森、周润发、狄龙一样的抑郁和不得志:“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要告诉别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而在《记忆裂痕》中,本·阿弗莱克饰演的男主角,只是为了报酬而工作,毫不在意工作的内容性质,只是简单出卖着自己的高智商,这不由令人想到吴宇森的心灰意冷:对于这位曾在华语影坛上叱垞风云的导演来说,这不过又是一单“生意”而已。    
         
      好莱坞时期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尽管名义上还是吴宇森作品,但究其实质,大多已经是好莱坞商业流水线上毫无个人特色、缺乏创新、呆板守旧、流于形式的庸俗化仿冒伪劣产品。尽管有偶尔的灵感突发,有制作上精美的形式主义衬托,更不乏国际级巨星的豪华演出阵容,除了在票房方面的成功,几乎全属失败之作。《记忆裂痕》,终于彻底地显示了吴宇森的 “好莱坞”化,好莱坞流水线上从此又多了一个“熟练工人”。不过,尽管如此,吴宇森的成功与失败,对于华人导演如何融入好莱坞,也算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吧。    
    


第五部分 李安批判李安,你有权保持沉默(1)

    呼朋引伴吃香喝辣那会儿,觉得“饮食男女”是个特别传神的词。也不知道从脑袋那个缝隙里自己冒出来的,冒出来就绕不回去。没觉得这个词跟一部电影的名字有什么关系,却觉得这个词是对城市心情最好的概括。这个词的杀伤力在于它没有逻辑的排列,如果改成“男女饮食”估计更象“天天厨房”这样的美食节目。如果说这个城市最与国际脉动接轨的地方,也许就是越来越多饭局和夜生活,越来越多男女用最快的速度消耗掉自己的某一段热情。当时,我猜想,想得出“饮食男女”这个名词的男人一定是个留着长头发些许妖艳的艺术      
    青年,或者是一个光头带点朋克味道的样子,只有在快速消费自己的过程之中,男才是男,女才是女,这个世界才是熟悉的。食物比拥抱有质感,皮肤比思想干净,伪造的中国制造比一次假装的高潮更让世界满足。那是多年前的夏天。我还没看过《饮食男女》,以为李安是一个英俊的摇滚青年,喝了150毫升的啤酒会脸红,没玩过DV自拍,没饮食,没男女。出现这个奇怪念头的夏天,一个人坐在学校毛主席像下面。心里充满着忧伤。只觉得这个爱过的地方从此会有新的面孔继续雷同的故事。从复旦东门走到HARD ROCK,想看一下周勇他们在不在。在的话也许会告别。只看到小王。他做了那么多年的招待,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周勇今天不在。他明天还可以来。然而明天,明天对我失去意义。末了,打电话给一个朋友,我说毕业最后一夜漫长得要死。于是他带我去吃龙虾。还喝了很多酒,最后一个晚上就在怀念和呕吐中过去。第二天,太阳依旧明亮。生命里的这一页永远翻了过去。而那个温柔多情的夏天也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永远失去。当然,现在是知道把李安想象成一个妖艳的摇青是件多么罪过的事。你若看见他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趾高气扬好象为全球华人做了巨大贡献那股子神采飞扬的得意劲,也会被感召过去,承认他的光荣,觉得拿个小金人是为所有华人挣了面子。然后指不定跟我一样懊恼之前对他的关注是那么浅薄,好象是我们的孤陋寡闻,我们的罪过。可是仔细回想一番,那时他也没今儿那么红,这倒是真的。主要是大陆D版市场也不如今日那么健全。除非你是小资老祖宗,不然实在无从先知先觉从前期开始培养对“李安制造”的兴趣。    
      我的叙述一定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不够聪明,那就装势捏个造型,如果不够势儿,那至少要假装很是回事。”我至少可以伪装得更好一点,试图开篇就把所知所议都铺陈出一言九鼎的强势做派。按照这个逻辑我应该说我从80年代他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拍摄的《追打》(“The Runner”)、《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这些16毫米电影作品就开始关注他了。然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大陆的D版市场还没怀上,根本无从接触独立制作的小电影。不管怎么样,至少现在我们都补了一课,如果到现在你还没数不出几部李安制造的片子,那么不是特别无知,就是特别腕儿的大仙。    
      当中几年发生的事一概用快进过滤掉:《卧虎藏龙》如何让世界误解了中国的大侠传奇和英雄主义,我遇到一个陌生的北京人向我炫耀他买的正版《卧虎藏龙》原声大碟,听说一个朋友是用快进看完了《推手》、《喜宴》等一堆盗版片子时自己无端佩服起他的坦白。大概,所有看片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似乎不看完一堆上纲上线的片子觉得整个人都没底气,简直有点强迫症一样的逼迫自己把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片子都扫一遍。至于它们说了什么,只怕能记住一点点细枝末节就不错了。而在看李安的电影时,这种自我强迫的倾向更加明显。整个中庸和平淡到腻味的故事自顾自的走,好象是跟伦理和文艺心理学扯上点关系,但细看又觉得流于平庸,放完了如释重负,没能撩拨到心弦。一部真正有力度的片子,让人感觉在现实与影像之间无处容身。而软弱者不管是使用了多少蒙太奇式的镜头,都无法完成这种时空存在感上的切换。仅仅糨糊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是二流导演们擅长的。这个二流,仅仅限于艺术手法或者学术思想上,而非声名。但这种力度,是声名无法取代的。    
      一个著名导演可以把观众逼到影院里看他的片子,那是冲着形而外的知名度而去的,看如果想把观众带入他的思维体系,这时宣传和知名度都得靠边站了。影评,在这里起着一个类似婚介的角色,制造无数的文本去扩充影片本身的贫瘠。是不是可以把观众带入戏中还在其次,至少在骗他们去支援票房或者DVD市场一事上起着从案犯的角色。就好象我,如果讨厌一个导演会批判他,如果我喜欢一个导演没准也会批判他。没有争议一平如水的流畅会让行走的欲望枯竭。用我的语言体系,这个句式类似于我在BLOG上的日记里的一句话“我爱的男人是猪,我不爱的是狗,跟我无关的猪狗不如”。果酱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废话。我这样说并不承认我喜欢李安,至少他能引得起议论的兴趣,已经证明了他是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