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导演批判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有看头。”而且,“电影开拍之前公司就聘请了专业律师,对剧本中每一句台词都严格把关,绝对不会有
‘侵权’嫌疑。”
在中国电影界,最爱玩这样的小聪明的人,可能也非冯小刚莫属了。
电影不是媒体,每一次露骨的广告行为,都会被观众传为笑谈。可惜中国的观众还不够严肃,对于导演的要求也总是很低,反正有盗版的DVD可看,生活不至于无聊。这也就是导演可以往电影里随便安插广告,却没有谁提出抗议的原因。
这让我想起了早年间,中国的各个地方电视台开始在电视剧或节目中频繁插播广告,引起全国争议的那一段历史。现在人们也都习以为常了,虽然心烦,但大环境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呢?连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时间也越来越长。然而电视广告你可以选择转台不看,可买了票走进电影院,不看也得看。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真是天可怜见。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从冯小刚看中国电影(1)
别一看这个标题就被吓倒了。有人说那个什么来着?一叶知秋。冯小刚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导演,从这个代表性,我们或许就可以说一说中国的电影、电影人、电影业、电影观众。
商业电影的误区
中国的导演似乎总爱干一些极端的事。前些年闹腾来闹腾去地四处拿奖,越是被禁,越是拍得凶,甚至以被禁为荣。这几年导演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光拿奖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还要赚钱,要用偶像,要炒票房。这样的想法对于电影行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健康的想法,然而对票房的一味追求,并不意味着导演就必须放弃把电影拍好的念头。
这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而是多项的。可惜的是,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冯小刚,在票房上做出了榜样,但电影的水平,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商业的作用也并不是夸张到无所不能的地步。2002年末,中国的观众上了一个大当,《英雄》赢得了2亿7千万的票房,对于中国本土电影,这是史无前例的。然而这个票买得值不值得,观众心里最有数。一部号称英雄主义史诗片的电影,居然能让观众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哄堂大笑,也可算是另一个史无前例了。张艺谋在影片开拍前,为我们制造了悬念,又赶上《卧虎藏龙》的尾风还不算散完,大家心里都好奇得不得了,张艺谋会拍出什么样的古装巨献?超明星阵容会如何的耀眼?观众伸着脖子一直盼到了2002年末,自己花钱买了昂贵的电影票,买了这个悬念。
《英雄》在商业上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成功利用了观众的好奇心,这个力量是强大的。然而如果有第二个《英雄》,观众还会上这个当吗?也许会,因为中国难得见到大投资的电影。但它的票房是肯定不会达到2亿7千万了。这也就意味着,一部分观众,在这样不负责任的商业炒作中流失掉了。
在中国,商业运作无论如何成功,也仅有一次的机会,可以让导演跟观众开这样的玩笑。任何妄图凭借炒作哄抬票房的行为都是没有远见的,中国电影这样发展下去,情况不会很让人放心。观众看《英雄》,不也是冲着事先保密时宣传的“强大的明星阵容”、“大制作”、“张艺谋”等等去的吗?这说明观众对电影是有要求的,不让观众在事后失望,才能使中国电影走入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中去。
我们不缺乏聪明人,也不缺乏野心家,我们缺乏的是对观众负责的导演。我们目之所及的本土电影,要么就是搔手弄姿的向观众表明他是个艺术家,要么就是瞧不起观众的智商,拿一堆破铜烂铁充数。如果你非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也没人拦你,可你至少得有创造力吧,至少得明白你要拍的是什么电影吧?总是利用电影反映点你的小悲伤的黑暗情绪,再玩点别人都玩腻了的花招,算是怎么回事呢?你要成为纯商业片的导演,也无可厚非,可至少你得把片子拍得好看吧?至少得让观众看着入迷吧?可号称中国惟一的商业片导演冯小刚同志,就算幽默起来,也显得很沉闷(难道是沉闷的幽默?)。
商业运作必须要和有充足准备的导演相互配合,才能所向披靡。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最佳学习对象,在那里人才济济,导演倘若没有点真功夫,是很快会被抛弃的。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良性的循环机制,每个商业片的导演都明白,如果自己不努力把电影拍好,是无法生存的。商业运作的问题,在拍电影的时候,一定会被抛诸脑后,导演们只顾将自己的电影拍好,再加上一流的制作团队,一流的演员,好莱坞的票房怎能不制造神话呢?
这才是良性的和健康的电影市场发展机制。在中国,电影业太急着赚钱了。没有好的导演,赚的钱是有限的。观众不是傻子,他们在走进电影院看本土电影的同时,更多的,是在自己家里看来自欧美和港台的盗版碟。表面上看,中国的票房也出了冯小刚的几千万,张艺谋的2亿多,似乎有些起色了,可盗版市场的利润有多少呢?
我们的导演天天喊着打击盗版,但却没有想到,最根本的原因,还在自己这里。如果我们的商业电影,好看得不得了,还怕观众不走进电影院吗?拿我自己来说,算是最基本的工薪阶层,但每个月还是要进几次电影院,有时是为了消费,有时是出于对大屏幕和胶片画面的热爱。相信不少观众,都有这样的习惯。而每到暑期和贺岁档,或者一些媒体炒得很热的影片上映,电影院更是挤得水泄不通。
所以,中国电影的消费市场是庞大的,它至少庞大到了需要盗版来填充的地步。这对于本土导演,是多么大的一个机会。可是这个机会,这么多年来,被无辜的浪费着。如冯小刚般盲目的追求票房,而不顾电影的质量,虽然善于炒作和利用有利元素,但小聪明也有尽头。
对于冯导和很多本土导演来说,商业片就等于:有人气的明星+可炒作元素+投资(或者把电影弄得漂亮点),以为有了这些,其他的工作就可以不用做了。这种想法显然是幼稚的,像是在拍广告。这样的商业片只能是一个空架子,似乎做得有模有样了,实际上却没真正赢得观众的心。同时还导致了我们的电影市场,向一个不理智、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商人们急功近利也就罢了,导演跟着凑什么热闹呢?
冯小刚的独角戏与竞争机制
第一部分 冯小刚批判从冯小刚看中国电影(2)
今年年初,《手机》上映10天,票房就达到3500万,这让冯小刚在面对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时,有了可以口出狂言的底气。当时有学生问到,《手机》和冯小刚以往的贺岁片很不一样,尤其是悲剧的结尾让人看了心里不太舒服,《手机》还是不是贺岁片?冯小刚说:“贺岁片是不是必须是喜剧?都要从头笑到尾?都要皆大欢喜的结局?很多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但是他们没资格教我,贺岁片就是我开始拍的,所以我不需要人告诉我怎么拍贺岁片,现在我从新立另外一个规矩了……”
学生的问题是有些单纯和不着边际,但冯小刚却没意识到,如此的票房收益,并非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导演,而是因为在贺岁的档期,只有他一人在唱独角戏。
由于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在过去,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因此而被枪毙掉。投资人的钱白白的花掉,赔了自己的血汗钱,下次再投资电影业,就谨慎得多了,判断标准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切向票房看齐,并且很难投给新人。因为被毙掉的电影太多,中国电影的投资市场不容乐观,所以投资商们也只好投给那少数几个能赚回票房的导演。拍电影找投资,然后通过审查,是中国电影人永远的痛。
这样的情况对于那少数几个可以得到投资并赚回票房的导演来说,本来是很好的环境,他们大可以拿着投资人的钱将电影拍得更好。大家在严格的审查面前,有些怕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好的电影就无法避开敏感因素。票房、艺术性和审查之间,一定是有出路的,而且这个出路还很多。
所以终究不能将责任都推到审查机制上去,是这样的环境惯坏了那些缺乏竞争对手的导演们。像冯小刚都可以用不足100天的时间拍一部电影,搞定剧本就OK了,也足见他的轻松与随便。
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真正走到台前来的电影导演却就那么几个,商业片的导演就更少了。每年我们有多少部电影能收回成本,并多多少少赚回一些?在中国出现新锐导演的频率是多少年一次?电影学院的学费收得不低,学员也不少,大大小小的私立电影学院也有很多了,这些学生中间,有没有几个是真正能为中国电影作出贡献的呢?
作为观众,我们一直希望能有一个百花齐放的良性竞争局面,出现在电影行业里。这样我们就能看见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电影,以及在竞争机制下脱颖而出的优秀导演和演员。作为电影爱好者,这样的愿望,更加强烈。而到那个时候,投资商对于电影市场,将不再持观望态度,而是会参与到这个市场的建设中去,中国的电影也就不难发展起来。至于盗版,它在暗,而电影人在明,光靠打击和呼吁,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自己先有了好东西,才能将观众这个阵营吸引过来,才能使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群体能够自给自足。
这里我想到了韩国的“光头运动”,这个事件使我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人拯救本土电影的决心和热情,他们为自己的生存状况作出了努力,并最终冲出了困境。其实也并不是单纯的这一个运动就扭转了局面,对于电影业,韩国人从1996年开始,就有了一些努力:
1996年,金大中竞选韩国总统的施政纲领中提出“支持发展韩国电影的宣言”,其中第五条便是“筹备釜山等各式国际影展,争取国际认同、促进交流”。釜山电影节到今年已经举办了第8届,虽然名义上是“国际”电影节,实际上是为本国电影的向外扩张搭建良好平台,为韩国独立电影等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这大大鼓励了韩国本土的电影人。
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影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动员起来,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头在汉城国厅、光华门等地静坐抗议。因为剃光头在韩国是极强烈的抗议形式,而此活动又为全韩国影人集体参加,所以被世界舆论高度关注,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遂决定继续韩国每家电影院的每个放映厅一年必须放映满148天的本国电影的政策。光头运动成功之后,韩国导演士气大振,成为韩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契机。
“光头运动”之后,韩国电影走向了国际市场,取得了世界的支持,大家开始重视韩国电影。平民百姓也开始关注韩国电影了。
以上只是几个简略的事件,韩国人为本土电影作出的努力还有很多很多,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影人的声音。即使韩国有韩国的国情,我依然要好为人师地建议中国的电影人能够向他们学习。中国导演们为自己的生存困境也发愁了好多年了,但是不从自己开始做起,只希望从商人、分级制度上寻求帮助,抑或是寻找借口,是无法最终解决问题的,这个现状只有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最后受害的,还是中国自己的电影业。
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一定会到来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到时必将迎来一个强大的竞争局面,只是,中国的导演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至少冯小刚还是很悠闲的,在《天下无贼》开拍前,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写《我将青春献给了你》,但是冯导啊,您的青春就别献了,我们不需要您的青春,我们只需要您的电影。
第二部分 张艺谋批判前言
2003年12月20日,《英雄》全球同步上映。这是张艺谋执导的第十二部电影。《英雄》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片,它的英雄功绩,也彻底地表现在最直接的票房上:国内票房突破了2亿。明星制与高科技影音特效,是《英雄》得以成为英雄的两大支柱,但是同时,它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张艺谋——到底是创造着神话,还是制造着圈套?从1987到2003,十六年间,他一直是中国影坛的焦点,一个领军人物,一面旗帜——当然如所有的观影者所见:这面旗帜数换颜色,数换方向。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近十五的的
文化风向的变迁,从一个年青的第五代前锋,到一个对体制对商业都非常成熟的院线影片导演,他本身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故事。
这个人,张艺谋。——原名张诒谋,生于1955年,陕西西安人。1968年初中毕业,当过农民,当过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他最初的电影之路,当的不是导演。作为摄影与演员,张艺谋都显示出了他的天分与才华。1984年他任《黄土地》摄影,获中国第五届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1987年他任《老井》主演,获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同时得了金鸡百花的最佳男主角奖。但他没有往这两个方向走下去,他有着更多的想法需要贯彻到电影中去——或者说,他有着摄影与演员的工作所不能涵盖的控制欲与控制力。他天生是一个导演,只是等待着一个时机。
1987年他拿起话筒,导演了《红高梁》。这个起点几乎就已经是高峰。在第五代早期的代表作中,如果说陈凯歌的作品更为深沉,田壮壮的作品更为纯粹,那么张艺谋的作品,无无可置疑,是最为醒目的。他不象陈凯歌与田壮壮,有着明显的甚至过重的知识分子或艺术家的气息,他是一个从头到脚的实践派,一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很难看到什么迟疑处、矛盾处、反省处,他将他的体会与想法兴高采烈地转化成电影语言,对于电影语言,我认为他是一个熟练的、优秀的掌握者,但是他的感受与思想,总是滞后于他的表现力。——他是个聪明的工作者,有着相当准确的对文化风向的判断力,并且懂得操作,懂得妥协,懂得为自己争取一个足够的生存空间。但是,他不是一个有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思想力的人,简言之,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缺乏天才。有些时候,他的质朴的狡猾与天真的投机,让一个看电影的人几乎想原谅他。但是他立刻又犯下不可原谅的自以为是与得意洋洋的过错。——作为一个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他如此“配合”地参与了一场又一场意识形态与商业图谋的圈套,并且成为一个积极的推动者,从无反省态度。——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他缺乏一种独立品质,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