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

第2章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第2章

小说: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得到高位和金钱,曲线让你更多地体会人生百态。走直线还是曲线,完全取决于你想得到什么。
  假如时光倒流,更加注重个人成就感的我会坚定地走以下任何一条直线:
  (1)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兼出版多部书籍的作者
  (2)教师部门主管分校校长集团高管
  (3)销售助理销售代表销售主管部门经理销售总监
  也许你会说,〃我觉得我现在做的工作并不适合我,难道我还要一直向上爬吗?〃
  其实,你所从事的工作,往往就是最适合你的工作。回首我自己的职业之路,我意识到了一点,销售工作与教师工作,在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工作,都很适合我。我要做的,不是左挑右选,而是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直线爬上去。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实在是120%提不起兴致,你尽可以挥霍自己两三年的青春,在刚毕业的两三年里,逐渐认识自己并明晰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假如你是已经工作了三五年的〃大龄青年〃,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一直向上,再向上;除非有特别好的机会落到你的头上,否则,不要向左,也不要向右!
  四、关于行业选择的反思:不应该走平行线
  我十年中所从事的行业分别是:燃气饼干体育用品摄影用品英语教育。在我工作最初的短短三年之内,我转换了四个行业,而且是四个没有任何交叉点的平行的行业。从行业经验的累积上,我完全没有达到个人增值的目的,因为每一个行业都相隔十万八千里。如果我能早一些固定在一个行业,那么我就会逐渐变成某个行业的〃老手〃,而不是到处都当〃新手〃!很多新毕业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行业,其实,我们所熟悉的行业,比如:教育产业、快速消费品行业和外贸业等等都是很有发展的。你需要的不是如何选择,而是如何坚持下去。当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后,尽可能地在这个行业持续地发展下去,你可以更换无数家本行业内的公司,但是不要轻易地转换行业。
                  
第5节:职场新人扫盲: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1)
  第六节职场新人扫盲: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
  绝大多数职场新人希望进入一间大公司,不到〃走投无路〃绝对不会考虑小公司,因为他们觉得大公司的培训体系非常完善,可以帮助一个外行新手迅速成长为老道的行家里手。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并不完善,因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其实各有各的优点。大公司提供更多培训,小公司提供更多实践,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在本节中,我们将粗略剖析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公司,帮助你判断一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最有助于你实现职业理想。
  一、外企、国企还是民企?
  大型外企,往往薪资较高、培训比较完善,而且往往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众多求职者趋之若鹜。尽管大学生普遍把外企定为就业首选这个事实不可能不刺痛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但我不得不说,大型外企尤其是500强,的确非常适合〃白纸一张〃的应届毕业生。
  国企,这个中国社会特有的名词更多地被赋予了负面的含义:人浮于事、工作拖沓、裙带关系等等。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要看到,新型国企的魅力势不可挡,一汽集团、中国移动等这些大型国企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能够在获得丰厚个人回报的同时为民族工业的崛起贡献力量,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民企,也就是私企,越来越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的理想国。软件行业的用友、教育产业的新东方等优秀的民营企业渐渐变得炙手可热。民营企业,在管理上比大型外企灵活得多,如果你真的是人才,你有可能在唯〃业绩〃独尊的民营企业获得火箭式的提升。在新东方各地分校,不乏24岁的部门主任,27岁的校长、副校长!
  企业的优秀与否,不在于她的性质是外企、国企还是民企,而在于她的实力、潜力和文化!
  二、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大公司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切都有秩序,有章可循,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太多主见的人(或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你很适合先到大企业去。另外,大公司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也能帮助新进职场的人开阔视野,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大企业的工作背景往往是一块金字招牌,它可以使你以后找工作的道路平坦许多。
  但是,对于一些上进心特别强、特别需要〃话语权〃的人,在这样的地方就会觉得非常压抑,手脚被束缚。而且,大企业里面人才济济,即使你非常聪明刻苦,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出人头地。进了大公司,往往要〃熬〃上几年才可能有被提升的机会,而且要〃熬〃得有质量。
  相比之下,小公司当中可能会一个萝卜三个坑,前台秘书有可能兼职担任公司的人事助理,如果你有能力,一夜之间就会被老板发现。我记得我刚到枫叶东方做移民咨询的时候,虽然职位是律师助理工作,但其实什么事都干:跑使馆、解答客户提问、给客户做英语培训等等。如果你同时做很多工作,你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擅长英语教学这个特点,就是我在这里〃客串〃英语培训师被发现的。所以说,在小公司弹性更大,你的发展可能会有跳跃性。当然,在小公司工作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小公司不够稳定,周围可供你学习的优秀人才不够多,小公司的工作背景在跳槽时分量不够……
  综上所述,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无论你决定去大池塘里当小鱼,还是去小池塘里当大鱼,甚至是去小池塘里当小鱼,你都会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选平台,不如〃做自己〃
  在过去三年多的求职咨询中,我经常鼓励那些想进大公司但又暂时缺乏竞争力的应届毕业生,说公司规模大小其实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否在这个公司快速成长?然而,大家往往依然很执著地说:我还是想进一个世界500强公司,因为这样的大公司能给我提供一个平台!
  根据笔者的经验,求职者热衷于选择大平台,往往出于两种心态:
                  
第6节:职场新人扫盲:大大小小的公司,我该进哪一家?(2)
  我〃很行〃,很有能力,所以我要在一个大平台上〃长袖善舞〃,施展自己的才华。对于有此类心态的职场新人,我希望提醒大家两点:第一,大平台虽大,但属于你的空间是有限的,很难想象一个大公司会让刚毕业的〃小毛头〃独当一面。第二,大平台虽大,上面的〃舞者〃却也众多,如果你在大平台上〃舞姿平平〃,你将会在那些真正〃长袖善舞〃的优秀同事的衬托下感受到巨大压力。
  我〃不行〃,没有足够的能力,所以我要以大公司的培训作为平台,锻炼自己的才能。对于有此类心态的求职者,我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最有效的培训是实践,最现实的培训是〃自训〃(自我培训)。
  笔者认为,平台这个热门关键词,被炒作得〃过热〃了。平台,已经成了很多人自身〃不作为〃的借口:当他事业不成功的时候,他会归咎于〃没有平台〃;当他业绩不佳的时候,他会归咎于〃平台不合适〃!
  笔者坚信,选平台,不如〃做自己〃,最好的平台其实就是自己!理由有二:
  (1)平台是可以一夕改变的,而在平台上〃长袖善舞〃的能力,则不是一夕之功。如果你在一个小平台上潜心〃做自己〃,创造优于别人的业绩,你的老板很快就会把你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而且,竞争对手公司也会向你伸出橄榄枝,以更大的平台为〃诱饵〃吸引你加盟。
  (2)平庸之辈,居于大平台之上依然是平庸之辈;而有才能之人,即便居于〃茅庐〃依然有人〃三顾〃。
  所以说,不必过分挑剔平台的大小,潜心〃做自己〃。做好了自己,大平台自然已经为你铺就。
  四、无论你选择了哪家公司,你都会〃失望〃
  笔者在过去三年多以来,见证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在刚刚被一间知名的大公司聘用之后,他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希望。然而,当他真正开始了自己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后,就逐渐感到失望,并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抱怨:香港老板实在太苛刻,连自己报告里标点符号的错误也要挑出来;外国老板似乎很冷漠,连你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同事也都不尽如人意,似乎没有人真正愿意提携你这个新人,等等。
  由于上面这种种〃失望〃,有些人开始对自己所做的职业选择感到动摇,甚至想立刻跳槽结束这个错误。然而,即便真的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依然会在不久之后开始感到〃失望〃。
  对于这种人,读者可能会想:他怎么能这么善变呢?我才不是这种人呢!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你有90%的概率就是我所描述的这个他!因为,这种〃失望〃的现象,发生概率极高,简直可以被视为一个规律。
  假如你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失望〃,你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出现停滞、迂回甚至倒退。笔者认为,这种先〃希望〃后〃失望〃的现象,可以用黑格尔所提出的〃正反和〃三段论加以解释。
  〃正反和〃三段论的意思是说,人对事物的感受,往往会先〃正〃后〃反〃,最终达到〃和〃的境界。比如说,我们小时候觉得世界充满温情,而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会觉得成人世界充满虚伪和欺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愤青〃(愤怒青年)。当我们长到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进入了〃正反和〃的状态,认识到人生中有温情也有欺骗。再比如,人们在恋爱之初,总觉得对方像天使,结婚之后却发现对方有很多〃魔鬼〃缺点,只有在磨合了三五年之后,彼此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所以,当你对进入某一间公司充满期待的时候,要冷静地提醒自己:自己可能处于〃正〃的状态下,未来一定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当你进入了公司,发现自己的失望越来越多的时候,要再次提醒自己:自己可能处于〃反〃的状态下,事情不可能真的这么糟糕。
                  
第7节: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1)
  第二章求职准备
  第一节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
  大四的简历,实际上不是用文字编写出来的,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书写出来的。一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简历,来自于你从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学术、技能、社团、实习、考证。本节围绕此五件大事展开。
  一、学术: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知名的招聘单位,一般会把学术成绩当作一个重要的筛选标准,以下这个问题在著名外企的网络申请表中几乎是一个必问的问题:
  Pleaseindicateyouracademicstandingduringeachperiodofeducationthatappliestoyou。Top10%ofstudentsTop25%ofstudentsLowerhalfofstudents(你的学习成绩排名第几?综合排名前10%,25%还是中等偏下?)
  招聘单位为什么这么重视你的成绩?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成绩证明了你的〃学习力〃。学习力,与领导力、创造力等重要素质一样,是任何大公司都极其看重的员工素质。著名的西门子公司就把〃学习力〃列为应届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九种职场素质之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关注客户的能力、结果导向能力、战略能力、指导和帮助下属的能力、环境感应能力、动手能力、团队能力)。
  (2)成绩证明了你的竞争力。成绩优秀的学生素质更高,这个规律至少在90%的情况下是正确的。
  (3)成绩证明了你的〃上进心〃。如果在学习中没有争上游的心态,你怎么可能在职场争上游?
  (4)成绩证明了你的责任心。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如果你现在就不在乎自己的学习天职,你怎么可能在未来在乎自己的工作天职?
  〃我要发言!〃当我在课堂上讲到此点时,总有学生举手打断,或愤怒,或无奈,或丧气:
  愤怒女孩: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高分子专业,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恨死它了,怎么可能学得好呢?难道外企不知道〃高分低能〃这个现象吗?(她的逻辑是:我不喜欢高分子,所以我没有拿〃高分〃,错不在我呀!)
  无奈女孩:我是中山大学的,CGA会计专业,我在班里成绩是中等,所以自然拿不到什么奖学金……我应聘四大有希望吗?
  丧气男孩:我也是中山大学的,学的是计算机,我大一大二时因为谈恋爱,一下子搞了两门不及格。等到大三发现快要找工作了,才知道必须把成绩单弄得好看一点,所以拼命学,还好得了个一等奖学金。可是,前天建设银行招聘,招聘方一看我有两门不及格,根本就不收我的简历。我怎么办呢……
  笔者点评:
  To愤怒女孩:我的学生至少50%对所学专业〃痛并恨着〃。因为不喜欢,所以成绩不好,合理!问题在于:你没有学习这门专业,那么你〃自选兴趣专业〃是什么?你是否在你感兴趣的领域里很〃专〃?如果你在另外一个领域颇有心得和成绩,那也充分证明了你非常强的〃学习力〃,尤其是你的自学能力!你说你喜欢市场营销,好,如何证明?选修过哪些课程?是否参与过新东方学校或者别的公司市场部举办的〃金点子创意大赛〃?是否参与过企业到校园举办的市场宣传?
  To无奈女孩:谁说你不够强?能考上中山大学证明了你的〃学习力〃很强,在四大非常中意的CGA(CharteredGeneralAccountants中英文授课的会计专业)班能够拿到中等成绩再次证明了你的〃学习力〃!在最优秀的人才当中保持中游,这已经代表着非常强的〃学习力〃了!
  To丧气男孩:其实招聘方并不在乎你哪一门不及格,能够考上中山大学的人在学习能力上不可能有问题。对方之所以要你提供成绩单,主要是想了解你是否是一个对自己的学业非常负责任的人,道理很简单,头脑聪明但是有科目不及格,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人并不把成绩当回事,也就是说他没有太强的进取心!这一点才是致命的。那么你现在所能做的弥补就是把一等奖学金的证书和成绩单钉在一起,同时在证书旁边注明:只有10%的名额才能拿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或者提供一份详细的说明在后面,说明自己当时为什么两门科目不及格。
  如果你现在是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想一想这个问题,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二、技能:为职场〃量身而学〃
  多数大学生在〃被动〃地学习各种技能,既然学校要求我过四级或六级,那么我自然要拼命学习才能通过考试;既然学校给我安排了电脑课程,那么我自然要学习如何使用WORD,EXCEL,PPT……
                  
第8节:大一到大三,做好五件大事(2)
  被动式学习可能会导致你的技能与市场脱轨,或者说和市场结合得不够紧密。比如说,当你费劲地拿到了四级证书,却发现招聘方要求的是〃四级并且口语流利〃;当你自以为EXCEL用得相当不错,屈臣氏的销售助理笔试竟然要求你用两个EXCEL表格的数据进行运算,然后自动生成第三个表格!
  职场总是这样清清楚楚地对技能提出要求:
  *广东移动招聘话务员:打字速度30字/分钟
  *Citigroup(花旗银行)招聘〃信用卡客户服务专员〃:能够讲广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