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寂寞喧嚣 >

第11章

寂寞喧嚣-第11章

小说: 寂寞喧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拳法谈及人生,延印的每一句话都讲得非常认真,而且我们注意到,他在讲的时候两手张开着,总不断在动,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球体在他的胸前,想必这与他醉心的武术有关。    
    话题被我们生生扯回到佛学院:是佛学院三年的学习经历让你由一个喜爱武术的人变得如此博学深思?    
    NO!不完全是这样的,我的改变从少林就开始了。如果说去少林寺学武以前我还是个懵懂的爱惹事的小孩,那么,接触到了少林武术和其背后深远的佛教思想之后,我的思想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少林寺本身,过去觉得它太博大了,博大得根本无法把握,可是,当我真正深入其中的时候,我发现,少林寺并非是神话中的,而是现实中的,它确实了不起,但是并非神乎其神,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让人感觉很不一般的实相。这种实相引导我成为一个信徒,我真心真意地拜永信大和尚为师,成为一个少林弟子。我的今天受到了少林文化的巨大影响,这一点是肯定的。少林文化是以整个华夏文化为底蕴的,我在这里直接吸收到了禅的真意。    
    是中国禅?    
    NO!这种说法至少是不严谨,禅哪里有什么中国外国之分,佛陀那个时代的禅和现在的禅是一个禅,他早就圆觉了。现在的很多学者在某种意义上也为佛教做了贡献,但是同时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很多是不负责任的。误导了人,因果是非常不好的。禅在实相上都是一个东西,只有愚人才会人为地分开。现在有很多人是打着研究佛教的幌子在做事,美其名曰研究佛教。要我说,要想参与宗教,必须信仰宗教。否则,贫人说食,饥人说饱,有什么用呢?当然,不排除学者中有些是非常了不起的。像梁漱溟、杨仁山、谭嗣同等人,但是有几个人会达到那种高度?    
    把禅结合本土文化细分,难道不是方便法门?    
    是,但是不要忘了,方便出下流。虽然方便,不够善巧,不对机。不对机又有什么用呢?这达不到弘法的目的。    
    所以,我觉得,是学佛改变了我的人生,而不是读书。读书的作用绝不是像那些人所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现在的有些读书人,文化水平不低,但是做出的事情有些是很难让人恭维的。我们不要老是从经验上看人,这是不好的。比如很多人觉得出家人可怜,这也不敢那也不敢的。其实,出家人连家都敢出,还有什么不敢的?比如敢不敢吃肉的问题,要我说,这不是一个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一个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因为众生太苦了,我为什么要吃他的肉?    
    你所说的学佛改变了你的人生,那你能否谈一下对人生的理解?    
    首先,人生是一种矛盾的集合体,有了矛盾才能圆融。假如没有大地的引力,你能产生爆发的力量吗?就拿学武术的人来说,很多人只是认识到肌肉的力量,却忽略了和大地引力的对抗。其实,武术中很多部分是在和大地引力的对抗中表现出不平凡的一面的,不承认矛盾的存在怎么能行呢?其次,对人生要有一颗平常心,佛家认为见到啥就是啥。我见到山了,高高山顶立,见到水了,深深海底行,这是大自在。最后我想说,人生的高境界在于无我,佛家很讲究这一点,是让我们忘记小我,产生大我。你如果不愿意舍弃小我,如何陶冶自己的情操,如何砾炼自己?


第三部分第27节 释延可:信仰从少林开始 

    释延可:幼时拜师,信仰从少林开始    
    俗姓赵,20世纪70年代生于河南周口    
    采访时间:2002年5月6日中午    
    采访地点:中国佛学院(北京法源寺)    
    春节时在少林寺就见过他,他显得有些“过分”文静。那日,我们在方丈室坐了好长时间,他始终不多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倾听,不时面露微笑。别人介绍说他是中国佛学院的学生,这是放假回来拜望师父。因同在北京蓝天下,我们约好回京后再去拜访他,但回来以后尘俗的事情太多,而延可法师的学业又颇重,不得已,竟一拖再拖,拖到今日。    
    见到延可法师的时候,他正在法源寺后院看书,那种悠然而安详的神态让人在陶醉之余生出些羡慕来。我们迎上前打招呼,他微笑着还礼。说明来意之后,延可法师稍微考虑了一下时间,约我们到不远处的一间明净的空房坐下来谈。    
    延可法师神态安详、谈吐从容,眉宇间不经意中透露出让人忘俗的气韵。用世俗的眼光看他,是一个绝对的美男子。    
    开始是泛泛而谈,后来慢慢进入了正题。    
    “先从中国佛学院说起吧”,他说,“我是1999年秋来此修学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团体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在逐步发生变化。知识和信仰是同等重要的,中国佛学院是修、学合一的非常优良的环境。这里的课程设置比社会大学还要满得多,而且非常有规律,除了日常学业,还有早殿、晚殿和坐香。而这里的课程,除去对汉传佛教诸宗教理进行全面、系统的修学之外,还要进一步学习一些社会知识,诸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古代汉语、外语、政治、法律等等。”    
    “中国佛学院和少林寺在你看来有何不同?”    
    “两个地方每天所面对和修学的同时信仰这一课题,所感受的同是僧团的清净和合以及师长的慈悲教诲。两处地域有别,但信仰上修学所得的法喜(注:佛教用语,指修完佛法所得的内心欢喜和受益)是共同的。”    
    风把窗外的古树吹得瑟瑟作响,他抬头往窗外看了看,“多像少林寺的风呀!”延可法师轻轻赞叹。“我很小就到了少林寺,所以较早接触到了佛教思想。我的信仰便是从少林寺开始的,就在这样一段纯真的年岁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生命定位!我有今天的信仰,需要感恩的人太多,最值得感恩的是少林寺的永乾上人和永信上人……”    
    说到这里,延可法师表情庄重起来,谈话出现了短暂的停顿。从他的语感和表情中很显然地流露出:他虽然身在京城,但是那个为他找到了生命理由的古老寺院依然时时让他牵挂。    
    稍后,延可法师继续谈。他说,自己刚刚出家时年龄较小,也常常让师父费心,师父的慈悲诱导和对他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照让他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温暖和佛教事业的不同寻常,也让他领悟到佛法的威仪和个人信仰的严肃,这种无声的接引后学的教化精神已经深深地传承到他的身上,将使他受益终生。    
    “但是,在他们身边的时候,自己没有很用心学习。现在想来觉得总非常遗憾,同时也非常怀念那些日子,很希望将来能再次回到他们身边,弥补我内心的遗憾……”    
    采访完毕,延可法师引我们参观了法源寺的全貌,经过他的宿舍时,还邀请我们进去坐了一会儿。宿舍和我们平时见的大学宿舍并无二致,只是干净、整洁了许多。    
    临别,延可法师送我们到法源寺门口,并祝我们一路平安。我们则像他一样双手合十,祝他学业有成。


第三部分第28节 释果强:为生存历经磨难

        
    释果强:为生存历经磨难;入少林停止漂泊    
    俗名陶强,1974年生于安徽临泉张新镇陶新大队陶新村    
    采访时间:2001年2月13日中午    
    采访地点:嵩山少林寺释果强禅房    
    在少林寺的采访,每次问到法师们的出家过程,大多三缄其口,不肯言说。问及哪里来,便说来处来,问及哪里去,声言去处去。实在让人失去了继续问的勇气。    
    面对忠厚笃实的果强法师,我们便没有问,而直接想了解他在少林的点点滴滴。谁知果强法师主动讲出了自己来少林的曲折经历,他说,无因便无果,今天的果强是过去的陶强,不认识陶强,怎么知果强?    
    这让我们大感兴奋。他说,要听我讲过去,您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讲得细一点,您好取舍。我们自然求之不得。    
    果强法师取来一个蒲团,放到凳子上,然后盘腿坐了上去,娓娓道来——    
    我小时候家中穷,父母靠卖馒头为生,由于没钱上学,我只好跟着父母一起卖,这让我早早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后来渐渐大了些,看着小时候的玩伴一个个背着书包上学了,自己意识到,要想有出息,将来必须读书。我便对父母讲了自己的想法,父亲不同意,说,我们现在吃饭都困难,读书有什么用呢?我当然觉得很委屈,但又实在没办法。只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将来出去挣钱,一方面养家,一方面为自己买书看。日子过得很快,转眼我就13岁了,当我通过在外边打工的老乡了解到一些情况后,便决心自己去试试了。父母起初舍不得,但后来还是没有再坚持。我打工的第一站是河南新郑,梦想是挣够1000元。结果三个月后,我的美梦被黑心的老板吞掉了大半,我伤心地回到家,一路上连死的心都有了,因为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    
    村里一个好心的老师改变了我的生活,那老师从小看着我长大,很喜欢我,我回到家以后,他找到我,提供机会让我去镇上读书。这机会对我来说不蚩于一次生命的再生过程,我如饥似渴地扑到书本上……    
    可是,父亲却怎么也不理解人,父亲觉得,一个不小的孩子了,应该能为家庭出力,而不应该再花钱读书了,便强行把我带出了校园,恢复了我打工的生活。这次是在镇上打工,为熟人干,所以能够保证比较稳定的收入,我便用挣来的钱补贴家用之后买大量的书看,买不起新书,就跑到废品站去买旧书,那时候,我能读到的杂志也很少,《中国青年》和《辽宁青年》成了我的精神食粮,那些卖到废品站的小学课本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我暗地里和那位好心的恩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一有空闲便跑去请教,老师对我充满了关切,无论多忙,只要我去了,他都会放下手头的活儿辅导我的功课。并偷偷为我报名参加中考。家中得知,自然非常不快,横加阻挠。那一天,我跪在父亲面前说,让我试试吧,考不上我就死了心了!我去考了,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我在全镇300名考生中名列第18名,被镇重点中学一中录取!    
    美丽的校园。明亮的教室。可爱的同学。    
    但是,这只是我美好记忆中短暂的一瞬。父亲第二次把我拉出课堂,为了打消我继续读书的念头,带我南下广州以拣破烂为生。揣着一个破碎的梦,我成了街头的流浪儿……    
    破烂换钱,在遍地黄金的广州,我们爷儿俩终于捡起了一个千疮百孔的家。但是,我那颗原本充满幻想的心却变得千疮百孔。为了有一个不错的身体,我开始练武了,父亲对此没有反对,反倒很支持我。我先是在镇上练,后来经人介绍来到少林寺塔沟武校,再后来便认识了果松法师,果松把我介绍到自己的师父圣慈法师那里。    
    圣慈法师并没有马上收他,而是劝我回家,在父母身边尽孝。那时候我对宗教还没有坚定的信仰,但觉得和圣慈法师在一起很心安。便常常去看圣慈法师,法师也经常会给我讲一些佛理和人生大道,渐渐地,我对宗教产生了兴趣,到后来竟成了依赖。但是法师始终不提收下我的事,我在少林寺一呆便是好几年,后来得知家中有急事,便回了家。再回来的时候,圣慈法师已经四处云游去了。我便又找到果松,果松说师父现在河北某地,昨天刚刚通了电话。我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热情,第二天便按果松给的地址去了河北,找到了圣慈法师。我见到他老人家,当时就跪下了,发誓他不收我我就不起来。圣慈法师看我这样,便收下了我这个徒弟,赐法名果强。    
    他的出家经历如此复杂,然而他却记得个中个每一个细节。回到少林寺,果强大哭一场,算是对往日的告别。从此,他一边练武一边向师父学习佛法,漂波了多年的心在这个古老的丛林中得到了安慰……    
    1994年,少林寺即将面临建寺1500年(1995年)的盛典,需要一大批年轻武僧表演,圣慈法师便向永信大师推荐了果强,永信大师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便把他安排在武僧队中,并让他参加寺院举办的僧伽培训班的学习。从此开始了和永信大师比较频繁的交往。他过去一直认为,只有像师父这样的文僧、老修行才是大慈悲的。可是跟年轻的永信大师接触之后,发现这个身怀绝技的武术大师一样有着深不见底的慈悲心!而且,他渐渐领略到在永信大师身上所独有的平易与谦卑,这和他想像中的大师是不一样的。    
    199_年,圣慈法师圆寂。果强悲痛欲绝,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一半垮掉了,自己就像一只无枝可依的小鸟,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永信大师在圣慈法师圆寂后不久,便安排果强在客堂负责接待工作了,去年,把募捐处的部分工作也给了果强。果强深深感到来自永信大师的一种信任——募捐处是要天天和钱打交道的,如果不是极大的信任,大师怎会如此安排?    
    果强说,我这颗心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然而今天,它真正地愈合了。    
    话说到这里,我们相对默然了很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不是我讲得太沉重了?这样吧,我们一起去塔林散散心,轻松轻松吧。”说着,他领我到了少林寺山门不远处的塔林。    
    他主动承担起了导游的职责,边走边介绍给我听——    
    你知道少林寺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塔吗?听人说,“塔”在古代印度语叫“塔婆”,意思就是坟墓。塔林就是历代和尚的墓塔群。这些塔因为和尚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佛学修养、子徒多少、威望高低以及经济情况的不同而外形有所不同。原则上是一个和尚死后建一座塔,以安放骨灰。也有一个和尚建好多塔,其中有寿塔、身骨塔,衣钵塔……    
    你看,这是整个塔林中最古老的塔,这是在1190多年前,唐贞元七年十月为当时法玩禅师所建的塔。这个塔六米多高,从外形上看去像个小亭。法玩禅师当年是篙洛一带讲经说法的高僧,他的师父大照大师的师父,就是当年曾被称为三帝国师、两京法主的神秀大师。    
    这边的塔,是三百多年前,清康熙五年六月,为少林寺最后一代钦命方丈,彼岸宽大和尚所建的。    
    我们这塔林中的宝塔,一般都为一到七级。可你发现了没有,这座塔有九级,塔的四周又多建了一围女儿墙。那是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雪庭福裕大和尚所建的灵塔。这座宝塔,是整个塔林中职位最高,在政界权威最大的一位大和尚的塔……    
    大约一个小时的样子,我们走出塔林,他合手向我道别,说想去后山看看。我对他的热情表示感谢,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很快消失在山林中。


第三部分第29节 释延传:化解自有佛法

        
    释延传:惩恶徒焉用禅杖,化解自有佛法    
    俗名曹世成,1977年生于江西上饶余干县三塘乡蔡垄村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20日下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延传禅房    
    延传法师生得一副罗汉相。身材算不上高大,但虎体熊腰,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一看便是行武出身。    
    他的房间座南向北,光照很好,阳光打在供桌达摩像的身上,泛着灿烂的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