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寂寞喧嚣 >

第13章

寂寞喧嚣-第13章

小说: 寂寞喧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质也在提高,很少有不平事正好让我碰上,但是我还真碰上了一回——    
    大约是在1992年,我当时也就是十几岁的样子,我乘座从郑州到齐齐哈尔的火车回家。在车上,一老一小和东北的一群青年因为座位的问题,发生了争执。东北青年因为人多势重,对这一老一小又打又骂,满车厢的人都在看热闹,列车员也视而不见,我看不掼了,走过去进行劝解,他们看我身材瘦小,根本不把我当回事,还使劲推我,有的甚至拳脚相加。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把我的火给打起来了,其中一个青年打我时,我身体一闪,躲了过去。另一个小伙子从后面抱住我的腰,想群攻我,我用了一个“四两拔千斤”的功夫,借力打力,巧妙的让他们两个撞在一起,他们一看没得手,就和我厮打起来。后来他们一起上,想把我这个不速之客灭了,我一看,不教训一下他们是不行了,便暗用上了内功,但我还是不想伤害他们,再加上火车的空间太小,施展不开,便采取了慢慢周旋的办法。这时候,列车长来了,把那群家伙叫走了。    
    他讲得十分精彩,我听得入了迷。我问他,你想没想过今后要游走江湖,处理人间不平事?他说,曾经有过这想法,但寺里不允许这样做,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他强调说,佛讲究缘,碰上了,当然要管,大慈大悲,惩恶扬善,是佛法要旨;但不能刻意去做,那样就没有意思了。    
    正聊得起劲儿,天下起了小雨,越下越急,延宏说,今天到此为止,有缘人还会相聚,然后,双手合十,迅速离去。    
    猛回头,发现他根本不是走的台阶,而是在矮墙上翻了过去,身法灵活,让人惊叹!我们跟了过去,发现他又坐在殿门口的椅子上看起了书来,神态安详,与世无争。


第四部分第32节 释延化:13岁开始云游生活

        
    释延化:13岁开始云游生活    
    俗名李勇,1983年生于河北省邯郸磁县白土镇上寨村    
    采访时间:2001年10月20日下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延化禅房    
    “施主,小僧云游至此,请舍口饭吃。”    
    “施主,小僧想借宝地一宿,请提供方便。”    
    ……    
    1996年8月,释延化开始了自己作为一个云游僧人的生活。那一年,他刚刚13岁。    
    如果说,夏秋季节的云游生活同时可以作为一次不错的旅程,那么,转眼而来的漫长的冬天,则纯粹是一段痛苦的历程。好在他运气不错,总能碰到些好心的居士给他饭吃,给他衣穿,甚至给他钱花。有一些居士给的毛线裤他至今还珍藏着,他说,云游生活不光让我体验了当时的痛苦,还让我感受到一种快乐。当然,最该感谢的还是那个老居士,那个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的老人……    
    说着,延化的眼睛有些湿润,问他为何出家,他只字不语,只抬头凝视着对面墙上的达摩一苇渡江图,良久,方才讲出了他云游之前那段难忘的生活——    
    “我信仰佛教以后,受到一个法师的点化,受了菩萨戒。我很想找个寺院去修行,可那时候太小,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留下来。便住在了一个远房亲戚家中,亲戚希望我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要我脱掉僧衣还俗,我不肯,他们就安排我住那种土坯盖的茅草房,里边的老鼠简直多的不得了,从你的身上爬过来爬过去,虽然你知道有东西从你身上爬,但当你醒来之后,就再也找不着是什么,第二天,你的床上就会满是尘土和耗子屎,当时在那种情况下生活,但我依然觉得出家人的生活是很有风趣的,因为我早就对出家人的生活特别向往,这是我追求了很长时间的一种生活,在那种情况下,我已然生活了四个多月,可以说是尝尽了人间的苦,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也可以说是基本能维持温饱。    
    “我自己觉得并没有任何地方对他们不起,可是,有一天一早,亲戚家的公子要去外地上大学,我就去送他,刚到门口时,那位公子突然说自己丢了2000多元钱,怀疑是我偷的,提出要搜查我的房间。我当时一下子体验到了人间冷酷——自己这样一个老实人居然被怀疑做贼!由于我心坦荡,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并没有搜到,但那人的父亲觉得在这个家中只有我一个外人,一定是我拿的。我实在是有口难辩。后来我明白了,我在别人的管辖之内,吃的是别人的饭,早就成了别人眼中的钉子,事过之后,我思考了很久,决定离开了……    
    “可是我不知道该去哪里,徘徊在村口,最后找了一棵树,找了根绳子,想了此残生。这时候,一个老居士救了我,对我说,你不能因此而死去,这样,你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贼,事情不要只看一面,也不要听一面之词,自己做没做,自己最清楚,何必为了一件你没有做过的事情而想不开,如果那样的话,岂不是把自己的美好前程断送了吗。你应该用自己的生命去修行,从而证明自己,并普度众生。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我想,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云游吧。于是,开始了自己长达一年的云游生活。”    
    云游生活的苦,不是我们可以想像得到的,延化说,在外人看来,这种日子似乎充满风味,可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处处充满着苦难。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开放,对僧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毁谤,延化每想起这些,都觉得不可思议。当然,他也碰到了很多帮助他的人好心人,给他吃的,穿的……他至今珍藏着那些伴随他度过难忘岁月的物件,这让他时时翻看时,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后来,他几经辗转来到了少林寺,拜见了永信大师,大师慈悲为怀,收他为弟子。    
    然而,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巧合!2001年的7月份,他在看殿的时候,居然看到了原来诬陷他的那个远房亲戚带着他的公子来少林寺旅游,那种尴尬似乎充满了颠覆。那位人极力回避延化的眼光,可是,一旦眼睛对视,又怎能移开?!    
    延化满脸笑容地迎上去,双手合十,以示恭敬。并带他各处游览一番。延化的师弟非常不解,一个往日的仇人,你干吗对他这么好?阿弥陀佛,一切都过去了,再执着于那些,不就成了心魔?延化回道。    
    现在,他的职责就是干一些零活,因为寺里每天要接待许多游客,他就是给各个大殿打扫一下卫生,上香,开光,教给大家如何拜佛。如果正赶上师父在家,他也会去师父身边,听师父讲一讲佛法,教诲,多接受一些新知识。    
    提起世俗中人,他认为大部分人是很好的,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做着见不得人的坏事,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他觉得做人一定要作个好人。他当场为我背诵了一首佛偈:    
    佛法难闻经易闻,人生难得经易得,    
    此身不向今身度,更向何身度此身?    
    他解释说,佛是大智慧的,既然我已经闻到了佛法了,这一生如果不能把自己的身心度出去,那我何时还能把自己超度呢?    
    来少林之后,他接触了一位姓廖的居士,对佛法很有研究,但是总是愁眉不展。延化随手给他开了一方:“为求国泰民安,社会安宁,要念‘阿弥陀佛’;为求一家人平安免难,要念‘阿弥陀佛’;为求父母亲身体健康,要念‘阿弥陀佛’……”这一段话是台湾著名的李炳南居士编写的念经法。前一段时间那居士给他打来电话,说延化教给他的念佛办法十分管用,只要好好念佛就一定能解脱烦闷。这件事情让延化感到很温暖,一个逃离了鬼门关的人能够度化别人,真是幸福的。


第四部分第33节 释延超:佛法一看就通

    释延超:佛法一看就通,拳法一学就懂    
    俗名田豫川,1969年生于陕西宝鸡地区眉县小法仪镇黑峪村    
    采访时间:2002年2月11日中午    
    采访地点:河南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青龙山慈云寺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上午十点我们启程从少林寺去远在70公里之外的青龙山慈云寺,约好了和方丈弟子、现为慈云寺监院的释延超在那里相会。    
    路很难走,约有50多公里的山路,盘旋着上升、下降……似乎总也没个尽头。我们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儿,可是司机师傅却一路说笑着,连连称赞沿路风光。我索性也不害怕了,因为怕不怕都得继续,还不如不想——或许是接触这些僧人的缘故,我才变得有些超脱了。    
    将进中午,好容易到了。延超法师老远迎出来,没有什么寒暄,延超亲手为我们泡茶,硕大的量杯里厚厚一层茶,滚开的水沏上,颜色瞬间变深——这个细节让我感觉到他不是一个特别精细的人,至少应该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他像过电影一样讲述自己30年的人生经历,语速飞快,有点儿不像是在介绍自己。总共介绍了不过五分钟,他说,我就这些内容,很普通,咱们边吃边聊吧。饭上来了,每人一大碗素斋面,两个小菜。他吩咐人在院子中摆张小桌子,“走,咱们到外面去吃,有太阳。”    
    小矮桌,小矮凳,身后是贴满春联的窑洞,面前是有着比少林寺历史更悠久的慈云寺院。微风和阳光打在脸上,无比惬意。    
    延超14岁那年,在终南山认识了一位少林寺的师父,法号灵春。他对灵春说自己想学佛,师父便介绍给他一些佛经看。延超自己也搞不清为什么,那些在很多人看来像天书一样的佛经,在他眼中竟比课堂上学的东西容易得多。他似乎对佛经有一种天生的好感和悟性,大多数人很难学会的《楞严咒》,他只学了7天就学通了;他第一次看到《金刚经》时,突然一愣,觉得自己好像什么时候读过一样,那些句子似乎早已在他的脑海中有过什么印记。一个月下来,凡是灵春师父能够找到的经书他都读了一个遍,而且不仅仅是读过去就完了,延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读通了,这比记熟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灵春师父接触了那么多的僧人,像延超这样有善根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佛教讲究“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把经书读通,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来说,是愿意花费一生的精力的。    
    说起当时的感觉,延超说,那时候他几乎天天感觉到内心清澈透底,整个人都换了个样,好像脱胎换骨了。    
    前世与佛有缘吧?    
    我承认我的生命中有这样的特质,他毫不讳言。他说,自己对佛经的迅速掌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他开始回头来看当年觉得很难学的课本,居然没费什么劲儿就看懂了。他找来更高年级的课本,自己躲在一边看,结果,很快也懂了——神了!    
    1983年,在灵春师父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千年古刹少林寺,拜见了住持永信大师。永信对这个小孩儿格外喜欢,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竟有一种如遇知音的感觉,便收下了延超。那一年,延超刚满14岁。    
    这应该说是延超“前世与佛有缘”的又一佐证。    
    延超来少林之前没接触过武术。但是少林有武术的传统,他便在永信师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拳法,不学不知道,可这一学不要紧,倒把师父吓了一跳——延超的武术的领悟力居然也是超常的!一套由六十多个动作组成的小洪拳,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学会了。更不说那些兵器,几乎是摸啥啥灵。短短几年时间,他在武术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    
    他的故事莫明其妙地不胫而走,外面的人更是附着了很多神话的味道:少林寺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年轻僧人,佛经一看就会,拳法一学就懂,连李连杰都不是他的对手,曾经一个人力敌十大恶棍……    
    他应邀去了湖南长沙武术学校任教,那一年是1988年。    
    1989年初又被邀请去山东平阴县武术馆任教。    
    看到自己的所学能为社会派上用场,延超打心眼儿里高兴。行走的经历也让他慢慢体会出武术的真正精神——“武术可以练,但是不要太当回事儿,武术练得境界再高,也是一种残暴的东西,不祥和。有人问我,武术高吗?我认为高不到哪里去。修道的过程怎么比得上道高呢?正所谓,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延超说这些话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表情,不像是说出来,倒像是从他嘴中流出来的。    
    1991年,延超在师父的推荐下进入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学习佛法。毕业以后,延超回到了少林寺。师父指派他负责郑州市少林慈善福利基金会的日常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中州佛学讲堂传佛法,师父看在眼中,喜在心上。1998年,寺院把他召回,任命他做八大执事之一——维那(佛教僧值,主管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延超对师父安排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有条不紊。    
    永信大师对这个悟性极高又颇有管理才能的弟子自然非常欣赏,推荐他担任郑州市青年联合会的委员,并在2001年5月派他随郑州市委去欧洲考察。最让延超欣慰的,师父竟然把重兴千年古刹慈云寺的任务交给了他,并派他任监院,主持慈云寺的日常工作。    
    当时的慈云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开始修复,被埋藏在地底的石碑也得以重见天日,延超去的时候,带了三个僧人,半年过去了,三个人先后离开,原因很简单——太苦!只有他坚持着,乐在其中。他向我们介绍说,青龙山自古被称为“中国第一风水宝地”,慈云寺则历来被公认为“中国作寺之始”,称得上风光秀丽,气候怡人。你们看,在这样的环境中修行,苦吗?    
    说实在的,苦。那间依山势而修建的禅房其实就是一个窑洞,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就觉得冷得受不了,空气固然新鲜,可是一天到晚生活在这里,想买啥都买不到,想出门,要翻山越岭,一般人谁受得了?    
    不知怎的,我们谈到了诗词。他说他特别喜欢《寒山诗》,并顺口背了一首,我悟性太低,没有记录下来,里面有两句是“春看杨柳绿,秋睹菊花黄”,挺美。从他的表情也看得出,那应该是一首写出他内心世界的诗,一首非常美好的诗。他说,这首诗是他目前心态的最好写照。    
    你现在有这么重要的工作要做,怎么可能如此闲适?    
    他说,在山里面,我不用想到明天我干什么,也不用想到过去我干什么,不用想。是不是不现实?实际上是最现实的了,为什么?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你没必要停留在过去的快乐与不快乐之中。未来的还没来,想它干什么呢?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安排得再好也会被一些特殊因素打乱。谁能解释为什么我会和佛产生这样大的缘份?按佛教的说法,八识田中我有这样的种子。慈云寺交给我,我会尽量做好,师父慈悲为怀,天下莫不敬仰,很多居士将重修慈云寺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现在也已经基本争取到了善款,五年之内这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今天没有发生,所以不必去想。    
    …………    
    交谈进行得异常和谐,阳光打在脸上,暖得人欲醉。临别,他送我们开光护身符和专为慈云寺出版的书,并题字留念,他的字体竟也是异常的飘逸。    
    他站在禅房门口,双手合十相送。车开得很远了,回头还能看见他。


第四部分第34节 释延慈:7年游历,打开佛门

    释延慈:7年游历,打开佛门    
    俗名李猛,1969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邱皮沟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