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新宋 作者: 阿越 >

第124章

新宋 作者: 阿越-第124章

小说: 新宋 作者: 阿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炖锘共煌5泥洁牌婀值囊艚冢吹檬郊负跞炭〔蛔。椿共桓彝敌Γ荒芮咳套偶绦滤怠!按又鞫M饷骋字校颐强梢缘玫胶芏嗪么Γ虼巳臼乖甲钊刃牡闹С终飧鼋ㄒ椤暮么Γ饕遣普系摹=兄鞫骋缀螅⒚磕甏又屑渲辽倏梢曰竦饺偻蚬岬木蝗搿负醯值蒙厦馑胺ǖ氖杖肓恕M保褂斜鸬暮么Γ家晕潦椋咐窭值穆模硬蝗菀壮晌笏蔚耐玻腔崂钟诮邮鼙菹绿熳拥牡匚唬虼笏纬保蜃〈笏蔚慕袒敕比伲虼耍诙酝饷骋椎耐保Φ庇凶诺娜讼蚋鞴峁┚啪绻堑墓笞遄拥茉敢饫粗型裂埃颐且惨峁┓奖恪!
  赵顼出神地听着石越说的话,一时间竟没有注意膝上的小女孩,已经悄悄爬了下来,而且顺便把他桌子上的东西,撒得满地都是。石越依然沉浸在他的描叙当中,“陛下是天子,是代理上天治理天下万民的人,因此,教化百姓,让普天下之下所有的人都接受礼乐诗书的教化,本来就是上天赋予陛下的职责。大宋周围的国度,没有不仰慕我们中华的文明的,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当然,我们应当记住魏征的建议,不可以为了蛮夷而削弱中华,中华才是根本。但行有余力,则不当放弃。所有的船队,不仅仅要为朝廷带回财政的收入,也要向四夷散播天子的恩泽!”
  “船队还有很多好处。”石越的心中,闪过一丝遍地的海外领土的快感。但是他立即压抑住了说出来的冲动,现在还不是时候,在初期,任何过大的风险,都可能导致整个目标的严重迟滞甚至夭折。首先,要让传统的政府慢慢的喜欢上海外贸易带来的利益,只要时间够久,这种收入就会变成一种习惯,那时候,很多事情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组织三到五只船队有其必要性,在杭州的船队,可以有一支到两支,分驻杭州与明州,主要负责对高丽与倭国的贸易……”赵顼很奇怪石越为什么坚持对日本国使用一个难听的“古称”,但是石越的这种习惯正在影响朝中的大臣,他们随波逐流的使用“倭国”的称呼,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的恶意。“杭州以北,考虑到气候的原因,只设港口,不必再设船队。在泉州可以设一支,广州设一支,在雷州或者琼州设一支。”
  “广州以南的海域,在白水潭最新的教本中,被称为南海。这三支船队,将主要负责南海的贸易。同时,泉州船队,在将来朝廷能腾出手来的时候,可以将琉求括入大宋的版图,雷州或琼州的船队,在日后要惩罚交趾时,也大有用处。”
  赵顼皱了眉毛,说道:“雷州是瘴疠之地,绝对无法供养一支船队。夷商也不会愿意在那里靠岸。”
  “陛下圣明。雷州的船队应当较小的一支,来往于交趾与广州之间贸易,熟悉水路,了解交趾情况,同时也以军养军。”石越一面说着,突然弯腰抱起摇摇晃晃走到他脚下,拼命扯他衣襟的淑寿公主,想起自己马上要出生的孩子,几乎有忍不住要亲一口的冲动,好在五年多的时候,总算让他立时想起自己身处的时代,连忙抑制住自己的本能反应,将她轻轻还给皇帝。
  “只怕交趾不肯上当。”赵顼接过淑寿,轻轻捏了一下她的小脸,笑道。淑寿却丝毫也没有理会皇帝的威权,张着双手,拼命的想往桌子上扑,待发现企图不成,立时转换了策略,伸出手来指着石越,奶声奶气的喊道:“抱、抱……”
  石越从来没有和小孩打交道的经验,顿时便傻了眼,心里虽然也想抱一下,却没有胆子开那个口,半晌才缓过神来,说道:“那就看沈括的本事了,何况交趾也很乐于与中国互市的。”
  赵顼微笑着点点头,立即又几乎有点嫉妒的望了石越一眼,似乎不明白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亲他,一面问道:“那么,卿说说,那些民间武装船队,又有什么用处?这不是与朝廷争利吗?”
  “贸易只会越做越繁荣。这些船队,是朝廷的补充,十家望族联保,数十万贯资产抵押,所有船只、水手登记在册——岸上无家属的水手,不得受雇于私人船队,如此,朝廷就不必担心他们敢不顾法令,这些人可以让贸易更加活跃,万一有事,又可征召他们为朝廷所用,这是寓兵于民的古义。同时朝廷又可以从中得到一大笔税收。”
  赵顼思忖一会,无声一笑,问道:“这些船队归谁管?”
  “殿前司。水军将统一称为虎翼军,为了便于管理,这个旗号不再授予马步军。杭州水军将改名为殿前司虎翼军第一军,当然,为了减少诸夷的戒心,对外只称杭州市舶司贸易船队。至于贸易,则由太府寺直辖各市舶司,由市舶署直接派人负责。”
  赵顼反复沉吟,良久,终于点点头,轻声道:“此事朕以为可行。待五月初一,新官制改定后,再下诏颁行。各主官人选,须得千万慎重,朕要一一亲自召见。”
  石越正待说话,忽见李向安急忙忙走过来,叩首禀道:“陛下,三司衙门失火,火势蔓延不止。”
  赵顼与石越齐齐大吃一惊,三司号称“计省”,是主管国家财政的要害之地,此地失火,档案卷宗的任何损失,都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这让赵顼与石越如何不惊?
  赵顼也顾不得许多,抱起淑寿公主,急声唤道:“快,摆驾回宫。”
  附录:
  ******************
  熙宁八年官制改革之辅枢部分简介(一)
  ******************
  改革后辅枢的主要机构有:兵、吏、刑、户、礼、工六部,太常、宗正、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国子、将作、军器三监。共十八个机构。在以后的几节中,将依次介绍。其中兵部、卫尉寺、军器监将在军事系统中详细介绍,刑部、大理寺将在司法系统中详细介绍。
  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政令)
  尚书,一人,正三品;例加参知政事。(掌部务,总军国用度并掌审核州县废置升降等)
  侍郎,二人,分左右,从三品;(佐理尚书)
  属官:郎中五人,分户部司、度支、金部、仓部四司,户部司二人,分左右,余司各一人,正五品上;员外郎,四司各一人,从六品上;四司主事各二人,从七品上……
  属司:
  (户部司,掌户籍,婚姻,继嗣,劳役、租赋,税务,田事诉讼等)
  (度支司,掌国家财赋出入、会计筹算、逐年用度审计之事)
  (金部司,掌库藏钱银出纳支出之事)
  (仓部司,掌全国仓库务场统计储存之政令及保管出纳之事)
  注:宋前期户部权为三司所侵占,所掌只是各地的土贡;其官多为阶官,实掌之官为判户部事、令史等。改制之后,废三司权多归户部,新制所设,则为将户部凡属榷场、市易、市场度量之政令、物价等事均以分出,改归太府,户部所掌止于户籍、财政、赋税此之类太府寺(太府掌财货库藏政令及商务、平淮、市易之事等)
  卿,一人,正四品上;
  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丞一人,正七品下;主簿一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属司:
  库藏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左库藏署,掌四方财物的收纳管理,包括土贡和官营商业和官营对外贸易所利)
  (右库藏署,掌四方财物之出纳)
  平淮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平淮署,掌物资调节)
  市舶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市舶署,掌海外商船来邦国贸易之管理、抽解和和买等,并负责验证开关准入,及本国商人出海贸易之各项事宜等)
  和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和市署,掌邦国对民间买各类物资及非专利的出卖物资之事)
  征榷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征榷署,掌专利之事,其包括盐酒茶等国家规定之非矿冶专卖之物的征税和政令)
  盐铁署:掌国家矿冶之征税和政令商税署:掌商税市易署:掌公家借贷、市场物价稳定及市场度量之政令河渡署:掌诸河流过往船支之税收之事铸币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
  第七章
  三司是一个庞大的衙门,大小房屋有数千间。一旦失火,里面尽是些档案文卷,更是不可以抑止。偏偏此时还刮起风来,一时风助火势,火借风势,大火瞬间便烧掉了千百间房子。
  当赵顼与石越赶到之时,正是火势最炽的时候,石越生怕赵顼有失,骑马趋前,将赵顼远远拦住,厉声说道:“陛下与公主便可在此指挥,便臣去一看究竟。”
  赵顼颔首点头,高声呼道:“狄咏何在?”
  “臣在。”扈从中立时闪出一位面如冠玉的年轻人,身着铠甲,腰佩弯刀,俊逸非常。
  “卿可随石学士去看看究竟,护卫学士安全。”
  “臣领旨。”
  石越连忙谢了恩,带着狄咏往火灾现场驰去。
  赵顼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却见远远有二人正驱使兵丁救火,便随口问道:“那二人是谁?”
  李向安最是眼尖,凑前尖着眼望了一阵,跑回来禀道:“回陛下,似乎是吕参政与知军器监章惇大人。”
  赵顼点点头,忽地想起一事,立时厉声问道:“曾布呢?他人在何处?”
  李向安见皇帝勃然变色,吓得连气都不敢喘大了,只敢轻声答道:“这个,奴才不知道。”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4020交流

该TXT小说下载自4020

  第八章
  “薛大人,沈大人的使团已经到达交趾。”
  “知道了。”薛奕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远处的海岸,心中突然有莫名的澎湃。他这次麾下远航的船队,整整有二十五艘庞大的战船,跟在战船后面的,是数十艘民间的商船。这些船上面,装满了大宋的各种商品,座钟、瓷器、丝绸、棉布、蔗糖、书籍……不可胜数。除此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装备精良,曾经有远渡高丽、倭国经验的士兵。皇帝在下诏的同时,为了壮大声威,还让军器监带来了三百枚霹雳投弹——石学士更是在私信中表示,如果这次能够不辱使命,皇上很可能准许在杭州设霹雳投弹院,他的水军,从此可以装备这种强大的武器。
  这次返航之后,杭州水军的旗帜上,将绣上“殿前司虎翼军第一军”九个金灿灿的大字,他薛奕将顺理成章成为第一军都指挥使,升迁之快,为大宋百年来所罕见。想到这些,薛奕觉得连那带着腥味的海风,都格外的让人舒服。
  “薛大人,我们这次应当在哪里登陆?”胖乎乎的甫富贵不知道何时蹑到了薛奕身后。这个甫富贵城府极深、精于计算,薛奕与他打一年多的交道,早知此人不可小觑。有一次他听人说这个姓甫的,竟是河北韩家的什么亲戚……从此薛奕对他,更是另眼相待。见他询问,薛奕笑道:“甫先生,船队刚刚在琼州做过休整,就是为了直接在河内附近登陆。”
  “河内?”甫富贵惘然反问道。
  薛奕微微一笑,道:“就是李乾德建牙的升龙府,不知道为什么,白水潭学院与西湖学院最新出版的海外全图,都在后面标了‘河内’二字——听说是石学士取的名字,却不知道真假。”
  “他小小交趾,原也当不起‘升龙府’这三个字。”甫富贵嘻嘻一笑,见薛奕招招手,有两个文士打扮的人过来,在他们面前,摊开一张最新的海图。甫富贵自是知道每次出海,都会有几个“书记”记录各种情况,然后交给西湖学院、白水潭学院甚至枢密院备档,由这些机构再画出全新的海图,其中便以西湖学院近水楼台,地图最为精准。但是在对各夷国、岛屿的命名上,习惯却以白水潭学院为主。
  薛奕俯身望着海图,手指在上面不停的移动,一面思索着。这张地图是西湖学院所绘,但是包括交趾等国被称为“南海”这一带的海图,多出自传闻与采风,并不精确——若是杭州、高丽、倭国三国之间被统称为“大宋海”(白水潭学院的地图分称“东海”、“黄海”、“渤海”——但是杭州人一直固执的称之为“大宋海”)的庞大海域,他倒是可以相信一下海图,在这里,薛奕能依赖的,只能是那些有经验的商人与廉州、钦州、雷州、琼州派来的向导船。
  “这里有个岛吗?”薛奕向他的书记问道。书记并不仅仅是记录资料,抄发文书这么简单,现在船队的规模并不正规,他们还要负责整理各种情报交给薛奕。
  “这个小岛叫吉婆岛,离河内甚近,吉婆岛的对面,有一个深水海港,可以停泊我们的大船。”说话的书记叫钱平,非常的精干。薛奕一直都在怀疑此人有不同寻常的背景,另一个书记叫苏子秀,根本就是市舶司派来的“奸细”。“不管你们是什么人,我薛奕行得正,立得直,也不必怕你们。只要有本事,我就能容你们呆在这个位置上。”薛奕心里的主意打得清楚,自己统军在外,若说身边没有奸细,那才是匪夷所思呢。
  “钱先生,你可能确定?”薛奕瞪着双眼,望着钱平沉声问道。
  “这是向导船上的水手提供的消息,我不能确定。”钱平微微笑着回答,他才不会落入薛奕的陷阱。
  “我们离吉婆岛有多远?”
  “大约九十里。”
  薛奕沉吟一会,突然站直身来,拍拍手,笑道:“传令,船队驶向吉婆岛。”
  “遵令。”传令兵大声应道,正要去发旗语,忽见一个传令兵快步跑了过来,大声喊道:“报——”
  薛奕立时收起笑容来,把脸一沉,厉声喝问道:“什么事?”
  “启禀提辖,前方船只发现交趾人的船队,大约有三十余艘!”
  甲板上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这是船队第一次遇上大规模的敌人,从数量上看,敌船的数目还在己方之上,加之大宋的船队是劳师远征,对敌人完全不了解,地形也不如敌人熟悉,这一切,都更让人心中加倍的坠坠不安起来。
  “命令:神舟与商船退后,战船列纵队准备迎敌!”薛奕站上船头,厉声喝道。
  震天的战鼓在平静的海面响起,接到号令的战船全部紧张起来,数艘神舟级大船与商船一面放下联络用的小艇,开始改变风帆,缓缓后退;战船按着训练的要求,驶往自己的位置,整整二十五艘战船首尾相接,摆成一字纵队,军官们驱逐着士兵进入自己的位置,在全部二十五艘福船级战船上,布置着六百架改进过的小型弩炮,受过专门训练的炮手小心的搬弄手边的坛子,里面装满了火油弹;还有数十张巨大的弩机已经张开,虎视眈眈的望着远处的黑点。
  鼓声三响之后,海面一片静寂,只有斗大的飞虎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薛奕早已披挂整齐,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望着交趾的战般驶近。他斜着眼看了一下大旗飘动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我们在上风。”
  “谁愿意去问问他们的来意?”薛奕没有回头看身后的属下,厉声喝问道。
  “学生愿往。”请令的竟然是长得非常秀气的苏子秀。
  “便烦劳苏先生一行。”薛奕赞许的望了苏子秀一眼,一挥手,早有士兵放下小船,吊下苏子秀,往交趾的船队驶去。
  “敌舰三十五艘,十五艘斗舰,二十艘走舸!”忽然,了望的士兵大声喊道。
  “有走舸?!”薛奕皱起了眉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