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101章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01章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吩疲骸暗壑腥杉次凰哪辏溃∫烈肆⑻≈犹住L祝商肋m长孙也,是为帝太甲。”〔68〕“伊尹放之桐宫”, 伊尹名阿衡,汤的贤臣,辅佐汤消灭了夏桀。本书《殷本纪》云:“帝太甲既立三年, 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 侯。”《孟子?万章上》亦云:“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 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但《尚书?咸有一 德》《正义》引《竹书纪年》却说:“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于 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这种说法不可信。在今天所见卜辞中,屡次提到致祭伊尹,他的地位介于殷先公与先王 之间。后世儒家经典《诗》、《书》皆颂扬他辅佐商王的业绩。《竹书纪年》之说,只 可视为一种传闻,不能当作信史。“桐宫”,桐地的宫室。本书《殷本纪》张守节《正 义》引《晋太康地记》认为桐宫在尸乡南之亳阪,尸乡地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有人认 为桐与汉代虞县南的桐亭为一地,在今河南虞城县南,与商丘之亳邻近。〔69〕“伊尹 乃迎之复位”,据本书《殷本纪》记载,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回心向善,于 是伊尹就迎回帝太甲,把政权交还给他。帝太甲修德,诸侯都归服于殷,百姓安宁。伊
 
尹很赞赏,作《太甲训》三篇来褒美帝太甲,尊称他为太宗。〔70〕“帝沃丁”,太甲 子。本书《殷本纪》云:“太宗崩,子沃丁立。”甲骨文有“■丁”,郭沫若《殷虚书 契后编》认为即沃丁。〔71〕“伊尹卒”,本书《殷本纪》云:“帝沃丁之时,伊尹卒。” 伊尹死后,葬于亳。〔72〕“帝太庚”,沃丁弟。本书《殷本纪》云:“沃丁崩,弟太 庚立,是为帝太庚。”“太庚”,甲骨文作“大庚”。“大”,读作“太”。《竹书纪 年》云:“小庚辩即位,居亳。”“小庚辩”即太庚。〔73〕“帝小甲”,此《表》认 为小甲是太庚弟,本书《殷本纪》裴骃《集解》徐广引《世表》同。但本书《殷本纪》 和《世本》皆以小甲为太庚子。〔74〕“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本书《殷本纪》说殷 道衰微,诸侯或不至是在帝雍己时,与此《表》所载有所不同。〔75〕“帝雍己”,小 甲弟。本书《殷本纪》云:“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76〕“帝太戊”, 雍己弟。本书《殷本纪》云:“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77〕“以桑穀 生,称中宗”,本书《殷本纪》云:“帝太戊立伊陟(伊尹子)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 于朝,一暮大拱(意谓一晚上长得有两手围握那么粗)。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
‘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殷 复兴,故称中宗。”“穀”,音 g(,是一种树木,又名楮(音 ch()。桑、穀本应生在 野外,太戊时两树连在一起,长在朝廷上,是不祥之兆。但太戊修德,不祥之兆消失了, 殷朝统治得到巩固,商人尊太戊为中宗。但在甲骨卜辞中,出现过“中宗祖乙”、“中 宗祖丁、祖甲”,未见称太戊为中宗的。《竹书纪年》云:“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云:“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也没有提到 太戊。司马迁以太戊为中宗,当另有所本,《尚书?无逸》伪孔《传》、《诗?商颂?烈 祖》郑玄《笺》皆以太戊为中宗。〔78〕“帝中侗,太戊子。本书《殷本纪》云:“中 宗崩,子帝中丁立。”中丁时把都城从亳迁于隞(音 2o,或作“嚣”、“敖”,地在今 河南荥阳县北)。〔79〕“帝外壬”,中丁弟。本书《殷本纪》云:“帝中丁崩,弟外 壬立,是为帝外壬。”〔80〕“帝河亶甲”,外壬弟。本书《殷本纪》云:“帝外壬崩, 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河亶甲时自隞迁都于相(在今河南 内黄县东南)。“亶”,音 d3n。〔81〕“帝祖乙”,本书《殷本纪》云:“河亶甲崩, 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根据商祭祀先王的甲骨卜辞,祖乙是中丁之子,与 司马迁所记不同。祖乙时迁都于邢。“邢”,音 g7ng,亦作“耿”,在今河南温县东。
《竹书纪年》记载祖乙都庇,在今山东定陶县。〔82〕“帝祖辛”,祖乙子。本书《殷 本纪》云:“祖乙崩,子帝祖辛立。”〔83〕“帝沃甲”,祖辛弟。本书《殷本纪》云: “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沃甲”《世本》、《竹书纪年》皆作“开甲”。
〔84〕“帝祖丁”,祖辛子。本书《殷本纪》云:“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 是为帝祖丁。”〔85〕“帝南庚”,沃甲子。本书《殷本纪》云:“帝祖丁崩,立弟沃 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据《竹书纪年》,南庚自庇迁都于奄(在今山东曲阜县)。
〔86〕“帝阳甲”,祖丁子。本书《殷本纪》云:“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 为帝阳甲。”“阳甲”,甲骨文作“象甲”。殷至阳甲在位时期,国势衰弱,《殷本纪》 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適(通“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 于是诸侯莫朝。”“比九世乱”,就是从中丁至阳甲接连九世混乱。〔87〕“帝盘庚”, 阳甲弟。本书《殷本纪》云:“帝阳甲崩,弟盘庚立,是为帝盘庚。”〔88〕“徙河南”, 据本书《殷本纪》,是谓盘庚把都城从黄河北的邢迁至黄河南的亳。而《竹书纪年》则 记载“盘庚即位,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奄处黄河东南,南庚、阳甲所居。殷处黄河 北,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今人多主《竹书纪年》之说。在甲骨文中,盘庚所居新邑称 “大邑商”。盘庚徙都的原因,学者有多种解释,主要原因当是商自中丁以后出现“比 九世乱”,王权削弱,贵族势力膨胀。盘庚到新都殷之后,强化王权,刷新政治。又加
 
上新都地处黄河中游冲积平原,土质肥沃,利于农耕。因此,盘庚迁都,使商朝国势中 兴。〔89〕“帝小辛”,盘庚弟。本书《殷本纪》云:“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 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90〕“帝小乙”,小辛弟。本书《殷本纪》云:“帝小 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91〕“帝武丁”,小乙子。本书《殷本纪》云:“帝 小乙崩,子帝武丁立。”武丁在位时期是商后期鼎盛阶段,历史上有“武丁中兴”之誉。
〔92〕“雉升鼎耳雊”,“雉”,音 zh@,野鸡。“雊”,音 g^u,雉鸡鸣叫。本书《殷 本纪》记载:“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通“雊”),武丁惧。祖己 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诫王说:“上天考察下民,主要看他们做事是 否合乎义理,上天赐给人的寿命有长有不长,不是天使人早死,断绝他的生命。有的人 不顺义理,又不服罪,等到上天惩罚他,端正他的品德,才说该怎么办呢。唉!王应该 尊敬臣民,他们都是上天的后代,祭祀时不要礼仪违背常规。”于是,“武丁修政行德, 天下咸欢,殷道复兴”。祭祀时,野鸡飞至祭器鼎耳之上鸣叫,是不祥之兆。武丁从贤 臣祖己之言,实行德政,不但无灾,反而使殷振兴。司马迁所述本于《尚书?高宗肜日》。 高宗即武丁。但有人认为《高宗肜日》记载的不是武丁祭成汤,而是武丁之子祖庚祭武 丁,司马迁对《高宗肜日》理解有误。〔93〕“傅说”,辅佐武丁中兴的贤臣。武丁即 位,想复兴殷朝,但没有找到辅佐之臣。因此三年不说话,政事由冢宰决定,暗中观察 国家风习。武丁夜里做梦得到了圣人,名说。根据梦中所见去观察群臣百吏,都不是梦 中见到的。于是就派百官到民间寻找,在傅险之地找到了说。当时说为刑徒,在傅险服 事建筑劳役。说被送到武丁那里,武丁说就是他。武丁跟说交谈,起用为宰相,殷朝治 理得十分好。于是就以傅险这个地名给他确定姓氏,称为傅说。见本书《殷本纪》。古 书中常见对傅说的记述,如《墨子?尚贤中》、《孟子?告子下》、《帝王世纪》等书 皆有记载。“说”,音 yu8。〔94〕“称高宗”,据本书《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崩, 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95〕“帝祖庚”,甲骨文 作“且庚”,“且”即“祖”字。《竹书纪年》云:“祖庚跃居殷。”〔96〕“帝甲”, 祖庚弟。本书《殷本纪》云:“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甲骨文有“且(祖) 甲”,《尚书?无逸》有“祖甲”,“祖甲”即帝甲。“帝甲”和下文帝乙、帝辛之称 殷世已经出现,与司马迁根据后世君主称号虚构的帝祖庚、帝武丁等不同。可参阅《殷 本纪》“是为帝甲”句注。〔97〕“淫”,本书《殷本纪》云:“帝甲淫乱,殷复衰。”
《国语?周语下》也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从帝甲至殷亡国之君纣为七世。〔98〕 “帝廪辛”,帝甲子。本书《殷本纪》云:“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王世纪》、
《汉书?古今人表》作“冯辛”。司马贞《索隐》云:“或作‘冯辛’。”是唐代传本
《史记?三代世表》亦有作“冯辛”的。〔99〕“帝庚丁”,廪辛弟。本书《殷本纪》 云:“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庚丁”为“康丁”之误。郭沫若《卜辞 通纂?世系》考释云:“康祖丁或作康丁,罗振玉云:‘《史记》作庚丁,为康丁之讹, 商人以日为名,无一人兼用两日者。’”〔100〕“殷徒河北”,据《竹书纪年》,自 盘庚把都城从奄迁往黄河以北的殷以后,一直到纣亡国都未再徙都。此《表》说庚丁徙 都河北,本书《殷本纪》又说“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大多数 学者都认为记载有误。〔101〕“帝武乙”,甲骨文作“武且(祖)乙”。〔102〕“慢 神震死”,武乙无道,做个假人,称作天神,跟他玩博戏,叫人代替他走博棋。天神输 了,就侮辱他。又做皮囊,装入血,仰脸射之,称为“射天”。武乙在河、渭二水之间 打猎,天忽然打雷,武乙被雷震死。事见本书《殷本纪》。〔103〕“帝太丁”,武乙 子。本书《殷本纪》云:“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甲骨文作“文武丁”,《晋书?束 皙传》、《史通?疑古》《杂说》引《竹书纪年》及《汲冢书》皆作“文丁”。《太平 御览》卷八三引《帝王世纪》云:“帝文丁,一曰大丁。”“大丁”之“大”,读作“太”。
 
〔104〕“帝乙”,太丁子。本书《殷本纪》云:“帝太丁崩,子帝乙立。帝乙立,殷 益衰。”〔105〕“帝辛,是为纣”,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其母身份低下,不得嗣位。 帝乙少子辛,其母是正妻,所以辛继承了帝乙的王位。辛是取于天干的称号,纣是帝辛 之名。至纣,商朝灭亡。〔106〕“弑”,臣杀君,子杀父母曰“弑”。周武王率诸侯 伐纣,战于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为纣别都朝歌的郊野地区),纣大败,登上鹿台
(是朝歌的重要建筑,纣藏财货于其中),投火而死。周武王至纣死的地方,砍下纣头, 悬挂起来。周武王为商臣,杀其君纣,故曰“弑”。〔107〕“从汤至纣二十九世”, 根据此《表》计算,从汤至纣为三十世。〔108〕“从黄帝至纣四十六世”,从黄帝至 纣,由于缺乏可靠的史料,世次不可确考。根据本《表》所列,乃为四十七世,司马迁 少计一世。〔109〕“从黄帝至武王十九世”,自黄帝至武王世次无从指实,此言十九 世,不可信据。〔110〕“成王诵”,周武王太子。武王卒,太子诵继位。事详本书《周 本纪》。〔111〕“鲁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其采邑在周(故地在今陕西岐山北), 故称“周公”。“旦”,名,又称叔旦。武王时,周公辅佐武王灭商。成王初立年幼, 周公摄王位,代行国政。他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和 以奄为首的诸部落,武装反叛。周公东征,取得胜利,杀武庚、管叔,流蔡叔、霍叔, 攻灭奄等十七国。并营建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与此同 时,又大封诸侯,以藩屏周室。据《史记》所载,周公旦封于鲁是在武王灭商后。《周 本纪》云:武王灭商,“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淄 博市东北旧临淄县),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在今山东曲阜县),曰鲁”。《鲁周 公世家》云:“已杀纣??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 王。”《史记》所载武王首封太公于齐、周公于鲁,不一定可信。〔112〕“齐太公尚”, 即吕尚,又称太公望、师尚父。姜姓,吕氏,名望。“太公”与“尚”均为尊崇之称。 据本书《齐太公世家》载:“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113〕“晋 唐叔虞”,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名虞,字子于,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北、 汾水之东,方百里,今山西翼城西是其故地。至其子燮,改国号为晋。〔114〕“秦恶 来,助纣”,恶来亦称恶来革、来革。本书《秦本纪》记载,中潏生飞廉,飞廉生恶来, “恶来有力,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115〕 “飞廉”,别号处父,事纣,天赐石棺而死,葬于霍太山。《孟子?滕文公下》则云: “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116〕“楚熊绎”,据本《表》为鬻熊之子,但本书《楚 世家》云:“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 丽生熊狅,熊狅生熊绎。”《楚世家》所述较为可信。周成王时,举用周文王、周武王 时功臣的后代,封熊绎于楚蛮,食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
〔117〕“宋微子启”,汉代避景帝讳改“启”作“开”,故本书《宋微子世家》作“微 子开”。殷帝乙之长子,纣之庶兄。封于微(在今山东梁山西北)。周成王时,管叔、 蔡叔与武庚作乱,周公平息叛乱,以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封于宋。〔118〕“卫 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在今河南禹县西北)。周公杀死武庚后,把 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蔡氏和商故都周围地区封赐给康叔, 国号卫。〔119〕“陈胡公满”,姓妫,故又称妫满,舜的后裔,周武王灭商后,封之 于陈,以奉舜祀。〔120〕“蔡叔度”,周武王弟,武王灭纣后,封叔度于蔡(都上蔡, 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与管叔鲜共相纣子武庚,治殷遗民。后因反叛被周公放逐。〔121〕 “曹叔振铎”,周武王弟,武王灭纣,封叔振铎于曹,都陶丘(在今山东定陶西南)。
〔122〕“燕召公姡А保眨苤ё濉3醴庥谡伲ㄔ诮裆挛麽较匚髂希V芪渫酢∶疰庹俟珚'于燕,都蓟(在今北京)。周成王时为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 西由召公治理。〔123〕“康王钊”,周成王太子。本书《周本纪》云:“成王将崩,
 
惧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