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稀保≈附窈幽宪粝乇敝坪幽习丁!508〕“我卑辞以解”,郑襄公用谦卑之辞获得楚庄 王宽恕。语详本书《郑世家》和《左传》宣公十二年。〔509〕“杀使者”,指宋国杀 死楚国出使齐国的使者申舟(亦称文之无畏)。事详《左传》宣公十四年。〔510〕“初 税亩”,开始按照田亩数量征税。在此之前,鲁国实行藉法。《左传》宣公十六年云: “谷出不过藉,以丰财也。”《国语?鲁语下》云:“先王制土,藉田以力。”初税亩, 表示鲁国征收农业税的方式从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511〕“解扬”,或作解阳, 食邑于解(在今山西运城县),因以为氏,晋国大夫。本书《郑世家》谓其字子虎,霍 人,盖司马迁别有所本。“执解扬”,解扬奉命出使宋国,被郑人拘执而献给楚国。〔512〕 “有使节”,具有使者不辱君命的节操。详本书《郑世家》和《左传》宣公十五年。〔513〕 “子反”,名侧,字子反,楚国公族,亦称公子侧;任楚司马,又称司马子反。“诚”, 真实,实情。〔514〕“罢”,罢兵,收兵。事详本书《宋微子世家》和《左传》宣公 十五年。〔515〕“曹宣公庐”,曹文公子。〔516〕“灭赤翟”,据《左传》,荀林父 于上年率师灭赤狄潞氏,此年随会率师灭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所灭赤狄各部,活动 于今山西长治、潞城、屯留诸县一带。〔517〕“日蚀”,《春秋》宣公十七年云:“六 月癸卯,日有食之。”后人推算,此年无日食,所记有误。王韬《春秋历学三种》据鲁 宣公七年六月癸卯(即公元前六○三年五月八日)有日食,谓此为七年日食记载错简, 可备一说。〔518〕“郤克”,谥献,亦称郤献子。郤缺之子,晋卿。此年代随会任中 军帅,执掌国政。〔519〕“妇人笑之”,指齐顷公母萧桐侄子嘲笑郤克。〔520〕“归 去”,此条记事详本书《齐太公世家》、《晋世家》和《左传》宣公十七年、《榖梁传》 成公元年、《公羊传》成公二年。〔521〕“晋伐败我”,本书《齐太公世家》、《晋 世家》和《左传》宣公十八年均无言及败齐,盖司马迁别有所本,或误记。〔522〕“子 强”,即公子强,齐顷公庶子。〔523〕“蔡景侯固”,蔡文侯子。〔524〕“肱”,音 g3ng,《史记集解》云:“徐广曰:‘肱,一作“股”。’”“鲁成公黑肱”,鲁宣公 子。〔525〕“隆”,或作“龙”,鲁国邑名,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春,齐取我隆”, 本书《鲁周公世家》、《晋世家》和《左传》成公二年均将此事系二年,则此条应移下
年。〔526〕“共”,《国语》作“恭”,《吕氏春秋?权勋》作“龚”。“审”,《国 语?楚语上》作“葴”。“楚共王审”,楚庄王子。〔527〕“汶阳”,鲁地名,指汶 水以北,约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北、大汶河以北。〔528〕“鞍”,齐国地名,在今山东 济南市西北。〔529〕“逢丑父”,齐国大夫,时为齐顷公车右,因掩护齐顷公而被晋 军俘虏。〔530〕“与鲁、曹败齐”,据《春秋》成公二年,晋所与败齐者尚有卫。〔531〕 “申公巫臣”,字子灵,氏屈,亦称屈巫。楚大夫。任申县(今河南南阳市北)县尹, 故称申公。“征舒母”,陈大夫夏征舒母夏姬,郑穆公之女。〔532〕“邢”,晋国邑 名,即邢丘,在今河南温县东北。事详本书《晋世家》和《左传》成公二年。〔533〕 “反”,通“返”。〔534〕“欲王晋”,本书《齐太公世家》、《晋世家》亦有齐顷 公欲尊晋景公为王之说。按《左传》成公三年云:“齐侯朝于晋,将授玉。郤克趋进曰:
‘此行也,君为妇人之笑辱也,寡君未之敢任。’”并无尊王之事。核之当时情势,亦 无尊王之理。前人谓司马迁读“玉”为“王”,因误解“授玉”为尊王,盖是。 〔535〕 “始置六卿”,本书《晋世家》、《齐世家》亦云此年晋始置六卿。按晋国各军将、佐 皆为卿,则设三军即有六卿,则不得谓六卿之置始于此年。考《左传》成公三年云:“晋 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此年增设新上、中、下三军, 韩厥等六人即新三军将、佐;加上原来三军,则成六军。似当云“始置六军”,“卿” 或系“军”之误。〔536〕“瑕”,《春秋》成公十五年作“固”。“宋共公瑕”,宋 文公子。〔537〕“卫定公臧”,卫穆公子。〔538〕“子反救郑”,因晋军攻伐郑国, 故子反率楚军前往救援。详《左传》成公四年。〔539〕“栾书”,谥武,故亦称栾武 子。赵盾之子,晋卿。时任中军帅,执掌国政。“氾”,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巩县东北。 据《左传》成公四年,晋所取郑地尚有祭。〔540〕“梁山”,故梁国名山,后入晋成 为晋望,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北。〔541〕“伯宗”,名宗,字尊,氏伯,故亦称伯尊。 孙伯纠(一作“孙伯起”)之子,晋大夫。“伯宗隐其人而用其言”,晋景公因梁山崩 而征召伯宗,伯宗路遇绛县车夫,车夫告以应对之辞,伯宗採用其言而隐没其人。司马 迁似採《榖梁》说。详《榖梁传》成公五年和《韩诗外传》卷八。〔542〕“伐郑”, 据本书《郑世家》和《左传》成公六年,楚伐郑当在下年。此误前一年。〔543〕“郑 悼公来讼”,指郑悼公与许灵公因土地争执而前来楚国争讼。事详《左传》成公四年、 五年。〔544〕“费”,本书《郑世家》作“■”。《史记索隐》云:“邹本一作‘沸’, 一作‘弗’。”“郑悼公费”,郑襄公子。〔545〕“简王”,名夷,周定王子。〔546〕 “吴寿梦”,名乘,或谓寿梦为其号,或谓寿梦系乘之缓言。据《史记索隐》引《世本》, 亦称孰姑。开国君主太伯十九代孙。〔547〕“以巫臣始通于吴而谋楚”,晋国利用巫 臣开始打通与吴国的关系而谋划伐楚。据本书《吴太伯世家》、《晋世家》和《左传》 成公七年,巫臣因留楚家族遭杀戮而欲复仇,得到晋君允许,出使吴国,沟通邦交,教 以中原车战阵法,并让其子为吴国行人,谋伐楚国。〔548〕“■”,音 g(n,《汉书?古 今人表》作“纶”。“郑成公■”,郑悼公弟。〔549〕“赵武”,排行孟,谥文,故 亦称赵孟、赵文子。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母庄姬,晋景公外甥。后为晋卿,晋悼公、 平公时执掌国政。详本书《赵世家》。“复赵武田邑”,此年赵氏家族被灭,赵武因从 母在公宫而幸免于难。由于韩厥的劝谏,晋景公恢复赵氏,立赵武为后,归还没收田邑。 事详本书《晋世家》、《赵世家》和《左传》成公八年。〔550〕“成”,媾和,和解。
〔551〕“公如晋送葬,讳之”,《春秋》成公十年不载此事。《左传》云:“冬,葬 晋景公。公送葬,诸侯莫在。鲁人辱之,故不书,讳之也。”〔552〕“环”,《公羊 传》襄公十九年《经》文作“瑗”。“齐灵公环”,齐顷公子。〔553〕“晋率诸侯伐 我”,《春秋》成公十年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则晋所率 诸侯伐郑者有齐、鲁、宋、卫、曹。〔554〕“寿曼”,《春秋》成公十八年、《左传》
成公十年作“州蒲”,《左传》成公十年孔颖达《疏》引应劭《旧君讳义》、《经典释 文》引别本作“州满”。“晋厉公寿曼”,晋景公子。〔555〕“与晋侯夹河盟”,与 晋侯隔着黄河结盟。《左传》成公十一年云:“秦、晋为成,将会于令狐。晋侯先至焉。 秦伯不肯涉河,次于王城,使史颗盟晋侯于河东。晋郤耄饲夭诤游鳌!薄556〕“归, 倍盟”,本书《秦本纪》、《晋世家》和《左传》成公十三年皆谓秦桓公归而背盟,召 狄人伐晋。〔557〕“泾”,水名,渭河支流,源出今宁夏六盘山东麓,东南流经甘肃, 至陕西高陵县入渭河。〔558〕“二十七”,当作“二十八”。秦桓公实在位二十八年。
〔559〕“曹成公负刍”,曹宣公庶子(据《左传》成公十三年杜预《注》)。本书《管 蔡世家》及《汉书?古今人表》谓曹宣公弟,不足信。〔560〕“钟离”,吴国邑名, 在今安徽凤阳县东。〔561〕“三郤”,指晋国大夫郤锜、郤犨、郤至。〔562〕“秦景 公”,秦桓公子。〔563〕“叶”,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叶县西南。〔564〕“卫献公衎”, 卫定公子,母敬姒。〔565〕“晋执我公以归”,按《左传》成公十五年云:“执而归 诸京师。”则晋执曹成公送至成周。〔566〕“宣伯”,名侨如,排行伯,谥宣,氏叔 孙,亦称叔孙侨如、叔孙宣伯。叔孙得臣之子,鲁国大夫。〔567〕“季文子”,名行 父,谥文,氏季孙,亦称季孙行父。成季友之孙,鲁国大夫,时执掌国政。〔568〕“文 子得以义脱”,《左传》成公十六年云:“范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于鲁,相二君矣。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乃许鲁平,赦 季氏。”即此所本。〔560〕“鄢陵”,郑国邑名,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590〕“成”,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经》文作“戌”。“宋平公成”,宋共公子。〔571〕“八”, 本书《晋世家》云:“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栾书、中行偃弑厉公。”实本于《春秋》、
《左传》,事在鲁成公十八年正月庚申。考《春秋》成公十八年建子,用的是鲁历,即 周历,换算成晋所行夏历,厉公之杀应属上一年,即晋厉公七年,则 厉公在位只有七年。 此年当为晋悼公元年。钱绮《左传札记》有详考,可参看。本表晋悼公世纪年皆误后一 年。〔572〕“中行偃”,名偃,字伯游,谥献,氏荀,又氏中行,故亦称荀偃、中行 献子、中行伯。荀林父之孙,荀庚之子。晋卿,后取代荀■为中军帅,执掌国政。“栾 书、中行偃杀厉公”,按晋历,事实在上年,即晋厉公七年。〔573〕“鱼石”,宋襄 公庶兄公子目夷曾孙,袭先人职,为宋国左师。宋共公去世时,因避内乱出奔楚国。“彭 城”,宋国邑名,在今江苏徐州市。〔574〕“封鱼石”,楚军攻克彭城,将彭城封给 鱼石。详本书《宋微子世家》和《左传》成公十八年。〔575〕“鲁襄公午”,鲁成公 子,母定姒。据本书《鲁周公世家》和《左传》襄公九年,鲁襄公此年四岁。〔576〕 “晋伐我”,《左传》襄公元年云:“齐人不会彭城,晋人以为讨。”〔577〕“太子 光”,即齐庄公,齐灵公与妾鬷声姬所生子。本书《齐太公世家》叙此事作“公子光”, 因其后九年才被立为太子。〔578〕“晋悼公”,名周,《史记集解》云:“徐广曰:
‘一作“纠”。’”晋襄公少子桓叔捷之孙,惠伯谈子,亦称孙周、公子周。〔579〕 “犬丘”,宋国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取犬丘”,《左传》襄公元年云:“楚 子辛救郑,侵宋吕、留。郑子然侵宋,取犬丘。”则取犬丘者为郑。〔580〕“晋诛鱼 石”,本书《宋微子世家》云:“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同此。然《左传》 襄公元年云:“彭城降晋,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襄公二十六年云 “楚师宵溃,晋降彭城而归诸宋,以鱼石归。”似未杀鱼石。〔581〕“围宋彭城”,
《春秋》襄公元年云:“仲孙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 薛人围宋彭城。” 〔582〕“洧”,音 w7i,水名,上游即今河南双洎河,源出河南登 封县东北阳城山,东南流经密县、新郑县,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 至西华县西入颍水。“洧上”,指洧水之滨近郑都新郑之处。〔583〕“灵王”,名泄 心,周简王子。〔584〕“髭”,音 z9,同“頿”,嘴上须。《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云:
“至于灵王,生而有頿。”即此所本。故灵王亦称■王。〔585〕“虎牢”,郑国邑名, 亦称制,此时已为晋所占领,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会晋城虎牢”,《春秋》襄公 二年云:“仲孙蔑会晋荀頿、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 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586〕“率诸侯伐郑”,《春秋》襄公二年云:“晋师、 宋师、卫甯殖侵郑。”〔587〕“绛”,《礼记?乐记》孔颖达《疏》引《世本》作“降”。 “魏绛”,本书《魏世家》和《史记索隐》所引《世本?居篇》谓谥昭,故亦称魏昭子;
《左传》、《国语》和《礼记?乐记》孔颖达《疏》、《史记索隐》、《史记集解》所 引《世本》谓谥庄,故亦称魏庄子。魏犨之子,或谓孙。时任中军司马,主管军队法纪。 后为卿,历任新军佐、下军佐、下军将。详本书《魏世家》。“杨干”,或作“扬干”, 晋悼公之弟。“魏绛辱杨干”,本书《晋世家》云:“悼公弟杨干乱行,魏绛戮其仆。” 即此之谓。〔588〕“子重”,名婴齐,字子重,楚庄王之弟,曾任左尹,时为令尹, 亦称公子婴齐、令尹子重、左尹子重等。〔589〕“衡山”,山名,在吴境,今安徽当 涂县东北。〔590〕“何忌”,楚国公族,亦称公子何忌,时任司马。〔591〕“恽”, 音 y)n,《左传》《经》、《传》作“髡顽”,《公羊经》、《谷梁经》作“髡原”。 “郑釐公恽”,郑成公子。〔592〕“说”,音 shu@,劝说。“魏绛说和戎狄”,据《左 传》襄公四年,山戎部无终国君派使者至晋,通过魏绛进纳虎豹之皮,代表诸戎请和。 魏绛进言劝说晋悼公和亲山戎各部,为晋君采纳。〔593〕“弱”,《春秋》昭公八年 作“溺”。“陈哀公弱”,陈成公子。〔594〕“楚围我,为公亡归”,据《左传》襄 公七年,楚军围陈在先,乃因陈背楚从晋;陈哀公从晋所主盟会之地亡归在后,乃因楚 围之故。与此大异,疑此有误。〔595〕“子驷”,名騑(或作“斐”),郑穆公之子, 亦称公子騑,为郑执政大臣。死于公元前六五三年内乱。〔596〕“伐郑”,《春秋》 襄公八年云:“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左传》云:“讨其侵蔡也。”〔597〕“郑 简公嘉”,郑釐公子。〔598〕“冠”,冠礼,表示男子取得成人资格的加冠之礼。此 用作动词,举行冠礼。“问公年,十二,可冠”,据《左传》襄公九年,问者为晋悼公, 言可冠者亦晋悼公。晋悼公云:“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 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599〕“冠于卫”,在卫国举行冠礼。据《左传》 襄公九年,鲁襄公在卫成公之庙行冠礼。〔600〕“率齐、鲁、宋、卫、曹伐郑”,据
《春秋》襄公九年,晋所率伐郑者尚有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601〕“武 城”,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北。〔602〕“师曹”,卫国乐师,名曹。“师曹鞭 公幸妾”,《左传》襄公十四年云:“初,公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603〕 “诛子驷”,据本书《郑世家》和《春秋》襄公十年,杀 子驷当为下年事。〔604〕 “王叔”,即王叔陈生,周王室卿士。“王叔奔晋”,据《左传》襄公十年,王叔因与 卿士伯舆争权,而周灵王又支持伯舆,乃出奔晋国。〔605〕“鄙”,郊野。〔606〕“高 厚”,齐上卿,时为太子光赴会之副手。“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