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战略协同 >

第3章

战略协同-第3章

小说: 战略协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等资产。隐形资产则是一种无形资源,它既可能是商标、
顾客认知度或是技术专长,也可能是一种可以激发员工强烈
认同感的企业文化。伊丹认为这种隐形资产才真正是公司竞
21



20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争优势不竭的源泉,因为它是公司所独有的。这种资产买不
到,但却可以不同的方式为公司的所有企业服务。这些资产
也可以按照新的方式进行组合或应用,从而提高公司的发展
潜力。
公司必须竭尽全力使它的全部资源都发挥出最大的效
能。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实体资产的使用率,例
如增加新的产品以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生产设备,或是在生产
能力超过现有市场需求时进入新的市场。这种通过提高实体
资产使用效率来节约成本或是增加销售的方式被伊丹称为互
补效应。虽然互补效应极具价值,但它非常容易被其他公司
仿效,并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优势。因此,伊丹认为互补
效应不是协同的真正来源。
只有当公司开始使用它独特的资源—隐形资产时,才
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例如,一家公司利用已有的商
标品牌成功地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时,协同效应出现了,因为
公司利用隐形资产创造出了一些新东西。按照伊丹的说法,
协同就是“搭便车”,因为从公司某一局部发展出来的隐形
资产可以同时被用于其他领域,且不会被损耗掉。他指出许
多公司都因为忽视隐形资产而失去了获得协同效益的机会。
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共用隐形资产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产生
协同效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公司必须对此加以注意。一
个以生产高档产品而闻名的公司或许可以利用其良好的品牌
形象向大众市场推出一种低成本的产品,公司收入可能由此
得到提高,但公司的声誉也有可能因此而受到损害。由协同
产生的潜在高收益对经理们是极具诱惑力的,这使得他们有
时因过分高估潜在的协同效益而错误地决定投产一些其实根
22



21


1章概论
本不赚钱的产品。
安索夫对于协同的定义既包括规模效益(也就是伊丹的互
补效应)也包括对诸如技术专长、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共享。
而伊丹对协同的定义仅限于对隐形资产的使用。伊丹承认互
补效应和协同效应经常同时发生。他故意将两者区别开的目
的是使经理们对技术专长、声誉等资产的协同潜力有更加明
确的认识。他认为,隐形资产才是公司成长和繁荣的根本所
在,所以这种区分是有意义的。
伊丹研究战略和协同的方法在理论上与公司资源论的学
2
者们相同。公司资源论的影响力近年来日渐上升,它的支持
者们认为,不应把公司看作是一系列具体业务的集合,而应
把公司看作是一组有形和无形资产、或者说资源的集合。J 。
B。 Barney把公司的资源划分为实体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
3
本。这三类资本涵盖了公司的技能、能力、组织要素、价值
观以及土地、设备和厂房等实体资产。虽然每个公司都拥有
多种资源,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那些可以产生竞争优势的资
源。这种资源不会被竞争对手模仿,也没有现成的替代物可
取代它,但它却极具市场价值。专利、极佳的零售场所和独
有的技术技能等都属于这类可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与伊丹
相同,持资源论的学者们在注重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时,也
同样重视诸如市场地位、行业吸引力等外部因素。在他们看
来,当有价值的内部资源被应用于不同的终端产品或业务上
时,协同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协同概念都对管理理念产生了
重大影响。在查阅了大量有关多元化的文献后,德国B o c h u m
大学的Friedrich Tr a u t w e i n教授发现,经理们几乎总是以潜在
23



22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的协同效应来解释他们的兼并行为,而且许多管理文章中的
建议也大多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只有产生协同效应的兼并才
是合理的。但他同时发现,在实践中几乎没有什么兼并真正
4
产生了协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也在文章中表
达过对协同的怀疑,这包括I T T的创始人Harold Geneen。他
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管理新作《协同之谜》5。
追求协同的努力屡遭挫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没
有使协同的拥护者放弃这一概念。在后来的一本书中,安索
夫对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分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协同概念产生之初,一些对收购兼并进行研究的
人称协同是个无用的概念。他们的根据是在兼并之前认定
可能产生的协同一般都没有在兼并后真正实现。但是实践
经验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协同这个概念,而在于公司经
理们没有对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充分运用他们的
权威去确保下属企业的经理们实实在在地推进协同工作。
下属企业的经理们总是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而且
6
也不愿对他人产生依赖。
其他如麦克·波特等一些管理界权威也认为协同是一个
非常好的概念。波特曾说过:“协同的失败主要源于公司没
能真正理解和正确地实施它,而不是因为概念本身存在缺
7
陷”。
管理权威们并非盲目崇拜协同,现实中确实存在协同成
功的例子。例如,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和I N S E A D的C。 K。普拉
哈拉德就对日本公司大为赞赏,因为这些日本公司成功地开
发和利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建立技术专长上的
24



23


1章概论
核心竞争力方面表现突出。他们敦促西方公司向他们的日本
8
对手学习。由于N E C通过协同成功地建立起了竞争优势,所
以它的例子经常为各种管理类文章所引用。它的战略是以建
立计算机业务与通信业务的联接为基础,下属企业在技术、
9
销售渠道、生产和采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相互联系。B a n c
O n e采用了一种全面报告制度,把下属企业的业务表现按一
系列指标进行排名,这种方法促进了优秀经验在公司内的传
播。联合利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既使经理们可以通过在不
同企业工作来积累经验,同时也使产品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内
1 0
得以传播。这些公司都从协同中获得了好处,它们的经验
表明协同并非只是一种妄想。
众多关于协同效应的统计分析是证明协同存在的另一个
依据,但许多这类研究的结论是含糊或是不确定的。R i c h a r d
R u m e l t对大量样本公司的业绩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业务紧密联
系的多元化公司的表现优于松散联合的企业集团,但后来的研
究表明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行业效应,而不是来源于多元化的
经营方式。大规模统计研究的一个缺陷是,它只能对业务相关
的多元化公司是否在总体上好于业务不相关的多元化公司进行
检验。这是证实协同效应的一种粗略方法。同样是业务相关的
多元化公司,有的可能取得了协同效益,有的可能没有。这种
差异在总体研究中是体现不出来的。除此之外,这种方法也没
11
有对战略资源的共享与非战略资源的共享加以区分。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下属企业的层面上考察
协同效应,本部分里的4章使用了这种方法。“企业群的整
合战略”是由Bradley Gale和哈佛商学院的Robert Buzzell合
写的一篇文章。这两个人的名字一直是与P I M S联系在一起的。
25



24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P I M S是一个研究项目“营销战略对利润的冲击”的英文缩写。
P I M S数据库中有关数以千计的公司在市场条件、竞争地位和
经营效益方面的信息。在过去的2 0年中,学者们利用这个数
据库进行了大量关于市场营销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其中的主
要研究成果收录在G a l e和B u z z e l l的《PIMS 准则》一书中。
1 9 8 4年,John We l l s在他的哈佛博士论文中,利用P I M S数据
库对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本书现在选用的这篇文章主要是
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写成的。
We l l s的研究方法是,把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假定其所属企
业各自独立而可能产生的期望业绩进行比较。期望业绩来自
于P I M S数据库中的信息。We l l s和其他学者一起,采用各种
各样的方法检验了业务行为共享、知识技能共享以及企业形
象共享可能带来的影响。他们发现协同效应的取得在一定程
度上取决于共享的内容。例如,如果研究开发的费用可以分
摊到各个企业中去,规模效益将会是十分明显的,但只有当
研究开发的费用是企业的一项相当大的支出时,这种规模效
益才会在整体业绩中体现出来。对不重要因素的共享不会产
生什么明显效果。为了考察在存在知识、技能共享的公司中
业务相关性的作用,We l l s选择了下属企业间具有相似性的公
司进行研究,比如,下属企业可能都是市场型的或着都是技
术型的公司,然后把这些公司的业务表现与那些业务不相关
的公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资本、技术、营销或产业集
中度方面具有相关性的公司的表现确实优于业务非相关的公
司,但是那些处于高增长市场和极其重视新产品开发的公司
的表现却不如业务非相关的公司。
在研究形象共享的效果时,We l l s把形象的品质作为区分
26



25

1章概论
企业的标准。他发现具有高品质形象的公司的实际业绩好于
假设条件下的期望业绩,这表明正面形象的共享确实对公司
效益有所裨益。与此相对照,形象品质较低的公司的实际业
绩不如假设条件下的期望业绩,换言之,整体的业绩低于各
部分独立时业绩的总和。研究者们的这些成果对公司经理们
的启示是协同的效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种
结论在安索夫和伊丹广之的著作中也都曾被提及过。
协同效应可正可负的事实意味着,寻求协同效应就如同
穿越地雷阵,有路可走,但牺牲的概率也很高。安索夫和伊
丹告诉经理们的只是冒险的理由,至于如何走过地雷阵则是
以后章节的事情。
参考文献与注释
27



26


22章章
协同与能力
H。 伊戈尔·安索夫(H。 Igor Ansoff)
“用英语说话!”依格莱特不满地说,“那些长单词
我有一半都不懂,而且我想你也不懂!”
—Lewis Carroll
在本章中,我们开始讨论产品市场组合战略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协同。它被认为是公司与被收购企业之间匹配
关系的理想状态。以往的商业文章经常把协同表述为
“2 + 2 = 5”,其含义是,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另外一家公司,使
得公司的整体业绩好于两个公司原来业绩的总和。
在安索夫的《公司战略》的2章中,我们曾提出了一
个关于战略决策方法的要点清单。在其中的3项里,我们
把协同看作是一种评价联合效应的手段。使人记忆犹新的是,
这种评价方法的产生完全是来自实践的需要,而不是理论上
的需要。如果在任何条件下,对每个新项目都能计算出流进
或流出公司的边际现金流量,我们利用投资理论中的方法就
完全可以完成对项目的评价,而不再需要这种评价方法了。
如果在每次准备开展新项目的时候,我们都能迅速、准确地
计算出在项目实施后公司的整体现金流量,那么这种评价方
1
法也同样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为了弥补定量评价方法的不足,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对联



27


2章协同与能力
合效应进行定性评价的方法。从后面将要谈到的评价步骤中
可以看出,协同评价法在许多方面都与人们常说的“优、劣
势评价法”相似。在协同评价法中,联合效应是通过比较不
同的公司组合方式来完成的;在优、劣势评价法中,公司的
竞争力则是根据对某些业务的目标期望来评定的。前者适用
于有关是否进入新市场的决策,后者则适用于有关如何发挥
优势、弥补劣势的决策。两者的差别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
同而已。
有了这些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设计一种两类目标
兼顾的评价方法了。这个工作将主要依靠能力状态表的方法
来完成。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会介绍一种可以实现多重目
标的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完成以下工作:
(1) 评价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2) 界定可使公司发现新机会的协同特性。
(3) 评价公司与收购对象间产生协同效应的可能性。
2。1协同的概念
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我们可以比较快地掌握协同
的概念。每种产品与市场的组合都对公司的整体赢利水平有
影响。我们假设一种产品可带来S元的年销售收入,为生产
这种产品而发生的人工、材料、日常费用、管理费用和折旧
等方面的费用成本为O元,而在产品开发、工具、设备、厂
房和存货等方面的投资为I元。
这样,产品P的年投资收益率R O I就可以用下式表达:
1
S…O
11
ROI=
I
1
29



28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对其他产品P,P,…,P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同的表达
12n
式。如果各种产品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那么公司的整体
销售收入可以写成:
ST = S1+S2+ 。 。 。 +Sn
同样,整体运营成本和投资可以表达为:
OT =O1+O2+ 。 。 。 +On
I= I+I+ 。 。 。 +I
T 12n
这样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就为:
ST…OT
(R O I)=
T
I
T
只要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运营成本和投资之间互不相
关,上面这些关系就成立,其各自总体的数值可以通过简单
加总的方式求得。在实践中,这种关系基本上可适用于那些
持有不相关证券的投资公司,或是下属企业之间没有任何业
务往来的控股公司。对这些公司来说,只要对下属企业的财
务报表进行简单汇总,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大多数公司中都存在着规模效益。对一个销售收入
与若干小企业的总和相同的大公司,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低于
这些小企业运营成本的总和,或者其总投资小于这些小企业
的总和。用公式表达就是:
S= S
S I
我们有:
S≤S
S T
I≤I
S T
其中下标S代表公司整体,下标T代表一个由若干独立的小
30



29


2章协同与能力
2
企业组成的集合体。由此可以得出,当销售收入相同时,公司
整体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独立企业集合体的投资收益率,亦即:
(R O I)》 (R O I)
ST
当两者投资总额相当时,我们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这
时:
S≥S
S T
O≥O
S T
I= I
S T
这些公式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投资总额下,一个产品系列
齐全的公司可以比那些只生产系列产品中个别产品的公司,
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较高的销售收入和/或较低的运营成本。
显然公司利用协同效应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经营目标。
如果一个公司有能力运用产品与市场的组合来提高协同效
应,那么可供其选择竞争手段的空间将是十分广阔的。例如,
它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者对研究开发做
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投入。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
投资收益率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在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