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战略协同 >

第6章

战略协同-第6章

小说: 战略协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者可以选择采用进取战略、防守战略或两者同时采用。
在进取战略中,公司把发挥优势作为选择新机会的主要标
准。在防守战略中,公司把弥补劣势作为选择新机会的主
49



48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要标准。但是需要注意,只有当与公司的优势和劣势都存
在匹配关系的机会存在的时候,公司管理者才有可能对以
上战略进行选择。
(4) 评价个别机会。一旦前面的甄别工作发现了诱人的收
购目标或是一种新的产品,我们就可以开始最后一步评价工
作了。其部分内容是衡量协同对未来公司的整体赢利水平的
贡献。为此我们需要首先完成对表2 … 2的填写,然后再分别构
造公司自身及被收购企业的竞争力状态表并把它们叠加起
来。之后我们将做以下工作:
1) 把叠加后的状态表与在上面( 1 )点中曾完成的公司所
在行业的竞争对手状态表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合并后公司的
竞争地位是否比原公司有显著改善。这个结果可以填进表5 …
2 (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中的表5 … 2 )中“对母公司的贡献”
一行中。
2) 把叠加后的状态表再与拟进入的新行业内的竞争对手
状态表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得到表5 … 2中“对新公司的贡献”
一行中的内容。
3) 把叠加后的状态表与在上面( 2 )点中最终得到的、相
对于新行业所做的叠加状态表进行对比,以检验两个公司技
能的组合是否可以使它们进入一个以前任何一个公司都不能
单独进入的行业。检验的结果可以成为表2 … 2中“联合机会”
一栏的内容。
这种通过比较状态表的方法来填写表2 … 2的做法是比较繁
琐的,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的收购项目。如果只是做一些粗略
分析,我们可以对状态表置之不理,而只是基于主观判断来
填写表2 … 2。
50



49

2章协同与能力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粗看起来,将公司的内部运作计算机化,或者说在高速计算机上将计划过
为程序,似乎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但是,尽管这种方法可以为协同式业务往
作一些方便条件,它却不能完全满足全部要求。如果要完全满足全部要求,
就需要比现有企业模型更好的模型。具体而言,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可能
急剧变化时,这种模型应能评价企业在变化之后的潜力。
2  符号≤表示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大于或等于。
4  这是在确定新收购项目边际现金流量时发生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5  这一理由源自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将这些变量以数字形式联系起来的模
不存在。
8  在对研究开发建议进行评价时,一些企业使用了类似的状态变量。
9  如果公司已经处于多元化的状态,我们可能需要使用若干个竞争力状态表
竞争力状态表用于描述一个特定的业务领域。
51



50


33章章
隐形资产
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对应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外部因
素(顾客、竞争和技术)进行了讨论。在后面的两章中(在伊丹
的《启动隐形资产》中的后面两章),我们将对应与公司战略
相匹配的内部因素,即公司的资源和组织进行讨论。本章中
要谈到的是资源的有效使用和积累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
法。在每个例子中,我们不仅要讨论静态的、一个阶段内的
资源匹配方法,而且还要讨论动态的、长期保持资源匹配的
方法。
很显然对外部环境有效和持续的适应能力是一个公司生
死存亡的关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讨论内部因素呢?原因
很简单,公司只有具有良好的内部因素匹配关系,才能更好
地适应外部环境。战略是连接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关键,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相互关系的理想状态。一个战略必须
既要考虑外部环境问题,也要考虑公司自身条件,而要做到
这一点就必须实现战略与资源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匹配。
一个人只有在他的生理和心理限度内生活,或是至少把
这些限度保持在一个与环境相协调的水平上,才能很好地适
应环境。如果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要去北极生活,他就必
须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十足的把握;当他到达北极



51

3章隐形资产
后,他必须使自己适应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学会忍受长时
间的黑暗。对于一个努力使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公
司而言,它所要面对的形势与这位到北极生活的城里人所面
临的形势是十分相似的。一个公司的资源水平和组织氛围决
定了其适应能力,这与一个人的精神和体力条件决定了其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十分相似的。
3。1战略与现有资源
战略
战略元素间的配合效益
有隐形资产的支持
有效使用资产
有效积累资产
人员
实体资产
金融资产
隐形资产
图3…1   资源匹配关系概览
53



52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公司战略由其现有的和未来的业务组合、运营目标及资
源组合中的要素组成。实现资源匹配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
是让战略家去寻找公司所期望的资源与战略之间的相互匹配
关系。这里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三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源
来实现战略?公司现有的战略是否能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公司是否在为未来有效地积累资源?
另外一个方法是关注战略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
要素之间各种可能的组合进行评价,并发现一种可以使公司
有效地使用和积累资源的组合。并非所有要素组合都能改善
公司的表现,而那些恰当的战略要素组合则可以产生配合效
益。图3 … 1中展示了本章中将要考察的这种关系。
3 。 1 。 1以资源支撑战略
毋庸质疑,好的战略可以使公司扬长避短。但如果从现
有资源与战略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思考这个观点,我们会发
现它另有深意。在公司决定如何使用和积累资源之前,它必
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既定的战略。令
人吃惊的是许多公司在没有意识到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就开始
实行了它们的战略。在二战中,日本军队曾认为在缅甸战争
中他们不一定非要携带许多供给物资,因为随着战争的推进,
他们将可以从敌人那里不断缴获所需物资。然而不幸的是这
个战略遭到了残败,数以千计的人白白地葬送了生命。
有三种原因使公司在制定战略时没有考虑资源的充足性
问题:缺少仔细地分析,难以预测未来需要、以及高估现有
资源。
在一种情况里,制定战略的人或许根本就没有认真考
54



53

3章隐形资产
虑过资源的问题。这时战略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而已。这类粗
心的一种更严重的表现形式是经理们对实现战略所需资源的
水平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
二个盲点是预测错误。如果预测所需资源确实非常困
难,那么随着环境变化,问题就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即使是
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经理也将难免要陷入因资源不足而不能
实现战略的尴尬局面。有的时候或许资源在数量上可以得到
满足,但它们却未必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地积聚起来以有
力地支持战略实施。预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战略家们或
许可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致估计出实现战略所需的人力、财
务资源以及生产设备,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隐形资产经常是
决定战略成败的最为关键的资源,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难
以预测的资源。比如,对时尚的敏感性这种隐形资产可以成
就、也可以毁掉一个时装公司;而一种化妆品的成功可能得
益于企业营造某种特殊形象的能力。我们对每一类这样的隐
形资产都要进行识别和预测。竞争环境越是变化不定,这种
预测工作也就越是困难。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电子计算器从发展阶段
进入到成熟阶段之后,它就从一种新型的、相对较贵的产品
变成了一种在杂货铺也买得到的普通产品。企业不得不想方
设法不断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进行调整开始大规模生产、
发现推销产品的新方法、开发可以生产多类产品的设备。
S h a r p和C a s i o是少数几个已准备好实现战略所必需的资源的
公司。
一家日本的机械公司Aida Engineering的例子向我们展示
了应如何正确地进行产品定位,并为满足客户需要而做好资
55



54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源上的准备。这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样介绍他的公司:
我们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生产各类机器,但我
们从来没有把机器简单地看作是一堆由钢铁堆砌而成的东
西,相反,我们把它们看作是企业可以用来进行生产的工
具。即使是在选取公司名称Aida Engineering的时候,我
们也在强调这样一个理念:通过提供必要的软件服务使我
们制造的这堆钢铁能够为客户工作。这种理念也正是我们
创造利润的源泉。E n g i n e e r i n g意味着我们拥有解决问题的
工具。客户之所以购买我们的新机器只能是因为他们遇到
了利用现有设备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可能是想提高产
品质量,也可能是想在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多种产品
的小批量生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客户知道要用他们的
工具去做什么。而我们则正是通过自己的各类产品向他们
出售这些功能的。
(Industrial Bank of Japan,1979)
Aida Engineering做到了比生产好设备更多的事情。它清
楚地意识到生产满足客户需要的系统的能力是公司的关键资
源。通过向客户提供咨询并解决他们的问题,A i d a确立并保
持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公司没有储备足够资源的三个原因,是它们错误地估
计了自己拥有的资源—尤其是隐形资产的水平。即使战略
家们正确估计了实施战略所必需的资源水平,但如果对现有
资源的估计出现错误,战略也同样会遭到失败。这样的例子
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家日本的缝纫机公司在决定在他们上
门销售的产品目录中增加家用电器的时候,就错误地估计了
可用于销售两类不同产品的资源水平。起初由于家用电器比
56



55

3章隐形资产
较容易销售,所以销售人员都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销售家用
电器上,这使得缝纫机的销售大幅下降。但是由于销售人员
缺乏足够的知识且不能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所以他们在家
用电器上的销售也十分不理想。结果,这家公司不仅从缝纫
机销售的榜首跌落下来,而且在多元化扩张中也遭到了失败。
那些试图进入日本市场的美国公司也经常犯同样的错
误。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世界级声誉和闻名遐迩的技
术等隐形资产足以使他们在日本市场畅通无阻。S a f e w a y公
司曾尝试在东京建立美国风格的超级市场,但因没有根据较
高的土地成本来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而失败,究其失败的实
质原因实际上是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品牌价值。Procter &
G a m b l e最初在日本销售它的洗衣粉的时候所采用的做法与他
们在美国的做法相同,他们失败了,其原因也是错误地估计
了自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屡试不爽的市场营销的能力。
3 。 1 。 2有效地使用资源
有的战略家或许会认为,公司应该聚集足够的资源以确
保万无一失。但是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了,因为公司失去了利
用这些资源去实现其他战略的机会。这就正像一个古老的日
本谚语所讲的“太多了也就是太少了”。
有的时候,虽然公司有足够的战略资源,但却因未能有
效地利用资源来构造战略而失败。我们所讲的“有效利用资
源”是指公司拥有使用资源的技术,并能运用这些技术不让
公司的任何资源闲置,且每种资源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
挥。每个公司都应随时检查是否有闲置资源。例如,如果一
座厂房在每年冬天都要关闭,那么公司就应考虑是否可以在
57



56


一部分什么是协同
淡季利用这座厂房生产一些其他新的产品。但是,并非所有
闲置资源都是这么显而易见的,有些闲置资源只有通过专门
的分析才能被发现。例如,有些运输公司或许还没有意识到
它们的卡车在一些路段上实际上是空驶的。如果这种闲置资
源能够被发现,公司就可以用这些空车斗来运送一些其他货
物。
比让所有资源都得到使用更难的是让每种资源都能被充
分使用。当我们试图发现公司最重要的一类资源—隐形资
产的潜力,并期望选择适当的战略来挖掘这种潜力的时候,
我们就会感到尤其的困难。“公司的技术潜力在哪里”?
“公司销售渠道的最大销售能力是多少”?这类问题经常使
公司经理们苦恼万分。如果公司错误地估计了现有资源的潜
力,那么将要使用到这种潜力的战略就会陷入资源不足的困
境。前面提到的缝纫机公司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由于错
误地判断了现有销售渠道的潜力,公司没有对战略做相应的
调整,这就注定了它的战略是要失败的。
有些公司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顺利的。例如,C a s i o
和S h a r p两家公司通过生产电子计算器等产品培育了自己在集
成电路技术方面的优势,它们对自己这一隐形资产的潜力就
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利用这一技术,S h a r p成功地开发了家用
电器和办公信息处理系统,而C a s i o则开发出了电子表和电子
乐器。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很典型的。在5 0年代,一些已经拥有
比较成熟的国际贸易网络的日本纺织贸易公司(如C。 Itoh,
M a r u b e n i )发现,它们的一些国际性资源(市场信息、船运能
力、海外代表处)可以被更好地加以利用。比如,设在美国的
58



57

3章隐形资产
代表处也可以用来收集市场信息并代理其他行业产品的贸
易。它们认为那些对大多数日本公司还不熟悉的客户应该会
知道它们的名字,并且有可能会依靠他们来进行其他类别产
品的销售。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公司产品贸易的范围由此
拓宽了,公司也逐渐演变为一家综合性的贸易公司。
3 。 1 。 3有效地积累资源
有效地使用隐形资产意味着公司只能使用现有的资源。
这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资源不可改变而固步不前。资源是可以
改变的,而且战略就是使资源变化的方法之一。当公司有效
地使用资源的时候,它们也在同时创造新的隐形资产。资源
匹配需要的不只是对现有资源的有效使用,有效地积累新的
资源也同样十分重要。新资源的积累必须成本低、速度快而
且非常及时。同时达到这三种标准是有些理想化的,但对每
一个标准都给予关注确实是有助于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积累
的。
资源的有效积累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资源作为某
一个阶段战略的副产品而被创造出来;另一种是将由某一战
略元素发展出来的资源有意识地用于其他战略元素。
当新资源是某种战略的副产品时,其积累成本是较低的。
在2章(伊丹的《启动隐形资产》中的2章)有关隐形资产积
累的讨论中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当把由一种战略元素产生
的资源用于其他战略领域的时候,公司必须要把对这种资源
的供给和需求在数量和时间两方面都有效地匹配起来。如果
公司把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