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新书--一个著名电影人的记忆和回顾 作者:冯小刚-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章
葛优人老实,很憨厚地笑着问:我是谁呀?王朔:您是国宝呀,国家的面子。
葛优很开心,说:原来你在这儿等着我呢。王朔又作喜出望外状,说:在今天晚上
和葛老师一起吃饭,我要出去跟别人说,国庆节晚上我和葛优一起吃饭来着,你们
说,有人相信吗?王朔用探询的目光看我们,我们几个一起摇头。我对王朔说:人
家肯定会说,您说的是梦话吧。葛优乐开了花,那天晚上他喝醉了。许多年过去了,
我向葛优提起那天晚上的事,他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他说:真舒服。
实例二:赞企业家
一次,与某企业家不期而遇,本来是可以擦肩而过的,但因为彼此敬重停下来
说了两句。企业家:听说你们办了一个“好梦公司”,在哪儿呀?我说:瞎混吧,
哪能跟您比呀。您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了吧?企业家:累。摊子铺得太大。我说:
您累我们也累,可您多出成果呀。别的我不敢说,到您老了干不动的那一天,除了
心爱的女人您知道那是自己的,旗下的企业究竟有多少,您根本就数不过来。要想
知道一个大概数,只能让手下的人扶着您上景山顶上,夜幕降临的时候吩咐他们,
让凡属于您名下的产业都熄了灯。指示传下去,不到一根烟的工夫,中关村黑了,
银街黑了,燕莎一带也黑了,国贸一带黑了,亚运村一带也黑了。
企业家还真认真了,追问:那奥运村呢?怎么还亮着?我说:那是您厚道,给
国家留了点面子。企业家狂笑,握着我的手说:今天我得请一部长吃饭,你给我留
一个电话,回头咱们再聊。我说:您忙您的,我就是和您打个招呼。企业家离去前,
说:我现在吃饭都成负担了,一提饭局脑袋就大。分手后的当天下午,我接到了企
业家的电话。电话里,他迫不及待地命令我:晚上,什么事也别安排呀,我请你吃
饭。
实例三:赞师长
一次,华艺出版社的老金请王蒙、刘震云和王朔吃饭,我是跟着吃蹭的。赴宴
的路上,我开着车,王朔坐在后面。王朔说:王蒙老师不容易呀。今天要好好捧捧
他,侍候舒坦了为止。我说:您放心吧。我是带着任务赴宴的,精力高度集中,席
间他们说的正事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只等着王朔开火。因为王蒙老师与我不熟,地
位又悬殊,所以主攻的任务是要王朔完成的。酒过三巡,王朔的嘴越来越甜,话说
得越来越好听。大致的意思是,称赞王蒙老师的作品不朽,几十年前写的东西现在
拿出来仍不落伍,而且常写常新,观察生活依然还是那么敏锐,对年轻人也是爱护
有加,丝毫没有半点的嫉妒和不公正。
这对一个享誉文坛的前辈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番话如果扔给其他德高
望重的权威,又是出自王朔之口,我想一定是行之有效的。
但王蒙老师当即打住王朔的颂词,说道:小王朔,你少跟我来这套。喝酒吧你。
王朔没词了,羞答答举起酒杯,这时我看见他扫了我一眼,意思是,该你了。我马
上也端起酒杯凑趣,说:从小就看王蒙老师的书,像《风筝飘带》那些意识流的作
品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过去只是崇拜您的作品,今天有幸见到真人,才发现您人格
的魅力也很大。
王蒙老师冷眼瞅着我不说话。我接着说:一般像您这么有成就的人多少年来都
是在一片赞扬声中度过的,应该早就习惯了,不听难受了,可是您偏就不是,就是
听不得这些虚头八脑的恭维话。这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
齐鲁晚报
第十章
王蒙老师说:王朔这坏小子,我还不了解他?我忙说:来的时候,王朔是想让
您好好舒服舒服的,怎么就让您一眼看穿了呢?您的洞察力怎么那么强啊?一句话
就把王朔噎得没词了。这么扛得住吹捧的人不是没有,但像您这么有地位的人,不
吃捧还反感,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刘震云老师这时深表赞成地说:唉,小刚这话算
是说到点子上了。王蒙老师沉着的脸,慢慢地现出灿烂的笑容。我们一起碰杯喝了
酒。接下来的气氛非常地融洽,两位王老师的心情都非常地好,原本就要结束了的
饭局又延长一个多小时。分手时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依依不舍。
实例四:赞同行
一次,刘震云、王朔,好像还有梁左,在我位于通县的家里包饺子。梁左来晚
了。刘老师和王老师都坚持等梁老师驾到了,饺子再下锅。于是我就陪着两位老师
先喝着。王老师对我推心置腹地说:小刚,你不写东西,你不知道你有多幸运。也
因为你不是作家,我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对写字的人来说,刘老师就是一座山,
你看着就在眼前,好像还不是很高,你觉得顺着这条道爬上去不难,结果爬到半山
腰才发现这山可不矮,咬咬牙再往上爬,累得你都吐血了,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了,
你觉得追上刘老师了吧,可以喘口气了吧。你再看,刘老师还是一座山,就在你眼
前。再重新爬,爬到顶上一看,刘老师还是一座山。层峦叠嶂你知道这句成语吧?
那就是说刘老师呢。到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你这辈子也别想追上刘老师。枉费
心机你知道这句成语吧?那就是说包括我在内的写字的人呢。王老师喝了一口酒,
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刘老师仁义,没有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还给作家们让出了
一个题材可以写。就两个字:绝望。因为有刘老师的高度在那里戳着,我们才对
“绝望”这两个字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斗胆夸一次口,写“绝望”,刘老师不
见得写得过我。
我心里暗自佩服王朔,吹捧的功夫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弯拐的,这
麻药打的,这暗箭射的。别说外人,就是我们吹捧行里的人,沾到这种话,也得非
死即伤,不晕也都难。
再看刘老师,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端起酒杯问道:王老师您说完了吗?王老
师悲观地摇着头,再次强调:绝望。刘老师对我说:冯老师,学生小刘写得再好,
再有智慧,再有高度,那也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的高度,在上帝面前,这种智慧和
高度都会显得十分地渺小,而上帝眼下正握着王朔老师的手在写作。王老师不仅仅
是王老师,王老师是上帝派驻文坛的使者。刘老师真是老奸巨猾。这回轮到王朔笑
了,笑得心情舒畅。这时梁左进门了,我忙起身相迎,三两句好话就把梁老师喂饱
了。
吹捧人是很容易上瘾的,我又是心有灵犀,很快就上了路,而且刹不住车。找
不到对象的时候,就把矛头指向了王朔。这是王老师始料未及的。因为对他确实是
打心眼里敬佩,服气,所以夸起他来常常忽略了夸人需要隐蔽的技巧。话说出来多
是直接,肉麻的程度使在场的人无不认为我心怀叵测。王朔对此十分警惕,郑重提
醒我:我孑然一身,没有什么值得你如此不遗余力巧取豪夺的东西。你总得图点什
么吧?我也郑重告诉他:我真的是什么都不为,就为喜欢,一吐为快。我也不想把
我们的关系搞得这么庸俗,造成这种局面,责任主要在他。后来我暗下决心,见了
面绝不再夸他,心说:骂人谁不会呀?想找不痛快我成全你!
齐鲁晚报
第十一章
再见到王朔,我态度坦率不徇私情地说道:实话告诉你吧,你也就那么回事,
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独创了一种文风吗?不就是别人写本书卖几万册你写一本
书能卖一两百万册吗?不要把你当成神,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饿两天,你眼睛
里也照样没神,说话照样没气。再说了,纵向地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轨迹上看过去,
百十来年总会出现这么一两位。前五十年不就出了个鲁迅吗,差不多也是你这么一
脾气……
我越说越气愤,最后竟拍了桌子,我说:就算你是海明威又怎么了?你也不能
工作起来就不注意休息!你以为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吗?我告诉你,不是!他是人
民的!再也不能老是一团和气了。面对我的一腔怒火,王朔宽厚地笑道:消消气,
您是我老师行了吧。到后来,王朔也不再怀疑我的动机了,听我的好话也当成了一
件乐事。工作之余,泡杯茶,彼此大肆渲染对方的优点和成绩,双方都感到了空前
的满足和欣慰,成全了他也就陶冶了我。回到创作中,就觉得责任重大,使出浑身
解数废寝忘食,生怕辜负了群众的厚爱。这些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因为工作忙,最近五六年的时间里仅见过王老师三五次。一次是与梁左老师永
别。《大腕》拍摄中的一个晚上,停了戏前往梁左的寓所吊唁。其时王朔正在为朋
友守灵,我们相见话语不多。王朔看上去有些疲惫,人显得很安静,说话时也像是
仍在回忆。除此之外,和王朔余下的见面,多在人声鼎沸的酒会上,彼此只是点头
笑笑,说上三言两语,不咸不淡。不知道王老师是否还能时常想起我们朝夕相处的
那一段日子。
我们挣到钱了。
《好梦献给你》的剧本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有投资人为表达诚意把我们作为承
制方的利润打进了我们的账户。王朔的意思是先别急着分,反正指着这点钱也养不
了老,不如先用在公司的公共关系上。所谓公关,我理解就是吃吃喝喝不谈正事,
不计一时得失,为日后互相掠夺埋下伏笔。也许钱白花了,彼此不能成为猎物,人
走茶凉,只落下一大批酒肉朋友。我们就属于后面的那种。但由此却落下了买单的
习惯,直到今天老想逞强。
记得第一次和华谊兄弟吃饭,在座的还有其他几位老板。我因为脸热好面子,
奋勇买了单,当时并不以为然。没想到这件小事却为我们日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开
端。他们告诉我,和文艺界的人吃饭,没买单这是头一回。可见文艺界人士在各位
老板的心目中是个什么印象。这也难怪,文艺界有头有脸的腕儿们经常被邀出席各
种饭局,能光临已经给了天大的面子。别说买单,不向邀请者收费心里已经隐隐作
痛了。久而久之变成天经地义,逐渐养成吃白食的习惯。
当然任何人群都不是铁板一块,也有例外。我认识的冯巩、赵本山、傅彪、赵
宝刚、滕文骥、葛优、梁天,就是抢着买单的。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也不管他们是
不是真的把单买到了手里,但他们起码做出了踊跃的表示,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
改变了外界对文艺界吃白食的不良印象。这倒真还不是他们比其他的人有钱,同业
里有的是比他们腰粗的,但从来也没见过那些人买过单,就连假模三道虚飘地表示
一下都没见过。我一直认为这不是钱的事,是性格使然。
其实早在多年前办“好梦”的时候,王朔就跟我说过,他觉得最过瘾的事之一
就是吃完了饭,用餐巾一抹嘴,眼皮不抬地说:买单。我也深表赞成。
齐鲁晚报
第十二章
“好梦”有钱了,我们开始大张旗鼓地贯彻落实王总的精神。请客,不是请一
次客,是每天都请客。每天下午就开始打电话约人,黄昏出门时,必说的一句话就
是:小林,带上支票。负责理财的彭总每天都是一腔悲愤揣着支票本上路。到后来,
实在是心疼,不忍目睹,就把支票填上限额交给我们,自己推脱不舒服告辞回家,
实则是想省出一个人的饭钱。现在想起来,仍为彭总的一番苦心感到忧伤。
一开始,请客的对象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好先从亲朋好友入手,打电话找着
谁算谁。人数也不确定,原本只约到三两位,开饭时一点人数却来了十来位。原因
是,人家原来已经约了饭局,推辞不掉我们的盛情邀请,只好将先约的人合并过来
一举同歼。
有两位国航的空姐就是这样认识的,后来她们又把乘务队的其他姐妹也介绍给
我们,起飞前降落后定期会餐。口口声声称,她们乘务队要与我们“好梦”结为
“共建文明”示范单位。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与空中小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每次乘机,见到空姐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像久别重逢亲如一家。因为我知道,遇
有危难关头,大老爷们都吓出屎来的时候,她们却大多都能临危不惧,先人后己。
许多年后,国航一架客机在韩国的釜山坠毁。事隔几日,我和徐帆搭乘国航
班机赴港,顺便买了一束鲜花献给机组。事后在网上看到一些人骂我们,说:摔了
飞机还去献媚,没有原则。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在换登机牌的时候,恰巧听到
一番议论。据知情者说:当时飞机坠地摔成两截,浓烟中空姐奋不顾身安排乘客逃
生。一空姐叮嘱乘客:快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不要回头也不要停下。乘客有良
知,欲将那位空姐拖下飞机。空姐说:不行,我得等全体乘客都脱离危险后才能逃
生。那位逃生的乘客跑出很远回头看时,飞机发生爆炸,眼见空姐化为火焰。听到
此番情景,令我怵目惊心,许多天后,闭上眼睛仍能见到我的姐妹在火中挣扎。
大约过了两三个月,我们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剧本却只写出了几集,投资方开
始坐不住了,催我们开机。我们只能仓促建组,一边请赵宝刚导演选景支应着,一
边我和王朔躲到香山饭店闭门赶写剧本。王朔已事先声明,他的小说我随便改,他
也可以出主意,但动笔的事得由我来。剧本进展很慢,按说应该三四天写一集,但
我十天八天也写不出半集,最后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每天看着打字机发愣,脑
子里一片空白。想到钱也花差不多了,组也建了,剧本出不来,而且我心里清楚,
在可预见的无穷时间里也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