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红袍传-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禁止其他人员出入。
如此一来,不免闯下了泼天大祸。被杀的士兵,大多是柳诚志的亲信,众人以为柳诚志必要找景略理论此事,甚至借此事大做文章加害于景略。谁知,柳诚志不愧是盖世枭雄,得知此事后,不但毫无反应,反将自己的部队拉出城外,在距临淄十里之外的“安陆镇”重新安营扎寨。他随后命几十名亲信士兵化装成平民,潜回临淄,四处散布谣言,说景略占据“皇宫”,不让其他人出入,是要代替车万里成为齐郡之主,是要背叛朝廷,准备图谋造反和称霸一方。“龙骧将军”柳诚志只是出于无奈,才把部队拉出城外,以防被景略的部队歼灭。临淄城里的百姓和景略手下的大多数士兵,甚至包括几名将领,不明真相,竟信以为真。
三天后,柳诚志在自家大营设宴款待所有将领,景略只得离开“皇宫”,前往赴宴。此前柳诚志早已将自己的一名亲信安排在景略营里担任卫兵,待景略走后,此人将车万里的所谓“龙袍”“玉玺”等犯禁之物藏入了景略的私人包裹中。
酒宴结束后,柳诚志单独留下了景略麾下的十几名将领,说是有军务需要协商,景略并未起疑,独自返回“皇宫”,也未曾发现自己的包裹其实已被人动了手脚。柳诚志在他走后,假意提醒十几名将领,景略谋反一事眼下已是路人皆知,皇帝陛下在听见传闻后,必要穷究此事,届时,十几名将领作为知情者,但知情不报,不免领受责罚,与其如此,不如早早写一封奏章,向皇帝陛下言明此事,同时也可证明自己的清白。
十几名将领在听见景略准备谋反的传言后,原本已是半信半疑,此时再经柳诚志“提醒”,担心自己一旦被皇帝陛下误认为是追随景略谋反的“叛党”,不免性命难保,于是在回营后各自写了一道奏章,声称景略已准备谋反作乱,自己作为下属无力阻止,只得将此事上奏朝廷,希望皇帝陛下乾纲独断,尽快解决此事。十几名将领写此奏章,无非是要借此表明自己和此事毫无关系,以便和景略划清界限。
二天后,大军班师回朝,“正统”皇帝在“皇极殿”论功行赏,加封柳诚志为“齐王”,领兵部尚书,景略为“虎贲将军”“毅勇候”,其他将领各有丰厚赏赐。十几名将领见景略圣眷优渥,心里犹豫,但考虑再三,仍是将早已写好的奏章,秘密交给黄门监,由其代呈给皇帝陛下。
“正统”皇帝一直忙于庆功和善后事宜,直到三天后方才拆阅奏章,看完之后龙颜大怒,责令刑部尚书马上开始调查此事。“谋反”乃是不赦重罪,刑部尚书不由分说,先将景略缉拿归案,关入刑部大牢,之后“大理寺”官员前往景略的宅邸,进行仔细搜查,发现景略的私人包裹中藏有“龙袍”“玉玺”等犯禁物品,随即认定“谋反”罪名基本成立。为了慎重起见,刑部尚书又派出六七十名办案人员,秘密前往临淄调查情况,得知景略曾独自占据车万里的“皇宫”长达半月之久,禁止所有人出入,“龙骧将军”柳诚志的部队被迫撤出城外,以求自保,并且临淄百姓几乎异口同声,宣称景略有谋反和独霸齐郡之心。至此,景略已是百口难辩,冤狱遂成。
刑部将调查结果据实上奏朝廷,“正统”皇帝下令褫夺景略的所有官职,择日处斩,籍没家产,亲属流徙三千里,遇赦不赦,终生不得返回原籍。景略在狱中得知判决结果,不由得大骂昏君无道,冤杀忠良,“正统”皇帝得知后,又给他加了一条“大不敬”的罪名。
此番冤狱,乃是柳诚志一手促成,但在案件的审理期间,他自始至终没有露面,也没有发表一句对景略不利的言语,显得自己和此案毫无关系。“谋反”乃是十恶不赦重罪,不可能被轻判,柳诚志明知如此,在判决结果发布后,仍是上书朝廷,宣称景略素有战功,并曾活捉车万里,希望皇帝陛下能酌情减轻对景略的处罚。所有官员都知道他和景略一向不睦,见他为景略求情,无不以为他是一个大公无私和坚持正义的好人。柳诚志博取名声和收买人心的诡计再度得逞,曾前往临淄散布谣言和在景略包裹中私藏“龙袍”“玉玺”的几十名参与此事的亲信人员,皆已被他秘密处决,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此事已是死无对证,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为景略翻案。柳诚志心机之诡诈,手段之毒,心肠之狠,称得上是天下第一,景略又怎能是他的对手?
第七十三回 冤狱(5)
小云无法查明此事真相,出了军营后,心里一时没了主意。思考一会儿,化身银虹,飞抵皇宫,告知一名把守禁宫大门的卫兵,自己要面见“正统”皇帝。卫兵转身入内,良久方才返回,声称“正统”皇帝已前往“太庙”祭祀祖先,眼下不在宫内,大约申时前后才能回宫。
小云心里冷笑,今天既非初一,也非十五,更不是国祭日,“正统”皇帝前往“太庙”做什么?自己和景略是故交,天下无人不知,如果景略有难,自己肯定是要出手相助。估计“正统”皇帝八成就在宫里,只是他已经想到自己此番前来是要替景略说情,他才故意躲起来,不想和自己见面。今天午时景略就要被斩首示众,他宣称申时才能回宫,又不给自己丝毫说情的机会,可见他是铁了心非杀景略不可了!
小云心里涌起怒火,只要有自己在,不论是谁都休想动景略的一根毫毛!自己并不想和朝廷为敌,更不想使道教和朝廷反目成仇,但如果“正统”皇帝执意要杀景略,双方只好刀兵相见了,至于后果如何,已非自己所能预见。
距行刑开始的时间仍有半个多时辰,“镇国门”外的法场已是人山人海,至少有四五万京师百姓提前赶来,准备亲眼观看景略被斩首示众。今日执行处决任务的“监斩官”正是最近被封为“齐王”的柳诚志。景略在军中素有威望,又是道门掌教紫微的故交,加上朝中也有不少官员同情他,柳诚志担心有人劫法场,竟统领了三万大军前来监斩,处决一个人犯竟如此兴师动众,在国朝历史上乃是首次。三万名重甲士兵分布在法场四周,负责维持秩序和担任警戒,阻止闲杂人等靠近和出入,百姓们只能在五十丈开外观刑。
景略身戴重枷,手足套有重约五六十斤的铁质镣铐,站在法场中央的木质高台上。他的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并不因枷锁的重压而有丝毫的弯曲,周身上下可谓体无完肤,全是严刑拷打留下的创伤,此时所有的伤口仍在往外渗着鲜血。但他的神情一如往常,仍是十分平静,双目凝视前方的丛林,目光中只有少许的悲凉和无奈,纵使面临死亡,纵使肉体承受了前所未有的折磨,也绝不能使他生出一丝的畏惧和痛楚,他就像是用钢铁铸就,纵使粉身碎骨,也绝不摇尾乞怜和奴颜婢膝。
旁观的百姓不明真相,以为景略真的是因“谋反”才被朝廷判了死刑,起初他们不是在大声咒骂,就是在肆意嘲笑景略不自量力,法场之外人声鼎沸,极为嘈杂。但只一会儿工夫,景略的铮铮铁骨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势,就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众人先后闭起了嘴巴,喧哗声愈来愈小,最终泯灭,法场内外已是一片死寂,气氛转为肃穆。
柳诚志坐在监斩台后面,在看见众人的反应后,他心里感慨良多,暗暗寻思“独孤景略精于排兵布阵,武艺出众,已得孔居易真传,原本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可惜的是他为人不识大体,毫不理会人情世故,只是一味的坚持所谓的‘原则’和‘正义’,不论他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犯了错误,或是触犯了他的原则,他必将之绳之于法,或与之反目。古语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谁也不能保证一生都不犯任何错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他所坚持的‘正义’,如此一来,还有什么人敢和他共事?他既不能为我所用,来日必将成为我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唯有杀了他才能永绝后患!但他毫无私心,忠心为国,又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一代良将,杀了他不免可惜,只是眼下也已顾不得了!”
时至正午,柳诚志传令行刑,四名士兵飞身跃上木质高台,使出吃奶的力气,方才将景略强行按倒。赤裸上身的刽子手上前两步,抡起鬼头刀,全力劈向景略的后颈。小云出了皇宫后,一路飞往“镇国门”,恰于此时飞抵刑场上空,高喊道:“刀下留人!”担心刽子手一旦收势不及,景略不免成了刀下鬼,说话的同时他屈指弹出了一缕太极之气。“砰”的一声,鬼头刀在距景略后颈不足三寸的位置,凭空炸裂,化为了粉末,形势险到了极点。
人群骚动起来,几万名士兵不知发生了何事,正在犹豫观望,柳诚志毕竟反应机敏,大喝道:“有人要劫法场,大家不必理会,赶快将人犯处决!”几万名士兵如潮水一般涌向法场中央,纷纷登上木质高台,准备将景略乱刀砍死。
小云叹息一声,说道:“同朝为官,何必相煎太急?”他如一片红云飞抵景略身前,两只宽大的衣袖上下翻飞,“砰”“砰”声响个不停,已经登上高台的几百名士兵无一幸免,被他一一击昏,已无人能再上前一步。另有几千名士兵正要跃上高台,见形势不妙,只得转身后撤,和仍在继续向前涌来的其他士兵撞在了一起,乱成一团。
小云背负双手,缓步绕高台走了一周,目光中泛起浓重的杀机,犹如寒冰利剑,森寒无比。所有的士兵在他的注视之下无不心里发毛,再次纷纷后撤,相互拥挤冲撞,队形愈加混乱,尽管如此,他们仍是拼命后退,眨眼间高台的四周已露出了一大片空地,至少有七八十丈方圆。
小云见威慑已起到预期效果,转身回到高台中央,此时才看清景略的神色已极为憔悴,并且周身是伤,不禁心里一酸,目光转为柔和,说道:“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滚滚红尘,滔滔浊世,竟容不得你一人洁身自好!既如此,你不如跟我走吧!朝廷的官不做也罢!”说完,伸出双手准备去除景略身上的重枷和镣铐。
第七十三回 冤狱(6)
景略早已起身,闻言后退几步,说道:“且慢!戴在我身上的刑具代表的是国家的法律,享有无上权威,唯有朝廷才有权为我去除,你无权这么做!”小云毫不理会,上前握住刑具上的铁锁,正要用力将它扭断,景略大吼道:“不可!如果你非要代替朝廷行使职权,不但是蔑视国法,有辱朝廷的尊严,并且势必置你我于不义!”
小云眼里涌出泪水,喉头一阵梗阻,缓缓说道:“我知道,你是不想拖累我,担心我私自放了你,难免和朝廷反目,日后将对我和道教不利,所以你宁肯死,也不愿我救你!”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道:“但你想过没有,如果你死了,我岂能独活?不论是谁想要杀你,我必和他拼个鱼死网破!要死,我们一起死!”
饶是景略坚强如铁,见他真情流露,也自肝肠寸断,一时间泪如泉涌,用足尖挑起一根长矛,将矛头对准自己的咽喉,颤声道:“好兄弟,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请你马上离开,否则,我就死在你面前!”语气斩钉截铁,容不得半点商量。四周的百姓和所有士兵见二人情深义重,无不为之泪下。
小云叹息道:“好吧,我答应你不再私自破坏刑具,你也不必自戕,我们再想别的办法,总之,我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去死!”景略沉思一会儿,用足尖踢开长矛,说道:“好,我听你的!”小云心里一宽,转身面向一众士兵,说道:“道门掌教紫微,恭请齐王殿下出来叙话!”所有百姓得知来人竟是一向被视为神仙的道门掌教紫微,无不激动万分,纷纷跪倒,顶礼膜拜,七嘴八舌高喊道:“参见紫微仙长!”小云躬身回礼,费了好大一番唇舌方才使众人重新站起。
先前小云一经现身,柳诚志已知今日之事绝难善了,所以他一直在筹思对策。士兵在小云的威慑之下,抽身后退,并未完成任务,他也未曾理会,直到听见小云指名要和他相见,他才从几万名士兵身后走出,来到木质高台前,躬身施礼,说道:“原来是恩公驾到,诚志相见来迟,望祈恕罪。”他一向骄狂,但小云既是他的恩人,功力之高更是天下无敌,所以他不能不有所收敛,此时不但执礼甚恭,而且也不敢以“齐王”自居。士兵们不知其中缘由,见自家的大帅竟对一个出家人如此恭敬,不免心里诧异。
小云道:“齐王和景略乃是一殿之臣,纵使不能齐心合力,至少也应与人为善才是,但为什么齐王非要将景略置之于死地?”柳诚志神色严肃,说道:“恩公说笑了,诚志绝非卑鄙小人,怎能有此不良之心?独孤将军准备谋反作乱,证据确凿,经圣上亲自核实后,方才定罪问斩。此事绝非他人诬告,独孤将军实乃咎由自取!如果恩公今日非要干涉此事,势必和叛党同罪,所谓‘王法无情’,恩公此前虽有大恩于诚志,届时,我也只能依法行事,如有得罪之处,希望恩公体谅一二!”他自恃有朝廷撑腰,言语硬了起来,已露出威胁之意。
小云一言不发,凝视柳诚志良久,方才缓缓说道:“你智力了得,心机缜密,我自愧不如。但我心里十分清楚,雍王蒙难,魔教和无稽山庄攻打太和山和皇宫,皆是出于你的授意或谋划。我虽没有证据证明你有罪,但如果你今日执意要杀景略,我也只好动用私刑杀了你为民除害,为了景略,纵使和朝廷为敌,我也是在所不惜,你信是不信?”他的语气十分平和,但言中之意就像是钢刀出鞘,已是锋芒尽显。
柳诚志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此人为了独孤景略已不惜和朝廷反目,如此一来,我已失去要挟他的凭仗,以此人的功力,如要杀我,就像捏死一只蚂蚁,可谓毫不费力,他的此番话绝非虚言恐吓。今日不杀独孤景略,日后仍有机会,眼下我已是齐王,千金之体,犯不上和一个江湖草莽拼命!”他很善于见风使舵,察觉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马上改变了态度,哈哈一笑,说道:“恩公何必如此?独孤将军谋反一案,或许真的另有隐情,也未可知!恩公有什么主张,不妨明言!”
如果为了景略一案,致使朝廷和道教反目,华夏不免再度爆发战乱,小云为终结乱世所做的一切努力势必尽化泡影!所以此事如能和平解决,自是最好!小云见柳诚志软了下来,心里为之一宽,微微一笑,说道:“古语云:识时务者为俊杰,齐王诚如此言!”沉思一会儿,道:“我有一个提议,眼下暂缓行刑,你我一起前往皇宫,由我向圣上分说此事,如果圣上仍认为景略有罪,届时再处决景略也为时不晚,齐王意下如何?”
柳诚志知道自己的生死此时仍捏在小云手里,于是当机立断,回答道:“好,就这么办!”命令士兵押上景略,他和小云一起前往皇宫。他行事干净利索,毫不犹豫,不愧是一代枭雄。半个时辰后,一行人行至午门,柳诚志向值班侍卫说明情况。一名侍卫转身入内,片刻返回,言道“正统”皇帝在“皇极殿”接见柳诚志和小云,景略乃是戴罪之身,不宜出入禁宫,暂且在午门外待命。
小云腹内冷笑,此前侍卫告知自己“正统”皇帝前往“太庙”,大约申时才能回宫,此时只是正午时分,他怎么又在宫里了?可见他一直未曾离开皇宫,只是不想和自己朝面。柳诚志命令士兵看护景略,之后和小云并肩步入禁宫,前行一会儿,走入“皇极殿”。
殿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