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不害怕的世界 >

第5章

不害怕的世界-第5章

小说: 不害怕的世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 选择生活,选择力量

  选择做这些练习。记住,你拥有选择的权利,恐惧不能控制你,除非你自己选择受制于它。

  至理名言

  你有权主宰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你的生命是赋予你和整个世界的珍贵礼物。任何人、任何想法、任何感情都无权主宰你,只有你才有最终的权利选择前进的方向。

  第二章

  不再依恋 坦然放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道德经》

  萨拉全副身心地要做个好母亲,整天都围着孩子们转。为了能一直照顾家庭,她放弃了许多个人以及事业上的机会。孩子年幼需要母亲时,这对萨拉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牺牲。然而,时光荏苒,孩子们长大后需要更多的独立,此时,萨拉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强烈。如今的萨拉害怕迈出新步子,便更加想抓住家庭。然而,尽管她依恋着孩子们,但毕竟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当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萨拉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于是,她开始抱怨:“我已经一无所有了!照顾了孩子们这么多年,如今却被无情地背叛了。”

  但是,究竟是谁或者什么背叛了萨拉?她固执地以为,凡事都是一成不变,孩子们总是一如既往地需要她,她的角色永远定格在母亲上,生活不是由一系列的变化组成。我们总是抱着一种奇怪的看法,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会、也应该一成不变。我们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因此,当我们喜爱的人离开的时候,当美妙的感情淡漠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他人的行为出乎意料的时候,当孩子们长大离家的时候,或者我们的运气时好时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惊诧不已。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按照自然规律,这是必然现象),我们甚至会感到自己遭到了侮辱或者背叛。许多人会说:“这种事怎么会在我身上发生呢?”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变化的受害者,似乎变化本身证明了他们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们未能让所有的一切完整,未能将事情保存原样,未能实现某些期待,而这些期待实际上并未考虑变化的必然性。

  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不仅河流本身变了,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你的体温和情绪变了,踏入河流的时间也不同了;此外,发生变化的还有你的细胞、思想、感情和理解力。过去的事情已经影响了你的一切。另一方面,河流也经历了变化:它冲刷过了岩石,流过了灌木,翻卷了河里的各种鱼儿。所有的因素都改变了流动的河水,河不再是原来的河,而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多么美妙、多么奇异啊!

  然而,有些人却没有看到变化过程的美妙和奇异,相反,他们觉得变化十分可怕,想方设法要阻止它、抵制它、对抗它。他们在脑子里和心里用古板的观念、想法和期望筑起大坝,企图将水流和生命逆转如初。

  这些人其实并不明白,如果不是不断进行的变化过程,凡事万物都不会生长发展;我们对自己以及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无法加深;不能分辨幼稚的迷恋与真正的爱情的区别;吸气之后无法呼气。如果没有变化,婴儿就不会学会坐,学会爬,也不会学会走路,他们将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婴儿,那么他们的生活就无法完满。变化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件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学会认识变化的重要意义。

  然而,恐惧却图谋不轨。它告诉我们,变化是危险的。我们的安全感源自于固守过去,固守熟悉的东西,固守孩提时代学到的知识,固守家人相信的观念。恐惧还告诉我们,老路子是正确的,而新方法无论看起来有多好,其实都是错误的。归根结底,恐惧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长大。哲学家齐克果说,我们大多数人长到15岁就不再长了。这句话千真万确:我们的年龄可能增加了,但其他方面却裹足不前,没有培养更进一步的质疑能力、灵活性和开拓性。相反,我们往往拘泥于老方法,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

  强迫性复现症

  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叫作“强迫性复现症”的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强迫症,患者忍不住一遍遍地复现过去的事情或关系,而这些事情或关系要么给他们造成过痛苦和创伤,要么是他们从未真正明白或接受的事情或关系。患者时常机械地、无意识地被迫想起相同的关系或情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自己康复。我们希望事情这次会与从前不同,但结果却往往相反。事情本事不可能产生相异的结果,因为在复现相同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在重复相同的反应。一切都一如往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固有守旧的老方法、老观念和老期望一遍遍地复现。相同的情景每重复一次,相同的结果每产生一次,大多数强迫性复现症患者的沮丧和绝望就会增加一分。

  穆拉?纳斯鲁丁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极好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一个人面前放着一碗极酸的泡菜,他一个接一个地尝,每咬一个,都会酸得直咧嘴。一位朋友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便问他:

  “你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吃这些泡菜呢?”

  这个人答道:“因为我想吃到那个甜的泡菜。”

  此人与我们所有人一样,不去尝试其他东西,不去找另一个碗,不去找另外一种食物,却反而一遍一遍地重复同样的事情,绝望地希望着痛苦和难以承受的东西会忽然间变成甜的。他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强迫性复现症的魔爪,变成了恐惧的囚徒。


 当恐惧控制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出现一些机械的、无法停止的、千篇一律的动作,不敢离开这一碗酸泡菜,甚至不敢想象某些甜的、美味的、滋养的东西会在其他地方等着我们。恐惧阻止我们尝试新的机会,阻止我们超越某些特定的行为。这样的生活使我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任由恐惧肆意控制。

  改变不是失去

  许多人拒绝放手,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改变不是失去。改变就是改变,仅此而已。改变是必然的、自然的、健康的、必要的、真实的。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改变可以带来新的生机和成长,而把它当作一个坏蛋,一个夺去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和所爱之人的坏蛋。他们还不明白一个道理:属于他们的,谁也夺不走;不属于他们的,无论怎么抓,最后终将失去。

  东方有种观念,叫作“因果报应”。它指的是,由于我们今生前世创造的因果报应,我们才会为了某种目的遇到某个人。因果报应的基础是因果关系,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举动形成了各种原因,或早或晚,这些因由的结果都会在我们生活中出现。

  某个时刻,因果报应便会瓜熟蒂落,我们因而会体验一个新经历,其形式可能是一段新感情,一份新工作,一场疾病或者一次经验教训。这种经历是为了帮助我们成长、学习,抵消我们原来的某种因果报应。有时候,这种降临的结果是痛苦的,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我们需要学习对待这种经历的新方法,需要平衡从前的因果报应。即便这种因果报应是一次积极的经历,比如恋爱,它也只会逗留一段特定的时间,然后离我们而去。无论是挽留还是依恋都无济于事,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生活自有其来来去去、相见分手的固有规律。一旦我们接触过了,相见过了,分享过了,那么在内心深处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永远不会失去什么了,因为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的一部分。放手经历的一切,我们才能学习、成长得更快;痛苦和挣扎也会更少,也才不会为未来制造更多的消极结果或者因果报应。

  按照因果报应的观点,恐惧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恐惧警告我们只能生活在自己特定的社会、民族或宗教群体中,要时时刻刻小心其他群体。于是,因果报应就像“强迫性复现症”一样,不断地一次次重复。我们把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当成危险分子,不能相信他们,要将他们拒之千里。

  有一家人新搬到了一个高档社区,这个为人和善的家庭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新邻居们。然而,仅仅因为这一家人的肤色与众不同,那些老住户们便心生警觉,家家关门闭户。门里面的那些人警觉地保护着自己、家人以及他们的信仰,却从不知道新搬来的邻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他们会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样,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给那户家庭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然而,无论我们知不知道,当我们给他人带来痛苦的时候,实际上是给了恐惧膨胀的机会。在内心深处,我们期待遭到报复,或者千方百计地惩罚自己。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清楚恐惧是如何狡诈地将一个可能是充满希望、快乐满足的生命变成了一个自我封闭、充满恐惧的生命。当我们开始了解自己恐惧的严重程度的时候,不仅能开始同情自己(和别人),同时也已开始寻找逃避的途径。只需一点光线进来,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恐惧的墙上已经出现了许多裂缝。在起初看起来固若金汤的石狱里面,其实有许多隐蔽的大门、窗户和裂口。

  思想的疾患

  为什么人们难以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活中的差异和变化,顺应潮流,坦然放手呢?我们的生活如果被恐惧支配,就会对不喜欢的东西,威胁我们或者令人沮丧的东西充满戒备之心。我们会躲避它、拒绝它,竭力将其拒之门外。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寻找自己喜欢、能带来快乐、使我们感到稳定、温暖和安全的东西。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会紧紧抓住,深深地依恋它,把它当作生命的至宝。如此一来,我们宝贵的生命就将一半的经历拒之门外,而对另一半死抓不放。在这种生活状态下,我们就会完全依赖外部条件和他人来获得幸福感。

  由于人和条件都在不断变化,我们永远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我们往往拒绝那些可能是意义重大的、美妙的东西,却迷恋那些自认为伟大、实际上却是消极的东西。

  注意:你追求的、渴望的、想要抓住不放的是什么?你经常躲避、拒绝、隐瞒和逃避的是什么?你知道由此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吗?你知道它耗费了你多少时间、思想和精力吗?这种生活状态给你带来了舒适、安全或幸福了吗?不要欺骗自己,现在我们需要的只有一点:诚实。

  如果我们开始放手,开始敞开双手,敞开思想和心扉,就会扭转这个千年不变的固定模式。我们将意识到,个人的好恶并非衡量事物的标准,不能以此为生命的基础。我们之所以不喜欢某物,通常是因为不了解它。另外,我们摒弃的也许是真正有益的东西。此外,我们的好恶也在不断变化,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就可能避之不及。

  在我们学会消除恐惧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务必要下定决心,不再清楚地区分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单纯地追求一件东西而拒绝另一件。相反,我们必须逐渐学会向生命中的一切敞开怀抱和心扉。

  道元是位伟大的禅师,他年轻时曾前往中国学禅。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他历尽千辛万苦重返日本。回到日本的时候,许多耳闻其事迹的人都前来拜访,希望知道他在中国有何收获。当他们问道元这些年在寺院里究竟学到了什么时,道元禅师说:

 “我带回来的只有空空如也的双手。”

  道元所说的“空空如也的双手”具有非凡的意义。只有双手空空如也,不抓任何东西,人们才会灵活自如,才会乐于奉献。他们可以感觉、可以触摸,可以向他人敞开怀抱,给与他人,同时也能接受礼物。道元张开的双手乐于接受生活的全部,并不依恋自己喜欢的而拒绝其他的。他非常愿意亲身经历所有的生活体验。

  让自己的双手空空如也。你紧抓的是什么?你能不能暂时张开双手,坦然放手?你能否不再紧抓渴望的东西,不再拒绝自己讨厌的东西?想象一下自己张开双手,放手某些东西;想象一下张开那双可能会握紧拳头准备与生活搏斗的手。停止挣扎,不再拒绝,坦然接受吧。

  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

  在内心深处,我们并没有给生活多少空间。相反我们以各种方式评价它、谴责它、拒绝它、抛弃它、伤害它。恐惧以伤害生命为乐,这就是它存在的主要任务。不要让恐惧得逞,制造伤害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产生好结果。我们必须把自己从恐惧中解脱出来,去寻求另外的兴趣。当心中萌生伤害或者拒绝的念头时,你要明白,这种想法不属于你,它属于恐惧,你无需听任恐惧的疯狂之举。

  转身面对恐惧,对它说“不”。不再拒绝生活,要拒绝恐惧。

  学会应该对什么说“不”是对付恐惧最有效的药物。我们使用这种药物的方法有很多,当下最紧要的是对有害的依恋说“不”。练习一下张开双手,敞开思想和胸怀,这样便能重新获得灵活性、自发性和真正的安全感。拒绝僵化。一旦张开曾经紧握的拳头,伸出双手,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所有美妙的人、经历和内心的自由都会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乐意坦然放手的大师。事情发生了,他欣然欢迎;事情平息了,他也不强留。

  从前,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禅师,深受村民敬爱。这位禅师终日打坐冥思,而村民们则自发地给这位圣人送食物和其他贡品。所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在那里的生活安详、简朴。

  忽然有一天,村里一个未婚的姑娘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孩子的父亲却说他要离开,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不愿照顾她和孩子。这个绝望的姑娘束手无策,没有人能帮她,于是,她便对村民们说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是那位禅师的。消息传到禅师的耳中,他只是淡然地说:“是吗?”

  村民们大惊失色,对这位禅师的看法立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一提到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怒不可遏。他们说禅师的坏话,不再拜访他,也不再给他送食物。这位禅师听说这些事之后,仍旧只是淡然地说了一句:“是吗?”

  孩子出生了,那个姑娘把孩子送到大师的面前说:“给,这是你的孩子。”

  “是吗?”禅师说着,慈爱地伸手接过了孩子。

  禅师对这个孩子精心抚养。几年后的一天,孩子的亲生父亲又回到了村庄。他对自己当初离开的行为非常后悔,希望能与那个女子和孩子团聚,照顾他们。那个女人欣喜不已,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全村人。然后便和那个年轻人到禅师那里要自己的孩子。

  禅师淡淡地问了一声:“是吗?”便慈爱地将孩子送还给了他的亲生父母。

  于是,全村人又开始赞誉这位禅师,一谈起他就红光满面,兴奋不已。他们又开始拜访他的草屋,给他送礼物和食物。

  “是吗?”禅师说着,坦然地接受了村民们的礼物。

  这位禅师从来不受一切外来因素的影响,宠辱不惊,得失不计。他无所畏惧,能够完全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而时机成熟之时,他也能够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