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5524-剩男剩女 >

第13章

5524-剩男剩女-第13章

小说: 5524-剩男剩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而事业上的平凡,总会让女人希望在其他方面找寻一种自身的存在价值。    
    “有时候我也会想,现在有朋友和我共度休闲时光,有恋爱可以点缀我年轻的生活;几年后当朋友们一个个走进了各自的小巢,当自己也不再有青春的微笑时,也许我会觉得别人能谈论先生、小孩,也是一种真实的幸福。而那时的我,也许会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一直置身于婚姻的藩篱之外。”    
    但那毕竟是几年之后的事。现在的吴小姐,还在尽情享受婚姻之外的这份自由与轻松。她说,当看到走进婚姻的朋友一个个为家庭琐事奔波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声音跳出来提醒她:不要走进去,婚姻对你也许是一个真正的误区。


《剩男剩女》第三部分九、不结婚你将会后悔(3)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的晓寒和一位广告公司美编涂小姐。晓寒说:潜意识里我可能是一个现实版的“落跑新娘”,每次到了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我就想逃跑,这大部分是因为我越跟这个男人交往,心里就越没底,就越没有安全感。那一次我们俩婚纱照都已经拍了,摆酒席的场地也定好了,但我还是决定不嫁他,毅然决然地跟他说分手。我没有办法忍受与一个价值观跟我相去十万八千里的男人共同生活。我自己赚钱自己花,生活过得很潇洒,自己辛苦赚的钱,当然要对自己好一点,可他不但讽刺我花钱大手大脚,还反过来花我的钱,我怎么能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    
    而涂小姐对婚姻的戒惧则显得更为深重。她很善于表达,两只白晳优美的小手显露出了她敏感多思的心性。    
    “有一次和一群女生男生在一起吃饭。说到结婚好还是单身好的问题,一个画油画的女孩睁着她天真无邪的大眼睛问我,你单身是因为你排斥婚姻吗?我想了想说,事情不是这样。我不仅不排斥,还很渴望婚姻。但我单身,恐怕是我对人普遍有不信任感。她们于是纷纷说我有些过度敏感。后来我继续想这个问题,大概这是岁月留给我的伤害。岁月不仅吸走了我肌肤下的很多水分,还把我灵魂里的很多勇气给吸走了。”    
    涂小姐经常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她说,“我在心里祷告了很多年,祈求上帝赐给我一个同行者。但是,如果身边真的多了一个具体的人,我也许会更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一个人走路,害怕的也许是若有若无的鬼。我还能一个人放声高唱,给自己壮胆。但如果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真实的人,我的第一反应,是以最快的速度逃。因为,与其说是对人已经有了普遍的不信任感,不如说,是对人性的弱点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早就有一位先知说过,最亲密的人也许是你最凶残的敌人。”    
    像涂小姐这样的想法也许不能认为是很极端的例子。结婚作为一件重大的生活事件,角色的转换所带来的心理冲击使一些人逃避、恐惧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一点上,男女因其生理因素所担心的内容也有差别。女性的担心更多来自精神层面,如担心婚后的家庭生活,包括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协调,不会做家务等;女性在经济上越来越独立,婚姻已不是生活的唯一。男性对婚姻的焦虑则更多来自对承担家庭重担能力的怀疑,主要考虑的是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其实是“放大”了生活的压力,同时男性更渴望自由,怕生活束缚了自己。说到底是对自己、对对方没有信心。    
    婚姻有时候会让两个人像互相取暖的刺猬,需要的时候是无限地趋进,不需要时无限趋远。每个个体都想更多保持个人空间上的充分自由,更希望保持远近的程度和接触的频率自己能够控制,多近好、多远好,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但当这种温暖在婚姻之外能够满足的时候,为什么还需要婚姻呢?    
    小周和男友已经谈了七年恋爱,但是却没有想结婚的念头。她说:“婚姻对于我来说,是个很难迈出的门槛。身为女人,我最重视的是爱情,如果因为结婚而失去爱,我宁愿不要妻子的名份。”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周越来越怀疑婚姻的实质。原来经常和她一起出去旅行、一起参加各种聚会的朋友,一旦穿起嫁衣,就很少再有机会出现在那种“对酒当歌”的聚会上了。本来约好的自助旅行,更是成了婚前的一点遗憾。“这就是我眼中的婚姻。对于藩篱之外的我来说,也许无法体味婚姻的诸多乐趣。但雾里看花,已经让我对它的平淡望而却步了。”    
    一位情感专家指出,婚姻对男女意义的不同,决定男女单身坚定性的强弱差异。婚姻对于女性的好处可能大于男性,婚姻能够提供保障、温暖,女性更需要。而且男性多配偶倾向比女性更强烈,婚姻对此有限制,男性在婚姻中要压抑这种需求。    
    但是就每一个个体的情况而言,有没有婚姻都是各有利弊的。不婚有很多负面问题,但是不和谐的婚姻也会给双方,特别是女性的精神带来很大痛苦,拥有这样的婚姻还不如单身。不过总的说来,婚姻会给人带来稳定感、安全感。没有婚姻关系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双方的责任没有法律保证,尤其会给女性带来不安全感。作为一个社会人,她的心理要有正常的发展,和谐、稳定的婚姻也是很重要的。有研究证明有婚姻的人对事业的成功度、满意度都比较高,而生活乐趣的枯竭感、工作的压力感会比较轻。并且女性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母性,婚姻能名正言顺地满足她对母性的渴望,同时也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社会学家认为,剩男剩女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真心喜欢不婚状态,只是她们对婚姻过于苛求,对步入“围城”感到彷徨、恐惧。当然对于这种心态,不应当简单地指责他们不敢直面现实、不愿承担社会与家庭责任。社会对他们的选择应该理解、宽容。有学者指出,增进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信任是打开关系壁垒的前提。


《剩男剩女》第三部分九、不结婚你将会后悔(4)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保持单身,就是因为对感情失去基本的信任。”社会学者尹璞谈到,那些曾经遭受感情创伤的人容易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成长经历中的阴影也会造成对婚姻的恐惧。另外,不以婚姻为目的的关系越来越多也导致人们对婚姻失去信心。    
    尹璞举例说,曾有一对前来咨询的夫妻,在事业方面都可以称为精英,婚姻关系也不错,双方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但却都在用很大的精力监视对方。“这种完全不信任对方的行为,必然会带来危机。男性和女性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被信任和被爱的基础上的。”    
    也许,我们应当这样解读“信任”对男人和女人的影响:当男人被信任的时候,他会振奋起来,因为他觉得被需要;当女人感受到被信任的时候,女人也会精神抖擞;培养男人的自信、自尊,不在于给他讲大道理,妄图改造他,而在于让他觉得自己“有用”。当他感到自己“有用”时,他的心灵是开放的,态度是积极的。女人在付出太多之后,如果感觉不到被人信任和珍惜,则会觉得很辛苦。而当她感觉到被爱和被呵护,她甚至可以无条件地牺牲自己。所以,既然我们需要,那请多给对方一点信任和被爱的感觉,让自己的情感天空更开放。    
    华师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宋小霞也对剩男剩女的“恐婚症”进行过一些探讨,她认为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就其社会心理层面来说,现代社会生活千变万化,诱惑很多,婚姻生活也复杂,婚外恋等现象普遍存在。另外,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也使一些剩男剩女们对婚姻踯躅不前,这与人们梦想中的浪漫完美的爱情,幸福专一的婚姻产生了巨大落差,焦虑恐惧也就不可避免了    
    选择不结婚是个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无可厚非,但婚姻是完满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章。这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生活是现实的,但并非就没有浪漫。就像人们说“最浪漫的事就是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只有在婚姻生活中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会使自我不断成长,心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格不断完善。    
    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好像是第二次投胎,确实需要谨慎对待。但是因噎废食的想法并不可取,只会逃避的女性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正确经营婚后生活,勇敢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配偶一起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同时,剩女们也要相信,每个人投入婚姻后的感受都会不同,别人所说的不幸婚姻不一定就会发生在你身上。没赌怎么知道一定会输呢?要是真输了就“在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至少你会变得坚强和成熟。


《剩男剩女》第四部分十、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1)

    ——虽“剩”不打折    
    她们的生活就像《欲望都市》里的那一群单身女性,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她们美丽着间或憔悴着,张扬着偶尔失落着。唯一不肯的,是妥协。万一上一秒嫁给“委曲求全”,转瞬就碰见了“真命天子”,又该怎么办    
    在深秋的某一天黄昏,空气里有种凄美的温暖,窗外的树叶由绿转黄,路上堆满了落叶,踩上去会有清脆的响动。浅予和我一起回到她的住所,她脸上那种从容的幸福感在一瞬间突然打动了我。    
    “每次从家到公司的路上,我都会被四季轮换的景色所感动。每次我都庆幸:这么多年了,我对生活还有感觉,生活还能这么从容。你说我自恋也好,自私也好,反正我又没损害谁的利益,对外人的议论,我根本不屑一顾。”浅予和我在单元门口稍作停留,看着几个穿得五彩斑斓的小孩从身边嬉笑着跑过。    
    浅予今年31岁,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单身。她说:“年少时从未想过当身边的好友都嫁人时我却还独自一人。29岁的最后一天,我彻底放开几年来一直绷紧的心,突然明了30岁的我其实也可以过得丰富多彩。当然,今年我和我的家人的梦想还是希望我能碰到有缘人,希望他有爱心能爱我的宠物猫狗,希望他与我一样性格开朗喜欢旅游,希望他像我一样热衷于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    
    在我的采访笔记中,我后来发现自己问了浅予一个很程式化的问题:经历了很多以后,你还相信爱情吗?    
    浅予笑了,她说:我想没有一个女子是抱定了单身的。多少年以后,如果我60岁了,我遇上一个我喜欢的男子,这个男子也喜欢我,我也会立即穿婚纱结婚的。所有的女人,结婚是她的最高理想,如果我遇不上合适的,那我就不一定结婚了。因为一个人生活同样很精采,而且不会让自己受到太多的伤害和负累。    
    的确,“剩女”们大多都并非是信奉“不谈爱情”的人,或者是非婚主义者。只是人生,确实有太多意外。浅予说,这些年我明白了一点,把握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强求、不忧心如焚。人生只有一件事,在我们自己掌握之中,那就是:按照自己心灵真实的渴求,一直走到底吧。    
    接下来我又问了一个似乎不太友善的问题:如果一个女性,有家庭有丈夫,一般来说,她的那种幸福的状态可能就来得比较随意比较自然。不过,如果一个剩女要做出一个比有老公还快乐的样子,她自己的心里会不会很踏实呢?    
    这个问题让浅予想了一会,最后她说,从外人的角度来说,是会有这样的想像。所以很多女人认为,一般的贤妻良母是牺牲自己的,一般事业很成功的女人是牺牲家庭的。像有些既不愿意牺牲自己也不愿意牺牲家庭,就只好做一个剩女。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生活里,大家如果能更多地给予一些理解、一些尊重的话,应该是这个社会显得更有爱心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在某种程度显得更进步的标志。    
    不过无论外人怎么看,暂与婚姻无缘的“剩女”们,尽管生活中有烦恼有悲伤,但是与众不同的自信和幸福,她们也不缺少。尽管“剩女”的“剩”字,已经隐含了一种逻辑:在婚姻市场上有点过气,面临身价和择偶标准的打折。剩女们自己不认同这一点,这就导致她们与外界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冲突和关系紧张。    
    前一段时间,《实话实说》曾搞过一个关于“精品女人”的讨论,所谓“精品女人”,就是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大、强调生活质量并且也有能力负担这样的生活的单身女人。参与讨论的男人们的观念竟是出奇的一致:这样的女人我们可不敢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参加讨论的女人竟然硬梆梆地把话顶了回来:像你们这样的男人我们更不敢要。双方都算“实话实说”,但是这样的实话,表明双方不太可能取得什么共识。对话?旗鼓相当的人才可以对话,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游戏才好玩才精彩。我理解那些女人的想法,她们经受了比一般女人更大的压力,反而被刺激出了更大的勇气:为什么要降格以求?不是低下头来,就会如愿;假如注定不会如愿,为什么不高昂了头?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化着精致的靓妆,看《瑞丽》、《时尚》,追随杂志引导的潮流节拍享受生活;她们高学历、高薪水,出入高尚写字楼和智能化的住宅小区;她们注重品位,讲究情调,需要一种思想的火花点缀生活。她们没有难处的婆媳关系之烦,没有洗手做羹汤之累,没有等待的苦,相思的痛,却有更多的时间设计自己,完善自己,她们思维活跃,业务精尖,也是理想爱情的执著信徒。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潇洒与快乐?既然剩下了,就好好安排自己“剩下”的时间吧。    
    浅予也说,其实单身也有单身的种种好处。比如,独享你的单人房是很爽的事情。爱干嘛就干嘛,有的是时间;随心所欲地调度你钱包,不用在乎任何人的脸色;不会因为生养孩子被迫中断职场生涯——除非你自己想跳槽。并且你还可以有计划地跳槽,因为你的单身,在很多机构被录用的概率更大。不想做饭时,可以不做。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想一个人呆着时,门一关,电话手机一闭,谁也不能打扰你。想找朋友聊天时,不必在乎老公的心情。不喜欢的男友,随时可以辞退他而不必大动干戈地挥舞法律条文。只要你愿意,你爱谁就是谁。你可以一辈子沉浸在恋爱的感觉里。每次失恋就高兴,因为你又将有新的恋爱了……


《剩男剩女》第四部分十、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2)

    的确,她们的自足,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反映出来。经济上,他们堪称富足;精神上,他们崇尚自由的生活;文化上,他们有自己满足的领域。他们多数的人有稳定的性伙伴,所以食色无忧。他们懂得生活和享受,有更少的家庭压力(父母逼着结婚的力度减弱)和社会压力(对独身者的接受和理解),可以承受并日见减少的道德压力(尤其在更开放的性事上)……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希望从婚姻中得到的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所得小于所失。处于得失平衡点以下,难怪剩男剩女们在婚姻的大门前要望而却步了。    
    如此这般,难怪浅予的一个好友笑谈,说其实想做个“剩女”也并不那么容易,你要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