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 >

第17章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第17章

小说: 美国十大五星上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就要荣升军长。但在这个梦想尚未实现时,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    
    在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时,马歇尔看到艾森豪威尔一方面要处理高阶层的政策和战略问题,另一方面又要经常过问部队的一些琐碎事务。他感觉到这不是办法,为了减轻其压力,马歇尔遂建议他可以派一个人来充当艾森豪威尔的“耳目”,并问他想调用哪一位。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几位人选,其中包括布莱德雷在内。马歇尔就立即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布莱德雷。    
    1943年2月,布莱德雷接到晋升为美国第10军军长的任职命令的同时,被马歇尔派往北非,充任艾森豪威尔的“耳目”。布莱德雷于2月24日到达阿尔及利亚,那是在德军通过费德隘道重创美军造成危机后的10多天。艾森豪威尔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热烈欢迎布莱德雷的到来。他们是西点军校的同届同学,但30年来很少见面,更未共过事,只是偶有书信往来。3月21日,德军攻势已被控制,到23日,他们就开始撤退。不过想要重建美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则还有好多事要做。布莱德雷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实地考察美国武器和人员在战斗中的表现。对于弗雷登德尔的去留问题,在布莱德雷来非洲以前就被提了出来。不少人主张解除他的职务,其中包括英国的最高统帅亚历山大和弗雷登德尔手下的4个师长,总统罗斯福对他也不信任。但艾森豪威尔举棋不定。艾森豪威尔视察第2军时,他把布莱德雷叫到一边,直截了当地问:“你认为这里的作战指挥如何?”布莱德雷明白,艾森豪威尔是想听一听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下决心。他回答:“糟透了。”“谢谢,布莱德雷。”艾森豪威尔决定将弗雷登德尔撤职,并调巴顿少将接替他的职务。    
    当巴顿到达后不久,就要求布莱德雷担任他的副军长。经过艾森豪威尔批准之后,此安排也就产生非常重要的后果,因为这使布莱德雷与第2军的官兵发生了有价值的接触。    
    3月17日,突尼斯战役开始,第2军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亲临第2军设在费里亚纳的前线指挥所,坐阵督战。巴顿和布莱德雷则随部队上了前线。    
    布莱德雷随第1装甲师挺进。这是这位将军第一次真枪实弹地打仗。一开始他就险些送命。在通过德军布下的雷区时,他的吉普车轮子碰到一颗地雷上,算他命大,竟未爆炸,他吓出一身冷汗。3月21日,德军攻势已被控制,到23日,德军开始撤退。不过要想重建美军的士气和战斗能力还需要做好多事情。    
    4月15日,巴顿被提升为集团军司令,并前往摩洛哥负责制定西西里岛进攻战役计划,布莱德雷也就驾轻就熟,顺理成章接任了军长。在巴顿离去前,他问他的副手兼后任,是否愿意率领一个军参加对西西里的攻击,后者也就立即同意。他们两人都知道美国军人一定能负起他们的责任而不至于使他们的长官感到失望。在巴顿任第2军军长的42天里,布莱德雷受益匪浅。作为巴顿的副手,他掌握了第2军的情况,熟悉了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巴顿治理下,第2军已经纪律严明,全军上下树立起了信心,已完全不同于弗雷登德尔时的那种状态了。    
    布莱德雷走马上任之际,北非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素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元帅隆美尔被召回国,留在非洲的25万军队被围在突尼斯东北角,孤立无援,缺少汽油、弹药和食品。而盟国空军已夺取制空权,海军也在地中海实施了严密的海上封锁。    
    4月22日,盟军实施总攻,布莱德雷的第2军部署在担任主攻的安德森第1集团军以北,负责保护其左翼,并利用有利时机向东推进,然后沿海岸北进至比塞大,在战役最后阶段将参加攻占比塞大的战斗。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儒将之风 扬名战场(3)

    4月23日,第2军发起进攻。这一天,司令部里来了许多观战的人,其中有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副官。第2军的步兵在整个战线上进展缓慢,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慢慢地向后退却,有条不紊地收缩战线。他们撤退时遍设地雷,在宽55尺,长109尺的地段内,竟有600颗地雷。布莱德雷下达给各师长的任务是总的攻击目标,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但是,他要不间断的同他们联系。每天早上他都要给4个师长打电话,了解各师阵地伤亡的情况,询问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4月26日,第2军受阻于609高地。这个高地是第2军整个战线上的最高点,遏制着布莱德雷东进的道路。他把夺取609高地的任务交给了赖德的第34师。赖德的部队一连冲锋3次都未登上高地。布莱德雷要赖德把坦克作为移动大炮使用。赖德集中17辆坦克,在敌阵地侧翼和背后进行猛烈轰击。德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美军步兵趁势攻下609高地,扫清了第2军东进的障碍。布莱德雷即调上哈蒙第1装甲师的坦克,向马都进击。    
    5月6日,哈蒙的坦克攻下马都。布莱德雷全力敦促左翼埃迪的第9师全速逼近比塞大。赖德的第34师和艾伦的第1师在敌人防线上穿插,夺取了乔吉,这是第2军支援安德森第1集团军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5月7日,布莱德雷的部队在没有英军支援的情况下,攻克了比塞大。同日,长驱直入的英军也发起最后的总攻。    
    5月9日,冯·阿尼姆竖起白旗,25万在北非战场退守突尼斯的轴心国部队放下武器,向第2军投降的有4万人。看着长长的俘虏队伍,布莱德雷感到无比欢欣。突尼斯之战是北非战役中的最后一幕。英美两军一同进攻,在布莱德雷率领下,英勇顽强的第2军不仅一洗过去之辱,而且令一向高傲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也不得不刮目相看。5月9日,布莱德雷给艾森豪威尔发去只有4个字的电报:“任务完成”。    
    布莱德雷和艾森豪威尔一样,深信在北非的经验以后在西北欧的成功实为一必要的基础。布莱德雷对第2军的有力指挥,使艾森豪威尔十分满意。在美国国内,布莱德雷的名字开始见诸于报端,他因在突尼斯战役中指挥第2军有功,被英王授予巴斯荣誉军事勋章。    
    轴心军在5月9日投降后,布莱德雷也就在5月13日奉命前往阿尔及利亚协助巴顿计划西西里战役。    
    突尼斯战役之后,布莱德雷的第2军编入巴顿的第7集团军序列,布莱德雷则奉命前往阿尔及尔协助巴顿拟制西西里作战计划。6月,布莱德雷晋升为中将(临时军衔)。    
    在北非战役中,布莱德雷对某些美军单位的弱点和缺乏经验深有认识。他和巴顿一样认为有严申纪律的必要,但他却比巴顿更强调适当补给组织的重要。他与他的师长们密切合作,并了解他们的优劣得失。对于英国同事,布莱德雷采取一种谅解政策,坚持美军在战争中必须分摊适当的责任。    
    盟军预定于7月10日登陆西西里,巴顿升任第2军团司令,布莱德雷的第2军则在他的指挥之下。依照计划,蒙哥马利的第8军团在东南岸上登陆,向墨西拿前进。美军则在南岸和西南岸上登陆,一部分通过该岛中央将敌军切成两半,另一小部分则负责肃清该岛的西北角。艾森豪威尔的副手兼第18集团军总司令的亚历山大(英国人)希望以蒙哥马利为主力,迅速攻占墨西拿和该岛东部,并打开攻入意大利南部的门户。根据蒙哥马利制订的作战计划,美军取消了在巴勒莫附近的登陆行动。布莱德雷指挥第1步兵师进攻杰拉,第45国民警卫师攻击斯科格利蒂。在登陆获得成功并击退守军的反击之后,布莱德雷部抵达北部的主要公路,而英军受阻于卡塔尼亚。此时,美军可望迅速向北部海岸推进,即可包抄墨西拿,又可减轻英军压力。但是由于蒙哥马利作梗,布莱德雷奉命将该公路让给英军使用。布莱德雷意识到此举将使美军失去有利的作战条件,降低美军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向巴顿指出之后仍忠实地执行命令。在巴顿擅自驱使临时军突向巴勒莫的同时,布莱德雷率部穿越高山险阻,继续北进。7月23日,布莱德雷部攻抵特尔米尼—伊梅雷泽海岸和佩特拉里亚,遗憾的是仍未能截住从巴勒莫撤出的德军。该部迅速将进攻锋芒转向墨西拿,实施特洛伊纳进攻战。但是他的进展却极迟缓,而德军抢先进入了墨西拿。8月初,布莱德雷和巴顿先后在圣阿加塔和布罗洛实施“蛙跳”两栖围攻。8月17日,美军和英军先后进入墨西拿,轴心国军队大部撤回意大利本土,西西里战役结束。盟军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西西里战役的胜利。虽然伤亡严重,但盟军首次尝试了两栖作战和伞兵空降作战,并第一次进行了大兵团作战,这为以后夺取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西西里战役达到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目的。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儒将之风 扬名战场(4)

    在西西里战役将要结束时,布莱德雷受到一次严格的考验。在他的指挥下的美国第1师要算是美国的“铁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即已负盛名。当任的师长艾伦和副师长罗斯福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均为马歇尔所赏识的人才,尤其后者更是老罗斯福总统的儿子。但布莱德雷却决定将他们两人撤职,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作战不力,而是他们的部队的不守纪律,公然藐视宪兵,在后方闹事。这一决定曾引起很多的责难,但布莱德雷却毫不让步,并且也获得艾森豪威尔的支持。    
    就在第1师风波未平之际又发生了巴顿打人事件。在特洛伊纳战役进入高潮时,巴顿在后方医院发现了一个并未受伤的士兵。他怒不可遏动手打了这个士兵。一个星期后,巴顿在特拉斯科特医院又毒打了一个士兵。事后,巴顿曾给布莱德雷说:“在医院里,我遇到了一个胆小鬼,我把他轰出了医院。”布莱德雷对巴顿的话并未在意。可就在人们为西西里登陆的胜利额首称庆之际,巴顿打人事件被新闻界披露出来,刚刚还被人们推崇颂扬的英雄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对巴顿的非议不仅是来自新闻界,就连艾森豪威尔和马歇尔都对巴顿表示了严重的不满。当巴顿自我炫耀地向艾森豪威尔描述如何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击毁坦克时,艾森豪威尔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你的行为不是勇敢,而是鲁莽,你是军团长,而不是士兵。”在艾森豪威尔尚未前往欧洲任盟军统帅前,马歇尔即内定由布莱德雷出任美军登陆兵力的总指挥。这当然也是出于艾森豪威尔的推荐。有人认为巴顿若不是因为“掌掴”事件的牵累,则这个重任将会落在他的头上。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从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眼中看来,布莱德雷是大将之才,而巴顿却是勇猛有余,气度不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顿和布莱德雷的命运总是联在一起的。但西西里战役后的这段时间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巴顿一直是布莱德雷的顶头上司,巴顿任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任副军长;巴顿任第7集团军司令,布莱德雷的第2军则归其统辖。但从这时开始,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最后,布莱德雷荣升为五星上将,而巴顿也只是四星上将。战争,需要将才,同样也需要帅才。    
    1943年8月中旬,正当西西里岛战火纷飞之际,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会晤,决定在1944年实施“霸王”战役,在西欧开辟反法西斯第二战场。    
    根据计划,美国的一个集团军登上法国海岸。可是,美国在西欧却没有集团军司令,没有集团军司令部。在英国组建美国第1集团军已是刻不容缓。由谁来担任这个集团军司令呢?马歇尔电告艾森豪威尔:“我选择布莱德雷当集团军司令,你能忍痛割爱吗?”    
    艾森豪威尔将布莱德雷召到指挥部,开门见山地说:“布莱德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让你去完成一次最重要的任务”。布莱德雷得知对他的新任命后,从未那样惊讶和激动过,因为他深深懂得这一任命的分量。艾森豪威尔告诉布莱德雷,要他尽快取道伦敦回美国,组织一个集团军指挥班子。    
    布莱德雷接到出任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的命令后,便正式告别第2军。第2军的全体官兵排成整齐的队伍,欢送他们的军长。布莱德雷与全军将士依依惜别。布莱德雷坐进小轿车时,士兵们一齐持枪敬礼。因为他们忘不了他们的布莱德雷军长曾带领他们在突尼斯和西西里岛浴血奋战,与他们同甘共苦。


第五部分: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临战受命 大兵将军(1)

    回国一星期后,五角大楼通知布莱德雷,说罗斯福总统要他去汇报西西里战役的情况,这是马歇尔有意安排的,以便让罗斯福认识布莱德雷。以前布莱德雷在白宫的社交招待会上曾见过罗斯福,但那时他只是中校,没有机会攀谈,还不算真正的认识罗斯福。在这次会见中,布莱德雷给罗斯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斯福谈到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布莱德雷听后目瞪口呆。布莱德雷当然也去拜望了马歇尔。马歇尔还是那副不苟言笑,公事公办的老样子。他告诉布莱德雷,计划可能稍有变动,在英国建立的不仅有第1集团军,还要扩大建立一个集团军群,在最后决定负责“霸王”战役的总指挥前,布莱德雷还要兼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临战受命,布莱德雷心情激动。在这次会晤中,马歇尔还询问了“霸王”战役的准备情况。这正中布莱德雷的下怀。在回国前,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作战思路。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盟军总参谋部的计划,而只是补充、修改,是把他认为重点的地方强调出来。但布莱德雷自己也清楚,他的计划被采纳是有阻力的,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就可能首先反对。但他相信马歇尔会支持他,而只要有马歇尔的支持就不怕其他人不接受。    
    布莱德雷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一是投入空降部队。早在本宁堡时,布莱德雷已非常重视空降部队的发展。然而,在西西里登陆战中,盟军的空降行动受挫,此后说三道四的舆论随之出现,但布莱德雷初衷不改,极力主张向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之后投入大量空降部队。二是在实施“霸王”战役的同时,在马赛附近开辟第2个的登陆地点,即“铁砧”计划。三是使用战略轰炸机。在“霸王”战役实施之前,对法国的铁路和桥梁进行全面轰炸,以彻底摧毁德军的补给线。马歇尔对布莱德雷的计划表示同意。以后的事实证明,布莱德雷的主张的确富有见地。他的建议对“霸王”战役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当然,这里面也有马歇尔的功劳,以后每当美、英双方发生争执时,都是马歇尔站出来支持布莱德雷,给战争的双方一锤定音。    
    布莱德雷平易近人,不像巴顿和蒙哥马利那样多彩多姿,他既不头戴特殊的扁帽,也不腰挂两把手枪。但是最受美国大兵的欢迎的新闻记者恩尼派尔,却发现布莱德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那也就是所谓“平凡的伟大”,“大兵的将军”这个尊号就是恩尼派尔替他创造出来的。凡是在布莱德雷指挥下的军人都可以感受他的温暖人情。    
    布莱德雷也像大部分在欧洲的指挥官一样,主张应尽量利用装甲炮兵和空中武力使步兵的损失减到最低。他同意马歇尔推崇步兵的看法,并认为应尽可能使战场上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