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老残遗恨 作者:寒波 >

第56章

老残遗恨 作者:寒波-第56章

小说: 老残遗恨 作者:寒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狭隘的就事论事的“冤仇说”,而从宏观上新旧思想冲突这个角度不偏不倚客观地写出了刘鹗致死的原委,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才干有贡献,而又有缺点有过失的刘鹗本来面目,或可为刘鹗生平研究迈前一步。



  历史小说究竟不同于历史,不但允许艺术虚构,也必须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方才能够融历史于文艺作品,丰富故事内容,突出人物性格,渲染典型气氛,强化感人力量,因此书中许多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真实的,而细节是艺术处理的,刘鹗几位夫人的闺名也都是虚拟的,不过是为了便于称呼,我想读者会理解这一点。

  书中塑造了一群人物的艺术形象,除了主角刘鹗,作者着重写了刘鹗眷属衡氏若英,大哥孟熊,三姐素琴,男仆李贵,山东巡抚张曜(《老残游记》中的庄宫保),河道总督吴大澂,以及其他许多王公大臣,也写了《老残游记》的写作背景、人物原型和小说诞生过程,又化费了一番心血,细致地描写了河南、山东两省黄河决口闹灾的场景,以帮助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通过刘鹗一生的传奇生涯,也描绘了晚清末期政治和社会风貌,丰富了近代史上的一个侧面。



  本书于1991年10月18日动笔,每天约写二千字左右。舍间局处上海市区最南端,高楼大厦林立于田野农舍之间,乡人称之为“农夹居”地区,南临淀浦河,河上长虹凌空,名曰“长桥”,所以地以桥名。远离城市,空气清新,少有烦扰,是潜心写作的好地方,贱躯亦尚争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无间歇,于1992年6月完稿,得字42万,又经修改,定稿为35万字。

  本书初稿完成后,曾选录最后一部分,题为《老残之死》,自1993年9月7日至10月27日连载于上海新民晚报,因而结交刘鹗之孙,福建师大刘蕙孙教授,罗振玉之长孙、吉林大学罗继祖教授,及钟笙叔之女钟珍女士。刘、罗两位都是卓有成就的硕学鸿儒,钟女士的书法亦娟秀可观,有机会向他们请教老一辈的往事,甚有裨益。蕙孙先生高龄茂德,函询旧事,知无不言,得以补阙纠谬,又托女公子德焕女士来沪之便,惠赠宏篇大著,盛情可感。

  《老残之死》在报章连载后,读者为刘鹗不幸流戍边疆而死流下了同情的热泪,相信全书出版会更引起读者的兴趣,刘鹗地下有知,当可泯去遗憾,欣然长眠了。

                          寒波

                        1994年9月8日

                        百年未遇的炎夏

                        之后于上海长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