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到一家 -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想
庆历之际,易学(又叫宋学)开始成为显学,其倡导者是范仲淹和欧阳修,而胡瑗、孙复、石介(宋初三先生)等都是这一思潮中涌现的有代表性的学者。在政治上,他们主张励精图治,革新除弊,改变宋初以来沉闷、因循、保守的政治局面;在学术上,他们开一代风气。
范仲淹是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进步思想家,他精通《易》经,具有辩证思想,注重发展变化。在经世治国方面,他力主革新变法,反对因循守旧,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非知变者,莫能久。”在范仲淹看来,社会在发展变化,经世治国的方法也应随着变革,守旧复古换不来长治久安。这种不沿古、不袭古、不泥古的革新精神,很值得称颂。
在范仲淹的革新弊政思想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于庆历三年(1043年)推出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政,具体论述了各种新政的优点,并充分论证了应当及早革除弊政的理由。“新政”共包括十个方面:一是明黜陟(明确官吏进退升降的原则);二是抑侥幸(抑制官场上的投机钻营行为);三是精贡举(严格科举选仕制度);四是择长官;五是均公田;六是厚农桑;七是修武备;八是覃恩信(广布恩泽讲信用);九是重命令;十是减徭役。“新政”涉及了革新吏制、振兴纲纪、纯洁政风、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加强武备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且有较强的可行性,对于纯正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当时的腐败政治、陈规旧俗、贪官污吏,则是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冲击。
“庆历新政”失败了,在封建社会里,这是不足为奇的,但它的改革思想却为日后的“熙宁新法”即王安石变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有人说,从“熙宁新法”中可以看到“庆历新政”的影子,这是符合事实的。
范仲淹既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长期的政治活动和军事实践,使他逐渐形成了“文经武纬”、“文武相济”的卫国安民思想。宋仁宗初登基时,宋王朝在“兴文教,抑武事”思想的影响下,出现过20余年的“太平”景象。短暂的“太平”使朝廷上下出现了忽视武备的倾向。范仲淹针对这种倾向,劝喻朝廷上下要正视“战者已老,少不知战,人不备战,国不虑危”的严重局面,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相关人文景点
范仲淹墓、范文正公祠堂:范仲淹墓位于洛阳市东南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麓。范墓园中除了范仲淹本人墓之外,还包括其母亲儿子等后代墓多座。占地60余亩,植有古柏千余株,规模之宏大为历史所罕见。北依万安山,南靠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前域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还有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等数件。范氏祠堂也在前域,一旁的飨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清代光绪帝所题。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
祠堂后有范仲淹墓、仲淹母秦国太夫人墓及仲淹长子纯佑墓。后域前部为仲淹次子纯仁墓,其后有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墓及孙辈墓。再往后十余米,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范墓则为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故俗称为“扯儿背孙”,较为独特。
岳阳楼: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它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名重古今,誉满中外。岳阳楼初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三国时期用作鲁肃阅军楼;南北朝时名曰巴陵城楼;初唐时又称南楼;中唐李白赋诗后,才称之岳阳楼;到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友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嵌在二楼,从此岳阳楼名声大振。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4)
人物言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历史上的文天祥在国家危亡之时,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明知凶多吉少,念及“国家至此”,毅然前往和元军谈判;被捕后,几度挣脱敌人魔掌,以期重整旗鼓,收复大宋江山;1958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元帅冒着丢官舍命的危险,反映民情,说出真话,他为人民忧,为人民愁,为人民大声疾呼,尽管被罢官,仍然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忧在百姓前,为人民鞠躬尽瘁。
现实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下人的幸福出汗流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诱惑接踵而来。这就更加要求领导干部们,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时刻记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并代表着人民。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且慢行乐,切勿忘忧;更不可大肆挥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为一己之乐,造成百姓之忧、国家之忧。
故事: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21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掐一点叫作“虀”的野草当菜,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范仲淹把这一块一块的方粥,取了个美名,叫“白云糕”。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他的同窗好友石梅卿知道了,深受感动,亲自备了好酒好菜去看望他。他说:“这酒菜我不能吃。”石梅卿问他为什么,他说:“这酒菜不差于砒霜,你这是在害我。”石梅卿越发不明白了,说:“我是诚心来帮助你的,怎说是害你呢?”范仲淹说:“我现在已吃惯了这种‘白云糕’,日子还算过得去。如果我今天吃了你这好酒好菜,那明天再吃‘白云糕’,舌头就要不听使唤了,那时,我不就要感到苦恼了吗?一感到生活苦恼,就要分散精力,无心读书。你想,这不是反害了我么?”石梅卿听了范仲淹这一番话,又惊叹又佩服,回去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白云糕”做了方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
据说,现在苏州、常熟一带市上供应的“白印糕”,就是由此传下来的。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5)
三苏
——“一门父子三词客”
人物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谥号“文安公”。眉州眉山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谥号“文忠公”。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谥号“文定公”。
学派
开创了“苏氏蜀学”。
“三苏”博通经史,遍采六经百家之说,又吸取老庄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逐步形成“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三苏父子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还遍及东南亚各国、欧洲以至整个世界。苏东坡的名声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一位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生平
苏洵青少年时,独爱交游,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作文,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就能写出千字的好文章。嘉右元年(1056),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赴京应考,将其所作《权书》、《衡论》、《机策》等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翰林院,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和宰相韩琦的称赏,并上奏皇帝,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任秘书省校书郎,著有《嘉佑集》、《易传》三卷,成了宋代的著名文学家。治平三年(1066)病逝京师,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并敕官府派船将其丧运回四川,葬于眉山眉安镇乡可龙里,后追赠为“文安公”。
苏轼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自幼聪慧,其父游学四方,由母程氏教授他诗书。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又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做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并坐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塾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富家子弟通常是聘请教师在家授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所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塾则是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塾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轼在私塾里度过童年,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的日后也有很大的帮助。
苏轼在天庆观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感慨很深,不知觉地就叹息起来,问母亲:“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滂。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滂一样,我肯定像范滂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向学。赴京赶考前已结婚,妻子王弗,年纪才十六岁,是本乡贡进士王方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跟东坡是郎才女貌。仁宗嘉佑元年,21岁的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经由险峻的蜀道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是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翌年春的科举,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他读到苏轼的文章,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后来还是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时,苏轼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格外打动仁宗皇帝的心,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得当时欧阳修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从此,苏轼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专为朝廷起草文告,给皇帝讲学,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并先后出任多处地方官。他在长期的地方官任上,给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等。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差距甚大,这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都城开封。不料翌年他敬爱的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也跟着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续妻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翌年出任监官诰院,此时政治上也展开了一个新的局面,那就是年轻的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急于求成。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的旧法派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排挤。
苏轼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晚年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又遭迫害,从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岛)。元符三年(1100),哲宗崩逝,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提举成都玉局观。从惠州后七年的流放生活,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生活对待他真是够残酷的了。
百姓并没有忘记这位大诗人。苏轼北还,经过润州、前往常州时,运河两岸拥满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随着船往前行,争着要看看这位久经磨难的大诗人的风采。然而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为“文忠公”。苏轼一生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倔强豪放;至死不衰。他既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而且造诣很高,誉贯古今。
苏辙比苏轼小三岁,十九岁时与兄同登进士,又同试制策,因直言入四等。他的仕途崎岖曲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贬为河南推官;其兄以诗得罪,他亦遭株连,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后又因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倾轧,再度受到打击,谪贬汝州、循州。徽宗赵佶即位,后为大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自号颖滨遗老,终日默坐,不与人相见近十年。逝世后与兄同葬一地,追谥“文定公”。他学识渊博,著作颇多,有《栾城集》、《栾城续集》、《栾城后集》等。“汪洋澹泊”是其文风特色。
三苏创立的“苏氏蜀学”
“蜀学”是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等人创立的学术思想体系或学派。因“三苏”皆为蜀人,故称“蜀学”,亦称“苏氏蜀学”。蜀学虽然历来不如洛学受重视,但其潜在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蜀学的领袖人物“三苏”都是文学家,其以文学的方式所传达出的影响是仅靠理论的传播所难以达到的。
该派与“洛学”互相攻讦,与“濂学”有某些思想联系。北宋初年,社会上流行着一股求新求变的思潮,苏洵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亦有改革弊政之要求。他认为当时社会有三患:一患无财,二患无兵,三患无吏。提出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理财富国,整军经武。通过渐变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哲学上以“道”或“道之大全”为最高范畴,也有人以“无”或“天”为宇宙本原,其实质都一样,皆视其为超越有无的精神性本体。蜀派宣扬佛学,与禅宗僧人多有交往,把佛学的某些思想融入儒学之中。亦讲求道教方术,甚至把道学思想拾高到儒学之上,极力主张“三教合一”。
第一节 思想家辈出的时代(6)
三苏父子卓越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在北宋,苏东坡继欧阳修之后成为文坛的当然领袖,围绕在他周围的学子不少,已形成一个苏门文人集团。著名的“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即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陈师道、李方叔,都是当时文坛的精英。
相关人文景点
三苏父子所去过的地方,所留下的许多遗迹和著名诗篇、名文,后来都成为了人们凭吊三苏先贤的古迹胜地。如湖北黄冈赤壁、杭州苏堤、徐州黄楼等。仅四川、重庆境内就有多处较大的遗迹遗址,如乐山凌云山东坡楼,眉山“连鳌山”苏东坡巨书石刻、资中重龙山“唤鱼池”、蓬安县苏轼洗墨池、重庆丰都苏东坡纪念祠等。
苏坟夜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病卒于常州。次年,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予我为铭”的遗愿,葬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