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

第10章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第10章

小说: 冯学成+通书+讲座文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和心,达于天地,天地之气,感而大和焉”。我们通过前面对乐的理解,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实际上现在在少数民族中,以及世界各国的音乐都是非常发达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我们中国,从北宋开始,尤其是明清以来,就对音乐的教化作用失察了。音乐的制作,以及音乐所要达到教化目的的作用,是和我们的音乐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音乐家很多自身的思想境界都不够高,其所作出来的音乐的境界也就会有问题了。圣人做乐,来自于民间,又反馈于民间,回馈于社会,回馈于国家,回馈于天地,才能大和,祥和,太和。这样就能“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祇格,鸟兽驯”,就会使人与天地和谐,与自然和谐,与万物和谐,无暴戾之气,均处于祥和喜气的状态之中。
《通书?乐下第十九》: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者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
音乐有煽情的作用,也有可使人心平的作用。音乐淡,那听的人就会心平气和。我们大都曾听过《东方红》这首歌,在早期他是以陕北民歌为主旋律,听之欢快,而到了后期,其节奏慢了下来,让人听之则顿觉整个身心都庄重肃穆起来。慢而厚重。快而轻泼。可见同一首歌,当其主旋律发生了变化后,听的人其心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在音乐里面,存在着淡和艳的对立面,淡才能听心平。寺庙里的音乐,基督教的音乐以及其它古典音乐等等,大都是一种淡的状态,它不会有什么让人心躁动的旋律,听则心越来越静,气也会越来越平和。
“乐辞善,则歌者慕”。音乐不是单独的个体,它是与歌词相辅相成的,古代从《诗经》开始,楚辞,乐府,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音乐与歌词并存的,其词若处在宣扬善良的方面,就会让听者由衷地产生爱慕之心。如我们的唐诗宋词中,那些山林气重的,隐世诗,田园诗,都会使人喜欢,现在在我们中小学中所学的唐诗宋词中也大都属于这几种类型,这几类诗歌在境界上也是最高的。其词善就会加强乐对人教化的作用。以上综合起来,就要有移风易俗的目的。即文中所言“故风移而俗易矣”。
“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在前面我们知道了“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若音乐妖艳,歌词也为能处在使人心善的一面,其教化就会使人颓废,迷茫,人心也会掉入阴暗邪恶的一面。宋时有一禅师与黄庭坚对话,其时有一善画马之人,禅师说此人如此善画马,其下辈子就会变马。黄庭坚不解。禅师又说我说此人变马算是客气了,而黄庭坚你则要下地狱。黄庭坚大惑。禅师遂指出黄庭坚平日所做的妖艳淫词过多,蛊惑人心。黄庭坚大惊,以后则再不敢做此类诗词。这就说明音乐的教化作用是有着善恶两方面的,用之者善则善,用之者恶则恶。所以当领导者,在对关于“乐”的三章中,要明白且把握其中的分寸。而对个人的修养中,也要注意这个方面的培养,要让自己始终处于有喜神的状态之中,身心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中,这就是学乐的启发。
《通书?圣学第二十》:“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有人问周惇颐:圣人这种伟大崇高的境界我们可以学吗?有资格学吗?周惇颐说可以学,孟子就说过“人皆可为尧舜”,当然任何人也就都可以为圣人。又问道:那学圣人可有什么关键之处呢?其最基本的是什么呢?可以一句话说清楚吗?我们大家都知道禅宗讲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义就简明扼要。《易经》中就云:“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在《理性命第二十二》中也提到万和一的关系。万是指宇宙万物,复杂的社会关系,无穷无尽的变化。一是指最简单,最根本。该章就说道:“是万为一,一实万分”。我们以什么来应对这个纷繁万变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心,其本心就是简单的,也就是我。任何复杂万变的事物必须要通过这个我来承担,来展现,来消化。这就是“要”。周惇颐就说道“要”就是一,曾子就曾说过:“吾道以一贯之”。什么是一呢?禅宗说当下即是一,当念即是一,给人感觉这个一是似乎很空洞。周惇颐则进一步解释:“无欲也”。
什么是无欲。结合我们前面对乐所讲的三章,无欲就是将我们的情志放在一个比较纯净的地带,不要让喜怒哀乐忧恐惊把我们这个纯净的地带搅乱了,不要让种种杂念污染我们的情志,让其处在干净,坦然的状态之中。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诚无为;寂然不动者,诚也等等所讲的精神状态。在《通书》四十章里,这种精神是以一贯之的。在这种无欲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则静虚动直”。静才能达到虚的程度。庄子在《齐物论》中就谈到:“虚室生白”。就是达到了空灵的状态。就如同交通的不塞车状态。只有静了才能虚,进而才能动,才能直,这是一种因果关系。
只有静虚才能够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处在不健康的情志状态之中,被各种不良的情绪﹑杂念包围和占据着我们的心灵,你还能保持清醒明了的状态吗?你还能明断外界的万事万物吗?只有把我们的心调理到静虚的状态,才能够有这种明的享受,心才能够有明的功用。明才能通。明不仅仅是光明,而是对万事万物的判断观察无误,你的决策﹑举动才会通,才能通达无碍。若不能明,判断观察都失误了,你的决策﹑举动又怎么能通呢?路都走错了,那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动直则公,公则溥”。动,我们念头的发动,我们的动机,要直,不能拐弯抹角的。孟子说过一个小儿落井故事:一小儿落入井里,其中一人想到:若此小儿父亲有钱,我救了他,他父亲必重金酬谢。另一人想到:若此人父亲是当官的,我救了他,他父亲必会赏我一官半职。而还有一人,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了下去救这小孩。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各种事物的时候,可以自己审慎一下在自己心头闪现的种种念头,哪种是直,哪种是不直,这个就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如果通过圣贤之道学习的人,心灵达到了静虚则明的层次的时候,他一定就会能做到动直,其念头一动,就必定处在直的层面上。这个直是通向公的,他是无私的,而无私就是公,所以动直则公。公则溥,就会普遍,无处不到。如果你带了私心杂念,别人就肯定会对你有所看法。就如同我们这个龙江书院,若是抱着发财的信念来做,那绝对就会失败,而当龙江书院处在公的状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那就肯定能办得好。所以这个最初的动心如何?将会决定你方方面面的进程。若能无私心,就会为大家所接受,诸事就会顺利。所以“明通公溥。庶矣乎!”明才能有正确的判断,只有心公,才能对事物做到公正的判断,若为私心,那你的判断就是局部的,片面的,也容易陷入错误的,阴暗的层面。所以古人常说:“量大则福大”,只有量大之人,才能公,量小之人,就不可能公;量大才能容,才能够容纳万事万物。这样一来,就跟道相近了!

题目: 《通书》第十一讲 
————————
《通书?公明第二十一》: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
《菜根谭》中有云:“待人薄者,待己亦薄;待人厚者,待己亦厚”。我们在观察别人的时候,如果他对人刻薄,那他对自己也会很刻薄;若待别人宽厚,那他对待自己也会很宽厚。宋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曾去见过黄龙禅师,黄龙禅师就向他提了一个建议:面前的路要放宽一点,不仅自己过得去,还要让别人也过得去;千万不要把门径放窄了,到时候人家过不去,最后你也过不去。结果王安石未听,本来其变法的措施很多还是对的,但不能处理好人事关系,连苏东坡等优秀的人都容纳不下,对变法有不同意见的人通通拒之门外,以至于变法失败。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要注意怎样处,这就涉及到了量大量小的问题,也就是公和私的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天天斗私批修,以至于人人不得不违心地“紧跟”,实际上心中极为反感,这种逆反心理的延续,造成了今天假大空的泛滥,难以扭转。现在在谈廉政建设,这也就要注意其摆放的位置。所以如果没有进行这方面踏实的学修,要做到上述所说就比较难了,现在有些人连廉耻都不顾了,又何以对他们谈公。有位朋友说,他约一些朋友到书院听传统文化的教育,他这些朋友则对他说这有什么听的,我们没读过几本书,照样挣大钱,现在就该好好玩,去打麻将,去唱歌跳舞喝酒等等,觉得学问对他无用,当然这种人是没有办法的,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喜欢传统文化的自然会来,不喜欢的你就是倒贴钱也未必能来。但只要来的,我们都欢迎,这就是公。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性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就象九寨沟,峨嵋山,都江堰这些地方现在都说是世界文化遗产,而非仅仅是中国文化遗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特产,但它仍然是在地球上产生的,是在这个宇宙中产生的,那也就是世界性的,是为全世界人类所共有的,这也就是公。所以“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能公于人也”。从小看大,对自己不公,对自己文过饰非的人,又怎么能以公对万事万物呢?
春秋时期,齐相管仲病了,且不久于人世,齐桓公来探望他,向其求教:你若去了,国家该怎么办,可有什么对我说的吗?管仲说希望主君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帮人远点。齐桓公不解,说易牙为能让我可以尝鲜,杀子与我吃;竖刁为能与我亲近,遂自宫;常之巫尽心尽力维护我的身体健康;卫公子启方为能事奉我,父亲死时都不肯回去奔丧;这些人都还值得怀疑吗?管仲说非人情不可近,对齐桓公说清了其中的利害:这些人对自己都不公,还能以公对人对事对国家吗?这样的人还能信任吗?齐桓公不信,管仲去世后,仍重用这些奸臣,于是被这些人害死,还导致国家大乱。
历史上,社会中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对那些对自己不公的人要远离,对那些对自己过于公的人也要小心。公也是要有度的,要守中。大家可以看看对明朝海瑞的评价,此人就是太过于克己奉公了,太不近人情了,以至于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与他格格不入。虽说人皆可为圣贤,但不可能都以圣贤的标准来衡量人,来要求人,这是不可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人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斗士,这怎么可能呢?结果就打内耗,以至于闹出不少冤假错案,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也几乎陷入崩溃状态。
所以“明不至。则疑生。明。无疑也”。什么是疑?不明就是疑。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一事物看不清楚,心中就会起疑,无法作出分析判断,明不到位,肯定就会产生疑。如果对某事或某物能明了,能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认识,心就肯定不会生疑,不会迷惑。“谓能疑为明。何啻千里!”有的人以疑为明,对万事万物都抱着对其否定﹑对其怀疑的态度,这就与圣贤之道差之千里了。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如历代圣君贤相也难免会犯错误,所以我们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要将自己的智慧提高,提纯,这一方面是比较难的,但也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能无欲,让自己的心处于一种平淡﹑和谐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地达到明的境界。明了,不等于你就能当官发财,但这是你要当官发财的本钱,是基础。当然也有些不明的人,惯于阿谀奉承的人也能当官发财。但两者孰轻孰重,就只有看各人选择了。作为君子,作为圣贤,他肯定是选择无私的状态而有所作为;而小人自然会去走阴暗面。
《通书?理性命第二十二》:阙彰阙微。匪灵弗莹,刚善刚恶,柔亦如之,中焉止矣。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为万;万一各正,大小有定。
我们经常都在说性命之学,宋明的新儒学又称为理学或道学,我们在书院的第一堂课里曾经讲过身心性命的锻炼和修养,知道了身心性和命的关系。在这里我们要谈理性命,它与我们前面所讲的动和静是周惇颐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太极图说》的核心。我们就从理性命这三个字来说:命,就是我们生命,命运,这里主要是指生命,其根源是什么?就是性,人的生命不等于动物的生命,为什么呢?在于性上有差别。善人和恶人的命不一样,在于性上有善恶的差别。但是这一切都要在理上加以规范。理者,礼也,要合理,要合于人类之理,要合于社会之理,要在这方面进行规范,进行教化。在本章中谈的很深微,是宋明理学的核心之处,结合了佛教禅学的精髓,并柔入了老庄道家的精华,是儒﹑释﹑道三教汇通之处。
“阙彰阙微”。在《诚几德第三》中我们谈到过:“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其“发微不可见”是阙微,“充周不可穷”是阙彰,阙是语助词。理性命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整体概念:性要合理,命不离性。性不合理,就会掉入歪门邪道,而精神和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理性命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阙彰阙微,它铺天盖地,无处不是。
有人问庄子什么是道?庄子看他一眼说你还有资格问什么是道。此人问我为什么没有资格问道呢?庄子指了指麦子说这就是道,此人说这怎么可能是道呢?庄子又说砖块瓦砾是道,此人仍不理解。庄子遂又说道在屎尿,此人问怎么每况愈下呢?庄子则回答道你问得每况愈下,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是道,每样都是道。最神圣的是道,最不神圣的也是道。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就曾说过:如果缺少了恶,连上帝都不圆满。一切法无不如是,宇宙万物能缺一样吗?我们的理性命这个三位一体的生命精神,就是我们的小宇宙。既然是宇宙,它就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处不在,无处不是。所以阙彰,什么地方都显现得出来,都看得到。阙微,到底什么是理性命,你就是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要想知道理性命这个三位一体的生命精神究竟是什么?又是找不到,看不见的,虽放眼皆是,又不可见。正所谓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且“匪灵弗莹”。不要以为这是非常光明,很灵洁,晶莹的事物,非真如,非菩提,那应该在什么地方找寻呢?
周惇颐将此又回归到他的主题:“刚善刚恶,柔亦如之,中焉止矣”。刚善刚恶,柔善柔恶,都在阙彰阙微之中,都在匪灵弗莹之中。我们的思维活动,语言活动,行为活动,无不都在刚善刚恶,柔善柔恶之中。如果我们能止于中,将其规范在中道之上,那我们就能明白理性命的秘奥了。如果刚过善或过恶,柔过善或过恶,过于或不足,没在中道之上,那我们的理性命就走到岔路上去了,掉入非仁,非义,非礼,非智,非信的陷阱中去,悉邪也,就走入歧途了。所以我们要止与中道,定位与中道,要将自己规范到中道上,才能有所作为。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