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9·11之后的美国 >

第4章

9·11之后的美国-第4章

小说: 9·11之后的美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炭疽菌事件“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来源于美国军方的研究项目”。

  于是,美国从事生产炭疽菌这一绝密项目,也就曝光于天下。

  美国犹他州数名军官证实,那里的科学家确实曾经制造炭疽菌粉末,这是美军第一次承认生产炭疽菌。他们透露,这些炭疽菌是用来试验如何防范炭疽病而制造的,同时坚决否认袭击美国的炭疽菌来源于军队。

  他们承认,制造的炭疽菌呈气雾状,但表示,“运送炭疽菌时,炭疽菌封在严密容器中,呈糊状,因此不可能沾上信件”。

  他们说,美军曾在1969年公开销毁掉九十公斤的炭疽菌,并一度声称不再生产生物武器。据说从一九九二年开始,美军又恢复了炭疽菌试验。

  美国联邦调查局以为,炭疽菌信件的邮寄者可能是美国国内的一个性格孤僻的“科学天才”。

  美国联邦调查局勾画了这位“科学天才”的形象:他“有性格障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能力”,他“是个对生活、命运感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自傲,而且是对怀才不遇感到愤怒的人”;他“早就做了准备,拥有炭疽菌孢子,乘‘9·11’事件之后人心惶惶的时候把含有炭疽菌的信件发出”;他“把信寄给新闻媒体和政府要人,为的是追求最大的社会影响”。

  虽然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制造炭疽菌事件的“冷血杀手”作了如此详尽的描绘,而且破案范围又局限于与美国进行炭疽菌研究有关的这么个小小的圈子,居然久久未能找出这位“元凶”。

  相反,在寻找炭疽菌事件的“冷血杀手”的过程中,美国研究、制造炭疽菌的内幕却不时被新闻媒体抖露出来。

  已经七十六岁的比尔·沃尔特,从1951年开始就参与美国炭疽菌武器的整个生产过程。他是研究炭疽病及其他致命病菌生化武器实验室的首席调查员。

  沃尔特说:“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任何致命疾病,我们都会去采集样本。”

  沃尔特还说:“当时我们每星期能制造七公斤干炭疽菌。” 

 
第十五章 登临“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我所住的阿拉米达小岛,离硅谷很近,是许多高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没留意这儿是美国西海岸的重要军港。

  十个月前我在这里居住,常与妻在楼前海滩散步。好几次,我看见面前宽阔的旧金山海湾里,航空母舰在游弋。那时候,我不大在意这个庞然大物,只是好奇地望了望。

  在“9·11”事件之后,航空母舰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美国远征阿富汗,航空母舰便是美军的主力。

  这回住在阿拉米达,才知道曾经以阿拉米达作为母港的,有四艘航空母舰,即卡尔·文森号、林肯号、珊瑚海号和黄蜂号。其中卡尔·文森号已经奉命出击,前往中东。

  其实,航空母舰所停泊的码头离我儿子家不远,开车十来分钟就可以到那里。

  知道我对航空母舰产生兴趣,儿子、儿媳就开车带我和妻去看航空母舰。

  我饶有兴味地登上硕大的黄蜂号航空母舰。这是我头一回登上航空母舰。

  “9·11”事件爆发之后,九月十五日,美国总统布什在戴维营和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国家安全顾问赖斯举行了国家安全会议。这次戴维营会议,作出了军事打击阿富汗的决定。

  布什总统在会后表示,在九月十一日对美国几处目标进行的一连串恐怖攻击中,沙特阿拉伯极端分子本·拉丹“无疑是主嫌”。布什宣布,美国已处于战争状态,所有军事人员都要随时待命。在讲话中布什表达了军事报复本·拉丹及其庇护者的决心,“有军服的人都要准备好打仗”,“我们的反应必须威力无边、持久而且有效”。

  根据布什总统的命令,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美国军事力量也开始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集结。

  就在这时,停泊在阿拉米达的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奉命出击,在众多军舰的护航下,驶过太平洋,向海湾进发。

  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属于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第五舰队还出动了另外两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和罗斯福号驶往海湾。另外,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小鹰号,也离开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迪戈,前往海湾。

  每艘航空母舰,都有众多的军舰相配合,形成一个战斗群。这样,四艘航空母舰集结海湾,构成了对阿富汗的巨大军事威胁。

  在这四艘航空母舰之中,企业号是美国第一艘、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部署在阿拉伯海,战斗群内共有军舰十二艘,战机七十五架。

  舰上人员总共有三千二百多人,航空人员二千五百人,另有司令部人员七十人。

  来自阿拉米达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是这次空中打击阿富汗的主力。舰上有官兵三千五百人,配备了六十六架战机,包括E-2C预警机、F-14和F-18战机、S-3反潜机和AE-6B电子战飞机等。

  小鹰号航空母舰拥有兵员五千五百多人,装备各种舰载飞机八十多架。

  罗斯福号航空母舰部署在波斯湾,拥有军舰十四艘,飞机七十五架。

  在向阿富汗开战时,美国这四艘航空母舰起了巨大的作用。 

 
第十六章 参观退役的航空母舰
  虽然在阿拉米达停泊着好几艘航空母舰,但是现役的航空母舰乃军事要地,不能采访。我被允许参观不久前退役的黄蜂号(WASP)航空母舰。

  陪同我参观的是黄蜂号的美国老兵菲利浦。他说,黄蜂号退役了,他也退役了,留下来看守这艘曾经度过他青春岁月的巨舰,可以说是他能够找到的最合适也最乐意的工作了。

  他知道我来自中国上海,马上跷起大拇指。他指着我的细格西装,开玩笑地说:“上海的西装,比美国的漂亮!”

  我沿着漆成灰色的铁梯攀登,上了黄蜂号航空母舰。

  沿着铁梯,我首先来到的是一个很大的船舱,看上去像个大礼堂,空荡荡的。

  菲利浦先生告诉我,这是飞机仓库。仓库上面的甲板,就是起降飞机的机场,即飞行甲板。飞行甲板有多大,这飞机仓库就有多大。平常飞机就存放在这仓库里。这个飞机仓库,可以同时停放一百架飞机!

  菲利浦先生带我去看运输飞机用的电梯,电梯看上去像半个篮球场!这电梯只是一块巨大的平板。飞机从仓库里行驶到这平板上,电梯把飞机升上去,与飞行甲板上的停机坪持平,然后飞机驶向跑道,飞向天空。

  这个电梯有十五米高,虽然那么大,花十一秒钟就能把一架飞机从仓库送上飞行甲板。

  在飞机仓库的墙上,挂着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密密麻麻画着许多红色五角星。

  菲利浦先生告诉我,这是黄蜂号航空母舰的战绩表,每一颗红五星表示打下的敌机。

  黄蜂号航空母舰总共打下敌人空中战机六百六十八架,击毁停在地面的飞机七百四十二架。另外,还击沉许多敌舰。不过,击沉敌舰不是论艘计算,而是总吨位计算,总共是二百七十万吨。

  说到这里,菲利浦先生告诉我,脚下的这艘黄蜂号航空母舰,是重建的航空母舰。

  他由此讲起了黄蜂号航空母舰的历史。黄蜂号航空母舰最初在大西洋服役,用做护航和运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激烈爆发。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缺乏航空母舰,黄蜂号航空母舰被调往太平洋作战。

  日军统帅山本五十六在袭击珍珠港之后,曾经十分感叹地说:“尽管炸沉了美军许多军舰,但是没有炸沉美军的航空母舰!”

  日军的攻击矛头指向美军的航空母舰。

  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对于黄蜂号航空母舰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日子。

  这天,黄蜂号航空母舰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一起编队,在南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南海域,正在为运输船队护航。

  中午十二时五十分,日本海军的伊-19号潜艇正在这里巡逻,声纳兵侦听到水声信号,判断有一支庞大的舰队驶近。于是,艇长高一木犁立即操纵潜艇上浮,用潜望镜观察,发现了美军黄蜂号航空母舰(未发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便悄然跟踪它。

  到了下午二时四十五分,日军伊-19号潜水艇与美军黄蜂号航空母舰的距离只有九百米,而且这时黄蜂号航空母舰正好转弯,舰身横对日本潜水艇。高一木犁意识到这是绝好的攻击机会,便瞄准黄蜂号,下令艇首六枚鱼雷齐射!

  这六枚鱼雷齐射的间隔时间为三秒,航行深度设定为六米。 

 
第十七章 重造黄蜂号
  第一枚鱼雷脱靶,鱼雷跑完一千二百米航程便沉没了。

  第二枚鱼雷也没有打中黄蜂号航空母舰,却正好击中远在一千一百米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护航驱逐舰奥布赖恩号!

  第三、第四、第五这三枚鱼雷,命中了正在转向的黄蜂号航空母舰!它连中三枚鱼雷,舰上的航空汽油燃起熊熊大火,并引发了一连串大爆炸。

  那第六枚鱼雷虽然没有命中黄蜂号航空母舰,却意外地击中一千二百米处的北卡罗来纳号新型战列舰!

  这样,日本海军的伊-19号潜艇创造了海战史上的奇迹:六发鱼雷五发命中,击中三艘敌舰!

  黄蜂号航空母舰中弹太多,十分钟后这个庞然大物便沉没在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

  奥布赖恩号护航驱逐舰也中弹沉没。

  北卡罗来纳号新型战列舰虽然没有沉没,却遭到重创!

  高一木犁在发射鱼雷后,立即将潜艇下潜躲藏,溜之大吉。当美国军舰投掷深水炸弹攻击时,伊-19号潜艇已经在返航途中!

  得知美军惨败的消息,美国总统罗斯福深为震惊。

  罗斯福总统下令,按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原图纸,重新建造一艘黄蜂号航空母舰。

  重造工作在一九四三年开始。当时,美国工人爱国热情高涨,只用了十三个月的时间,就造好了新的黄蜂号航空母舰。

  最令菲利浦感到自豪的是一九六九年,黄蜂号航空母舰执行了一次和平使命,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黄蜂号航空母舰。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又把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上了太空。苏联这两次第一,使美国感到大丢面子。

  美国政府声言:“这是美国科技史上的珍珠港事件!”

  美国决心在登月飞行上夺取第一,超过苏联。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九六一年五月二十一日的演讲中声称,美国要在六十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

  美国宇航局根据总统的命令,组织了四十多万人,耗费二百五十多亿美元,进行阿波罗登月工程。

  果真,到了六十年代末,即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阿波罗宇宙飞船,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摘取了第一。

  七月二十四日,美国宇航员乘飞船返回地球,预定溅落在太平洋。为了及时捞救落入太平洋中的宇航员,美国派出了九艘军舰、五十四架飞机和七千多名官兵前往太平洋。黄蜂号航空母舰理所当然成为旗舰,美国总统尼克松坐镇黄蜂号航空母舰,指挥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行动。众多新闻记者,也蜂拥在黄蜂号航空母舰上。

  这一回,黄蜂号航空母舰大出风头。那天中午十二时四十一分,尼克松总统在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看到了宇宙飞船划过碧空,溅落在太平洋碧波之中。十四分钟之后,宇航员被抬到黄蜂号航空母舰上,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尼克松总统在黄蜂号航空母舰上亲自主持欢迎典礼,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这一天,成为黄蜂号航空母舰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菲利浦先生带我到飞机仓库的一角,那里陈列着当年宇航员所乘坐的太空舱。 

 
第十八章 重温珍珠港事件
  在“九·一一”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在日记中写道:二十一世纪的珍珠港事件发生在今天……我希望它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联合全世界反击恐怖主义的机会。

  当天,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多德也说,“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使人想起当年的珍珠港事件。

  此后,很多美国人把“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的重演”。

  美国众多的媒体连篇累牍重提珍珠港事件。

  美联社在“九·一一”事件的第二天,就发出报道说,美国人将永远记住二○○一年九月十一日,这个黑色的星期二,就像记住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一样。那一天,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耻辱的一页——珍珠港事件。这次恐怖袭击后的惨状,使当年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仿佛又回到了六十年前,相似的场面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特殊的愤怒。

  美联社记者采访了居住在密尔沃基的罗伯特·内尔,这位八十一岁高龄的老人是珍珠港事件的幸存者,当年他在瓦斯穆特驱逐舰上担任通讯兵。他对记者说:

  “它让我感到厌恶,这是完完全全的突袭。它让我想起了珍珠港事件给所有美国人的警示:时刻保持警惕。”

  内尔说,“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同日本偷袭珍珠港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事前没有任何警告,在美国人享受和平时光的时候,直接打击美国本土,杀害美国公民。但两起事件也有着重要的区别,珍珠港的目标是美国军队,但此次袭击却以平民为目标。

  内尔说:“毫无疑问,我们要永远永远记住这一天。”

  珍珠港事件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爆发的。二○○一年十二月七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二十五名六十年前珍珠港事件的见证人以及上千名水兵,聚集在停泊在弗吉尼亚海军基地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上,举行珍珠港事件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布什选择在航空母舰上发表演说,有双重目的:一是在珍珠港事件中,美国航空母舰作为美国海军主力没有受到袭击;二是企业号航空母舰刚从阿富汗前线归来。

  布什总统发表了讲话。

  在前往企业号航空母舰参加纪念活动前,布什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布星期五十二月七日定为“国家珍珠港纪念日”。他要求所有联邦办公室降半旗,表达对珍珠港事件受害者的哀悼。

  不言而喻,美国掀起这股重温珍珠港事件的热潮,目的在于以史鉴今,要求全国人民发扬当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战胜今日的敌人——恐怖主义。

  在美国,我恰逢感恩节。二○○一年的感恩节,正处于“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的阴影之中,美国人看来“有点烦”。

  感恩节在星期四,两天休假,加上周末、周日,那就有四天的假期。本来,这是美国旅游的高峰期。可是,受“九·一一”事件的影响,美国人出游的兴趣大减,尤其是乘飞机出游,比往年锐减。

  早在半个月前,美国总统布什就宣布,在感恩节期间,要增派二千名国民自卫军到美国各机场,加强防卫。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布什总统已经下令派驻六千名国民自卫军到各机场。

  布什总统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发表了演讲,鼓励“美国人民应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