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 作者:朱秀海-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映霞心疼道:“爷爷,把这些银子还了,咱们家就一两银子也没有了!”
“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你爷爷接管家事的时候,不但没有银子,还欠了人家许多债呢!”
映霞听他说得悲凉伤感,一时间也不好多问,点点头去了,转眼拿回了两张银票。
致庸接过来,一张一张看仔细了,塞进靴筒。他对映霞说:“明天给我套车,我要去两个地方见两个人,我一辈子欠她们的债,该还了!……”
第四节
这天下午,就在致庸拿到了那两张大额银票的时候,一场大事正在山西大地上酝酿着。
几年前,一些英国商人进入山西,以极低的价格占有了阳泉矿山的开采权,此事引起了山西上下爱国人士的极大愤慨,一直有人呼吁晋商联合起来,大家一起出银子再将阳泉矿山从外国人手中买回来,留给中国的后代子孙。
这一年元楚从日本横滨使馆参赞的位置上任满回国,不满清廷的腐败,毅然离开官府,回到山西,为买回阳泉矿山一事亲自奔走起来。
元楚所以回到山西,还有另一个原因。到了十九世纪末,兴盛了一百多年的水家终于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败落下来。
水长清娶的妾连同妾生的另一个元楚也死了,这时他除了留下一个又老又聋的老妈子侍候自己的生活,赶走了身边所有的人。现在,他自己也没有几天活头了,于是写信给他一直不认的元楚,让他回到家里来,他有话留给他。
元楚回到水家的当天,水长清就在自己住的一间斗室里见了他,指了指自己床前地道:“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我当年的话没错吧,读书做官,那是误人歧途。我要死了,水家也穷了,只剩下一点点银子,我埋在地下,指望你有一日迷途知返,不再读那个书,回来继续做个小本生意。等我死了,你就把它挖出来。你爹这一辈子也吃了,也玩了,票的戏比谁都多,没啥遗憾的,我死了!”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不再理跪在床前的元楚。
水长清到死都是一个奇人。他白天说了自己要死,当天晚上就死了。
元楚为父亲出了大殡,回头来父亲床前挖那“一点点”银子。他没想到,这一挖,他竟然挖出了整整六百万两白银!
这也就是元楚所以敢于联络同志去做赎买矿山之事的一个原因。加上全山西商界的义捐,当他来到乔家的这一天下午,手头上已经有了八百万两银子。
致庸一动不动地坐在在中堂里见了元楚。元楚行礼完毕,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来意说给致庸。
致庸一听又激动了,大声咳嗽了半晌,才愤怒地问道:“怎么,外国人要我们的银子,现在还要我们的山河?”
“对,舅舅,外国人要完我们的银子,又要我们的山河,要完我们的山河,就该要我们这些人做他们的奴隶了!我们中国人不能看着中国就这么亡了!”
谁都没有想到,平日站都站不稳的致庸竟然猛地站直起来,大怒道:“不行,乔致庸还活着呢!他们夺不走我们的山河,除非乔致庸死了!”
“舅舅,您是说您答应捐银子了?”元楚喜出望外道,“您打算捐多少银子?”
这会子致庸又糊涂了,回头问映霞:“你昨天说咱们家还有多少银子?”
映霞道:“爷爷,还有六百二十万两银子,您不是打算拿它们去还债的吗?”
“现在还还什么债?元楚,你都拿去!一定要帮中国人把我们的山河买回来!”
说着,他想起来了,将两张银票从靴筒里取出来,郑重地交给元楚,一时心中又悲凉起来:“元楚,舅舅告诉你,这两笔银子,我原本是打算还给我的两个债主的,可现在我不打算还了,你……拿去吧!这是我能为这个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几日后,“山西商人联手护国,众志成城赎买英人所据晋矿”的消息,通过各地报纸,飞快地传遍山西,传遍全国。
致庸看到这个好消息,在一阵窒息般的大咳后,吩咐小栓套车,他要去太谷和榆次。
致庸没有必要再去榆次何家了。他一走进太谷陆家的老宅,一眼就看到了他这次出门要见的两个女人——玉菡和雪瑛,正坐在一起喝茶。
“你们两人现在住在一起?”致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雪瑛见状笑道:“表哥,你这话就怪了,我们俩怎么就不能住在一起?”
致庸仍旧没回过神:“我是想说,你们俩……什么时候竟成了朋友!”
玉菡一边请他落座,一边回来坐下,朝雪瑛挤挤眼睛,然后笑着问:“老爷,你瞧你这话问的,我们俩也老了,两个老人,还有什么事情,能妨碍我们做朋友?”
致庸一双老眼望着她们,心中大为感动,竟然流下泪来。
雪瑛解释道:“春官长年在外面做生意,我在榆次那边,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表嫂在这边也成了个没人疼没人管的孤老婆子,再说她又有病,我来了,我们两个没有人疼的老女人,就能相依为命了。”
致庸点头道:“我明白了。你们俩现在过得比我好。”
玉菡望着他笑,眼里溢出泪花:“老爷,你可是越来越老、越来越丑了。”
致庸满不在乎道:“你们说的不错。雪瑛、玉菡,我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有些事不早点办,就有可能办不了了。”
玉菡和雪瑛对视了一眼,开玩笑道:“原来老爷是找我们办事,不是来看望我们。老爷要办什么事,就讲吧。”
致庸点点头道:“有几年了,我一直都在替自己算账。算来算去,乔致庸这一生,上不负国家,中不负朋友,下不负乔家,对不住的只有两个女人。”
玉菡看一眼雪瑛,含泪笑道:“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没有错。”
致庸道:“我还欠着你们的银子呢。我欠雪瑛表妹三百万两,前前后后共欠陆家三百二十万两。”
玉菡和雪瑛笑起来。
玉菡现在越来越不饶人,笑道:“哇,老爷今天是来还我们银子的。老爷,你的银子呢?”
致庸叹一口气道:“本来我已经让映霞把银票准备好了,一张三百万两,一张三百二十万两,可是前几日元楚来了,这笔银子让他拿去,替中国人赎买阳泉的矿山了!”
雪瑛当下就笑起来,对玉菡道:“表嫂,你瞧瞧,他巴巴地说要还我们的银子,原来是假的!”
玉菡道:“可不是!”她故意道:“老爷,你不还我们的银子可不成,你得还我们的银子。”说着,她捂着嘴笑起来。
致庸颤巍巍站起,对她们恭敬道:“乔致庸老了,也许这一辈子,都还不了你们的银子了。当年在包头,别人欠我八万两银子,我让他还我一个箩筐,磕个头就算了,今天我也一人还你们一件东西,给你们磕个头吧。”
玉菡忍不住惊奇道:“老爷,到了这会儿,你还有什么东西能送给我们?”
致庸哆哆嗦嗦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两个鸳鸯玉环。
“鸳鸯玉环!”玉菡和雪瑛同时大叫起来。
致庸点头,感慨道:“这两个玉环,一个原本是陆家的,一个原本是何家的,后来都到了乔家。我现在也不知道哪个是陆家的,哪个是何家的,我就拿它们,给你们清账!”
说着他将玉环递过去,玉菡和雪瑛一人一个。
玉菡和雪瑛忍不住热泪盈眶。致庸也红了眼圈,道:“好了,两位债主坐好,我要给你们磕头了。”
那雪瑛就拉着玉菡的手玩笑般地坐好,笑嘻嘻地道:“表嫂,咱们坐好了,就让他给我们磕头,他这一个头,加起来总共值六百多万两银子呢。让他磕。”
玉菡心中不忍,道:“妹妹,你还是这么顽皮,他这么老了,就别让他磕了。”
雪瑛拉住她的手,娇声道:“不嘛,他负了我这一辈子,也负了你大半辈子,我还一个头都没受过他的呢!……表哥,磕呀,快磕!我们等着呢!”
玉菡还要去阻止,手却被雪瑛拉着,动弹不得,嘴里叫着:“致庸,你就别……”
他这一个头,刚准备要磕下去,雪瑛赶紧扶住他,想了想道:“表哥,你看!”
她含泪带笑将手掌平摊又握住,致庸擦擦眼睛奇道:“真的老了?什么也没有哇!”
雪瑛拭了一下眼泪,含笑平和道:“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爱即是空,恨也是空,你负我是空,我害你亦是空,爱恨情仇都是空,至于所谓相欠那更是空。”
致庸一愣,想想道:“空,那岂不是什么都没有吗?”
雪瑛又一笑,直视致庸,眼神如孩童般纯净,又摊开手掌继而握起道:“表哥,大家一路走来,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也并不是空啊!”
致庸想了想,突然大悟,然后依旧恭恭敬敬跪下,雪瑛笑一笑,这次却并没有推却,静静受了他一拜。
那致庸就又颤巍巍地起身,在二人面前跪了下去,说道:“两位,今生今世,乔致庸不能还你们的恩情,来世但愿能做一只小猫,依偎在你们两人怀里。”说着,他磕下头去,再也没有起来。
玉菡看他一动不动,猛地推开雪瑛,大叫道:“二爷,你怎么啦?”
雪瑛也扑过来,叫道:“致庸,致庸,你怎么了?……”
致庸一动不动地伏在那里,仿佛他这一生的愿望,就是向这两个他曾经爱过和爱过他的女子长久地深情地跪拜下去。
耳边两位曾经与他生死相许的女子的呼唤之声,越来越变得异常年轻娇美,却又越来越远。他还没有死,但他已经不能再对她们睁开眼说些什么了……
他的生命正越来越快地远离这个世界,他似乎又听到了多年前那个永远的追问——“致庸,致庸,究竟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你说,你说啊……”
到了后来,连这追问也听不见了,他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这就是死……
2005年11月8日改定于北京升虚邑
后记(一)
2006年,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喜讯频传,令人振奋。
首先,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已经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播出;其次,与电视剧同名的小说,也同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又恰逢民俗博物馆建馆二十华诞,真可谓“三喜临门”。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以一种独特的风貌屹立晋中大地。
而同名电视连续剧由一级作家朱秀海先生担纲编剧,导演则是曾执导《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当代名家胡玫女士,可谓强强联手。
同名小说则在电视剧本的基础上,给予了进一步的演绎与挖掘。
作为熟知乔家大院历史的我,在看电视剧样片与小说文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常常会发出惊叹,或展颜会心大笑,或一掬同情之泪。
两百多年前,乔贵发这个乔家第一代创业者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从小本经营逐步成为包头商业的大财东。他的孙子乔致庸继承他的事业,主持“在中堂”家业,使乔家的事业发展到“黄金时代”。乔致庸一生的经历是晋商鼎盛和辉煌的缩影。
《乔家大院》电视剧及小说基本上反映了从1850年代到1910年代,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是如何“行走”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历史舞台的。
当然,无论是电视连续剧,还是小说,都是属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不同。
历史研究求真求实,论从史出。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可以推理,允许虚构。《乔家大院》电视剧及小说也不例外,但在此基础上,令我惊叹的是电视剧与小说在注重戏剧性与艺术性的同时,丝毫没有放弃对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历史本身的探索。
可以说,就《乔家大院》电视剧与小说本身而言,也有诸多不同之处,除了某些情节设置与人物性格展开不同以外,前者注重戏剧张力,后者注重人文思考,但两者对于历史本原的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对于人文历史、商业伦理的探讨也是息息相通的,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个人际遇与家国之思,在电视剧与小说中得到了更深意义的体现。
电视剧通过声画影像的辉煌呈现,小说通过“内心”文字的淋漓展现,共同建造了《乔家大院》的独特晋商历史。虚与实,浓与淡,白描与重彩,影像与笔墨,如同对乔家大院这一古老建筑多面视角的交融与互补,从而使乔家大院更为立体丰饶。
作为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我忍不住想说,大气磅礴的《乔家大院》电视剧与厚重悲悯的《乔家大院》小说,再加上占地8700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立足晋中的乔家大院群落,共同对百年晋商以义制利、诚信不失、人心不偏、公道长存的独特商业道德与商业伦理,对百年晋商和以直、健以稳、文而质、博而精、大而弥德、久而弥新的文化与历史给予了崭新的诠释。
在这里必须提到《乔家大院》制片人孟凡耀先生,他是一位敬业而优秀的影视工作者,曾经荣获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
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拍摄过程中,他深深感到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能够纵横天下数百年之久,有其特定的、深刻的道理;晋商之所以衰败,也有其深层的具体原因。认真吸取晋商兴衰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此,他在筹拍电视剧的同时,又筹谋策划将长达45集的《乔家大院》电视剧本改编为小说,并多次南下上海,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张晓敏社长、唐克敏副总编以及新闻出版界包明廉、周蓓等人的关心和支持下,这部小说终于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播出之日顺利出版。
可以说,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的收藏从此又添“双璧”——乔家大院同名电视剧及小说,因此,我必须对玉成此事的以上诸位表示衷心谢意!
本书付梓前,孟凡耀、朱秀海邀请我写篇“后记”,小子何德何能敢膺此任?然而其毕竟是反映乔家大院的事,不好推诿,只好班门弄斧,略述感言,献丑之处,敬望读者原宥。
本书以及电视剧本创作,承蒙乔氏后裔乔燕和女士、当地耆老多方提供素材,在此一并致谢!
山西省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馆长 王正前
2005年12月
后记(二)
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劳动,由朱秀海先生创作的《乔家大院》文学剧本改编的同名长篇小说出版了,《乔家大院》电视连续剧也将由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乔氏家族“在中堂”的后代传人,我感到非常欣慰。
乔家是晋商的一员。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我的先祖数代人含辛茹苦,锐意进取,创下了乔家作为晋商大商家之一的基业。
而到了乔致庸祖爷爷这一代,他老人家以儒生之身,志存高远,怀抱以商救国的理想,以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为人生的目标,从青年时代起直至垂暮之秋,以一己之身,历经艰难,矢志不渝,九死一生,终于使乔家的事业达到了鼎盛之期,基本实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抱负。
在外国银行没有全面进入中国之时就在国内实现了资本流通的银行(票号)化,使民族资本和民族商业惠及的范围扩展到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爷爷乔映霞,从十九岁起接过乔致庸祖爷爷交付给他的家族商业担子,坚守“诚信为先、礼义为道”的祖训,兢兢业业,忍辱负重,仍然致力于“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大业,面对天下的变局从容处之,为国家、民族坚守了一份令后人称道的晋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