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_2 >

第15章

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_2-第15章

小说: 功夫影帝李小龙 作者:祝春亭_2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旅美的日本侨民也不会忽视李小龙的知名度,因为片中的加藤是日本人。他们同样要求李小龙扮成加藤,并且说几句简单的日本话。

  莲达说李小龙,你都快成了广告明星了。

  李小龙有些飘飘然,因为好莱坞流行一句话:看一位演员有没有知名度,就是看有没有人请他做广告。

  虽然要他说日本话使他感到别扭;虽然活动的规格不算高,聘请他的老板不算大,所给的酬金亦不算多;但毕竟有人请他。

  跨进了好莱坞的艺术殿堂,第一步就演活了一个角色,以后会片约不断,从电视到电影,从配角到主角,从普通演员到明星演员。

  ——这是初入好莱坞的李小龙,为自己描绘的理想前景。

  李小龙的理想最终是实现了,但不象他初想的一帆风顺。进入好莱坞,展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是一条洒满阳光的坦途,照样有险谷悬崖,荆棘丛生。好莱坞的竞争,同圈外的世界一样激烈。这就是进入好莱坞的演员只有少数成为明星,而大部分名气不大,甚至默默无闻的原因。表演素质不算差,后来做过美国总统的里根,直至离开好莱坞,充其量只算个二流演员。

  最早向李小龙提出忠告的,是《青蜂侠》的助理制片人查尔斯·费西蒙。李小龙在拍片中,跟导演常常闹矛盾,制片人威廉·社西亚又不经常在现场,因此,常是费西蒙从中调解。

  李小龙对费西蒙颇有好感,俩人也比较谈得来。在20世纪福斯公司摄影棚拍片时,俩人常呆在一起,并且一道共进工作午餐。在餐桌上,费西蒙对李小龙提出一些忠告,要他把好莱坞看复杂些,把自己将会遇到的困难想多一些。当时连续剧的放映效果渐渐看好,兴头上的李小龙自然听不进这些。但李小龙还是听了其中的一点——关于他功夫的发展问题。

  李小龙是以武道作为他毕生奋斗的事业,但他又酷爱电影。李小龙是个熊掌与鱼都想要的人,只是有时会遇到先要哪一样的问题。李小龙决定先专心致志从影,因为武道经过数年的努力,已有相当的基础,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力去实施。机遇对一个演员来说太重要了。现在既然机遇有了,就应牢牢抓住不放。功夫自然也是要勤练不辍,但只是作为副业,一旦成为好莱坞的巨星,再竭尽全力发展不迟。

  李小龙跟费西蒙说,他准备关闭他的武馆,一心做职业演员。

  费西蒙很吃惊地看着李小龙。李小龙的想法过于幼稚,做一名职业演员谈何容易?最大的障碍或许不在于他的功夫和演技,而是他的肤色和种族。费西蒙没指破这点,他知道李小龙的火爆脾气和敏感心理。费西蒙说:“为什么要关闭武馆?那是你武功的基点。”

  李小龙说:“武功在我身上,只要付租金,我头一天关了,第二天又可租一个地方开起来。”

  费西蒙问他,是不是手头遇到麻烦?他指出:你的武馆可以照开下去,但不是开设每位每月收费20美金的班,而应该去从事私人家教,每小时收费50美金。

  李小龙说:“这是《天方夜谭》。”费西蒙问:“就你的功夫,你不觉得那样的收费太低廉了吗?”费西蒙讲了个故事,有幅19世纪美国普通画家约翰的油画,挂在他后代的客厅,曾出价2千美元都无人问津,后来他家律师送至著名的纽约拍卖行,经估价后,以2万美元的起价竞拍,最后以10万美元成交。

  李小龙说:“你的意思是收费高,反而具有吸引力?可哪来这样的傻瓜?”费西蒙说:“有钱有身份的人,是不愿屈尊上那样的功夫班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多几个钱。象好莱坞,这样的人多得是。自从看过你饰的加藤,他们渐渐对东方功夫产生了兴趣。”

  李小龙茅塞顿开。他立即明悟费西蒙所说的“那样的功夫班”是什么意思。李小龙的收徒原则——只要爱好功夫就行,从不计较对方的职业、身份、肤色、民族。李小龙从不歧视黑人或地位低下者,但他的公正和好心往往又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学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原本就是犯罪团伙的成员,有的学会了功夫去做欺诈斗殴之类的坏事。李小龙总想把他的武道向白人社会推广,白人的反应总不似有色人种热烈。有一次,一个白人青年带女友兴高采烈来报名,见武馆里有数个黑人学生,他一言不发,扭头就拉女友走了。

  李小龙不得不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白人社会不承认他的功夫,就等于整个美国不承认他的功夫。

  李小龙的武馆,从未有过一个富豪或名人学生。李小龙出身于富裕的粤剧名角家庭,可赴美后,却是默默无闻地从洗盘子干起。他鄙夷傲视富人名人,他同情怜悯穷人和无名小辈。然而他又毫不掩饰他渴望成功、名扬天下的野心雄心,他要使他的功夫传播美国,他要使陌生的“功夫”(Kung Fu)二字,在美国家喻户晓。

  李小龙同样面临另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美国这样传播媒介极发达的社会,名人效应尤其重要。招收了一个名人学生,其影响超过一千、一万名普通学生。

  李小龙做出痛苦的选择,停办未满期的功夫班,他以退学费的形式遣散学生,作的解释是他拍片太忙,无暇进行教学。有两名学武心切的拉美裔学生恳求留下,说他们学费照付,不需要老师另抽时间传授,只是在老师每日练功时,呆在一旁观看模仿着学。李小龙摆摆手,说:“对不起。”

  这两名学生失望地走了。李小龙帐然若失,默默的,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

  李小龙这才发现,功夫班的停办,,意味着他赴美后开放式的教学法的结束,这种方式,有利于普及,而难以提高。中国古老的带徒方式,却能保证“名师出高足”,或“严师出高徒”,因为他们择徒极严。有的武师,为了验证弟子根器之优劣,或者是对武道、对师父的忠诚,要让弟子苦等10年之久,才正式收其为徒。

  当初,李小龙为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法,曾跟保守的华人武师发生多次纠纷,并演变成生死存亡性质的比武。现在李小龙却要将它轻易抛弃,回归到带徒的老传统上。李小龙同时又觉得,他将要实施的计划,跟传统的带徒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古代择徒择才择德,现在的他却要择钱择名。

  李小龙当时极矛盾,处于两难全的境地。

  李小龙来到雪伯灵的发屋,请雪伯灵为他拿主意。雪伯灵愣了一瞬,他奇怪李小龙怎么会有这么多古怪的想法,李小龙从来都是敢说敢做,雷厉风行,从不曾优柔寡断过。

  雷伯灵呵呵笑了起来,说:“你早该这样做,收费昂贵,跟你功夫名师的身份相称。我早就不赞成你那样收学生。就这样好,趁机让那些付不起高学费的黑小子、穷小子滚蛋!”

  雪伯灵的话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等级歧视。好莱坞的人,几乎个个都这德性,李小龙不觉为怪,但他问道:“如果一个穷人或黑人,头发长了想理发,而又凑不够理发的钱,你做理发师的该怎么办?”

  雪伯灵捧腹大笑,他觉得曾为他功夫的老师,功夫上堪称大师的李小龙,想法有时会比3岁的小孩还幼稚。雪伯灵说:“来我这里的都是上等人,我手艺精湛,设施豪华,收费昂贵他们却乐此不疲。掏不起这个钱,去肮脏的低档发铺;还去不起,就买一把剪刀自己剪去;连剪刀都买不起,就任其生长做野人——这就是美国的法则!”

  李小龙回到家里,跟莲达谈起雪伯灵。莲达平静地听着,末了,莲达说:“雪伯灵说得对,因为,这是在美国。”

  李小龙先后在美国呆了十多年,一直未脱去美国人眼中浓郁的中国味。其实,香港是个接受西方文化很快的地方,但李小龙在香港,没有独立谋生过。他的思维及观念,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的武学哲学典籍。李小龙同时又接受了不少美国的东西,因此在中国人看来,他又太美国化。

  李小龙的思想始终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游离。莲达曾这样评价过李小龙,在美国人眼里,他始终是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他是个黄皮肤的美国人。

  神通广大的雪伯灵很快为李小龙介绍了第一位好莱坞影业的学生史蒂夫。史蒂夫是个明星级的演员,他擅演硬汉:西部牛仔、警探、强盗、体育健将,等等。他的骑术非常精湛,也擅西洋拳及西洋式剑术武术。李小龙看过不少史蒂夫的影片,不佩服他的演技,但佩服他的潇洒动作。无独有偶,史蒂夫看到李小龙饰演的加藤,一下子为他的东方武技着迷。

  雪伯灵安排他俩人见面。俩人几乎没什么客套,立即到雪伯灵住宅外的草坪比武。这是因为李小龙按东方武师的惯例,要试试弟子的功底,以便量才施教;而高傲的史蒂夫未必就认李小龙为师,若李小龙功夫不行,他才不会屈尊为徒,这倒不是吝音学费。

  结果,李小龙连续三次将史蒂夫打倒。李小龙没使出惯用的拳打脚踢,而是将他扫倒,以顾全史蒂夫的面子。史蒂夫输得心服口服,他相信李小龙在拍片中使的是真功夫,而他自己的功夫只适合拍片,而不宜实战。

  史蒂夫成为李小龙授业生涯的第一位“名人”学生。

  史蒂夫是个大忙人,并且缺乏学东方功夫的耐性,因此,他跟李小龙的“师徒”关系没有维持太久,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的关系亦不算密切。但是,史蒂夫却对李小龙事业的发展,起过关键性的帮助,不言而喻——史蒂夫是个名人。

  名人是记者追踪的目标,是大众关心的焦点。史蒂夫还不算好莱坞的顶尖明星,但足以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

  史蒂夫第一次去李小龙的武馆,就有数个记者闻讯闯进去采访拍照。史蒂夫很生气地要撵记者出去。李小龙也认为采访会干扰他们专心致志授武练功,停了下来,准备下逐客令。

  聪明的莲达却说:“按照东方武道的教义,练功时是不能怠慢客人的,应以礼相待。”莲达很有礼貌地将记者引到一边,回答记者的问题。其实,东方武道哪有这样的教义?武师授武练功最忌外人观看,唯恐家传秘诀或绝招泄露。

  “好莱坞影星跟中国武师学艺”的新闻及照片出现在十多家报纸上。文章以过半篇幅介绍史蒂夫,对李小龙只是蜻蜓点水点了两下。照片的角度也是极力突出史蒂夫一人。

  但实际效果,却是把李小龙给突出了。因为史蒂夫已经是明星,屈尊拜一名中国武士为师,不会为他锦上添花。而对李小龙却是不一样,读者会想,连武艺高强的史蒂夫都肯拜他为师,这位中国人的功夫那还了得!

  李小龙的功夫已经得到美国武术界权威人士的承认,但那不算数——美国公众还未承认。当时,武术在美国不热门,而电影,有谁不看?电影明星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国际性的,能量无限。不久,李小龙有了好些来自好莱坞影业的名人,这使得本该出名、不可能埋没的李小龙,如愿以偿脱颖而出。

  在李小龙门下投师学徒的的好莱坞名人有赛里方、詹姆斯·高宾、利马荣、詹姻斯·加纳、史达灵·施里芬、温特勃等等。

  李小龙原以为,只要进了好莱坞的大门就可以步步登高,不等《青蜂侠》拍摄完毕,来自各大影业公司的片约会如雪片飞来。结果并非如此,就是有过第一次合约的20世纪福斯公司,也没有立即履行第二次合约,使得李小龙产生被束之高阁的危机感。

  好莱坞群星灿烂,强手如林。别说是刚刚崭露头角者,就是卓越、资深的演员,也都有淹没的危险。至于匆匆过客,或昙花一现者,亦屡见不鲜。

  幸亏有这些遍布好莱坞各业的名人功夫学生,才使李小龙在好莱坞慢慢站稳脚跟。由于学生的介绍、举荐,李小龙得以在多部电视连续剧中客串演出,如《新娘》、《白朗党》、《无敌铁探长》等等。他还应邀在一些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李小龙对东西方武术皆熟悉,尤精东方武术。他设计出来的武打动作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小龙得感谢最初为他出谋划策的费西蒙和雪伯灵。李小龙能混到这个样子,已属不易。这进一步证实了:没有“功夫的李小龙”,就不会有“电影的李小龙”。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名气,功夫大于演技。在好莱坞要员、同仁甚至他的学生眼里,李小龙只是个明星级的功夫师。

  李小龙也深感到功夫对他的重要。因此他在步步涉入好莱坞影业的同时,一直未疏远过去的一些功夫朋友。他们经常保持联络,对朋友的邀请,李小龙一有空就会赶去,或为朋友比武助威壮胆,或为朋友筹办的活动表演功夫。李小龙在行程或滞留中,遭受过几次不明身份恶徒的袭击,险险丧命。因此,李小龙出远门多是独来独往。

  若是好莱坞的社交活动,李小龙非携爱妻莲达去不可。这一方面是美国的风气,不象中国,男人出门应酬,把女人冷落在闺中;另一方面,是李小龙想证实他已经非常美国化,而好莱坞的人士总把他当成中国味十足的,难以融入美国社会的亚裔移民。

  莲达不漂亮,但打扮得体;不活跃,但落落大方。内向文静的莲达有时会有惊人的表现,她能较快地结识头面人物的太太或情人,由这些高贵女人的引荐,李小龙得以跟头面人物见面或碰杯。

  李小龙没有受宠若惊之感,他在心理上与美国的上流社会仍格格不入,但他又清晰地意识到,这样的应酬对他的电影事业很有必要。李小龙的心态有些象于连,一方面渴望跻身上流社会,另一方面又傲视它。

  在这样的场合,李小龙内心常会觉得孤独和压抑,只有在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时候,他才显得格外的活跃和亢奋。

  通常的情况,是他的功夫学生建议他表演功夫绝招,好让这些好莱坞的人士与应邀来的记者进一步了解李小龙。

  李小龙赤手空拳,让一名客人以剑刺他(当然不是绝顶剑手),李小龙的闪避范围非常有限,常常是脚不挪动,而靠身体的侧旋晃仰。这情景,总叫看的人捏一把汗,明明看见剑头戳中了李小龙,但抽回的剑头却不见血渍,自然李小龙的身体完好无损。最后李小龙会说:“你看你的剑到哪去了?”对方尚未反应过来,脚疾手捷的李小龙已把剑夺下捏在手中。

  李小龙也常常应客人的要求,重复镜头里的精彩动作,如高跃踢脚、空中翻腾、连环脚等等。这使得一些对拍摄过程还不甚了解的客人全然信服:李小龙在片中表演的是真功夫,而不是靠特技。

  李小龙有一个“变硬币”的保留节目,他把一枚角币放在表演搭档的手心,说:“我要把硬币从你手心夺去,你多加小心,只能在我伸手抢的时候,你才能合住巴掌不给我夺去。”说着,李小龙的手高悬在搭挡手心上方,突然抓过去——但已经迟了,对方已迅速合住巴掌不给李小龙抢去。

  这时李小龙会懊丧地责备自己动作迟缓,而故作惊诧地夸耀对方:“你的反应真机敏呀!”说得他的搭档飘飘然的。李小龙请其他客人来看搭挡手中的硬币,却发现那枚角币已变成了分币。正当大家惊奇之时,李小龙笑嘻嘻地张开自己的巴掌,角币正在其手心。

  有人认为李小龙是在表演东方魔术。结果有人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